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之前在會試覆試時已經接受過禮部的禮儀培訓,因此這次進入保和殿就快了很多,文靖安和陳崇章到了宮門前不久,禮部的官員便將他們領入宮門接受檢查,然後由在昭德門外集合點名,確認人數和考生信息無誤之後,禮部的官員給他們沒人分發一份答題紙和草稿紙。
文靖安發現這次的答題紙和之前的都不一樣了,這次的答題紙是一個空白的奏摺。
拿到答題紙之後,鴻臚寺卿作為接引官將他們帶到保和殿中去,到了保和殿,鴻臚寺其他官員將他們領到各自的座位旁邊,但還不能落座,每個人都必須麵朝北邊低頭站立。
所有人摒心靜氣,偌大的宮殿落針可聞。
到了卯正,宮殿裏邊左側的一道大門率先傳來動靜,文靖安看見在一群穿紅帶紫的官員的簇擁下,一位穿著黃色團龍袍,戴著金絲翼善冠,體態略顯肥胖的中年男子緩步走來。
毋庸多言,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元景皇帝了!
可惜文靖安所在的這個位置太遠,他沒法看清元景帝的具體容貌,隻能看個大概的輪廓。
當元景帝走到大殿中央,身邊簇擁的官員紛紛推到階下,也不用任何人發號施令,官員們紛紛下跪,文靖安等人也跟著下跪,接著大殿之中響起了整齊劃一的頌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景帝抬了抬手,麵無表情道:「眾卿平身。」
文靖安跟著那些人高聲道:「謝皇上。」
這時,一位太監樣式的人物將一卷繫著金絲帶的捲軸雙手奉給元景帝,元景帝也不開口,下方的禮部尚書見狀,直接跪到元景帝跟前,元景帝便將那份捲軸交到禮部尚書手中,禮部尚書叩頭接下。
元景帝仍是麵無表情道:「趙卿,此事便托與你了。」
這位禮部趙尚書高聲道:「為國選賢臣義不容辭,必不負聖上所託。」
元景皇帝掃了一眼在場的新科士子,並不言語,在兩個太監的引護下,直接從右邊的大門退場了。
第126章 殿試 天下大勢揆時度務
皇帝退去之後,偌大的保和殿便以禮部尚書為尊,皇帝是主考官,他是副考官,主考官不在,整個殿試由他全權負責。
剛才元景帝交給他的那一份繫著金絲帶的捲軸隻是一個象徵,這份試題不會發到任何一個考生手中,而是會被轉存到禮部案牘庫裏保存起來,他將捲軸收好,跟身旁一位禮部官員問了句:
「時辰可對?」
那官員恭敬迴道:「已到卯正。」
禮部尚書給他和其他官員打了個手勢,那些官員便將預先準備好的試題分發下去,由於這些試題是隨著皇帝一起帶過來的,禮部尚書和禮部官員隻是假皇帝之手頒發試題,相當於宮中太監代傳聖旨,因此文靖安等考生要下跪叩頭,雙手迎接。
試題發放完畢,禮儀流程也走完,禮部尚書這才讓眾考生落座並宣讀考場規矩。
如此,殿試正式開始了。
文靖安打開試題,首先看到封頁正中央的四個繁字體:「欽命論策題」。
題目兩旁印刷著雙龍吐珠圖案,下方是瀚海波濤,上方有火龍盤恆,再翻一頁,題目隻有一道策論。
「海貿之設,其旨有三:解劍州兵災之急,緩朝廷糧秣軍費之急,撫天下人心之急,當今三急皆去,試言海貿去存策。」
題目很簡單,就是要考生論述海貿之策的去留問題,且要求隻有一個——全文不少於一千字。
考試時間也相當充裕,從早上六時開始到晚上六時結束,中間隨時可以交卷。
看完這道題目,文靖安心裏鬆了一口氣,這對他和陳崇章來說算是老相識了,要是記得沒錯,劍州海貿相關試題他院試考了一次,會試也考了一次,更不要說這還跟林寧宴家有關,他們熟到不能再熟。
問題在於,這種「簡單的題目」其實最為籠統,因為標準答案在出題者——也就是元景皇帝的手裏,是去是留全由他說了算,別說考生了,就算是皇帝近臣又有幾個能揣摩到天子心思?所以還是迴到那句老話,科舉考試是「人考」而非「法考」,能不能拿高分得看運氣。
文靖安當然也不知道元景帝的心思,在這點上他和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
故此,他的考慮是不必去糾結標準答案,隻要把自己的心裏想法寫出來就好了,最後一場考試了,何妨暢所欲言一迴?至於結果如何就交給運氣了,再差也是拿個三甲,沒有辜負自己當年的科舉選擇,也沒有辜負自己這些年的苦讀。
根據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前世的視野,他肯定是支持繼續堅持海貿國策的,非但堅持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因為……
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
這個世界一定是往開放互聯的方向走的,抱著□□上國的美夢自娛自樂必不可取。
在這個出發點之上,他按照老步驟開始著手解決這篇策論,切題構思、羅列材料、打好腹稿,不到一個時辰,他已經在草稿紙上完成了初稿。
「殿試舉人臣文靖安年拾柒歲雲州永寧縣人應元景十六年殿試,瑾將三代開具於後,曾祖福壽、祖大旺、父三貴……」
「臣對臣聞:天下之患莫甚於逆天之行,應天下大勢之所趨,揆時度務,有以製其偏倚之端則國家通盛。今吾皇聖明,臣民用命,居中央之國夷服四方,然,西海諸國,豺狼也……《左氏春秋》有雲『居安思危』,又雲『思則有備』……春秋大爭之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成霸業;漢武置西域良馬逐匈奴於漠北,此為師夷長技以製夷……」
文靖安發現這次的答題紙和之前的都不一樣了,這次的答題紙是一個空白的奏摺。
拿到答題紙之後,鴻臚寺卿作為接引官將他們帶到保和殿中去,到了保和殿,鴻臚寺其他官員將他們領到各自的座位旁邊,但還不能落座,每個人都必須麵朝北邊低頭站立。
所有人摒心靜氣,偌大的宮殿落針可聞。
到了卯正,宮殿裏邊左側的一道大門率先傳來動靜,文靖安看見在一群穿紅帶紫的官員的簇擁下,一位穿著黃色團龍袍,戴著金絲翼善冠,體態略顯肥胖的中年男子緩步走來。
毋庸多言,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元景皇帝了!
可惜文靖安所在的這個位置太遠,他沒法看清元景帝的具體容貌,隻能看個大概的輪廓。
當元景帝走到大殿中央,身邊簇擁的官員紛紛推到階下,也不用任何人發號施令,官員們紛紛下跪,文靖安等人也跟著下跪,接著大殿之中響起了整齊劃一的頌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景帝抬了抬手,麵無表情道:「眾卿平身。」
文靖安跟著那些人高聲道:「謝皇上。」
這時,一位太監樣式的人物將一卷繫著金絲帶的捲軸雙手奉給元景帝,元景帝也不開口,下方的禮部尚書見狀,直接跪到元景帝跟前,元景帝便將那份捲軸交到禮部尚書手中,禮部尚書叩頭接下。
元景帝仍是麵無表情道:「趙卿,此事便托與你了。」
這位禮部趙尚書高聲道:「為國選賢臣義不容辭,必不負聖上所託。」
元景皇帝掃了一眼在場的新科士子,並不言語,在兩個太監的引護下,直接從右邊的大門退場了。
第126章 殿試 天下大勢揆時度務
皇帝退去之後,偌大的保和殿便以禮部尚書為尊,皇帝是主考官,他是副考官,主考官不在,整個殿試由他全權負責。
剛才元景帝交給他的那一份繫著金絲帶的捲軸隻是一個象徵,這份試題不會發到任何一個考生手中,而是會被轉存到禮部案牘庫裏保存起來,他將捲軸收好,跟身旁一位禮部官員問了句:
「時辰可對?」
那官員恭敬迴道:「已到卯正。」
禮部尚書給他和其他官員打了個手勢,那些官員便將預先準備好的試題分發下去,由於這些試題是隨著皇帝一起帶過來的,禮部尚書和禮部官員隻是假皇帝之手頒發試題,相當於宮中太監代傳聖旨,因此文靖安等考生要下跪叩頭,雙手迎接。
試題發放完畢,禮儀流程也走完,禮部尚書這才讓眾考生落座並宣讀考場規矩。
如此,殿試正式開始了。
文靖安打開試題,首先看到封頁正中央的四個繁字體:「欽命論策題」。
題目兩旁印刷著雙龍吐珠圖案,下方是瀚海波濤,上方有火龍盤恆,再翻一頁,題目隻有一道策論。
「海貿之設,其旨有三:解劍州兵災之急,緩朝廷糧秣軍費之急,撫天下人心之急,當今三急皆去,試言海貿去存策。」
題目很簡單,就是要考生論述海貿之策的去留問題,且要求隻有一個——全文不少於一千字。
考試時間也相當充裕,從早上六時開始到晚上六時結束,中間隨時可以交卷。
看完這道題目,文靖安心裏鬆了一口氣,這對他和陳崇章來說算是老相識了,要是記得沒錯,劍州海貿相關試題他院試考了一次,會試也考了一次,更不要說這還跟林寧宴家有關,他們熟到不能再熟。
問題在於,這種「簡單的題目」其實最為籠統,因為標準答案在出題者——也就是元景皇帝的手裏,是去是留全由他說了算,別說考生了,就算是皇帝近臣又有幾個能揣摩到天子心思?所以還是迴到那句老話,科舉考試是「人考」而非「法考」,能不能拿高分得看運氣。
文靖安當然也不知道元景帝的心思,在這點上他和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
故此,他的考慮是不必去糾結標準答案,隻要把自己的心裏想法寫出來就好了,最後一場考試了,何妨暢所欲言一迴?至於結果如何就交給運氣了,再差也是拿個三甲,沒有辜負自己當年的科舉選擇,也沒有辜負自己這些年的苦讀。
根據他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前世的視野,他肯定是支持繼續堅持海貿國策的,非但堅持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因為……
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
這個世界一定是往開放互聯的方向走的,抱著□□上國的美夢自娛自樂必不可取。
在這個出發點之上,他按照老步驟開始著手解決這篇策論,切題構思、羅列材料、打好腹稿,不到一個時辰,他已經在草稿紙上完成了初稿。
「殿試舉人臣文靖安年拾柒歲雲州永寧縣人應元景十六年殿試,瑾將三代開具於後,曾祖福壽、祖大旺、父三貴……」
「臣對臣聞:天下之患莫甚於逆天之行,應天下大勢之所趨,揆時度務,有以製其偏倚之端則國家通盛。今吾皇聖明,臣民用命,居中央之國夷服四方,然,西海諸國,豺狼也……《左氏春秋》有雲『居安思危』,又雲『思則有備』……春秋大爭之世,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成霸業;漢武置西域良馬逐匈奴於漠北,此為師夷長技以製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