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國聯軍的外圍,一群戴著麵具的家夥正在畫著地圖。
“兄弟,畫準點,要不我們全都得完蛋。”
“你要信不過我自己來,逼急了老子直接給你弄到將軍帳中去。”負責畫圖和測量的不良人沒好氣的說道。
“我這不是擔心嗎?萬一不對,我們可就徹底被憋死在裏麵了。”
“少廢話,趕緊幹你的去。”
深夜一行人在六國大軍中來迴的流竄著,這一行人不多隻有六百多人,各個都是體格瘦小但卻力大無比的怪胎。
他們的目的便是攪亂六國聯軍,他們先是把各國的糧食徹底打亂,然後再趁機盜取一部分糧食運到遠處。
偷出來的這些糧食均攤到各國的軍糧中很少,也就相當於九牛一毛而已,但也正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才不容易被人發覺。
而他們這些人交換的糧袋才是不良人給眾人埋下的最大的地雷。
各國的糧袋雖有差異,但若不細看很難分辨出來,而且還是直接扔到了廢棄的袋子當中。
一來是因為注意這些廢棄的袋子,二來是加劇各國的怒火。
你的糧食被別的軍營的人偷了,並且已經吃掉了,你會怎麽做?
為了自己的士兵,必然會從對方的嘴裏摳出糧食來,就說在平時一點兒糧食不會引發什麽,但現如今各地都在鬧雪,在老百姓缺衣少糧。
被冤枉偷糧食的人自然不願意,平白無故的賠償糧食,到了這時,那些被不良人偷走的糧食就成了壓垮這支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城外蹲守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既沒有收到刺殺成功的消息,而自己的糧草也在不斷的被消耗。
各國將士的耐心也在被不斷的消磨著,有人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而不遠處的不良人也不知道究竟偷出了多少糧食,他們隻知道快要堆滿一個倉庫了。
根據上邊的說法是不能再偷了,再偷就露餡了,不過不良人盯上了更大的魚,那就是他們後續運來的糧食。
六國糧草車隊有兩個必須經過的地方,一個是魏國的千山隘,另一個是齊國的慕涼城。
因此趙芷在這兩個地方布置了大量的人手,並且下令除魏齊兩國車隊外一律不留,糧食能偷就偷,偷不走就燒。
一時間這兩座城池可以說得上是匪患四起,鬧的兩城的士兵都隻能龜縮在城牆之內。
而那些被劫的軍糧,則是被不良人悄悄的運到了南邊,然後在經過處理後再以贈送或低價出售的方式送到百姓的手中。
由於這些糧食是專供軍方的,如果不處理一下,立刻便會被查出來。
其實處理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將軍糧和細土以十比一的比例混合在用石碾碾碎一點,就和百姓常吃的糧食差不多了,就是吃的時候需要多淘幾遍,要不容易硌牙。
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哪怕不淘洗也是已經是極好的糧食了。
也正因如此不良人的名號也開始在七國百姓之間廣為流傳,各國官府都想找到這股勢力,但他們卻很少與官府打交道。
其實也並不是不打,而是不與和自己觀念相通的官員打交道,當然那些擅賣糧食的官員他們還是很喜歡的,不過這些人也是上了不良人的黑名單的。
有的時候官府的衙役,遠不如不良人的腰牌好使,這也使得七國官府不得不對不良人進行清剿,但他們這些江湖人士就跟泥鰍一樣。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不良人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會傳到不良人的耳朵中。
至於對普通百姓下手,有人試過一村500多口,全被屠殺殆盡。
然而第二天一早,下令的官員一家十幾口人全身赤裸的被吊死在城門口,動手的那些衙役士卒,也盡被斬首。
而他們的罪行也被一一列舉,貼在了城牆之上。
城牆上還留下了,濫殺無辜者九族盡滅的字樣。
總之一句話,殺了不良人頂多讓你償命,但若是牽扯到無辜百姓那便是滿族屠戮一個不留。
趙芷叼著根狗尾巴草爬在千山隘的隘口處,身後則是跟著一大群不良人的士兵。
“首領,遠處來了一支糧隊,看樣子可能是魏國的糧隊。”
“那你匯報個什麽勁啊?”趙芷沒好氣的說道。
“首領,根據我們的推算其餘四國馬上就要急眼了,用不了多久可能他們可能迴來搶糧...”
“我知道你的意思,魏齊兩國運來的糧食肯定多,但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狗咬狗,如果我們動手風險太大了。”趙芷無所謂的說道。
“屬下明白,可是這麽多糧食……”
“我知道浪費了可惜,但如果他們不亂起來的話根本不會退兵,又怎麽可能安生的治理自己國家的災難呢?”趙芷無奈的說道。
雖然不良人一直在各國支援,但是自家世子儲存的還是搶來的這些糧食對於這些災民來說都不過是杯水車薪,如果這七國的將領不願意大開糧倉。
不良人手中的糧食,也隻能保證這些災民不被餓死,至於吃飽難度實在太大了。
趙芷見過那些災民,一把米便可以保證五個人不被餓死,而實際上每個人呢頂多也就能分到幾粒米。
而那些士兵的一頓飯則足夠保證五個人吃一頓飽飯了,而下麵的這些糧食足夠讓數百萬人吃飽。
但趙芷知道這些糧食不能動,因為這些糧食是不良人留給齊魏兩國的炸彈。
而兩國人在等的便是鎮北王身死的消息,但這則消息被秦思遠死死的封鎖住了,根本沒有泄漏的可能。
鎮北王意思大夏的北方便不再安穩,到時候六國隻要稍加施壓大夏便不得不出糧買平安,但若是鎮北軍南下,再加上這裏的平南軍。
雙方要是在這裏死磕起來,六國境內恐怕自己就要先亂起來了,這是不良人從兩國當中截獲的消息。
不過對方既然來了,秦源又怎麽可能讓對方這麽容易的走呢?
否則日後大夏南邊兒豈不是對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既然來了就得給它們留個教訓。
“兄弟,畫準點,要不我們全都得完蛋。”
“你要信不過我自己來,逼急了老子直接給你弄到將軍帳中去。”負責畫圖和測量的不良人沒好氣的說道。
“我這不是擔心嗎?萬一不對,我們可就徹底被憋死在裏麵了。”
“少廢話,趕緊幹你的去。”
深夜一行人在六國大軍中來迴的流竄著,這一行人不多隻有六百多人,各個都是體格瘦小但卻力大無比的怪胎。
他們的目的便是攪亂六國聯軍,他們先是把各國的糧食徹底打亂,然後再趁機盜取一部分糧食運到遠處。
偷出來的這些糧食均攤到各國的軍糧中很少,也就相當於九牛一毛而已,但也正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才不容易被人發覺。
而他們這些人交換的糧袋才是不良人給眾人埋下的最大的地雷。
各國的糧袋雖有差異,但若不細看很難分辨出來,而且還是直接扔到了廢棄的袋子當中。
一來是因為注意這些廢棄的袋子,二來是加劇各國的怒火。
你的糧食被別的軍營的人偷了,並且已經吃掉了,你會怎麽做?
為了自己的士兵,必然會從對方的嘴裏摳出糧食來,就說在平時一點兒糧食不會引發什麽,但現如今各地都在鬧雪,在老百姓缺衣少糧。
被冤枉偷糧食的人自然不願意,平白無故的賠償糧食,到了這時,那些被不良人偷走的糧食就成了壓垮這支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城外蹲守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既沒有收到刺殺成功的消息,而自己的糧草也在不斷的被消耗。
各國將士的耐心也在被不斷的消磨著,有人已經開始不耐煩了。
而不遠處的不良人也不知道究竟偷出了多少糧食,他們隻知道快要堆滿一個倉庫了。
根據上邊的說法是不能再偷了,再偷就露餡了,不過不良人盯上了更大的魚,那就是他們後續運來的糧食。
六國糧草車隊有兩個必須經過的地方,一個是魏國的千山隘,另一個是齊國的慕涼城。
因此趙芷在這兩個地方布置了大量的人手,並且下令除魏齊兩國車隊外一律不留,糧食能偷就偷,偷不走就燒。
一時間這兩座城池可以說得上是匪患四起,鬧的兩城的士兵都隻能龜縮在城牆之內。
而那些被劫的軍糧,則是被不良人悄悄的運到了南邊,然後在經過處理後再以贈送或低價出售的方式送到百姓的手中。
由於這些糧食是專供軍方的,如果不處理一下,立刻便會被查出來。
其實處理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將軍糧和細土以十比一的比例混合在用石碾碾碎一點,就和百姓常吃的糧食差不多了,就是吃的時候需要多淘幾遍,要不容易硌牙。
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哪怕不淘洗也是已經是極好的糧食了。
也正因如此不良人的名號也開始在七國百姓之間廣為流傳,各國官府都想找到這股勢力,但他們卻很少與官府打交道。
其實也並不是不打,而是不與和自己觀念相通的官員打交道,當然那些擅賣糧食的官員他們還是很喜歡的,不過這些人也是上了不良人的黑名單的。
有的時候官府的衙役,遠不如不良人的腰牌好使,這也使得七國官府不得不對不良人進行清剿,但他們這些江湖人士就跟泥鰍一樣。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不良人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隻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會傳到不良人的耳朵中。
至於對普通百姓下手,有人試過一村500多口,全被屠殺殆盡。
然而第二天一早,下令的官員一家十幾口人全身赤裸的被吊死在城門口,動手的那些衙役士卒,也盡被斬首。
而他們的罪行也被一一列舉,貼在了城牆之上。
城牆上還留下了,濫殺無辜者九族盡滅的字樣。
總之一句話,殺了不良人頂多讓你償命,但若是牽扯到無辜百姓那便是滿族屠戮一個不留。
趙芷叼著根狗尾巴草爬在千山隘的隘口處,身後則是跟著一大群不良人的士兵。
“首領,遠處來了一支糧隊,看樣子可能是魏國的糧隊。”
“那你匯報個什麽勁啊?”趙芷沒好氣的說道。
“首領,根據我們的推算其餘四國馬上就要急眼了,用不了多久可能他們可能迴來搶糧...”
“我知道你的意思,魏齊兩國運來的糧食肯定多,但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狗咬狗,如果我們動手風險太大了。”趙芷無所謂的說道。
“屬下明白,可是這麽多糧食……”
“我知道浪費了可惜,但如果他們不亂起來的話根本不會退兵,又怎麽可能安生的治理自己國家的災難呢?”趙芷無奈的說道。
雖然不良人一直在各國支援,但是自家世子儲存的還是搶來的這些糧食對於這些災民來說都不過是杯水車薪,如果這七國的將領不願意大開糧倉。
不良人手中的糧食,也隻能保證這些災民不被餓死,至於吃飽難度實在太大了。
趙芷見過那些災民,一把米便可以保證五個人不被餓死,而實際上每個人呢頂多也就能分到幾粒米。
而那些士兵的一頓飯則足夠保證五個人吃一頓飽飯了,而下麵的這些糧食足夠讓數百萬人吃飽。
但趙芷知道這些糧食不能動,因為這些糧食是不良人留給齊魏兩國的炸彈。
而兩國人在等的便是鎮北王身死的消息,但這則消息被秦思遠死死的封鎖住了,根本沒有泄漏的可能。
鎮北王意思大夏的北方便不再安穩,到時候六國隻要稍加施壓大夏便不得不出糧買平安,但若是鎮北軍南下,再加上這裏的平南軍。
雙方要是在這裏死磕起來,六國境內恐怕自己就要先亂起來了,這是不良人從兩國當中截獲的消息。
不過對方既然來了,秦源又怎麽可能讓對方這麽容易的走呢?
否則日後大夏南邊兒豈不是對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既然來了就得給它們留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