第143章 大順新朝
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種田 作者:愛吃芝士意麵的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開蝶滿枝,而樹倒自然是猢猻散。
真正到了軍心渙散,勢不可為的地步,就算是皇族的黃萬勇也選擇了偷生苟活。
接過了黃棣的佩劍,朱昌海並沒在負責京畿防禦的九門提督衙門多做停留。
他是跟王蓮英這個帶路黨,一路進到皇城內。
此刻的皇城,正在被侯雨峰統帥的紫營接管。
朱昌海一邊朝著正在忙碌的官兵擺了擺手,讓他們該幹嘛繼續幹嘛去。
他則在王蓮英的帶領下,來到金鑾殿。
此時的金鑾殿早已是空無一人,然而在這朱牆黃瓦下的空蕩蕩的大廳,依然是如此莊嚴肅穆。
朱昌海推開虛掩著的朱漆大門,先是看到了那金碧輝煌栩栩如生的龍壁。
接著他看到雖然曆經歲月磨礪,依舊錚亮的地板。
然後他又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
最後他把目光停了在了那金光燦燦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利與威嚴的龍椅上。
片刻之後,他毅然把目光挪開,扭頭讓王蓮英帶他去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由於黃棣走的匆忙,來不及收拾的奏章和文昭散落的到處都是。
朱昌海拾起了一本灑落在腳下的奏疏,邊看邊坐在了黃棣書案的椅子上。
看著東王開始仔細地查看起了這些資料,王蓮英識相的退出去,給這新東家準備茶水去了。
半晌過後,等王蓮英張羅迴來了茶水。
不過他卻發現那東王,已經在書案另一邊的軟榻上睡著了。
連日的鏖戰,朱昌海也是幾日不眠不休。
而此刻的他睡得是否安詳,卻是無人知曉。
******
朱昌海在盛京的禦書房裏酣睡,而潯州的李湘林卻剛剛得知李軍旗身亡的消息。
怒不可遏的他,一把推翻了眼前的書案,然後把書房內所有的瓶瓶罐罐摔了個稀碎。
半個時辰後,一臉鐵青的李湘林從房內走了出來。
他狠狠地對在門外等候多時,卻不敢進去的駱健飛說道:“傳令下去,朕要親臨戰場!”
顯然此刻,他還不知道盛京已經被拿下的消息。
兩日之後,李湘林在金衣衛的拱衛下來到了盛京。
相較於剛剛得知痛失愛子的震驚與憤怒,李湘林表麵上已經平靜了很多。
他先到了九門提督府內,查看了李軍旗的遺骸。
看著躺在冰塊上,半個月前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的骨肉,李湘林半晌一句話都沒說。
整整一個時辰後,李湘林頭也不迴的走出了門。
出門的那一刻,他隻是對周圍的人說了句:“好生安葬安王!”
李湘林離開九門提督府後,就直接住進了大濟的皇宮。
跟隨王蓮英投誠的一個老太監,“一不小心”得透露了一句:“東王在金鑾殿的門口看了一眼,但在禦書房裏小憩了半晌。”
李湘林當即讓人,把原來禦書房裏的東西全部燒掉,而新的禦書房則換了地方。
跟隨李湘林一同抵達盛京的金衣衛,開始接管了皇城防衛。
而一起過來的忠王魯天星,張羅著各項內務的雜務。
不過東王朱昌海這些天也沒閑著,他在恭親王府內,落實著黃、紫、橙三營控製盛京後大大小小的瑣事。
雖然同在盛京,但天王李湘林和東王朱昌海多日都沒見上一麵。
那個王蓮英留在了東王的身邊伺候著,嘴裏稱唿東王為:“九千歲。”
對這個新的稱唿東王自然是很受用。
於是很快東王府上上下下乃至整個紫營,都開始跟隨著這麽稱唿。
太寧軍進入盛京的大半個月,忙著接管宮城,看管俘虜,清查著各種物資和俘獲。
而大濟的朝軍,則在盛京以東的100多裏的丹徒集結。
而在江北,黃榮率領著禁軍的殘部設立了江北大營。
不過由於屢戰屢敗,加上元氣大傷。
無論是江南的大濟朝軍,還是江北大營都還是在等著各地調兵補充兵源,暫時沒有實力發起反擊。
反觀太寧軍這邊,隨著綠營和黑營的陸續抵達,盛京的防守卻也更加穩固。
五月底,金雲鶴、石玉成和李新月都陸續抵達了盛京。
而司馬楓、查伊伊、石芊芊等人作為受封人員代表,抵達了盛京。
六月初一那天,天還沒亮,司馬楓就被叫醒了。
洗漱完畢後,司馬楓穿上了早給他準備好了的官服。
睡眼迷蒙的他,跟著石玉成騎著馬去正式上朝了。
這一天是大順新朝,在盛京的正式登基大典。
穿過一道道宮門,來到金鑾殿前,這裏早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候了。
司馬楓很快認出了不少熟人,這裏麵當然有南王顏國章、江王羅有旺、英王柯勇。
於是很快司馬楓幾人聊著各自最近的見聞。
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人趕來,丞相郝洪宇,還有東王朱昌海的到來朝會正式開始。
眾人移步到了金鑾殿內,跟隨著眾人三拜九叩之後,司馬楓打量著坐在龍椅上的李湘林。
此刻的李湘林身穿金色的黃袍,神情已經看不出太多的哀喜。
接著就聽著一個中氣很足的太監,開始宣讀著《大順天帝聖諭》。
“黃孽之運告終,而天帝之真人已出!
黃家不仁,縱貪官汙吏橫行天下;皇族暴戾,飼暴龍恐嚇黎民;使剝民脂膏,民不聊生!
皇族罪貫盈,蒼天震怒,命吾天帝重肅天威,創建太寧義軍,掃除妖孽,廓清中洲,恭行天罰!
天帝吾主下凡,救眾安民,掃妖除害。
吾太寧大軍自蒼南至盛京,一路滔滔,勢如破竹,天下誠服。
盛京唾手既得,如此其易,如此速者,豈非上蒼欲使吾主天下乎?
倘違天命,皆需膺上蒼之怒!
……
凡天下之田,天下人同耕。
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天下豐荒,往來相通。
不要錢漕,但百姓之田皆係天帝之田。
凡當收成時,兩管帶督伍長,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穀外,餘則歸聖庫。
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錢糧亦然。
店鋪照常買賣,其本留續,但其利十取七歸天帝。
城鄉軍民所生男女,亦選擇歸天帝。
蓋天下皆是天帝一大家,天帝有所用,則天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飽暖矣。
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
使天下共享天帝大福!”
真正到了軍心渙散,勢不可為的地步,就算是皇族的黃萬勇也選擇了偷生苟活。
接過了黃棣的佩劍,朱昌海並沒在負責京畿防禦的九門提督衙門多做停留。
他是跟王蓮英這個帶路黨,一路進到皇城內。
此刻的皇城,正在被侯雨峰統帥的紫營接管。
朱昌海一邊朝著正在忙碌的官兵擺了擺手,讓他們該幹嘛繼續幹嘛去。
他則在王蓮英的帶領下,來到金鑾殿。
此時的金鑾殿早已是空無一人,然而在這朱牆黃瓦下的空蕩蕩的大廳,依然是如此莊嚴肅穆。
朱昌海推開虛掩著的朱漆大門,先是看到了那金碧輝煌栩栩如生的龍壁。
接著他看到雖然曆經歲月磨礪,依舊錚亮的地板。
然後他又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
最後他把目光停了在了那金光燦燦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利與威嚴的龍椅上。
片刻之後,他毅然把目光挪開,扭頭讓王蓮英帶他去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由於黃棣走的匆忙,來不及收拾的奏章和文昭散落的到處都是。
朱昌海拾起了一本灑落在腳下的奏疏,邊看邊坐在了黃棣書案的椅子上。
看著東王開始仔細地查看起了這些資料,王蓮英識相的退出去,給這新東家準備茶水去了。
半晌過後,等王蓮英張羅迴來了茶水。
不過他卻發現那東王,已經在書案另一邊的軟榻上睡著了。
連日的鏖戰,朱昌海也是幾日不眠不休。
而此刻的他睡得是否安詳,卻是無人知曉。
******
朱昌海在盛京的禦書房裏酣睡,而潯州的李湘林卻剛剛得知李軍旗身亡的消息。
怒不可遏的他,一把推翻了眼前的書案,然後把書房內所有的瓶瓶罐罐摔了個稀碎。
半個時辰後,一臉鐵青的李湘林從房內走了出來。
他狠狠地對在門外等候多時,卻不敢進去的駱健飛說道:“傳令下去,朕要親臨戰場!”
顯然此刻,他還不知道盛京已經被拿下的消息。
兩日之後,李湘林在金衣衛的拱衛下來到了盛京。
相較於剛剛得知痛失愛子的震驚與憤怒,李湘林表麵上已經平靜了很多。
他先到了九門提督府內,查看了李軍旗的遺骸。
看著躺在冰塊上,半個月前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的骨肉,李湘林半晌一句話都沒說。
整整一個時辰後,李湘林頭也不迴的走出了門。
出門的那一刻,他隻是對周圍的人說了句:“好生安葬安王!”
李湘林離開九門提督府後,就直接住進了大濟的皇宮。
跟隨王蓮英投誠的一個老太監,“一不小心”得透露了一句:“東王在金鑾殿的門口看了一眼,但在禦書房裏小憩了半晌。”
李湘林當即讓人,把原來禦書房裏的東西全部燒掉,而新的禦書房則換了地方。
跟隨李湘林一同抵達盛京的金衣衛,開始接管了皇城防衛。
而一起過來的忠王魯天星,張羅著各項內務的雜務。
不過東王朱昌海這些天也沒閑著,他在恭親王府內,落實著黃、紫、橙三營控製盛京後大大小小的瑣事。
雖然同在盛京,但天王李湘林和東王朱昌海多日都沒見上一麵。
那個王蓮英留在了東王的身邊伺候著,嘴裏稱唿東王為:“九千歲。”
對這個新的稱唿東王自然是很受用。
於是很快東王府上上下下乃至整個紫營,都開始跟隨著這麽稱唿。
太寧軍進入盛京的大半個月,忙著接管宮城,看管俘虜,清查著各種物資和俘獲。
而大濟的朝軍,則在盛京以東的100多裏的丹徒集結。
而在江北,黃榮率領著禁軍的殘部設立了江北大營。
不過由於屢戰屢敗,加上元氣大傷。
無論是江南的大濟朝軍,還是江北大營都還是在等著各地調兵補充兵源,暫時沒有實力發起反擊。
反觀太寧軍這邊,隨著綠營和黑營的陸續抵達,盛京的防守卻也更加穩固。
五月底,金雲鶴、石玉成和李新月都陸續抵達了盛京。
而司馬楓、查伊伊、石芊芊等人作為受封人員代表,抵達了盛京。
六月初一那天,天還沒亮,司馬楓就被叫醒了。
洗漱完畢後,司馬楓穿上了早給他準備好了的官服。
睡眼迷蒙的他,跟著石玉成騎著馬去正式上朝了。
這一天是大順新朝,在盛京的正式登基大典。
穿過一道道宮門,來到金鑾殿前,這裏早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候了。
司馬楓很快認出了不少熟人,這裏麵當然有南王顏國章、江王羅有旺、英王柯勇。
於是很快司馬楓幾人聊著各自最近的見聞。
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人趕來,丞相郝洪宇,還有東王朱昌海的到來朝會正式開始。
眾人移步到了金鑾殿內,跟隨著眾人三拜九叩之後,司馬楓打量著坐在龍椅上的李湘林。
此刻的李湘林身穿金色的黃袍,神情已經看不出太多的哀喜。
接著就聽著一個中氣很足的太監,開始宣讀著《大順天帝聖諭》。
“黃孽之運告終,而天帝之真人已出!
黃家不仁,縱貪官汙吏橫行天下;皇族暴戾,飼暴龍恐嚇黎民;使剝民脂膏,民不聊生!
皇族罪貫盈,蒼天震怒,命吾天帝重肅天威,創建太寧義軍,掃除妖孽,廓清中洲,恭行天罰!
天帝吾主下凡,救眾安民,掃妖除害。
吾太寧大軍自蒼南至盛京,一路滔滔,勢如破竹,天下誠服。
盛京唾手既得,如此其易,如此速者,豈非上蒼欲使吾主天下乎?
倘違天命,皆需膺上蒼之怒!
……
凡天下之田,天下人同耕。
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天下豐荒,往來相通。
不要錢漕,但百姓之田皆係天帝之田。
凡當收成時,兩管帶督伍長,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穀外,餘則歸聖庫。
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錢糧亦然。
店鋪照常買賣,其本留續,但其利十取七歸天帝。
城鄉軍民所生男女,亦選擇歸天帝。
蓋天下皆是天帝一大家,天帝有所用,則天下大家處處平勻,人人飽暖矣。
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
使天下共享天帝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