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日子總是疲憊不堪,交織著早出晚歸,那一天天的漫長時光仿佛沒有盡頭,課桌上趴著我的夢想,午間明晃而熾白的日光刺得眼睛一陣昏花,窗外蟬鳴,嘰喳得惹人厭。過夠了提筆犯困的生活,飛揚的粉筆灰,倚疊如山的課本,狹窄而雜亂的課本,每天都在不同的課上掙紮,沒有歡樂,隻有對高考的恐懼和對未來的迷茫。
我做那個決定的時候,內心竟然堅定的很,本來可以好好說個再見,我卻選擇用冷暴力離開我的朋友,這樣的時間直到大學現在,破鏡不能複原。
高一剛進校的時候,因為中考語文130的分數,很自然被新班主任選做語文課代表,零零散散的瑣事一天一天的做著,直到一天不知道哪個倒黴催的突然問我想考哪所大學,我們當時的女曆史老師是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我腦子一抽就隨便說了個北師大,本來亂說的就沒當迴事兒,想想自己才高一離考大學還有好久,整天玩玩樂樂,物理化學整天不好好聽,化學倒是想聽,第一節課倒是興致勃勃,可一節課下來,發現根本聽不懂,後來慢慢的就失去了對化學的興趣,至於物理,初中物理就一般,高中物理就更聽不懂了。
物理老師兼班主任,因為個子矮矮的,有點胖,被同學們稱為“鄧萌萌”,可後來發現他太能說了,整天絮絮叨叨,又改成“鄧嬤嬤”,他特別喜歡動手,不是打架的動手,是做實驗的動手,講課做的實驗,有時候自己在辦公室拍下來結合書本講新課,有時候就在課堂上現場做實驗,哦對了,他被稱為“嬤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講課太慢了,兩道物理大題能講一節課,尤其在課堂現場做實驗時是大家最喜歡的時候,因為可以拖時間,大家就在下麵各自幹自己的事,隻有他還在認認真真的想怎麽給同學們展現成功實驗。
高中最值得高興的當然是運動會了,我們叫做體藝節,顧名思義,白天體育活動,晚上藝術表演。高中的第一場藝術表演,第一次在他人麵前哭泣,過程矯情,難以陳訴。白天各種比賽,我這個語文課代表不做別的事,負責寫寫稿子,收收稿子,交交稿子,或者幫別人寫寫稿子,交交稿子。當然了,喜歡的人嘛,我當然願意為他寫稿子,喜歡到盲目的時候,是看不見其他人的,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高一下學期分科時,差點做了一個影響我命運的決定——選理科。理科成績一向奇差的我當時為了一個男生,搭上了前途。現在想,如果當時選了理科,我現在一定不會是在大學校園裏,說不定複讀,說不定不讀。高一我們關係就已經變質了,不再麵對麵說話,偶爾在qq上聊一下,已覺得幸運,直到高中畢業,這樣長的時間裏,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小心翼翼的維護這樣一份喜歡的,喜歡還在,隻是不再張揚。
高二,在學校一般都是被忽略的年級,記憶裏也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有可能也忘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參加的最後一個體藝節,我跑了人生中第一個八百米,因為沒人報,采取抽簽,好死不死抽到我。雖然結果不盡人意,但過程很重要。很清晰的記得體藝節最後一天晚會迴到教室後,同學在講台上唱歌,我靠著窗子,望著黑漆漆的外麵,一瞬間感覺青春在那片歌聲中結束。
高三就是無休止的學習,我變沉默是因為我更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對外界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那一年很痛苦,難以訴說的痛苦。我以前多樂觀積極啊,隻是碰到了他們,讓我變成這樣,我已經變了。
我做那個決定的時候,內心竟然堅定的很,本來可以好好說個再見,我卻選擇用冷暴力離開我的朋友,這樣的時間直到大學現在,破鏡不能複原。
高一剛進校的時候,因為中考語文130的分數,很自然被新班主任選做語文課代表,零零散散的瑣事一天一天的做著,直到一天不知道哪個倒黴催的突然問我想考哪所大學,我們當時的女曆史老師是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我腦子一抽就隨便說了個北師大,本來亂說的就沒當迴事兒,想想自己才高一離考大學還有好久,整天玩玩樂樂,物理化學整天不好好聽,化學倒是想聽,第一節課倒是興致勃勃,可一節課下來,發現根本聽不懂,後來慢慢的就失去了對化學的興趣,至於物理,初中物理就一般,高中物理就更聽不懂了。
物理老師兼班主任,因為個子矮矮的,有點胖,被同學們稱為“鄧萌萌”,可後來發現他太能說了,整天絮絮叨叨,又改成“鄧嬤嬤”,他特別喜歡動手,不是打架的動手,是做實驗的動手,講課做的實驗,有時候自己在辦公室拍下來結合書本講新課,有時候就在課堂上現場做實驗,哦對了,他被稱為“嬤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講課太慢了,兩道物理大題能講一節課,尤其在課堂現場做實驗時是大家最喜歡的時候,因為可以拖時間,大家就在下麵各自幹自己的事,隻有他還在認認真真的想怎麽給同學們展現成功實驗。
高中最值得高興的當然是運動會了,我們叫做體藝節,顧名思義,白天體育活動,晚上藝術表演。高中的第一場藝術表演,第一次在他人麵前哭泣,過程矯情,難以陳訴。白天各種比賽,我這個語文課代表不做別的事,負責寫寫稿子,收收稿子,交交稿子,或者幫別人寫寫稿子,交交稿子。當然了,喜歡的人嘛,我當然願意為他寫稿子,喜歡到盲目的時候,是看不見其他人的,也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高一下學期分科時,差點做了一個影響我命運的決定——選理科。理科成績一向奇差的我當時為了一個男生,搭上了前途。現在想,如果當時選了理科,我現在一定不會是在大學校園裏,說不定複讀,說不定不讀。高一我們關係就已經變質了,不再麵對麵說話,偶爾在qq上聊一下,已覺得幸運,直到高中畢業,這樣長的時間裏,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小心翼翼的維護這樣一份喜歡的,喜歡還在,隻是不再張揚。
高二,在學校一般都是被忽略的年級,記憶裏也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有可能也忘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參加的最後一個體藝節,我跑了人生中第一個八百米,因為沒人報,采取抽簽,好死不死抽到我。雖然結果不盡人意,但過程很重要。很清晰的記得體藝節最後一天晚會迴到教室後,同學在講台上唱歌,我靠著窗子,望著黑漆漆的外麵,一瞬間感覺青春在那片歌聲中結束。
高三就是無休止的學習,我變沉默是因為我更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對外界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那一年很痛苦,難以訴說的痛苦。我以前多樂觀積極啊,隻是碰到了他們,讓我變成這樣,我已經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