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吃過陳三娘準備的午飯之後,到私塾的書房裏看了會雜書,由於昨夜煉鹽睡得太晚,今天又是早起,這會免不了犯困,便在書桌上小小眯了一會。
下午課的鍾聲響起,文靖安這才起來趕迴學房裏。
李童生在前邊負手而立,手中正握著文靖安默寫的卷子,很有些為人師表的風範。
當眾學子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定,李童生舉起文靖安的卷子,向眾學子道:「這是靖安上午寫下的墨貼,三本啟蒙經典一字不差,爾等往後要向他虛心請教。」
眾學子齊聲唱了「是」,李童生走到文靖安桌前,說道:「你可以去大班了。」
全部的同窗都是投來欽羨的目光,文靖安站起來給李童生行了禮,說道:「靖安謝過夫子。」
李童生將手中的卷子攤開,指著上麵的字跟文靖安說道:「這次並非我為你破例,而是你自己考來的結果,不過夫子仍要與你說一句,做學問便如寫字一般,不下苦功不經時日到底是空中閣樓,往後夫子要你一筆一劃,一字一句打好根基,絕不可再貪功冒進了。」
文靖安道:「靖安謹記夫子教誨。」
李童生微微頷首,說道:「收拾一下,過去吧。」
文靖安依言而行,把東西都裝進小背箱,跟李童生過去了。
大班的學子都認識文靖安,李童生也不多介紹,挑了張前排的桌子讓文靖安坐下。
李童生教四書的順序是《大學》、《論語》、《中庸》,最後是《孟子》,這也是朱熹的說法,開始學習之前他還是用老辦法要求學子將四書全部背誦下來,這就是他所謂的「苦功夫」。
到了這一關文靖安就不是十天半個月能背下來的,四書合計數萬字,考貼經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題,就像古詩文默寫,錯一個字便全錯,因此必須讀熟背熟,而且不光背誦,還要理解其意義,四書文是要從裏麵挑題目的。
文靖安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之前背誦三百千不過是依靠著前世的一些小聰明,到了四書這一步,他就不能有絲毫的蹊蹺心理了,前世他是實打實的理科生,文言文基本隻能靠自己「翻譯」,整體語文水平也就勉強過得去,高考150分他是110分左右的水準,現在完全轉到純得不能再純的文科上來,必須硬啃。
再者,他的目標也不僅僅局限於這小小的杏陌村私塾,往後要去蓮花鎮,去永寧縣城,甚至去北昌府城、去大盛京城……他的對手是散布在大盛朝各個角落的科舉天才,千萬不要以為古代的讀書人都被禁錮了思想,都是書呆子,那些真正的大賢之才反而把科舉考試當作登堂入室的墊腳石,能從科舉修羅場殺出重圍的,放到現代來也都是碾壓絕大多數人的學神學霸,君須記——
滿朝朱紫貴,皆是讀書人!
高居廟堂者,哪個不要十載寒窗,殫精竭慮?
有了這樣的認識,文靖安便不會抗拒這些聖人章句,整個下午都在「之乎者也」中度過,到了酉時(17:00)放堂,李童生又專門留了他。
「這個你帶迴去。」
李童生把一本破舊的《論語》遞給文靖安,說道:「我看你尚未購買四書,這是我白日講習所用,夜晚你帶迴去抄錄,若家中實在困難,往後四書課本便在我這借抄。」
文靖安一時間當真有些怔愣,這個李童生雖然貪財,自家田契還在他手中,但他對文靖安的好卻是實實在在毫無保留的,從一開始贈送文靖安毛筆和硯台,到後來給文靖安開小灶,一筆一劃教文靖安寫館閣體,此時看文靖安沒有四書,又借他的教材來抄錄。
李童生這份愛才、惜才之心,值得在文靖安的科舉之路上記一筆功勞。
文靖安接過這本紙張泛黃的《論語》,朝李童生拜了一拜,說道:「夫子大恩,靖安終生難忘。」
李童生此時的心理狀態已經發生了轉變,他並非像一開始那樣想著從文靖安這個神童身上撈什麽好處,他現在是著實為文靖安這份天資折服,更喜歡文靖安彬彬有禮勤勉篤學的小君子之風,把文靖安當成另一個壯誌未酬的自己!
「我還是那句話,越是天資聰穎越要下苦功,切莫貪功冒進,犯那仲永之傷。」
文靖安迴道:「學生謹記。」
李童生微微頷首:「迴去吧。」
文靖安將這本破舊的《論語》放入他的小背箱裏,向李童生行拜別之禮。
從私塾迴桃河村是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文靖安今天走得格外快一些,半個小時就到了,不過這次他還沒進家門,遠遠便看到自家門口竟然拴著一匹棕色大馬!
馬在古代可是稀罕物,一般平民百姓坐一次牛車都是奢侈,整個蓮花鎮也沒有多少人家用得起馬,所以這匹馬怎會出現在自家門口?
難道是文三貴換鹽出了問題?
把官府的人引來了?
官兵騎馬拿人?
文靖安皺起了眉頭,加快步伐趕過去。
第12章 訪客 威逼利誘有恃無恐
令文靖安意想不到的是,他前腳剛進院門,便聽到大伯母咯咯的笑聲。
除了大伯母之外,他還看到了大伯母那個又胖又矮的大兒子,也就是原主的大堂哥,文家長孫文福安。
一見文靖安大伯母便扯開嗓子高聲道:「喲!我們家的小秀才迴來啦?!」
下午課的鍾聲響起,文靖安這才起來趕迴學房裏。
李童生在前邊負手而立,手中正握著文靖安默寫的卷子,很有些為人師表的風範。
當眾學子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定,李童生舉起文靖安的卷子,向眾學子道:「這是靖安上午寫下的墨貼,三本啟蒙經典一字不差,爾等往後要向他虛心請教。」
眾學子齊聲唱了「是」,李童生走到文靖安桌前,說道:「你可以去大班了。」
全部的同窗都是投來欽羨的目光,文靖安站起來給李童生行了禮,說道:「靖安謝過夫子。」
李童生將手中的卷子攤開,指著上麵的字跟文靖安說道:「這次並非我為你破例,而是你自己考來的結果,不過夫子仍要與你說一句,做學問便如寫字一般,不下苦功不經時日到底是空中閣樓,往後夫子要你一筆一劃,一字一句打好根基,絕不可再貪功冒進了。」
文靖安道:「靖安謹記夫子教誨。」
李童生微微頷首,說道:「收拾一下,過去吧。」
文靖安依言而行,把東西都裝進小背箱,跟李童生過去了。
大班的學子都認識文靖安,李童生也不多介紹,挑了張前排的桌子讓文靖安坐下。
李童生教四書的順序是《大學》、《論語》、《中庸》,最後是《孟子》,這也是朱熹的說法,開始學習之前他還是用老辦法要求學子將四書全部背誦下來,這就是他所謂的「苦功夫」。
到了這一關文靖安就不是十天半個月能背下來的,四書合計數萬字,考貼經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題,就像古詩文默寫,錯一個字便全錯,因此必須讀熟背熟,而且不光背誦,還要理解其意義,四書文是要從裏麵挑題目的。
文靖安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之前背誦三百千不過是依靠著前世的一些小聰明,到了四書這一步,他就不能有絲毫的蹊蹺心理了,前世他是實打實的理科生,文言文基本隻能靠自己「翻譯」,整體語文水平也就勉強過得去,高考150分他是110分左右的水準,現在完全轉到純得不能再純的文科上來,必須硬啃。
再者,他的目標也不僅僅局限於這小小的杏陌村私塾,往後要去蓮花鎮,去永寧縣城,甚至去北昌府城、去大盛京城……他的對手是散布在大盛朝各個角落的科舉天才,千萬不要以為古代的讀書人都被禁錮了思想,都是書呆子,那些真正的大賢之才反而把科舉考試當作登堂入室的墊腳石,能從科舉修羅場殺出重圍的,放到現代來也都是碾壓絕大多數人的學神學霸,君須記——
滿朝朱紫貴,皆是讀書人!
高居廟堂者,哪個不要十載寒窗,殫精竭慮?
有了這樣的認識,文靖安便不會抗拒這些聖人章句,整個下午都在「之乎者也」中度過,到了酉時(17:00)放堂,李童生又專門留了他。
「這個你帶迴去。」
李童生把一本破舊的《論語》遞給文靖安,說道:「我看你尚未購買四書,這是我白日講習所用,夜晚你帶迴去抄錄,若家中實在困難,往後四書課本便在我這借抄。」
文靖安一時間當真有些怔愣,這個李童生雖然貪財,自家田契還在他手中,但他對文靖安的好卻是實實在在毫無保留的,從一開始贈送文靖安毛筆和硯台,到後來給文靖安開小灶,一筆一劃教文靖安寫館閣體,此時看文靖安沒有四書,又借他的教材來抄錄。
李童生這份愛才、惜才之心,值得在文靖安的科舉之路上記一筆功勞。
文靖安接過這本紙張泛黃的《論語》,朝李童生拜了一拜,說道:「夫子大恩,靖安終生難忘。」
李童生此時的心理狀態已經發生了轉變,他並非像一開始那樣想著從文靖安這個神童身上撈什麽好處,他現在是著實為文靖安這份天資折服,更喜歡文靖安彬彬有禮勤勉篤學的小君子之風,把文靖安當成另一個壯誌未酬的自己!
「我還是那句話,越是天資聰穎越要下苦功,切莫貪功冒進,犯那仲永之傷。」
文靖安迴道:「學生謹記。」
李童生微微頷首:「迴去吧。」
文靖安將這本破舊的《論語》放入他的小背箱裏,向李童生行拜別之禮。
從私塾迴桃河村是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文靖安今天走得格外快一些,半個小時就到了,不過這次他還沒進家門,遠遠便看到自家門口竟然拴著一匹棕色大馬!
馬在古代可是稀罕物,一般平民百姓坐一次牛車都是奢侈,整個蓮花鎮也沒有多少人家用得起馬,所以這匹馬怎會出現在自家門口?
難道是文三貴換鹽出了問題?
把官府的人引來了?
官兵騎馬拿人?
文靖安皺起了眉頭,加快步伐趕過去。
第12章 訪客 威逼利誘有恃無恐
令文靖安意想不到的是,他前腳剛進院門,便聽到大伯母咯咯的笑聲。
除了大伯母之外,他還看到了大伯母那個又胖又矮的大兒子,也就是原主的大堂哥,文家長孫文福安。
一見文靖安大伯母便扯開嗓子高聲道:「喲!我們家的小秀才迴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