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此之前他需要積累足夠的資本,時候到了,這些東西便都自然而然,如今還是腳踏實地為他的科舉之路打基礎,陳茂成說的這些他暫且記在心裏。
看得出來陳茂成相當喜歡與他談天說地,說到臨近黃昏仍是興頭不減,要不是陳三娘提醒入了黑不好走夜路,陳茂成都不知道外邊變了天色。
「好了,下次販茶迴來舅舅再來看你們。」
陳茂成也是說一不二的性格,該走的時候絕不拖泥帶水,幹脆利落。
文靖安將他送出了家門,說道:「下次舅舅多給我講些外麵的人和事。」
陳茂成欣然應允:「一定,另外我再給你帶一些書迴來,有圖畫的。」
文靖安:「好,靖安先謝謝舅舅了。」
陳茂成:「好好讀書,等你考了功名,將來天高海闊,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士農工商,到底是讀書人高人一等,像你娘說的,你和我出去見見世麵可以,但你的心思還是要用在讀書上。」
文靖安:「我記住了。」
陳茂成翻身上馬,和陳三娘、文三貴道了別,甩了一下馬鞭,馬蹄聲起,不過轉瞬,他已到了桃河村村口,天色雖沉,但以他這個速度,不用半個時辰便能趕迴蓮花鎮,把文靖安一家的消息給陳家人帶迴去,當然陳守嚴排除在外。
文靖安一家送別陳茂成後,關了院外柴門,關上家中大門,文靖安幫著陳三娘收拾好飯桌,文三貴便把今天早上陳三娘給他準備的那個包裹取了出來,放到桌麵上,緩緩打開。
今天到隔壁的磁口鎮換鹽,一切順利。
文三貴根據文靖安的建議,3兩多的細鹽,一半換粗鹽,一半換成錢。
「一共十兩粗鹽,錢我讓他們湊了個整,一共一百零八文。」
文三貴把粗鹽和換來的銅錢一一擺放出來,繼續道:「和靖安在蓮花鎮換的價格差不多。」
這麽算下來,下次他們家再煉鹽便能煉出5兩多細鹽,又是一半換粗鹽一半換錢的話,那就能換迴一斤粗鹽,150多文錢,如此累計,發家致富是遲早的事。
不過文靖安很理智,之前從私塾迴來看到門口那匹大棕馬時的心驚肉跳仍歷歷在目,這也時刻提醒著他,朝廷是說民製官收,但這煉鹽之法法對現在的他們家來說無疑是小兒抱金磚招搖過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一有朝一日真的因為換鹽而引官兵騎馬來抓人,那他換再多的錢又有什麽意義?
因此看著桌麵的鹽和錢,文靖安並沒有欣喜若狂,反而是說:「爹,娘,我的想法是等我們換夠我的束脩錢贖迴咱家的田契,然後給爹買一頭牛,給娘買一台新的織布機,我們就即刻停下來,以後實在要用錢,我們再到遠一點的鎮子去換,這樣才安全。」
這些道理陳三娘和文三貴都懂,她們本就不是貪財之人,即便文靖安不說,她們也會建議文靖安這麽做。
陳三娘道:「我們是打算幫你交了束脩就停下,不用買牛和織布機,爹娘有手有腳,憑自己也能把這些東西賺迴來。」
文三貴也說道:「爹也是這個意思,煉鹽這個法子本就是老天爺送你的,爹娘不需要。」
文靖安不得不再次感慨——遇到這樣的父母真是他萬幸之中的大幸!
不過牛和織布機是他早就考慮好的,這兩樣東西目前對這個家來說至關重要。
「牛和織布機一定要買,織布機是奶奶那輩用下來的,老舊得厲害,娘用它織布織得慢不說,還經常傷到手;牛就更需要了,有了牛,爹下地會輕鬆很多,況且娘每次織了布都要背到鎮上去賣,有了牛我們請爺爺幫忙做一架牛車,往後來迴鎮上就方便多了。」
文靖安這麽說陳三娘和文三貴便沉默下來了,她們自己倒無所謂,但考慮到對方的時候,總是會選擇無私付出。
「那就買牛(織布機)吧。」
陳三娘和文三貴異口同聲,聲音重疊在了一起,說完兩人都是看著對方,一時間有些怔住。
文靖安笑了笑,在中間說道:「娘你體諒爹,爹你體諒娘,但你們也要體諒一下我呀,在我這裏,不管牛還是織布機,我都要給你們買。」
文靖安話到了這個份上,夫婦倆也不再堅持了。
既然做好了決定,一家人也不多耽擱,說幹就幹,當晚就把那10兩粗鹽煉成了細鹽。
接下來文三貴連續跑遍了蓮花鎮和磁口鎮上的鹽店,每家鹽店他都隻去換一次,絕不重複。
這樣下來不過短短幾日,文靖安一家便攢足了7兩銀子,合計7000文錢,這儼然已經是一筆巨款,在桃河村,這筆錢已經夠三口之家兩三年的用度了。
前麵文靖安算過,這個世界1文錢相當於他原世界的2元,7000文也就是14000元。
除去文靖安需要的500文束脩,其中5000文也就是10000元可以買到一頭成年的母牛,剩下1500文,1000文買織布機足夠了,還有500文左右的剩餘由陳三娘保管,文靖安正在長身體,陳三娘正好可以給文靖安改善夥食,當然她和文三貴的吃穿用度也能好一些,文靖安上私塾要買什麽,她都能買得起了。
這一番操作下來,她們家裏的情況算是有了第一步的改善,隻是這樣一來自然會引起村裏人的注意,畢竟誰家買一頭牛在村子裏都算得上是大事,足夠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自然會格外關注文靖安一家,發起一些猜測,這會讓文靖安一家有樹大招風的危險。
看得出來陳茂成相當喜歡與他談天說地,說到臨近黃昏仍是興頭不減,要不是陳三娘提醒入了黑不好走夜路,陳茂成都不知道外邊變了天色。
「好了,下次販茶迴來舅舅再來看你們。」
陳茂成也是說一不二的性格,該走的時候絕不拖泥帶水,幹脆利落。
文靖安將他送出了家門,說道:「下次舅舅多給我講些外麵的人和事。」
陳茂成欣然應允:「一定,另外我再給你帶一些書迴來,有圖畫的。」
文靖安:「好,靖安先謝謝舅舅了。」
陳茂成:「好好讀書,等你考了功名,將來天高海闊,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士農工商,到底是讀書人高人一等,像你娘說的,你和我出去見見世麵可以,但你的心思還是要用在讀書上。」
文靖安:「我記住了。」
陳茂成翻身上馬,和陳三娘、文三貴道了別,甩了一下馬鞭,馬蹄聲起,不過轉瞬,他已到了桃河村村口,天色雖沉,但以他這個速度,不用半個時辰便能趕迴蓮花鎮,把文靖安一家的消息給陳家人帶迴去,當然陳守嚴排除在外。
文靖安一家送別陳茂成後,關了院外柴門,關上家中大門,文靖安幫著陳三娘收拾好飯桌,文三貴便把今天早上陳三娘給他準備的那個包裹取了出來,放到桌麵上,緩緩打開。
今天到隔壁的磁口鎮換鹽,一切順利。
文三貴根據文靖安的建議,3兩多的細鹽,一半換粗鹽,一半換成錢。
「一共十兩粗鹽,錢我讓他們湊了個整,一共一百零八文。」
文三貴把粗鹽和換來的銅錢一一擺放出來,繼續道:「和靖安在蓮花鎮換的價格差不多。」
這麽算下來,下次他們家再煉鹽便能煉出5兩多細鹽,又是一半換粗鹽一半換錢的話,那就能換迴一斤粗鹽,150多文錢,如此累計,發家致富是遲早的事。
不過文靖安很理智,之前從私塾迴來看到門口那匹大棕馬時的心驚肉跳仍歷歷在目,這也時刻提醒著他,朝廷是說民製官收,但這煉鹽之法法對現在的他們家來說無疑是小兒抱金磚招搖過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萬一有朝一日真的因為換鹽而引官兵騎馬來抓人,那他換再多的錢又有什麽意義?
因此看著桌麵的鹽和錢,文靖安並沒有欣喜若狂,反而是說:「爹,娘,我的想法是等我們換夠我的束脩錢贖迴咱家的田契,然後給爹買一頭牛,給娘買一台新的織布機,我們就即刻停下來,以後實在要用錢,我們再到遠一點的鎮子去換,這樣才安全。」
這些道理陳三娘和文三貴都懂,她們本就不是貪財之人,即便文靖安不說,她們也會建議文靖安這麽做。
陳三娘道:「我們是打算幫你交了束脩就停下,不用買牛和織布機,爹娘有手有腳,憑自己也能把這些東西賺迴來。」
文三貴也說道:「爹也是這個意思,煉鹽這個法子本就是老天爺送你的,爹娘不需要。」
文靖安不得不再次感慨——遇到這樣的父母真是他萬幸之中的大幸!
不過牛和織布機是他早就考慮好的,這兩樣東西目前對這個家來說至關重要。
「牛和織布機一定要買,織布機是奶奶那輩用下來的,老舊得厲害,娘用它織布織得慢不說,還經常傷到手;牛就更需要了,有了牛,爹下地會輕鬆很多,況且娘每次織了布都要背到鎮上去賣,有了牛我們請爺爺幫忙做一架牛車,往後來迴鎮上就方便多了。」
文靖安這麽說陳三娘和文三貴便沉默下來了,她們自己倒無所謂,但考慮到對方的時候,總是會選擇無私付出。
「那就買牛(織布機)吧。」
陳三娘和文三貴異口同聲,聲音重疊在了一起,說完兩人都是看著對方,一時間有些怔住。
文靖安笑了笑,在中間說道:「娘你體諒爹,爹你體諒娘,但你們也要體諒一下我呀,在我這裏,不管牛還是織布機,我都要給你們買。」
文靖安話到了這個份上,夫婦倆也不再堅持了。
既然做好了決定,一家人也不多耽擱,說幹就幹,當晚就把那10兩粗鹽煉成了細鹽。
接下來文三貴連續跑遍了蓮花鎮和磁口鎮上的鹽店,每家鹽店他都隻去換一次,絕不重複。
這樣下來不過短短幾日,文靖安一家便攢足了7兩銀子,合計7000文錢,這儼然已經是一筆巨款,在桃河村,這筆錢已經夠三口之家兩三年的用度了。
前麵文靖安算過,這個世界1文錢相當於他原世界的2元,7000文也就是14000元。
除去文靖安需要的500文束脩,其中5000文也就是10000元可以買到一頭成年的母牛,剩下1500文,1000文買織布機足夠了,還有500文左右的剩餘由陳三娘保管,文靖安正在長身體,陳三娘正好可以給文靖安改善夥食,當然她和文三貴的吃穿用度也能好一些,文靖安上私塾要買什麽,她都能買得起了。
這一番操作下來,她們家裏的情況算是有了第一步的改善,隻是這樣一來自然會引起村裏人的注意,畢竟誰家買一頭牛在村子裏都算得上是大事,足夠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重要談資,自然會格外關注文靖安一家,發起一些猜測,這會讓文靖安一家有樹大招風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