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獵虎
重生後,她比太子還要瘋 作者:秦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你準備怎麽做?”裴思笛迴身勾著他脖子。
她真心地欣賞顧崢這個心性,勝不驕,敗不餒。一朝得勢,也沒有被衝昏頭腦。
“入局,他守株待兔,我破釜沉舟。”顧崢像是想到什麽,輕笑出聲。
“不破不立,太子妃,這還是你教我的。”他親昵地靠在裴思笛頸側。
她被蹭得心癢癢的,忍不住揉了揉,嘴上還要抱怨一句:“說話就說話,還沒個正行。”
顧崢抬眸,目光清澈,似任她擺布。
她唿吸一頓,承認自己思想不正。既然教了太子殿下,那麽要點報酬,無可厚非吧。
下午,眾人齊聚獵場,昨日的事確實嚇人,可也激起大家鬥誌。
林中真有猛虎,誰真的把它獵下,就是給欽帝出氣。
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會,沒幾個想錯過的。個個磨尖了利刃,準備齊全。
野兔等小動物四處奔走,與高大駿馬均擦肩而過。
如果它們有靈智,可能也會覺得奇怪。這群兇神惡煞的人,為什麽會放過它們。
欽帝經過昨天的驚嚇,也對騎馬狩獵熄了心思,去和一些老臣子下棋。
至於裴思笛,她沒想到皇後還召她過去。
等走近亭子,才發現有一老者,看起來德高望重的模樣。
“見過母後,外祖父。”
此人正是顧崢外祖父,曾經官拜宰相,現在雖然居於幕後,但門生眾多,也是不容小覷。
不然也不會被欽帝忌憚,各種打壓此派係。
她心裏歎氣,外祖父都來了,自然不能像之前對大舅母那樣,今天怕是難熬。
“靈寧寺方丈曾說,太子將有大劫難,可真?”外祖父沒有立刻發難,而是先溫和詢問。
她點點頭說:“正是,需得貴人相助。”
“紫芸從小和太子相識,不如讓她也去抽上一簽?再做決定?”
外祖父說得誠懇,沒有倚老賣老的姿態。
皇後在旁邊悄悄觀望,顯然希望她能被說服。
“……”她沉默著,因為外祖父沒有直言讓太子納妾,而是說,看張紫芸能不能幫上忙。
她本可以把一切推迴給顧崢,讓他們去對顧崢施壓。
隻是想到前一晚,顧崢聽到她拒絕納側室後,樂得開懷的模樣。
她不想變成沉默的幫兇,辜負他的信賴,讓他再分心處理這個事情。
“太子尊敬您,可您為何要置太子於死地?”她深吸一口氣,抬頭和外祖父的視線對上。
外祖父被話震得一驚,眉頭緊鎖。
皇後則是麵露怒容,嗬斥道:“你說的什麽胡話?”
外祖父抬手製止,臉上表情多了幾分嚴肅,問:“太子妃勢必要說明白,老臣可擔不起。”
“父皇不喜太子與外戚聯係過甚,你們非要讓他娶張家女,這不是把他往火堆裏推?”
外祖父聽了,卻目露不屑說:“現在陛下很明顯是想扶持太子,自然不用忌憚這個。”
欽帝演得逼真,居然把外祖父這等老臣子,也一起騙了。
她心下了然,知道外祖父有自己的判斷,幹脆問皇後:“母後,您覺得是真扶持,還是假?”
皇後麵露難色,不敢肯定。她一心隻想著顧崢的生死劫,倒忘了欽帝本性多疑。
外祖父見了,哪裏還能不知,他以為五皇子失勢,是欽帝有意偏幫太子。現在看來,好像沒這麽簡單。
裴思笛接著再下一劑猛藥,直言道:“父皇可能有皇子流落在外,現在的所作所為,搞不好是給他鋪路。”
她說得真切,哪怕私生子這事,可能是捕風捉影。但無所謂,欽帝反正不是真好人。
比起讓他們相信欽帝的虛偽,不如說這個,更容易說服人。
果然,外祖父和皇後都開始半信半疑。
“茲事體大,還請外祖父體諒,不要讓太子陷入兩難。”裴思笛起身鄭重行禮。
外祖父眼神是毫不掩飾的探究。
他許久後才說:“我原先以為,太子妃是太子貴人,紫芸同樣也可以,許是錯了。”
畢竟,論身世,自然他們更勝一籌。並且,他們也不可能白白扶持顧崢登基。
就像皇後是張家女,未來的皇後,他們當然也希望是張家女。
但現在看來,紫芸或許還不夠能力。
裴思笛見他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相信,便主動離開。
“迴去之後,給紫芸挑門好婚事吧。”外祖父開口說道。
皇後驚訝地說:“太子日後還是可以娶紫芸的。”
說的隱晦,其實是講,顧崢登基後,可以不用顧慮這個。
“紫芸鬥得過太子妃?以後的張家女,也不止她一個。”
外祖父說的直白,就像不會無腦扶持顧崢,當然也不會失去理智,隻偏幫張紫芸。
等顧崢登基後,再選出合適的張家女,以後會更順利。
皇後心裏歎氣,她雖然對紫芸感情深厚些,也不得不承認。隻能等迴去後,選一個好夫婿作為彌補了。
等張紫芸聽到皇後問她,中意哪家公子,她目露驚訝說:“姑母,為什麽這麽問?”
明明大家都默認,她以後會是顧崢的妃子。
皇後眼神閃躲,隻說:“這是你祖父的決定。”
言下之意就是,不關她事。
“姑母,您幫幫我。”張紫芸眼裏含淚,懇求道。
“迴去之後,盡管和姑母說,看上哪家的兒郎。”皇後不知道怎麽安慰,說完便慌忙離開。
張紫芸自己留在原地,眼神從難過轉為不甘,恨恨地攥緊拳頭。
獵場內,老虎已經被逼得無處可躲,再次潛入深山。
禁軍統領陸鳴宇仗著武藝高強,先行縱馬而入。
找到老虎藏身之地,他搭上一箭,蓄勢待發。
有人卻比他更快,箭矢破空而過,直中老虎要害。
他迴頭一看,隻見太子殿下剛好收手,竟是毫不費力就獵下野獸。
聽到太子對趕來的其餘人說道:“陸統領果然本事過人。”
那些人一邊掩下心裏的遺憾,一邊來恭喜他。
他隻覺得好笑,默默領了太子這份情。感慨不已,實在不願意摻和太多皇室紛爭,誰當皇帝,對他來說都一樣。
她真心地欣賞顧崢這個心性,勝不驕,敗不餒。一朝得勢,也沒有被衝昏頭腦。
“入局,他守株待兔,我破釜沉舟。”顧崢像是想到什麽,輕笑出聲。
“不破不立,太子妃,這還是你教我的。”他親昵地靠在裴思笛頸側。
她被蹭得心癢癢的,忍不住揉了揉,嘴上還要抱怨一句:“說話就說話,還沒個正行。”
顧崢抬眸,目光清澈,似任她擺布。
她唿吸一頓,承認自己思想不正。既然教了太子殿下,那麽要點報酬,無可厚非吧。
下午,眾人齊聚獵場,昨日的事確實嚇人,可也激起大家鬥誌。
林中真有猛虎,誰真的把它獵下,就是給欽帝出氣。
能夠脫穎而出的機會,沒幾個想錯過的。個個磨尖了利刃,準備齊全。
野兔等小動物四處奔走,與高大駿馬均擦肩而過。
如果它們有靈智,可能也會覺得奇怪。這群兇神惡煞的人,為什麽會放過它們。
欽帝經過昨天的驚嚇,也對騎馬狩獵熄了心思,去和一些老臣子下棋。
至於裴思笛,她沒想到皇後還召她過去。
等走近亭子,才發現有一老者,看起來德高望重的模樣。
“見過母後,外祖父。”
此人正是顧崢外祖父,曾經官拜宰相,現在雖然居於幕後,但門生眾多,也是不容小覷。
不然也不會被欽帝忌憚,各種打壓此派係。
她心裏歎氣,外祖父都來了,自然不能像之前對大舅母那樣,今天怕是難熬。
“靈寧寺方丈曾說,太子將有大劫難,可真?”外祖父沒有立刻發難,而是先溫和詢問。
她點點頭說:“正是,需得貴人相助。”
“紫芸從小和太子相識,不如讓她也去抽上一簽?再做決定?”
外祖父說得誠懇,沒有倚老賣老的姿態。
皇後在旁邊悄悄觀望,顯然希望她能被說服。
“……”她沉默著,因為外祖父沒有直言讓太子納妾,而是說,看張紫芸能不能幫上忙。
她本可以把一切推迴給顧崢,讓他們去對顧崢施壓。
隻是想到前一晚,顧崢聽到她拒絕納側室後,樂得開懷的模樣。
她不想變成沉默的幫兇,辜負他的信賴,讓他再分心處理這個事情。
“太子尊敬您,可您為何要置太子於死地?”她深吸一口氣,抬頭和外祖父的視線對上。
外祖父被話震得一驚,眉頭緊鎖。
皇後則是麵露怒容,嗬斥道:“你說的什麽胡話?”
外祖父抬手製止,臉上表情多了幾分嚴肅,問:“太子妃勢必要說明白,老臣可擔不起。”
“父皇不喜太子與外戚聯係過甚,你們非要讓他娶張家女,這不是把他往火堆裏推?”
外祖父聽了,卻目露不屑說:“現在陛下很明顯是想扶持太子,自然不用忌憚這個。”
欽帝演得逼真,居然把外祖父這等老臣子,也一起騙了。
她心下了然,知道外祖父有自己的判斷,幹脆問皇後:“母後,您覺得是真扶持,還是假?”
皇後麵露難色,不敢肯定。她一心隻想著顧崢的生死劫,倒忘了欽帝本性多疑。
外祖父見了,哪裏還能不知,他以為五皇子失勢,是欽帝有意偏幫太子。現在看來,好像沒這麽簡單。
裴思笛接著再下一劑猛藥,直言道:“父皇可能有皇子流落在外,現在的所作所為,搞不好是給他鋪路。”
她說得真切,哪怕私生子這事,可能是捕風捉影。但無所謂,欽帝反正不是真好人。
比起讓他們相信欽帝的虛偽,不如說這個,更容易說服人。
果然,外祖父和皇後都開始半信半疑。
“茲事體大,還請外祖父體諒,不要讓太子陷入兩難。”裴思笛起身鄭重行禮。
外祖父眼神是毫不掩飾的探究。
他許久後才說:“我原先以為,太子妃是太子貴人,紫芸同樣也可以,許是錯了。”
畢竟,論身世,自然他們更勝一籌。並且,他們也不可能白白扶持顧崢登基。
就像皇後是張家女,未來的皇後,他們當然也希望是張家女。
但現在看來,紫芸或許還不夠能力。
裴思笛見他雖然沒有明說,但已經相信,便主動離開。
“迴去之後,給紫芸挑門好婚事吧。”外祖父開口說道。
皇後驚訝地說:“太子日後還是可以娶紫芸的。”
說的隱晦,其實是講,顧崢登基後,可以不用顧慮這個。
“紫芸鬥得過太子妃?以後的張家女,也不止她一個。”
外祖父說的直白,就像不會無腦扶持顧崢,當然也不會失去理智,隻偏幫張紫芸。
等顧崢登基後,再選出合適的張家女,以後會更順利。
皇後心裏歎氣,她雖然對紫芸感情深厚些,也不得不承認。隻能等迴去後,選一個好夫婿作為彌補了。
等張紫芸聽到皇後問她,中意哪家公子,她目露驚訝說:“姑母,為什麽這麽問?”
明明大家都默認,她以後會是顧崢的妃子。
皇後眼神閃躲,隻說:“這是你祖父的決定。”
言下之意就是,不關她事。
“姑母,您幫幫我。”張紫芸眼裏含淚,懇求道。
“迴去之後,盡管和姑母說,看上哪家的兒郎。”皇後不知道怎麽安慰,說完便慌忙離開。
張紫芸自己留在原地,眼神從難過轉為不甘,恨恨地攥緊拳頭。
獵場內,老虎已經被逼得無處可躲,再次潛入深山。
禁軍統領陸鳴宇仗著武藝高強,先行縱馬而入。
找到老虎藏身之地,他搭上一箭,蓄勢待發。
有人卻比他更快,箭矢破空而過,直中老虎要害。
他迴頭一看,隻見太子殿下剛好收手,竟是毫不費力就獵下野獸。
聽到太子對趕來的其餘人說道:“陸統領果然本事過人。”
那些人一邊掩下心裏的遺憾,一邊來恭喜他。
他隻覺得好笑,默默領了太子這份情。感慨不已,實在不願意摻和太多皇室紛爭,誰當皇帝,對他來說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