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找到了除去晉王的理由了?」
顧泛俯首:「非也。」
皇帝的眼中精光一閃:「顧愛卿,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臣迴去痛定思痛,覺得在這個時候除掉晉王,實在是不妥。」顧泛說。
「放肆!」皇帝臉色一沉,直接站了起來,一根指頭戳到了他腦門上,「先前附和朕,說晉王該殺的也是你,怎麽,現在你又要來說朕的不是了?」
顧泛直接跪了下來。
他早料到說出這麽一句話,這個昏君必然心懷不滿,這會兒這一跪便是早有準備。隻不過他沒料到他們聊天的地點居然是在這片幽靜的竹林裏,他的腳下全是亂石碎屑,這會兒一跪下去,差點疼得他繃不住臉色,他暗地裏挪了挪膝蓋,在心裏叫了一聲苦,這才道:「臣並非是在指責陛下,隻是臣愚鈍,過了這幾日才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竅。突然覺得,忍這一時,說不定能得到更好的結果也未可知,陛下可願聽臣一言?」
到底是在這昏君麵前積累了不少信任的紅人。皇帝思考了一下,還是給了他一個開口的機會:「你說。」
肯聽他就有了五成勝算,顧泛緩了緩,先沒有正麵提到自己的觀點,而是說了一句八桿子打不著邊的話:
「陛下高高在上,可能不知,這朝中的大臣,整日都在想些什麽。」
皇帝目光驟然一凝:「他們可還想謀反不成?」
「陛下可是忘了當初奪嫡之時的腥風血雨了?」顧泛仰頭看著他,目光裏帶了些深意。
「朕當然沒忘。」沒有幾個上位者能在聽說自己的下屬有不軌的企圖時能夠淡定地繼續坐著,皇帝來迴地踱了幾步,有些煩躁地道,「當時朝中整日都是一幅山雨欲來之勢,誰也不知道誰會笑到最後,父皇又是個沉得住氣的性子,當時便是晉王最受他的喜愛,惹得朝中議論紛紛,很大的一部分人都覺得他即將坐上這個位置......」說到這兒,他似是不屑地冷哼了一聲。
「對啊。」顧泛循循善誘,「陛下您想,當時朝中有那麽多人是支持如今的晉王殿下登上皇位的,那麽現如今,他們的想法呢?他們可當真臣服於陛下,新朝當立,根基未穩,晉王殿下又仍被困在宮中,您說他們會不會......」
「你是說,他們和晉王暗通款曲,想要意圖將朕從這個椅子上拉下來?」皇帝霍然轉身,瞪著顧泛,「他們也敢?」
顧泛跪得巋然不動麵不改色,似是沒有被他突然的發作嚇到,隻是自顧自地道:「臣雖說與諸位大臣平日裏都沒有什麽私交,好歹也偶有來往,在這觥籌交錯間,有時便能聽到一些不怎麽有利於陛下的言語,陛下您想,朝中眾臣皆知臣深受陛下的重用,是陛下最為信任的人。在明麵上尚且如此,誰知道在暗地裏,他們又做了哪些勾當呢?」
「你聽到了?」皇帝氣得麵色漲紅,狠狠地將手裏握著的絹紗摔在了石凳子上,氣得氣都快喘不勻了,撫著胸口深深地喘了幾口氣才稍微穩住了些許心神,他握緊了拳,看著顧泛道,「都......都有誰,你把名字報上來,朕現在就去斬了他們!」
穩了,顧泛心口的大石總算是落了下去,趕緊道:「陛下不可。」
皇帝看著他,半晌之後直接摻著他的手把他扶了起來:「顧愛卿,有什麽話你便一次性說了罷。」
他麵上雖說看著仍有些餘怒,這一會兒的工夫,卻盡數收斂了進去,大約也是自小在深宮中沉浮所練出來的本事,這會兒顧泛知道他一口怒氣憋在心口,也不敢再多說其他多餘的話,隻是快速地道:「陛下若是此刻便將那些人都抓起來斬了,震懾的效果雖然是達到了,可是更多人隻是心中惶惑,那些沒有被發現,平日裏隻是默默地為晉王做事之人,隻會在心中愈發地不滿,若是將這些人留在朝堂,那才是真正的後患無窮啊陛下。臣以為,留著晉王,便會使他們覺得自己尚且安全,尚有翻盤的希望,那麽時間久了,必會露出行跡,在那時候,也不需大張旗鼓地討伐,隻需暗中摸通了他們暗通款曲的門道,將這參與其中的人都一一地記在帳上,到最後,拔出蘿蔔帶出泥,既可殺了晉王,又可將有異心之人一網打盡。」
話畢,竹林裏有了片刻的寂靜。
一時之間,這信息量有些大,皇帝大約是在思量著他的話,隻是來迴地踱著步,沒有再說話。顧泛隻好盯著眼前腳下的這一方寸地發呆,表麵上還得裝出十分恭順的樣子。看著看著,他目光就不由得聚集在了某一處,這方石凳下麵久經風霜,早就布滿了汙跡,隻是那一方黑色的泥土邊上的那一側,似是隱隱地有著未消逝的暗紅色痕跡,一看便知是血跡。
也不知眼前這位昏君已經送了多少在小竹林密談後不順他心的人去了地底下......
他後知後覺地在心裏哆嗦了一下,就聽皇帝轉身和顏悅色地對著他說:「顧愛卿此話有理,倒是朕思慮不周了。那麽這件事,就仍舊交給愛卿去辦,務必,要將這背後的同黨都給朕揪出來,朕必輕饒不了他們,至於朕那個不省心的弟弟麽......」
他沉吟了一下,似是不想輕易地便宜了晉王,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就見顧泛已經主動地開了口:「陛下可願讓臣去見一次晉王殿下?」
「你?」皇帝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又要搞什麽麽蛾子,「你去見他作甚?」
顧泛俯首:「非也。」
皇帝的眼中精光一閃:「顧愛卿,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臣迴去痛定思痛,覺得在這個時候除掉晉王,實在是不妥。」顧泛說。
「放肆!」皇帝臉色一沉,直接站了起來,一根指頭戳到了他腦門上,「先前附和朕,說晉王該殺的也是你,怎麽,現在你又要來說朕的不是了?」
顧泛直接跪了下來。
他早料到說出這麽一句話,這個昏君必然心懷不滿,這會兒這一跪便是早有準備。隻不過他沒料到他們聊天的地點居然是在這片幽靜的竹林裏,他的腳下全是亂石碎屑,這會兒一跪下去,差點疼得他繃不住臉色,他暗地裏挪了挪膝蓋,在心裏叫了一聲苦,這才道:「臣並非是在指責陛下,隻是臣愚鈍,過了這幾日才想明白這其中的關竅。突然覺得,忍這一時,說不定能得到更好的結果也未可知,陛下可願聽臣一言?」
到底是在這昏君麵前積累了不少信任的紅人。皇帝思考了一下,還是給了他一個開口的機會:「你說。」
肯聽他就有了五成勝算,顧泛緩了緩,先沒有正麵提到自己的觀點,而是說了一句八桿子打不著邊的話:
「陛下高高在上,可能不知,這朝中的大臣,整日都在想些什麽。」
皇帝目光驟然一凝:「他們可還想謀反不成?」
「陛下可是忘了當初奪嫡之時的腥風血雨了?」顧泛仰頭看著他,目光裏帶了些深意。
「朕當然沒忘。」沒有幾個上位者能在聽說自己的下屬有不軌的企圖時能夠淡定地繼續坐著,皇帝來迴地踱了幾步,有些煩躁地道,「當時朝中整日都是一幅山雨欲來之勢,誰也不知道誰會笑到最後,父皇又是個沉得住氣的性子,當時便是晉王最受他的喜愛,惹得朝中議論紛紛,很大的一部分人都覺得他即將坐上這個位置......」說到這兒,他似是不屑地冷哼了一聲。
「對啊。」顧泛循循善誘,「陛下您想,當時朝中有那麽多人是支持如今的晉王殿下登上皇位的,那麽現如今,他們的想法呢?他們可當真臣服於陛下,新朝當立,根基未穩,晉王殿下又仍被困在宮中,您說他們會不會......」
「你是說,他們和晉王暗通款曲,想要意圖將朕從這個椅子上拉下來?」皇帝霍然轉身,瞪著顧泛,「他們也敢?」
顧泛跪得巋然不動麵不改色,似是沒有被他突然的發作嚇到,隻是自顧自地道:「臣雖說與諸位大臣平日裏都沒有什麽私交,好歹也偶有來往,在這觥籌交錯間,有時便能聽到一些不怎麽有利於陛下的言語,陛下您想,朝中眾臣皆知臣深受陛下的重用,是陛下最為信任的人。在明麵上尚且如此,誰知道在暗地裏,他們又做了哪些勾當呢?」
「你聽到了?」皇帝氣得麵色漲紅,狠狠地將手裏握著的絹紗摔在了石凳子上,氣得氣都快喘不勻了,撫著胸口深深地喘了幾口氣才稍微穩住了些許心神,他握緊了拳,看著顧泛道,「都......都有誰,你把名字報上來,朕現在就去斬了他們!」
穩了,顧泛心口的大石總算是落了下去,趕緊道:「陛下不可。」
皇帝看著他,半晌之後直接摻著他的手把他扶了起來:「顧愛卿,有什麽話你便一次性說了罷。」
他麵上雖說看著仍有些餘怒,這一會兒的工夫,卻盡數收斂了進去,大約也是自小在深宮中沉浮所練出來的本事,這會兒顧泛知道他一口怒氣憋在心口,也不敢再多說其他多餘的話,隻是快速地道:「陛下若是此刻便將那些人都抓起來斬了,震懾的效果雖然是達到了,可是更多人隻是心中惶惑,那些沒有被發現,平日裏隻是默默地為晉王做事之人,隻會在心中愈發地不滿,若是將這些人留在朝堂,那才是真正的後患無窮啊陛下。臣以為,留著晉王,便會使他們覺得自己尚且安全,尚有翻盤的希望,那麽時間久了,必會露出行跡,在那時候,也不需大張旗鼓地討伐,隻需暗中摸通了他們暗通款曲的門道,將這參與其中的人都一一地記在帳上,到最後,拔出蘿蔔帶出泥,既可殺了晉王,又可將有異心之人一網打盡。」
話畢,竹林裏有了片刻的寂靜。
一時之間,這信息量有些大,皇帝大約是在思量著他的話,隻是來迴地踱著步,沒有再說話。顧泛隻好盯著眼前腳下的這一方寸地發呆,表麵上還得裝出十分恭順的樣子。看著看著,他目光就不由得聚集在了某一處,這方石凳下麵久經風霜,早就布滿了汙跡,隻是那一方黑色的泥土邊上的那一側,似是隱隱地有著未消逝的暗紅色痕跡,一看便知是血跡。
也不知眼前這位昏君已經送了多少在小竹林密談後不順他心的人去了地底下......
他後知後覺地在心裏哆嗦了一下,就聽皇帝轉身和顏悅色地對著他說:「顧愛卿此話有理,倒是朕思慮不周了。那麽這件事,就仍舊交給愛卿去辦,務必,要將這背後的同黨都給朕揪出來,朕必輕饒不了他們,至於朕那個不省心的弟弟麽......」
他沉吟了一下,似是不想輕易地便宜了晉王,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就見顧泛已經主動地開了口:「陛下可願讓臣去見一次晉王殿下?」
「你?」皇帝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又要搞什麽麽蛾子,「你去見他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