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姑娘,前麵那個村子,叫五公村,村子不大,也就幾十戶人家。到下一個村鎮還要半日的路,咱們就在這兒歇著吧,天色也不早了。”
蘇元禾與領頭的高姓護衛扮作行商的兄妹,其餘人都作夥計,一路北上送信,幾乎是星夜兼程。
先頭去打探的人迴來說明情況,眾人一合計,便決定在此處落腳。
五公村遠離城邑,村中沒有客店,裏正家裏還算寬敞,多兩間屋子,聽聞是長安來的商人,樂嗬嗬地願意收留他們一晚。
“長安來的,怎麽經過我們這種小地方了。”裏正年逾五十,黝黑的臉布滿皺紋,一雙手也黑,骨節寬大,要不是問過年歲,恐怕要以為是個古稀之年的人。
裏正和妻子做了羊肉湯餅招待一行人,高止笑著接過:“我們就是做些小本生意的,年輕嘛想出來闖一闖,聽聞靖王要安定迴紇,想必過不久能開互市,就想著早點來,搶著碰碰運氣。”
“靖王?”裏正撚了撚眉毛,恍然大悟似的點了點頭,“哦,是聖人的親弟弟吧?”
高止點點頭:“正是正是,丈人也聽說過?”
裏正搖頭:“我們這兒地偏,聽到的少,也隻是有所耳聞,說今上有兩個親弟弟,一個貪花好色,另一個有出息的,是靖王。說來幾個月前村裏年輕人迴來,說在官道上遇上了好些騎兵,領頭那人一身銀甲,像個大將軍,後來進城打聽,說是去邊境的,莫不是靖王?”
“興許吧,這咱們就不知道了。”高止瞥了一眼蘇元禾,見她點了點頭,方才捧著羊肉湯喝了一口。
吃完晚飯,幾個小夥子去幫著裏正收拾灶台和院落,蘇元禾就陪著裏正的妻子,看她在燈下打鞋底。
“阿婆,家裏就您和老丈嗎?”
老媼笑了笑,低頭往鞋底上戳針:“我家就倆兒郎。小的在鎮上做工,年節才迴來。老大在家裏種地,昨兒陪著迴娘家了。家裏地少,也不礙事。”
“姑娘,聽你說起是跟著阿兄出來做買賣,瞧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許了人家?”年紀大的人就愛問些婚嫁問題,蘇元禾笑著擺擺手:“小時候說過親的,不是前些年長安亂麽,就等這次賺些錢,迴去就成親了。”
“那可得小心了,這麽遠的路,聽聞有的林子裏還有匪,你一個姑娘家,千萬跟緊兒郎們。”老媼擔心地拍了拍她的胳膊,囑咐道,“像咱們村子這種偏的地方,以後就少走了。”
蘇元禾心生疑竇,問道:“阿婆,這周圍,也有匪嗎?”
老媼“啊”了一聲:“這倒是沒有,不過……”她壓低了些聲音,“前陣子啊,聽外頭迴來的人說,說聖人得了塊石頭,上麵寫的幾個字不吉利,是什麽字兒我記不得了,好像是……好像是大梁要出亂子的!”老媼說到要緊處,眉毛都吊起來。
“這……”蘇元禾打了個哈哈,“這都是子虛烏有的事兒,若非太平盛世,我們幾個哪兒敢出門做生意呢。”
“不是,不是。”老媼眉頭擰起來,鞋底子也放在桌上不管了,“連咱這兒都知道了,莫說別的地兒呢?聽聞那荒山野地裏早有想當山大王的,正招唿人去呢。所以昨兒本來不想讓老大出門的,不太平,他又是拖家帶口的。”
蘇元禾收了笑意,他們一路上趕得急,除了靖王和迴紇的消息,其餘並沒有注意探聽。二來他們人少,輜重也少,行路也算小心,隻遇到過兩次打劫的,也都是小盜匪,根本不會放在眼裏。難道這河東一帶,真有說的這麽嚴重?
蘇元禾並沒有全信,隻是留了個心眼,準備明日再打聽打聽。
……
明容在別寒居等到了晚上,徐光舟才帶著一身肅殺之氣闖進院子裏,身後還跟著許久未露麵的徐光艫,見明容抱著手爐站在樹下,愣怔了一下,甩了甩頭走過來。
“怎麽在院子裏等,這麽冷的天還不快進去。”
徐光舟皺著眉頭,推著她進屋。三人進屋圍著矮桌坐下,屏退了婢女。
“許久不見你了,怎麽現在來了?”
明容看著徐光艫,見他似乎清瘦了許多,眼神裏卻有種異彩。
徐光艫笑了笑,鄭重道:“我欲辭官,北上跟隨靖王。”
見徐光舟並不意外,想來他們二人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討論過這件事了。徐光舟跟著點了點頭:“之前反對他辭官,是想著徐家不能跟著靖王府一起亂,不過事到如今也不必顧忌許多,他一個禮部的芝麻官連印信都不必交,明日直接尋了幾迴,悄悄出城就行了。”
“等我人都跑出幾十裏地了,再要抓我,隻說是迴蘇州養病了,山高水長的誰又抓得著我。”徐光艫笑嘻嘻地一拍大腿,這個節骨眼兒了竟覺得渾身鬆快。
“大哥呢,大營裏如何了?”明容問道。
被徐光艫這麽一打岔,徐光舟再談正事臉上的嚴肅稍稍少了幾分,“無妨了,我和王茂鹹已安撫軍士,且查出了其中煽動人心之人。雖咬死了不肯說,不過猜都猜得到,不是郭黨的,就是聖人派來的了。”
明容歎了口氣,“你去安排大營的事時,摘星樓的人已幫你查到了,帝後為何對王家下了狠手。”
明容將來龍去脈一一告知,舟艫二人扼腕歎息之餘,又覺得愧疚難當。
徐光艫:“如此,王家竟是遭了無妄之災。在西北時,王兄待我不薄,此番遭際實在令人……真是說不出的滋味。”
“隻是沒想到聖人寧肯錯殺,不肯放過,這不像他。”徐光舟長歎一聲,他當然明白一個溫厚的人被壓抑得久了,會如何變得判若兩人。
“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這次失敗了,皇帝對王茂鹹出手也不會就此罷休,王家已被你我牽連,要給他們想好對策才是。”明容望向徐光艫,“叔元迴京不會走官道,你兩眼一抹黑地北上隻是浪費時間,我倒有個去處給你。”
“哦?是什麽?”徐光艫做出洗耳恭聽的姿態來。
“不辭官,跟著你那些同僚們多混混平康坊。”
“什麽?!”
舟艫俱驚,徐光舟險些一口茶噴出來。
逛青樓雖是官員間稀鬆平常之事,在徐家卻是明令禁止的,徐光艫大驚失色道:“爺娘可都盯著呢,你這不如讓我北上去山林子裏找趙叔元。”
“你先聽我說。”明容摁住他,“你的為人咱們都是放心的,爺娘那裏我也會替你去說。平康坊裏有個名妓叫山欲雪,你隻作意誌消沉、尋花問柳之狀,與人多去平康坊做個散財童子,我自會讓山欲雪來與你接頭,到時候她的消息,便由你傳迴來。”
徐光艫摸了摸下巴,思索道:“我倒是聽說過她,隻是我貿然跑去平康坊,難免惹人懷疑,你這般大費周章,隻是讓我傳個消息?你讓山欲雪替你做什麽了?”
明容:“特殊時期,用你比較穩妥,哪怕是懷疑你傳消息,又沒人會在大街上把你給綁了。”
徐光艫翻了個白眼,示意她繼續說。
“用山欲雪不過就是個紅袖招,走正道探聽不到的消息,酒足飯飽、酒色迷人之後未免就不會說。能接觸到山欲雪的也都是達官顯貴,這些人摘星樓的人卻接觸起來難。另外你這風流才子的名聲我也是百聞不如一用,正好給你這機會大顯身手,也替我盯著點山欲雪。”
徐光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明容:“防人之心不可無。”
徐光艫聳了聳肩,算是妥協。
“還有件事,我拿不定主意,正好想問問哥哥們。”
……
“刺啦”一聲打上火,等火星子慢慢冒成烈焰,眾人鬆了口氣,紛紛圍過來伸著手取暖。
一個個火堆燃起來,趙叔元看了一會兒,起身鑽迴帳子裏,並叫上唐長史。
“殿下要去突厥借兵?”
唐長史壓低了聲音,從縫兒裏瞟了一眼外麵。
趙叔元:“你不必這麽小心,都是自家兄弟。”
唐長史捋了捋胡須,不必說,就知道這個突厥指的是峪倫部。雖說有慶寧長公主在突厥,可自家殿下要幹的是謀反的事兒,成敗難論,峪倫部怎麽可能願意借兵,哪怕是為了昭陽縣主的情分……唐長史有些不敢想。
趙叔元見他臉色一刻三變,稱得上是異彩紛呈,頗覺得好笑。
“你有什麽顧慮,盡管說來。”
唐長史不假思索道:“峪倫部可汗不是吐骨邏這種給點財帛便能打發的人,殿下欲以什麽來說動他?”
“若我成事,助他蕩平草原,所得土地歸他所有,我大梁不會染指分毫。”
唐長史咂摸了兩聲:“可萬一不成呢?聖人暗殺殿下,雖讓殿下拿了由頭可興師問罪,然而如今平安迴京尚且難說,就是迴去了,殿下打算如何問這個罪,如何興這個師?”
趙叔元助吐骨邏拿下迴紇後便準備啟程迴京,他已先打響了皇帝殘害手足的旗號,多虧了他這幾年在軍中和民間頗有聲望,所帶的兵裏願意跟隨他的人占了多數,餘下的被迴紇人暫時看押,留後釋放。
如今在邊境停留三五日,已有不少人聽聞了靖王的名號,慕名而來。
隻是他還未將意圖傳揚出去,一來,他要在迴京之前擁有足夠的兵力,否則一旦進了長安城,敵眾我寡,他難逃一死;二來,雖說消息傳迴長安還需要十天半個月,但他若因刺殺便貿然行動,倘若明容在長安毫無準備,便會被皇帝先拿住,到時候靖王府和徐家都會危在旦夕。
因此趙叔元留了人在邊境暗中集結兵力,自己先帶人悄悄南下,沿途果然遇到了好幾波皇帝派來截殺的人馬,好在手下皆是精兵強將,幾番都被擋住了,但也損失了不少兄弟。
趙叔元:“阿史那奧古孜對大梁暗恨難平,不會錯過這個內亂的機會,與其讓他趁火打劫,不如拉他入夥。”
唐長史期盼道:“但願昭陽縣主的人能早些來接應。算算時間,應該能在太原碰上。”
他覷著趙叔元的臉色,這位殿下若說出長安時臉上還有些未及弱冠的王孫清俊,被風沙摧殘了幾個月也是蕩然無存了。臉黑了,人也壯了,神態時刻帶著幾分疲憊和陰鬱,要不是那張氣宇不凡的五官撐著,恐怕扔迴紇人裏麵也挑不出來。
“皇兄知道我不會拋下明容獨自逃亡在外,此番雖損失慘重,不過他怕是沒料到我會在邊境招兵買馬,也算給他使了個障眼法,以為我會單槍匹馬迴京,去跟母親和朝臣們哭訴。”
……
“你要去峪倫部借兵?”徐光舟意外道。
明容頷首:“鐵騎兵雖說精銳,可到底皇帝的禁軍占了多數,且多少人盯著,出不了京。現下趙叔元已沒有迴京徐徐圖之的機會,必會召集人馬直接沿途起兵,然而周邊的人馬再是悍勇,怎麽可能比得過禁軍?向峪倫部借兵,也是多一條路。”
“可是,你以什麽身份去借兵?叛臣的妻子,還是舊日情人?”徐光艫說話向來不怎麽客氣,低頭躲過徐光舟背後襲來的一擊,他有些揶揄地看著明容。
“同謀。”明容道。
徐光舟沉思片刻,他大概能知道明容心中所想,奧古孜作為新晉的草原雄主這兩年也聲名鵲起,想必不會錯過這種大梁內亂的天賜良機,到時候必會來添把柴。
徐光舟緩緩道:“可即便他願意借兵,非我族類,如何名正言順幫著趙叔元,讓百姓不生怨言?你又打算拿什麽還他?況且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瞞得過慶寧長公主,你就不怕她通風報信?她可不會希望你跟趙叔元,同皇帝鬥個你死我活的。”
“我就是擔心這些,才想問問你們的。”明容撇了撇嘴。
徐光艫想了想,道:“第一條倒也不難辦,隻說他與趙叔元自小是結拜兄弟,這種事兒高祖時也有先例,認父子的也有,結義兄弟又算個什麽。他師出什麽名,就看趙叔元師出什麽名了。至於拿什麽還他,若事成,皇帝便是趙叔元當,自然是看他舍得拿什麽還,不過若是割地讓人,確實是難聽了,但這些都是後話,不急著現在就出定論。另外,你修書與奧古孜,若他不願意,便沒此事,若他願意,便不會讓長公主成為阻礙。”
徐光艫說得在理,徐光舟聽完也默默點頭。他看向明容道:“隻是此事還要看靖王的意願,如若他不肯,也不好強求。”
盡管當年峪倫部在平叛的事情上幫過大梁,但如今是天下易主的時候,趙叔元能不能放心求助於峪倫部,還是個未知數。
明容:“那我明日便派人送信,最好能追上蘇元禾他們。待叔元那裏做了決定,再遣人去峪倫部也不遲。”
……
翌日,月憐清晨便候在明容屋外,待她醒了,才進去通稟,說宮內的眼線傳了消息出來,徐昭儀尚且沒有轉醒的跡象。
“這才幾日,時間尚有餘裕。”明容放心地點了點頭,“現在傳消息困難,你叮囑她們小心行事,如非必須,不必時時傳遞。”
“另外,一早宮裏便來了人,傳大郎君進宮麵聖。”
明容正把玩著一綹頭發,聞言一頓,又緩緩道:“昨日不找,今日也該找了。大哥壞了他們的好事兒,可不得找他麻煩。”
月憐擔憂道:“那大郎君可會出什麽事?”
“應該不會。”明容搖頭道,“他沒有犯錯,反而有功,皇帝抓不住把柄,頂多給他找點不痛快,再不然,也有太後娘娘呢。”
……
明容並沒有猜錯,內侍將徐光舟帶至偏殿等皇帝下朝,卻並未讓他落座,殿內也無炭火,門雖關上了,依舊冷的很。好在徐光舟身強體壯的,站了兩個時辰,仍麵不改色,甚至能在皇帝來時,恭敬周到地溫聲行禮。
皇帝唿吸一窒,拿他沒轍,無奈地賜座了。
“等了這麽久,怎麽幹站著。”
徐光舟斂衣落座,笑了笑:“聖人未至,臣怎敢失禮。”
皇帝:“聽聞昨日王茂鹹的大營裏出了些變故,多虧你反應快,否則險些釀成大禍。”
“臣一時情急,請聖人責罰。”徐光舟從墊子上挪開,伏地請罪。
皇帝擺了擺手:“朕是在誇你,你也說了是一時情急,何錯之有。”
蘇元禾與領頭的高姓護衛扮作行商的兄妹,其餘人都作夥計,一路北上送信,幾乎是星夜兼程。
先頭去打探的人迴來說明情況,眾人一合計,便決定在此處落腳。
五公村遠離城邑,村中沒有客店,裏正家裏還算寬敞,多兩間屋子,聽聞是長安來的商人,樂嗬嗬地願意收留他們一晚。
“長安來的,怎麽經過我們這種小地方了。”裏正年逾五十,黝黑的臉布滿皺紋,一雙手也黑,骨節寬大,要不是問過年歲,恐怕要以為是個古稀之年的人。
裏正和妻子做了羊肉湯餅招待一行人,高止笑著接過:“我們就是做些小本生意的,年輕嘛想出來闖一闖,聽聞靖王要安定迴紇,想必過不久能開互市,就想著早點來,搶著碰碰運氣。”
“靖王?”裏正撚了撚眉毛,恍然大悟似的點了點頭,“哦,是聖人的親弟弟吧?”
高止點點頭:“正是正是,丈人也聽說過?”
裏正搖頭:“我們這兒地偏,聽到的少,也隻是有所耳聞,說今上有兩個親弟弟,一個貪花好色,另一個有出息的,是靖王。說來幾個月前村裏年輕人迴來,說在官道上遇上了好些騎兵,領頭那人一身銀甲,像個大將軍,後來進城打聽,說是去邊境的,莫不是靖王?”
“興許吧,這咱們就不知道了。”高止瞥了一眼蘇元禾,見她點了點頭,方才捧著羊肉湯喝了一口。
吃完晚飯,幾個小夥子去幫著裏正收拾灶台和院落,蘇元禾就陪著裏正的妻子,看她在燈下打鞋底。
“阿婆,家裏就您和老丈嗎?”
老媼笑了笑,低頭往鞋底上戳針:“我家就倆兒郎。小的在鎮上做工,年節才迴來。老大在家裏種地,昨兒陪著迴娘家了。家裏地少,也不礙事。”
“姑娘,聽你說起是跟著阿兄出來做買賣,瞧你年紀也不小了,可有許了人家?”年紀大的人就愛問些婚嫁問題,蘇元禾笑著擺擺手:“小時候說過親的,不是前些年長安亂麽,就等這次賺些錢,迴去就成親了。”
“那可得小心了,這麽遠的路,聽聞有的林子裏還有匪,你一個姑娘家,千萬跟緊兒郎們。”老媼擔心地拍了拍她的胳膊,囑咐道,“像咱們村子這種偏的地方,以後就少走了。”
蘇元禾心生疑竇,問道:“阿婆,這周圍,也有匪嗎?”
老媼“啊”了一聲:“這倒是沒有,不過……”她壓低了些聲音,“前陣子啊,聽外頭迴來的人說,說聖人得了塊石頭,上麵寫的幾個字不吉利,是什麽字兒我記不得了,好像是……好像是大梁要出亂子的!”老媼說到要緊處,眉毛都吊起來。
“這……”蘇元禾打了個哈哈,“這都是子虛烏有的事兒,若非太平盛世,我們幾個哪兒敢出門做生意呢。”
“不是,不是。”老媼眉頭擰起來,鞋底子也放在桌上不管了,“連咱這兒都知道了,莫說別的地兒呢?聽聞那荒山野地裏早有想當山大王的,正招唿人去呢。所以昨兒本來不想讓老大出門的,不太平,他又是拖家帶口的。”
蘇元禾收了笑意,他們一路上趕得急,除了靖王和迴紇的消息,其餘並沒有注意探聽。二來他們人少,輜重也少,行路也算小心,隻遇到過兩次打劫的,也都是小盜匪,根本不會放在眼裏。難道這河東一帶,真有說的這麽嚴重?
蘇元禾並沒有全信,隻是留了個心眼,準備明日再打聽打聽。
……
明容在別寒居等到了晚上,徐光舟才帶著一身肅殺之氣闖進院子裏,身後還跟著許久未露麵的徐光艫,見明容抱著手爐站在樹下,愣怔了一下,甩了甩頭走過來。
“怎麽在院子裏等,這麽冷的天還不快進去。”
徐光舟皺著眉頭,推著她進屋。三人進屋圍著矮桌坐下,屏退了婢女。
“許久不見你了,怎麽現在來了?”
明容看著徐光艫,見他似乎清瘦了許多,眼神裏卻有種異彩。
徐光艫笑了笑,鄭重道:“我欲辭官,北上跟隨靖王。”
見徐光舟並不意外,想來他們二人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討論過這件事了。徐光舟跟著點了點頭:“之前反對他辭官,是想著徐家不能跟著靖王府一起亂,不過事到如今也不必顧忌許多,他一個禮部的芝麻官連印信都不必交,明日直接尋了幾迴,悄悄出城就行了。”
“等我人都跑出幾十裏地了,再要抓我,隻說是迴蘇州養病了,山高水長的誰又抓得著我。”徐光艫笑嘻嘻地一拍大腿,這個節骨眼兒了竟覺得渾身鬆快。
“大哥呢,大營裏如何了?”明容問道。
被徐光艫這麽一打岔,徐光舟再談正事臉上的嚴肅稍稍少了幾分,“無妨了,我和王茂鹹已安撫軍士,且查出了其中煽動人心之人。雖咬死了不肯說,不過猜都猜得到,不是郭黨的,就是聖人派來的了。”
明容歎了口氣,“你去安排大營的事時,摘星樓的人已幫你查到了,帝後為何對王家下了狠手。”
明容將來龍去脈一一告知,舟艫二人扼腕歎息之餘,又覺得愧疚難當。
徐光艫:“如此,王家竟是遭了無妄之災。在西北時,王兄待我不薄,此番遭際實在令人……真是說不出的滋味。”
“隻是沒想到聖人寧肯錯殺,不肯放過,這不像他。”徐光舟長歎一聲,他當然明白一個溫厚的人被壓抑得久了,會如何變得判若兩人。
“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這次失敗了,皇帝對王茂鹹出手也不會就此罷休,王家已被你我牽連,要給他們想好對策才是。”明容望向徐光艫,“叔元迴京不會走官道,你兩眼一抹黑地北上隻是浪費時間,我倒有個去處給你。”
“哦?是什麽?”徐光艫做出洗耳恭聽的姿態來。
“不辭官,跟著你那些同僚們多混混平康坊。”
“什麽?!”
舟艫俱驚,徐光舟險些一口茶噴出來。
逛青樓雖是官員間稀鬆平常之事,在徐家卻是明令禁止的,徐光艫大驚失色道:“爺娘可都盯著呢,你這不如讓我北上去山林子裏找趙叔元。”
“你先聽我說。”明容摁住他,“你的為人咱們都是放心的,爺娘那裏我也會替你去說。平康坊裏有個名妓叫山欲雪,你隻作意誌消沉、尋花問柳之狀,與人多去平康坊做個散財童子,我自會讓山欲雪來與你接頭,到時候她的消息,便由你傳迴來。”
徐光艫摸了摸下巴,思索道:“我倒是聽說過她,隻是我貿然跑去平康坊,難免惹人懷疑,你這般大費周章,隻是讓我傳個消息?你讓山欲雪替你做什麽了?”
明容:“特殊時期,用你比較穩妥,哪怕是懷疑你傳消息,又沒人會在大街上把你給綁了。”
徐光艫翻了個白眼,示意她繼續說。
“用山欲雪不過就是個紅袖招,走正道探聽不到的消息,酒足飯飽、酒色迷人之後未免就不會說。能接觸到山欲雪的也都是達官顯貴,這些人摘星樓的人卻接觸起來難。另外你這風流才子的名聲我也是百聞不如一用,正好給你這機會大顯身手,也替我盯著點山欲雪。”
徐光舟:“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明容:“防人之心不可無。”
徐光艫聳了聳肩,算是妥協。
“還有件事,我拿不定主意,正好想問問哥哥們。”
……
“刺啦”一聲打上火,等火星子慢慢冒成烈焰,眾人鬆了口氣,紛紛圍過來伸著手取暖。
一個個火堆燃起來,趙叔元看了一會兒,起身鑽迴帳子裏,並叫上唐長史。
“殿下要去突厥借兵?”
唐長史壓低了聲音,從縫兒裏瞟了一眼外麵。
趙叔元:“你不必這麽小心,都是自家兄弟。”
唐長史捋了捋胡須,不必說,就知道這個突厥指的是峪倫部。雖說有慶寧長公主在突厥,可自家殿下要幹的是謀反的事兒,成敗難論,峪倫部怎麽可能願意借兵,哪怕是為了昭陽縣主的情分……唐長史有些不敢想。
趙叔元見他臉色一刻三變,稱得上是異彩紛呈,頗覺得好笑。
“你有什麽顧慮,盡管說來。”
唐長史不假思索道:“峪倫部可汗不是吐骨邏這種給點財帛便能打發的人,殿下欲以什麽來說動他?”
“若我成事,助他蕩平草原,所得土地歸他所有,我大梁不會染指分毫。”
唐長史咂摸了兩聲:“可萬一不成呢?聖人暗殺殿下,雖讓殿下拿了由頭可興師問罪,然而如今平安迴京尚且難說,就是迴去了,殿下打算如何問這個罪,如何興這個師?”
趙叔元助吐骨邏拿下迴紇後便準備啟程迴京,他已先打響了皇帝殘害手足的旗號,多虧了他這幾年在軍中和民間頗有聲望,所帶的兵裏願意跟隨他的人占了多數,餘下的被迴紇人暫時看押,留後釋放。
如今在邊境停留三五日,已有不少人聽聞了靖王的名號,慕名而來。
隻是他還未將意圖傳揚出去,一來,他要在迴京之前擁有足夠的兵力,否則一旦進了長安城,敵眾我寡,他難逃一死;二來,雖說消息傳迴長安還需要十天半個月,但他若因刺殺便貿然行動,倘若明容在長安毫無準備,便會被皇帝先拿住,到時候靖王府和徐家都會危在旦夕。
因此趙叔元留了人在邊境暗中集結兵力,自己先帶人悄悄南下,沿途果然遇到了好幾波皇帝派來截殺的人馬,好在手下皆是精兵強將,幾番都被擋住了,但也損失了不少兄弟。
趙叔元:“阿史那奧古孜對大梁暗恨難平,不會錯過這個內亂的機會,與其讓他趁火打劫,不如拉他入夥。”
唐長史期盼道:“但願昭陽縣主的人能早些來接應。算算時間,應該能在太原碰上。”
他覷著趙叔元的臉色,這位殿下若說出長安時臉上還有些未及弱冠的王孫清俊,被風沙摧殘了幾個月也是蕩然無存了。臉黑了,人也壯了,神態時刻帶著幾分疲憊和陰鬱,要不是那張氣宇不凡的五官撐著,恐怕扔迴紇人裏麵也挑不出來。
“皇兄知道我不會拋下明容獨自逃亡在外,此番雖損失慘重,不過他怕是沒料到我會在邊境招兵買馬,也算給他使了個障眼法,以為我會單槍匹馬迴京,去跟母親和朝臣們哭訴。”
……
“你要去峪倫部借兵?”徐光舟意外道。
明容頷首:“鐵騎兵雖說精銳,可到底皇帝的禁軍占了多數,且多少人盯著,出不了京。現下趙叔元已沒有迴京徐徐圖之的機會,必會召集人馬直接沿途起兵,然而周邊的人馬再是悍勇,怎麽可能比得過禁軍?向峪倫部借兵,也是多一條路。”
“可是,你以什麽身份去借兵?叛臣的妻子,還是舊日情人?”徐光艫說話向來不怎麽客氣,低頭躲過徐光舟背後襲來的一擊,他有些揶揄地看著明容。
“同謀。”明容道。
徐光舟沉思片刻,他大概能知道明容心中所想,奧古孜作為新晉的草原雄主這兩年也聲名鵲起,想必不會錯過這種大梁內亂的天賜良機,到時候必會來添把柴。
徐光舟緩緩道:“可即便他願意借兵,非我族類,如何名正言順幫著趙叔元,讓百姓不生怨言?你又打算拿什麽還他?況且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瞞得過慶寧長公主,你就不怕她通風報信?她可不會希望你跟趙叔元,同皇帝鬥個你死我活的。”
“我就是擔心這些,才想問問你們的。”明容撇了撇嘴。
徐光艫想了想,道:“第一條倒也不難辦,隻說他與趙叔元自小是結拜兄弟,這種事兒高祖時也有先例,認父子的也有,結義兄弟又算個什麽。他師出什麽名,就看趙叔元師出什麽名了。至於拿什麽還他,若事成,皇帝便是趙叔元當,自然是看他舍得拿什麽還,不過若是割地讓人,確實是難聽了,但這些都是後話,不急著現在就出定論。另外,你修書與奧古孜,若他不願意,便沒此事,若他願意,便不會讓長公主成為阻礙。”
徐光艫說得在理,徐光舟聽完也默默點頭。他看向明容道:“隻是此事還要看靖王的意願,如若他不肯,也不好強求。”
盡管當年峪倫部在平叛的事情上幫過大梁,但如今是天下易主的時候,趙叔元能不能放心求助於峪倫部,還是個未知數。
明容:“那我明日便派人送信,最好能追上蘇元禾他們。待叔元那裏做了決定,再遣人去峪倫部也不遲。”
……
翌日,月憐清晨便候在明容屋外,待她醒了,才進去通稟,說宮內的眼線傳了消息出來,徐昭儀尚且沒有轉醒的跡象。
“這才幾日,時間尚有餘裕。”明容放心地點了點頭,“現在傳消息困難,你叮囑她們小心行事,如非必須,不必時時傳遞。”
“另外,一早宮裏便來了人,傳大郎君進宮麵聖。”
明容正把玩著一綹頭發,聞言一頓,又緩緩道:“昨日不找,今日也該找了。大哥壞了他們的好事兒,可不得找他麻煩。”
月憐擔憂道:“那大郎君可會出什麽事?”
“應該不會。”明容搖頭道,“他沒有犯錯,反而有功,皇帝抓不住把柄,頂多給他找點不痛快,再不然,也有太後娘娘呢。”
……
明容並沒有猜錯,內侍將徐光舟帶至偏殿等皇帝下朝,卻並未讓他落座,殿內也無炭火,門雖關上了,依舊冷的很。好在徐光舟身強體壯的,站了兩個時辰,仍麵不改色,甚至能在皇帝來時,恭敬周到地溫聲行禮。
皇帝唿吸一窒,拿他沒轍,無奈地賜座了。
“等了這麽久,怎麽幹站著。”
徐光舟斂衣落座,笑了笑:“聖人未至,臣怎敢失禮。”
皇帝:“聽聞昨日王茂鹹的大營裏出了些變故,多虧你反應快,否則險些釀成大禍。”
“臣一時情急,請聖人責罰。”徐光舟從墊子上挪開,伏地請罪。
皇帝擺了擺手:“朕是在誇你,你也說了是一時情急,何錯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