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安卻咽不下這口氣了!
「我娘買書的錢是我外婆給的私房錢,愛怎麽用怎麽用,跟你有什麽關係?就算是私錢,今天我娘還想著家裏沒了鹽,帶我去鹽店給家裏買,你的私錢呢?你隻會自己藏起來,你捨得給家裏人花一個銅子麽?你也配我說娘?!」
全家人都一怔,連陳三娘都沒想到文靖安會忽然這麽說,大伯母更是猝不及防,心想這病秧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伶牙俐齒了?
然而文靖安隻是開了個頭,他今天要為文三貴和陳三娘把這些年受的委屈都說出來。
「這些年你把錢看得緊?你當那是你的錢了?你管的錢都是你賺的?這家裏誰沒出力?我娘這些年織布納鞋全都拿給你去賣,我爹下地幹活打糧食哪迴不是最賣力?要不是我先天多病拖累他們,輪得到你跟他們擺臉色?你有什麽資格在他們麵前說三道四?」
如果說剛才全家人都怔住了,現在就是驚住了,大伯母則是啞口無言,要知道文靖安現在不過是八歲的孩子,一個八歲孩童將一番話說得一氣嗬成本就讓人詫異,更何況文靖安有理有據句句屬實,都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裏。
文太爺便忍不住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先開了口。
「我爹那會留給我的隻有五畝田,這些年我和老太婆忙活一輩子,除了拉扯你們長大成家,好不容易又買了三畝田,最後那畝田是老三早些年在鎮裏做幫工,用他攢下的錢買來的,這樣我們家才湊夠九畝田……」
一向不說話的文太婆也終於站出來為文三貴和陳三娘說了公道話。
「三娘從鎮上嫁來我們家,陳家那邊是沒收一點禮金的,你和老二媳婦嫁過來的時候我們家給了多少?這些年三娘為這個家做了什麽大家都看在眼裏,給她們分三畝田不是我和老頭子偏心,本來就是她和三貴應得的……咳咳咳……」
文太婆說著說著開始咳嗽起來,陳三娘過去給她捶了捶背,讓她喝口水歇一歇。
大伯母此時有種被千夫所指的感覺,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臉色極其難看,其實她心裏也知道文三貴和陳三娘能幹,自己和文大貴跟人家夫妻根本比不了,這些年她屢屢欺負陳三娘夫妻,與其說是習慣了霸道,不如說是心裏那份嫉妒作祟,就是紅眼病。
憑什麽你比我厲害?
憑什麽你過得比我好?
我就要你和我一樣差!
我就要你和我一樣過得不好!
文靖安不關心大伯母這種心理疾病,他在快速思索怎麽獲得一個最優的結果,對於大伯母這種充滿負能量的消極型原生家屬,既然不能徹底割裂,那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盡量不要和她產生交集,不讓她影響到自己,畢竟文靖安以後還要讀書走科舉之路,同住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三天兩頭被大伯母嗆幾句那種滑溜的酸話,自己心裏膈應。
綜合考慮下來,文靖安想到了一個普遍適用的答案——有一處自己的獨立住所。
就是有專屬自己的房子。
剛穿過來的時候不是和安安去村子裏轉過一圈麽?
在桃河村村頭進來大概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間破舊的茅草屋,一共有三間房,外麵用竹子和小木條之類的圍了籬笆,院子裏堆滿了柴草,那是文家的老房子,當年文太爺年輕時修的,文大貴三兄弟出生之後搬到了現在這個新家,老房子便棄用了,後來一直用來堆放幹柴枯草。
文靖安和安安爬進去看過,那個房子收拾幹淨還是能住人的,最關鍵是這樣能徹底遠離大伯母一家。
思及此,文靖安把文三貴和陳三娘叫到了房間裏去,也不繞彎子,直入主題。
「爹娘,我以後想好好念書,住在這裏大伯母和五哥他們肯定時不時嘲笑我,不如我們搬出去,搬到村頭老房子。至於田地,我們家三口人要兩畝田就行了,讓一畝出去給大伯母和二伯母家分,畢竟她們孩子確實多,條件就是把村頭的房子給我們。」
其實剛才文靖安在飯桌上主動出來為他們說話,文三貴和陳三娘就對文靖安刮目相看了,覺得自家兒子大病一場痊癒之後好像忽然長大了,他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對於文靖安此時的說法,他們自然贊同。
文三貴道:「靖安說得有道理。田地少一些沒關係,以後我多幹點活,咱家的田地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陳三娘欣慰地摸了摸文靖安的小腦袋,說道:「隻要你肯好好念書,爹娘都聽你的。」
文三貴說道:「靖安盡管去念書,學費問題爹娘一定給你想辦法,不用聽別人的閑話。」
文靖安看著文三貴和陳三娘,心裏又湧上一股滋味,這對夫妻的愛如此簡單樸素,卻總給人一種厚重的感動。
除了不辜負他們,好好念書報答他們之外,文靖安也不多說什麽了,一家三口簡單商議完從房間裏出去,由文三貴向家人表達了文靖安的意思。
對於大伯母來說,那破房子她從沒看在眼裏,現在得了半畝田,心裏也算過得去了。
對於文二貴和二伯母來說,平白無故多分了半畝田也是開心,當然一口答應下來。
倒是文太爺滿臉愧疚,一家人議定了其他一些瑣碎東西怎麽分之後,文太爺特意讓文三貴一家三口留下來,說道:「三貴三娘,爹對不起你們。」
「我娘買書的錢是我外婆給的私房錢,愛怎麽用怎麽用,跟你有什麽關係?就算是私錢,今天我娘還想著家裏沒了鹽,帶我去鹽店給家裏買,你的私錢呢?你隻會自己藏起來,你捨得給家裏人花一個銅子麽?你也配我說娘?!」
全家人都一怔,連陳三娘都沒想到文靖安會忽然這麽說,大伯母更是猝不及防,心想這病秧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伶牙俐齒了?
然而文靖安隻是開了個頭,他今天要為文三貴和陳三娘把這些年受的委屈都說出來。
「這些年你把錢看得緊?你當那是你的錢了?你管的錢都是你賺的?這家裏誰沒出力?我娘這些年織布納鞋全都拿給你去賣,我爹下地幹活打糧食哪迴不是最賣力?要不是我先天多病拖累他們,輪得到你跟他們擺臉色?你有什麽資格在他們麵前說三道四?」
如果說剛才全家人都怔住了,現在就是驚住了,大伯母則是啞口無言,要知道文靖安現在不過是八歲的孩子,一個八歲孩童將一番話說得一氣嗬成本就讓人詫異,更何況文靖安有理有據句句屬實,都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裏。
文太爺便忍不住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先開了口。
「我爹那會留給我的隻有五畝田,這些年我和老太婆忙活一輩子,除了拉扯你們長大成家,好不容易又買了三畝田,最後那畝田是老三早些年在鎮裏做幫工,用他攢下的錢買來的,這樣我們家才湊夠九畝田……」
一向不說話的文太婆也終於站出來為文三貴和陳三娘說了公道話。
「三娘從鎮上嫁來我們家,陳家那邊是沒收一點禮金的,你和老二媳婦嫁過來的時候我們家給了多少?這些年三娘為這個家做了什麽大家都看在眼裏,給她們分三畝田不是我和老頭子偏心,本來就是她和三貴應得的……咳咳咳……」
文太婆說著說著開始咳嗽起來,陳三娘過去給她捶了捶背,讓她喝口水歇一歇。
大伯母此時有種被千夫所指的感覺,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臉色極其難看,其實她心裏也知道文三貴和陳三娘能幹,自己和文大貴跟人家夫妻根本比不了,這些年她屢屢欺負陳三娘夫妻,與其說是習慣了霸道,不如說是心裏那份嫉妒作祟,就是紅眼病。
憑什麽你比我厲害?
憑什麽你過得比我好?
我就要你和我一樣差!
我就要你和我一樣過得不好!
文靖安不關心大伯母這種心理疾病,他在快速思索怎麽獲得一個最優的結果,對於大伯母這種充滿負能量的消極型原生家屬,既然不能徹底割裂,那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盡量不要和她產生交集,不讓她影響到自己,畢竟文靖安以後還要讀書走科舉之路,同住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三天兩頭被大伯母嗆幾句那種滑溜的酸話,自己心裏膈應。
綜合考慮下來,文靖安想到了一個普遍適用的答案——有一處自己的獨立住所。
就是有專屬自己的房子。
剛穿過來的時候不是和安安去村子裏轉過一圈麽?
在桃河村村頭進來大概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間破舊的茅草屋,一共有三間房,外麵用竹子和小木條之類的圍了籬笆,院子裏堆滿了柴草,那是文家的老房子,當年文太爺年輕時修的,文大貴三兄弟出生之後搬到了現在這個新家,老房子便棄用了,後來一直用來堆放幹柴枯草。
文靖安和安安爬進去看過,那個房子收拾幹淨還是能住人的,最關鍵是這樣能徹底遠離大伯母一家。
思及此,文靖安把文三貴和陳三娘叫到了房間裏去,也不繞彎子,直入主題。
「爹娘,我以後想好好念書,住在這裏大伯母和五哥他們肯定時不時嘲笑我,不如我們搬出去,搬到村頭老房子。至於田地,我們家三口人要兩畝田就行了,讓一畝出去給大伯母和二伯母家分,畢竟她們孩子確實多,條件就是把村頭的房子給我們。」
其實剛才文靖安在飯桌上主動出來為他們說話,文三貴和陳三娘就對文靖安刮目相看了,覺得自家兒子大病一場痊癒之後好像忽然長大了,他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對於文靖安此時的說法,他們自然贊同。
文三貴道:「靖安說得有道理。田地少一些沒關係,以後我多幹點活,咱家的田地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陳三娘欣慰地摸了摸文靖安的小腦袋,說道:「隻要你肯好好念書,爹娘都聽你的。」
文三貴說道:「靖安盡管去念書,學費問題爹娘一定給你想辦法,不用聽別人的閑話。」
文靖安看著文三貴和陳三娘,心裏又湧上一股滋味,這對夫妻的愛如此簡單樸素,卻總給人一種厚重的感動。
除了不辜負他們,好好念書報答他們之外,文靖安也不多說什麽了,一家三口簡單商議完從房間裏出去,由文三貴向家人表達了文靖安的意思。
對於大伯母來說,那破房子她從沒看在眼裏,現在得了半畝田,心裏也算過得去了。
對於文二貴和二伯母來說,平白無故多分了半畝田也是開心,當然一口答應下來。
倒是文太爺滿臉愧疚,一家人議定了其他一些瑣碎東西怎麽分之後,文太爺特意讓文三貴一家三口留下來,說道:「三貴三娘,爹對不起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