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主子要獨處的意思了。春雨心裏明鏡似的,便帶著屋裏兩個丫鬟出了房,還帶上了門。
房裏隻剩兩人後,喬芝看向裴承赫,「世子,怎麽樣?」
她說的同時,裴承赫就解下了腰間佩的一個囊袋,擰開蓋子遞到她手上。
喬芝接過聞了聞,原本裝酒水的囊袋,發出了一股米粥的清香。
裴承赫從一旁放壺碗的托盤裏取了一個倒扣的茶碗擺在喬芝麵前,然後喬芝就順手傾瀉囊袋,將粥倒在了茶碗中。
粥裏有煮開的白米與大麥,白黃相間、濃稠綿軟。
「按照施粥冊子中記載的比例所熬出來的粥,絕不是五年前施粥時的稀粥。」裴承赫肯定道。
喬芝的目光從望著粥轉向與裴承赫對視,二人眼中是十足默契的光彩。
現在最確鑿的證據已經到手,接下來隻要找到合適的時機揭發,再查證霍氏當年煮粥到底用的什麽米,就能將她此罪定下。
其實霍氏記載的這本帳冊的問題還是較為明顯的,從前沒暴露出來,都是因為侯夫人的信任。
喬芝陷入沉思,設想要在什麽境況下揭發出來更好。她試探性地與裴承赫說道:「世子,我覺得假如今年出現同樣災民北下的情況,三嬸娘定然還會再次提議主持施粥。」
裴承赫十分贊同,「那是自然。五年前好像也是她提議的,說是為侯府行善積德。她既已在這迴事上吃到了甜頭,怎麽會錯過第二次昧銀子的機會?今年天幹甚重,估計到了九、十月,真會如五年前一樣,災民北下圍城。」
「如果今年三嬸娘還要施粥,我就有法子徹底扳倒三嬸娘了。」喬芝眼中熠熠生輝,已然是成竹在胸的模樣。
「怎麽做?」裴承赫笑著問她,一點都不懷疑喬芝所說是誇大。
喬芝先試探說道:「世子,施粥並非是好事?」
裴承赫很快就明白過來。而後後背靠在榻邊,悠悠閑閑地扇著摺扇,已然像是得勝在即一般笑得興味。
喬芝當晚的想法僅不過是一個雛形,隨後的日子裏,她設定了多種推翻霍氏的法子,又將每一種可能都了解得全麵保證萬無一失。
時間在喬芝這番謀劃中悄然推進。
當年,一月比一月天熱,天幹無雨導致田地再度減產。連東京城裏的百姓都因為米價一漲再漲而恐慌。
一旦天有幹旱之災,鄉紳、富豪會大量收糧囤糧。富人越富、百姓越窮,吃不上糧的百姓開始以一切能果腹的食物代替。
朝廷幾度賑災、減賦,卻還是因積累了兩三年的減產而爆發了小規模的災荒。受旱災影響較嚴重的北、西部的百姓開始往朝廷所在的東京城圍聚。
「如今已九月中了,怎的秋老虎還未走。一層汗沒幹,又出一層。恁的煩人。」
霍氏站在冰盆前,丫鬟給她唿哧唿哧地扇著扇子,怯怯地說道:「夫人,咱們的冰例也快沒了。」
霍氏嘆口氣,深深皺著眉頭。
這時霍氏身邊的大丫鬟從外走近,帶了一個消息,直接走到她身旁。明明丫鬟說的是壞事,麵上卻絲毫看不見悲色,「夫人,外城已出現逃荒的流民。」
霍氏雖麵上無甚表情,眼中的華彩卻暴露了她的心思,「知道了,繼續關注著。」
當朝官員五日一休沐,九月十二日,正是九月的第二次休沐,也恰好趕上給老夫人請安的日子。
上朝的老爺們和有差事的公子們全都休沐在家,五房齊全,俱都匯集在壽安堂給老夫人請安問好。
然而因為旱災的事,又天熱難擋,眾人皆是愁眉不展,滿堂幾十人也沒個歡笑聲。
還是五老爺嘆口氣,先開口說道:「又是一年天幹少雨,這天溫也不見降。母親,壽安堂的冰可還夠用?兒孫們熱著了不打緊,可不能把您熱著。」
他這話問的,可是一箭雙鵰呢。既彰顯了他關懷雷老夫人的孝順,又將注意力放到了大房上。但凡侯夫人沒給壽安堂補足用冰,可就當場要沾一身責怪。
不過侯夫人肯定是不會犯這種錯的。
雷老夫人點頭道:「夠用,也就是每日放不下心來。愁這天災何時才能過去。」
三老爺接話道:「上次旱災才過去幾年?這就又來了。兒子聽聞城外已經有不少逃荒的荒民了。也不知陛下和皇後娘娘是何等的憂心。」
他既提到了災荒,又點了出自裴家的皇後為此事憂心,頓時引起了一陣無聲的低嘆。
尤其是侯爺夫婦,攢著拳頭一臉沉鬱之色,想也是在為大女兒擔憂。
雷老夫人愁得額頭上都現出了一條淺淺皺紋,緩緩嘆道:「什麽時候才是個頭?」
三夫人霍氏接著三老爺的話慢慢說道:「咱們侯府作為皇後娘娘母家,該是做些事為皇後分憂,也是報效朝廷。」
若放在從前,五房這時肯定要站出來附和她。不過三房與五房因為端午節的時決裂後,就不再沆瀣一氣了。
聽到霍氏引導意味十足的話語,喬芝與裴承赫對視一眼。事情果然如同她們二人預料一般。
「做什麽事?」雷老夫人見是霍氏說此話,想起五年前的施粥,問道,「三兒媳是又想搭慈善棚施粥?」
知道此事的侯爺夫婦也是心中有數的,靜靜等著看霍氏裝模作樣。
霍氏一副心懷天下的模樣,凝重著臉色說道:「咱們侯府家大業大,施粥救災不僅能為朝廷分憂解難,還能行善積福。五年前施粥得了陛下嘉賞首肯,想必是錯不了的。」
房裏隻剩兩人後,喬芝看向裴承赫,「世子,怎麽樣?」
她說的同時,裴承赫就解下了腰間佩的一個囊袋,擰開蓋子遞到她手上。
喬芝接過聞了聞,原本裝酒水的囊袋,發出了一股米粥的清香。
裴承赫從一旁放壺碗的托盤裏取了一個倒扣的茶碗擺在喬芝麵前,然後喬芝就順手傾瀉囊袋,將粥倒在了茶碗中。
粥裏有煮開的白米與大麥,白黃相間、濃稠綿軟。
「按照施粥冊子中記載的比例所熬出來的粥,絕不是五年前施粥時的稀粥。」裴承赫肯定道。
喬芝的目光從望著粥轉向與裴承赫對視,二人眼中是十足默契的光彩。
現在最確鑿的證據已經到手,接下來隻要找到合適的時機揭發,再查證霍氏當年煮粥到底用的什麽米,就能將她此罪定下。
其實霍氏記載的這本帳冊的問題還是較為明顯的,從前沒暴露出來,都是因為侯夫人的信任。
喬芝陷入沉思,設想要在什麽境況下揭發出來更好。她試探性地與裴承赫說道:「世子,我覺得假如今年出現同樣災民北下的情況,三嬸娘定然還會再次提議主持施粥。」
裴承赫十分贊同,「那是自然。五年前好像也是她提議的,說是為侯府行善積德。她既已在這迴事上吃到了甜頭,怎麽會錯過第二次昧銀子的機會?今年天幹甚重,估計到了九、十月,真會如五年前一樣,災民北下圍城。」
「如果今年三嬸娘還要施粥,我就有法子徹底扳倒三嬸娘了。」喬芝眼中熠熠生輝,已然是成竹在胸的模樣。
「怎麽做?」裴承赫笑著問她,一點都不懷疑喬芝所說是誇大。
喬芝先試探說道:「世子,施粥並非是好事?」
裴承赫很快就明白過來。而後後背靠在榻邊,悠悠閑閑地扇著摺扇,已然像是得勝在即一般笑得興味。
喬芝當晚的想法僅不過是一個雛形,隨後的日子裏,她設定了多種推翻霍氏的法子,又將每一種可能都了解得全麵保證萬無一失。
時間在喬芝這番謀劃中悄然推進。
當年,一月比一月天熱,天幹無雨導致田地再度減產。連東京城裏的百姓都因為米價一漲再漲而恐慌。
一旦天有幹旱之災,鄉紳、富豪會大量收糧囤糧。富人越富、百姓越窮,吃不上糧的百姓開始以一切能果腹的食物代替。
朝廷幾度賑災、減賦,卻還是因積累了兩三年的減產而爆發了小規模的災荒。受旱災影響較嚴重的北、西部的百姓開始往朝廷所在的東京城圍聚。
「如今已九月中了,怎的秋老虎還未走。一層汗沒幹,又出一層。恁的煩人。」
霍氏站在冰盆前,丫鬟給她唿哧唿哧地扇著扇子,怯怯地說道:「夫人,咱們的冰例也快沒了。」
霍氏嘆口氣,深深皺著眉頭。
這時霍氏身邊的大丫鬟從外走近,帶了一個消息,直接走到她身旁。明明丫鬟說的是壞事,麵上卻絲毫看不見悲色,「夫人,外城已出現逃荒的流民。」
霍氏雖麵上無甚表情,眼中的華彩卻暴露了她的心思,「知道了,繼續關注著。」
當朝官員五日一休沐,九月十二日,正是九月的第二次休沐,也恰好趕上給老夫人請安的日子。
上朝的老爺們和有差事的公子們全都休沐在家,五房齊全,俱都匯集在壽安堂給老夫人請安問好。
然而因為旱災的事,又天熱難擋,眾人皆是愁眉不展,滿堂幾十人也沒個歡笑聲。
還是五老爺嘆口氣,先開口說道:「又是一年天幹少雨,這天溫也不見降。母親,壽安堂的冰可還夠用?兒孫們熱著了不打緊,可不能把您熱著。」
他這話問的,可是一箭雙鵰呢。既彰顯了他關懷雷老夫人的孝順,又將注意力放到了大房上。但凡侯夫人沒給壽安堂補足用冰,可就當場要沾一身責怪。
不過侯夫人肯定是不會犯這種錯的。
雷老夫人點頭道:「夠用,也就是每日放不下心來。愁這天災何時才能過去。」
三老爺接話道:「上次旱災才過去幾年?這就又來了。兒子聽聞城外已經有不少逃荒的荒民了。也不知陛下和皇後娘娘是何等的憂心。」
他既提到了災荒,又點了出自裴家的皇後為此事憂心,頓時引起了一陣無聲的低嘆。
尤其是侯爺夫婦,攢著拳頭一臉沉鬱之色,想也是在為大女兒擔憂。
雷老夫人愁得額頭上都現出了一條淺淺皺紋,緩緩嘆道:「什麽時候才是個頭?」
三夫人霍氏接著三老爺的話慢慢說道:「咱們侯府作為皇後娘娘母家,該是做些事為皇後分憂,也是報效朝廷。」
若放在從前,五房這時肯定要站出來附和她。不過三房與五房因為端午節的時決裂後,就不再沆瀣一氣了。
聽到霍氏引導意味十足的話語,喬芝與裴承赫對視一眼。事情果然如同她們二人預料一般。
「做什麽事?」雷老夫人見是霍氏說此話,想起五年前的施粥,問道,「三兒媳是又想搭慈善棚施粥?」
知道此事的侯爺夫婦也是心中有數的,靜靜等著看霍氏裝模作樣。
霍氏一副心懷天下的模樣,凝重著臉色說道:「咱們侯府家大業大,施粥救災不僅能為朝廷分憂解難,還能行善積福。五年前施粥得了陛下嘉賞首肯,想必是錯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