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這尊大神,陳守嚴等人的神色儼然輕鬆了許多,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陳守嚴在縣尊大麵前一套背後一套,王所思剛走,陳守嚴便當著李碧存等人的麵跟文靖安說道:「靖安,你做得很好,外公和家裏上下每個人都應該感激你,以前的事——」
他竟然猝不及防給文靖安低頭鞠躬,說道:「是外公不對!外公給你賠禮道歉了!」
文靖安:「……」
李碧存等人趕緊將他扶起,文靖安也趕忙說道:「使不得使不得!外公這是折煞外孫了!」
心裏卻在笑嘻嘻:「幸福總是來的這麽突然,賠禮道歉了吧糟老頭!」
不過在這個百善孝為先的大環境裏,長輩就是長輩,愚孝也是孝,天地君親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爹要兒子死也有同樣的道理,況且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文靖安不好當麵嘲笑陳守嚴,在心裏樂嗬樂嗬就行了,他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陳守嚴這次都這麽卑躬屈膝了,那麽前塵舊事在他心裏便徹底一筆勾銷。
於是強行將陳守嚴扶正,說道:「以前的事外公不必再提,從今往後兩家有如一家,外公待我如親孫,我待外公如親爺!」
他這麽說屬實有點噁心到自己了,但所幸效果極佳,陳守嚴顫巍著雙手,雙眼幾乎噙淚,應聲道:「好!好!外公依你所言。」
這一幕當真是外公慈,外孫孝,外孫演得呱呱叫,李碧存等人紛紛感動,恨不得恭喜陳守嚴榮獲一親孫!
之後的事情便是「各迴各家,各找各媽」了,青蓮書院的學子要麽就近迴書院,要門各自歸家,李碧存等人也是各自散去,陳守嚴那些富商好友自有車馬來接,文靖安與林寧宴道了別,和陳守嚴等陳家人迴了陳家。
此時已近黃昏,殘陽將雲團燒得通紅,在天邊暈染了一大片。
陳家這邊此時正如殘陽落幕,繁華盡散,數百賓客一去無蹤,留下滿地的杯盤狼藉,隻剩幾個幫工在打掃收拾,空落落的。
文靖安去找陳三娘和文妙安,打算天黑之前趕迴豆腐店,去了後院先見到文妙安,問她陳三娘在哪兒,她說:「三娘娘今晚可能迴不去了?」
文靖安:「怎麽了?」
文妙安:「白天笑嘻嘻的二舅媽看到二表姐被新郎官娶走了,迴了後院忽然就哭了,哭得稀裏嘩啦的,可慘了,三娘娘在安慰她,估計一時半會好不了。」
文靖安:「……」
原來精明強幹、潑辣開朗的二舅媽也有如此感性的一麵,她捨不得自己養大的親女兒嫁到別人家去,為此嚎啕痛苦,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的地方,隻是平時隱藏了起來,一旦被觸及便是天崩地裂的情感宣洩。
既然如此文靖安便不去打擾,幹脆讓文妙安留下來陪陳三娘,他去見過陳何氏、大舅媽,然後跟陳茂成等人道了別,出了陳家大門,牽了陳茂成送他的那匹小紅馬,他也不騎,反而給小紅馬餵著從陳家廚房拿出來的紅蘿蔔,順著落日餘暉的方向,一人一馬慢慢地走。
至此,從兩年前穿越過來時的一文不名、一無所有到兩年後的小有所成,與原先的預期相比他已做得心滿意足。自此之後,他在蓮花鎮上就是高枕無憂順風順水了。經濟方麵,從煉鹽到到豆腐店和腐竹作坊,雖不能讓他家成為巨富,卻也足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不必再為錢財發愁;事業方麵,從杏:陌村私塾到青蓮書院,用一首《端午》和《七夕》征服了李碧存和王所思,更別提中間順帶解決了陳守嚴這樁矛盾。
迴想兩年種種,真是如夢似幻,所謂「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後悔後覺時再迴首,如今的果是自己當年種下的因。
那麽為了後續的開花結果,他該製定新的目標,往更高的方向走了。
這天是元景十一年七月初七。
(第一卷 完,第二卷「少年行」)
第67章 拜別 千山萬水相逢契闊
(第一卷 「雲州起」完成,第二卷「少年行」開始,全書預計四卷)
大盛元景十五年夏,雲州北昌府,永寧縣,蓮花鎮。
這日是五月初二,今年入夏早一些,青蓮書院門口的那個蓮池已經開滿了荷花,紅的、白的、粉的交相輝映,滿池荷葉高低層疊,微風吹送搖曳成一池綠雲,那些荷花便像雲中的一座座燈盞,偶爾吹落一些蓮瓣。
更不要說,昨夜下了芒種之後的第一場雨了。
此時天地清澈澄明,空氣清涼幹淨,吸一口沁人心脾。
青蓮書院所有學子,書院山長李碧存以及三位教習立於池邊。
俄頃,林寧宴背著一個包裹從書院後方的宿房緩緩走來。
此時的林寧宴已經十八歲有餘,他穿著一襲灰白竹葉紋交領儒衫,真是位文質彬彬的翩翩公子,他背著行囊走到李碧存等人麵前,正了正衣襟,給李碧存鞠躬作揖,深深拜了一拜。
「七載寒暑,先生恩情堪比天高,寧宴銘記五內。」
李碧存將林寧宴扶起,說道:「你我亦師亦友,恩情之言大可不必。」
林寧宴將目光放到三位教習和一眾青蓮書院的學子身上,向這些人拱手作揖禮了一禮,千言萬語便都在這個禮儀當中了。
當然,對於文靖安和陳崇章他還有其他的表達的方式。
他上去抱了抱陳崇章,兩人沒說什麽,他放開陳崇章,又轉而去抱文靖安。
他竟然猝不及防給文靖安低頭鞠躬,說道:「是外公不對!外公給你賠禮道歉了!」
文靖安:「……」
李碧存等人趕緊將他扶起,文靖安也趕忙說道:「使不得使不得!外公這是折煞外孫了!」
心裏卻在笑嘻嘻:「幸福總是來的這麽突然,賠禮道歉了吧糟老頭!」
不過在這個百善孝為先的大環境裏,長輩就是長輩,愚孝也是孝,天地君親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爹要兒子死也有同樣的道理,況且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文靖安不好當麵嘲笑陳守嚴,在心裏樂嗬樂嗬就行了,他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陳守嚴這次都這麽卑躬屈膝了,那麽前塵舊事在他心裏便徹底一筆勾銷。
於是強行將陳守嚴扶正,說道:「以前的事外公不必再提,從今往後兩家有如一家,外公待我如親孫,我待外公如親爺!」
他這麽說屬實有點噁心到自己了,但所幸效果極佳,陳守嚴顫巍著雙手,雙眼幾乎噙淚,應聲道:「好!好!外公依你所言。」
這一幕當真是外公慈,外孫孝,外孫演得呱呱叫,李碧存等人紛紛感動,恨不得恭喜陳守嚴榮獲一親孫!
之後的事情便是「各迴各家,各找各媽」了,青蓮書院的學子要麽就近迴書院,要門各自歸家,李碧存等人也是各自散去,陳守嚴那些富商好友自有車馬來接,文靖安與林寧宴道了別,和陳守嚴等陳家人迴了陳家。
此時已近黃昏,殘陽將雲團燒得通紅,在天邊暈染了一大片。
陳家這邊此時正如殘陽落幕,繁華盡散,數百賓客一去無蹤,留下滿地的杯盤狼藉,隻剩幾個幫工在打掃收拾,空落落的。
文靖安去找陳三娘和文妙安,打算天黑之前趕迴豆腐店,去了後院先見到文妙安,問她陳三娘在哪兒,她說:「三娘娘今晚可能迴不去了?」
文靖安:「怎麽了?」
文妙安:「白天笑嘻嘻的二舅媽看到二表姐被新郎官娶走了,迴了後院忽然就哭了,哭得稀裏嘩啦的,可慘了,三娘娘在安慰她,估計一時半會好不了。」
文靖安:「……」
原來精明強幹、潑辣開朗的二舅媽也有如此感性的一麵,她捨不得自己養大的親女兒嫁到別人家去,為此嚎啕痛苦,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的地方,隻是平時隱藏了起來,一旦被觸及便是天崩地裂的情感宣洩。
既然如此文靖安便不去打擾,幹脆讓文妙安留下來陪陳三娘,他去見過陳何氏、大舅媽,然後跟陳茂成等人道了別,出了陳家大門,牽了陳茂成送他的那匹小紅馬,他也不騎,反而給小紅馬餵著從陳家廚房拿出來的紅蘿蔔,順著落日餘暉的方向,一人一馬慢慢地走。
至此,從兩年前穿越過來時的一文不名、一無所有到兩年後的小有所成,與原先的預期相比他已做得心滿意足。自此之後,他在蓮花鎮上就是高枕無憂順風順水了。經濟方麵,從煉鹽到到豆腐店和腐竹作坊,雖不能讓他家成為巨富,卻也足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不必再為錢財發愁;事業方麵,從杏:陌村私塾到青蓮書院,用一首《端午》和《七夕》征服了李碧存和王所思,更別提中間順帶解決了陳守嚴這樁矛盾。
迴想兩年種種,真是如夢似幻,所謂「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後悔後覺時再迴首,如今的果是自己當年種下的因。
那麽為了後續的開花結果,他該製定新的目標,往更高的方向走了。
這天是元景十一年七月初七。
(第一卷 完,第二卷「少年行」)
第67章 拜別 千山萬水相逢契闊
(第一卷 「雲州起」完成,第二卷「少年行」開始,全書預計四卷)
大盛元景十五年夏,雲州北昌府,永寧縣,蓮花鎮。
這日是五月初二,今年入夏早一些,青蓮書院門口的那個蓮池已經開滿了荷花,紅的、白的、粉的交相輝映,滿池荷葉高低層疊,微風吹送搖曳成一池綠雲,那些荷花便像雲中的一座座燈盞,偶爾吹落一些蓮瓣。
更不要說,昨夜下了芒種之後的第一場雨了。
此時天地清澈澄明,空氣清涼幹淨,吸一口沁人心脾。
青蓮書院所有學子,書院山長李碧存以及三位教習立於池邊。
俄頃,林寧宴背著一個包裹從書院後方的宿房緩緩走來。
此時的林寧宴已經十八歲有餘,他穿著一襲灰白竹葉紋交領儒衫,真是位文質彬彬的翩翩公子,他背著行囊走到李碧存等人麵前,正了正衣襟,給李碧存鞠躬作揖,深深拜了一拜。
「七載寒暑,先生恩情堪比天高,寧宴銘記五內。」
李碧存將林寧宴扶起,說道:「你我亦師亦友,恩情之言大可不必。」
林寧宴將目光放到三位教習和一眾青蓮書院的學子身上,向這些人拱手作揖禮了一禮,千言萬語便都在這個禮儀當中了。
當然,對於文靖安和陳崇章他還有其他的表達的方式。
他上去抱了抱陳崇章,兩人沒說什麽,他放開陳崇章,又轉而去抱文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