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玉的婚事終於定下來了,她已在宮外別居,聽聞朝堂上敲定了,便來尋明容,叫她陪自己進宮看看母親。
因為是先帝的遺願,哪怕沒有出守孝期,婚期仍然定在了明年春日,然而車馬緩慢,夏末就要離開長安,留給她的日子,竟然隻剩了一月。
有的人永遠長不大,有的人的成長隨著時間變化,有的人一夜長大,而趙懷玉的成長分了兩個白日,一個白日,是她的父親去世,一個白日,是得知父親留下遺詔,將她送去和親。
當公主有什麽好的呢?
嬤嬤告訴她,公主受萬人供養,被帝後捧為掌上明珠,遠行和親,也是她的本分。
她點點頭,那麽多人為了趙家的性命失了自己的命,不過婚姻二字,於她來說,是最簡單的了。
隻可惜她還沒能真正喜歡上哪個兒郎,就被選定了夫婿。
嫁做人婦的徐明容裝扮已不同閨閣裏,舉手投足間也多了矜持和貴重,趙懷玉坐在廳堂裏,靜靜地看著她走過來。
明容也不行禮,隻微微一笑:“怎麽樣,你哥府裏的茶水果子我都叫人改良革新了,你吃著如何?”
她如今仍是宣明酒肆暗中的主人,於吃食上自然不肯虧待自己。
趙叔元雖飲食挑剔,然而那是受皇家供養之故,吃不得粗茶淡飯,可王府裏之前就他一人,也沒什麽大講究的必要。自他從軍迴來後,更是縮減了用度,直到娶了明容入府,才將一應事由交給明容大理,又漸漸講究了起來,甚至府裏做出來的吃食,僅用了一頓宴席,就在達官貴人中出名了。
“比宮裏的還強,可惜如今不得宴飲,不能再一飽口福了。”趙懷玉神色黯淡。
明容低垂眼簾,傳出先帝死訊那日起,鍾鳴三萬,百官垂淚,她連著幾日不得安眠,時常夢到往事。作為侄女,她沒了叔父;作為臣子,她沒了君王。先帝既是愛護她的長輩,也是讓她走上這條歧路的引路人。
隻是他撒手而去,自己再是愛恨交加也無濟於事。
這種事持續了將近一月,有時還說夢話,趙叔元醒過來,把地鋪挪到離床近一點,坐在那裏等她安穩了,才又迴去睡。
有一夜她夢中驚醒,正對上趙叔元擔憂的臉,那張臉立即有些窘迫,眼神閃躲,躺迴去鑽進被窩,背對著她。
她歎了口氣,讓趙叔元明晚起不必睡地上了,還是睡床,新婚夫妻如此久了,難免外人也看出端倪,於靖王府和忠勇侯府都不利。
二人進宮見鄭太後,鄭太後生出了許多白發,麵容也蒼老了許多,忽然從金貴的美人,成了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
趙懷玉心裏縱使有萬般不舍,也不敢在鄭太後麵前掉眼淚,生怕她見了更傷心。
皇長子如今養在鄭太後宮裏,皇帝給他起名叫趙儇。明容聽出來,裏麵少了些期許。
都說母憑子貴,也有子憑母賤。趙叔文對康彤兒隻剩下了恨意,要他如何去愛這個孩子。
鄭太後雖然心疼他,但也心裏放不下,養在身邊總歸沒那麽疼愛。因為懷玉和明容來了,才叫人抱出來瞧瞧。
那孩子腳上穿著趙懷玉親手縫製的虎頭鞋,趙懷玉一下沒忍住,摘下來一隻握在手裏,五隻慢慢收攏,終於哭倒在鄭太後懷裏。
一想到一個月後就要母女分別,甚至永世不得相見,鄭太後也哭得肝腸寸斷。明容聽得難過,坐在一邊卻擠不出眼淚。她心裏空空的。
“趙儇那孩子……交給樊川的太皇太後吧。”
鄭太後一愣,望向明容。太皇太後時常癡傻是人盡皆知的事,怎麽可能教養得了這孩子。送給她,隻是比送到寺廟裏好聽些罷了。
她看著明容的眼睛,反應過來,趙儇的生母犯下滔天罪過,這孩子在宮裏日後也會受盡欺淩,況且他不可能繼承大統,還不如送出去的好,養在佛祖跟前,也指望他日後能有好造化,別隨了他母親。
鄭太後歎息道:“若是大郎沒有什麽異議,便如此做吧。”
鄭太後還有數不清的叮嚀要給趙懷玉,明容不願打擾,自行退出去,卻在清寧宮門口碰見趙叔文。
“妾見過聖人。”她行禮道。
“妹妹還在陪母親嗎?”趙叔文朝裏麵望了一眼。
明容點點頭:“娘娘還有話要和長公主說,聖人還是先迴去吧。”
“朕明白的。”趙叔文看向宮人,“不必告訴母親我來過。”
“可方便陪朕走走?”趙叔文低頭看她。
明容頓了頓,頷首。
行至太液池邊,水波粼粼,兩人憑欄而立,趙叔文笑起來:“想起來小時候,宴席過後咱們幾個來此處遊玩,趙叔慈那小子非得在欄杆上走,果然掉了下去,他還不會水,慌得五六個宮人一起跳下去撈他。”
“寧王的性子誰不知道,最是閑不住的,隻是如今他思父心切,消沉在府裏,希望聖人空了能召他進宮說說話。”
趙叔慈從小貪玩,遊手好閑,但也最會討帝後開心,他沒有野心,又很知道分寸。是以也頗受寵愛。先帝駕崩,他本就是沒事情做的主兒,自然一門心思全放在了傷心上。
“朕知道,也有朝臣上書,誇他一片孝心。”
“隻可惜旁人看到的是孝心,寧王哀痛實在是自己的。”明容輕聲道。
“叔元近來如何?”
“在府裏寫寫畫畫,偶爾去校場,時常和我說些先帝在時的事情。”
趙叔文笑道:“你們二人也是一同長大,自然有許多話講。父親在時盼著你們成親許多年,總算也是看到了。”
明容笑著低下頭。
其實不是,他們幾乎不會聊起先帝的事情,一個是不願意,一個是不知從何處說起。
“近來聽聞朝臣時常提起,聖人守孝期已過,而後宮無主,底下人心浮動,聖人自己作何想法呢?”她微笑著看趙叔文。
趙叔文卻搖頭:“從前是我識人不清,任意妄為,太過自大,反害了父親性命,也險些釀成大禍,如今並沒有娶妻的意思,過幾年再說吧。”
明容並不意外,她多少也猜到了,隻不過趙叔文既無妻妾,子嗣也隻有趙儇一個不得用的,大臣們不知要在他耳朵邊念叨多久。
迴到靖王府,碰到路平從書房那裏出來,路平笑著行禮,“許久不見王妃,王妃可還安好?”
“我一切都好,你可是有要事與殿下商議?”
路平搖搖頭:“隻是一些軍中的瑣事,已稟告完殿下了,瞧著殿下似有些風寒,精神有些不好,某已叫府裏的大夫去瞧了。”
風寒?早上出門時還好好的,莫不是昨晚上凍到了,現在發出來了?
明容摸了摸鼻子,趙叔元睡得恨不得半個身子都在地上,整個人貼著床沿,生怕碰到她,怕是沒蓋著被子著涼了。
心裏有一點愧疚,她帶著山迎去書房看看。
吳山已經出嫁,越山如今說定了親事,也迴自己家張羅準備,她身邊便隻剩了山迎和江潮,程夫人又給她添了兩個當做陪嫁丫頭。
一個叫翠盈,十二歲,個頭矮一些,五官玲瓏,臉圓圓的,瞧著可愛得很,做事也勤快。另一個叫朱潤,跟翠盈同歲,隻是比她高半個頭,瓜子臉,手長腳長,跑起來像根竹竿。
不過明容出入還是更多帶著山迎和江潮,用老了的人,做事也方便。
在明容進王府之前,府裏除了一群婆子,隻有馬是母的,故此一群毛頭小夥子乍一看一溜兒水靈的姑娘們,一個個挪不開眼,膽子大的趴在牆頭上看,被山迎吊著眉毛拿著掃帚一個個戳下來,還要追著他們罵二裏地,轉頭就告到明容那裏,明容又讓趙叔元收拾他們。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那個最漂亮的丫頭是最不能惹的。
山迎留在廊下,明容敲了兩下門,見沒有迴應,便推門進去,隔著簾子望見趙叔元趴在桌上睡覺。
她走過去跪在一旁,把趙叔元推醒:“別睡了,你這姿勢睡著仔細一會兒腿麻了。路平才剛走你就能睡著,昨兒晚上捉鬼去了?”
“是捉鬼去了。”趙叔元揉著眼睛,眉頭微蹙,撐著桌麵直起身。
“你捉不捉鬼,我能不知道?”
說完,趙叔元僵住了,揉眼睛的手停在臉上,明容也咂摸出不對,這話聽著太過親昵,兩人都紅了臉,趙叔元輕咳了一聲。
明容別過臉,岔開話題:“對了,路平說你得了風寒了,大夫看過怎麽說?”
趙叔元輕輕“啊”了一聲,笑著搖頭:“沒有這樣的事,他亂說的,竟能把你騙住。”
說完又笑起來,似是愉快至極。
明容不和他說笑了,“我早上陪懷玉進宮去,碰見聖人,問他後宮無主,該如何,聖人像是對先帝的事情愧怍,這幾年打算將此事先擱置了。”
趙叔元笑了笑:“百官都盯著,時刻耳提麵命,尤其是禮部和禦史台的,都是幾張能用唾沫星子淹死人的好嘴,大哥耳根子軟,遭不住的。”
明容同意:“那你覺得,新後會選哪家的姑娘呢?”
“無非是那幾個提得最積極的臣子家女兒,大哥對此事興致不高,不會自己精挑細選,到最後被煩的不行了,自然選個其中最賢名在外,容貌也還不錯的。”
他像是還沉浸在方才的愉悅中,對這事並不關心,明容有些懊惱,起身就要走,不想和他說話了。
忽然袖子被人拉住,趙叔元仰視著她:“路平他……今日在軍營裏遇見丈人了,說他一切都好。你、你不必擔心。”
明容定在原地,半晌,緩緩歎氣:“我知道了。”
懷玉出嫁的日子到了,鄭太後特意讓她從宮裏出嫁,寧王趙叔慈奉旨持節護送,皇帝的意思是,給他找點事做。
奧古孜並沒有親至長安迎親,領頭的是一名使臣,看著並不完全是突厥人的樣貌,那人從一群觀禮的人當中看見明容,微微一愣,而後微不可查地笑了一下,點了一下頭。
戎戈並沒有見過傳聞中的昭陽縣主,隻是覺得那女子長得和徐光艫有幾分相像,再見她神情不同其他人,眼裏有幾分惆悵和落寞,便才應是那位縣主了。聽聞如今已是靖王妃,真是造化弄人。
而這點惆悵和落寞連明容自己都沒有察覺。她隻是看著峪倫部的儀仗,比起大梁送親的隊伍,並沒有那麽聲勢浩大,甚至有些零落。
除了長公主出嫁應有的一應陪嫁,鄭太後還去護國寺裏拜了七七四十九日,求了一尊白玉佛,大批優秀的大梁工匠和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的人隨著送親手隊伍一起,還帶著百家書籍,意圖重建被毀於一旦的峪倫部。
若……若一切都還沒有發生,當時浩浩蕩蕩的隊伍,前麵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碧眼青年,來接她走的。
趙叔元牽住她的手,明容迴過神,抬頭看見他關切的眼神,笑著搖了搖頭。
“你放心,我沒事。”
“嗯。”
趙叔元迴過頭,手卻沒有鬆開,眼底閃過一絲幽怨,心裏又有一點仿佛得逞的快意,手裏的力度不自覺地重了一些,明容吃痛,“嘶”的一聲,他才稍稍鬆開。
發什麽神經。
明容瞪了他一眼,趙叔元視若無睹,把本來放在身側牽著的手交握移到身前,生怕別人看不見。
戎戈自然也看見了,不過峪倫部要接的是慶寧長公主,不是靖王妃,可汗的年少情事不再重要了。
趙懷玉蓋著蓋頭,走過的地方留下點點滴滴的水痕,後世人傳說,慶寧長公主的眼淚變成了珍珠,一路從長安落到大漠,使經過的城鎮都變得富饒。
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
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霧掩臨妝月,風驚入鬢蟬。
緘書待還使,淚盡白雲天。
目送著送親的隊伍出城,忽然有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心裏慢慢化開,好像有什麽突然淡了,有什麽突然愈演愈烈。明容無法辨別,隻覺得渾身忽冷忽熱。
“明容,哪裏不舒服嗎?”
趙叔元發現她麵色紅白不定,趕緊把她攬過來看,捧著她的臉仔細瞧了半天,明容有些懵懵的,像是不明白他在做什麽。
然後突然昏了過去。
失去意識的最後一秒,明容心裏隻閃過一句話。
我好像中毒了。
因為是先帝的遺願,哪怕沒有出守孝期,婚期仍然定在了明年春日,然而車馬緩慢,夏末就要離開長安,留給她的日子,竟然隻剩了一月。
有的人永遠長不大,有的人的成長隨著時間變化,有的人一夜長大,而趙懷玉的成長分了兩個白日,一個白日,是她的父親去世,一個白日,是得知父親留下遺詔,將她送去和親。
當公主有什麽好的呢?
嬤嬤告訴她,公主受萬人供養,被帝後捧為掌上明珠,遠行和親,也是她的本分。
她點點頭,那麽多人為了趙家的性命失了自己的命,不過婚姻二字,於她來說,是最簡單的了。
隻可惜她還沒能真正喜歡上哪個兒郎,就被選定了夫婿。
嫁做人婦的徐明容裝扮已不同閨閣裏,舉手投足間也多了矜持和貴重,趙懷玉坐在廳堂裏,靜靜地看著她走過來。
明容也不行禮,隻微微一笑:“怎麽樣,你哥府裏的茶水果子我都叫人改良革新了,你吃著如何?”
她如今仍是宣明酒肆暗中的主人,於吃食上自然不肯虧待自己。
趙叔元雖飲食挑剔,然而那是受皇家供養之故,吃不得粗茶淡飯,可王府裏之前就他一人,也沒什麽大講究的必要。自他從軍迴來後,更是縮減了用度,直到娶了明容入府,才將一應事由交給明容大理,又漸漸講究了起來,甚至府裏做出來的吃食,僅用了一頓宴席,就在達官貴人中出名了。
“比宮裏的還強,可惜如今不得宴飲,不能再一飽口福了。”趙懷玉神色黯淡。
明容低垂眼簾,傳出先帝死訊那日起,鍾鳴三萬,百官垂淚,她連著幾日不得安眠,時常夢到往事。作為侄女,她沒了叔父;作為臣子,她沒了君王。先帝既是愛護她的長輩,也是讓她走上這條歧路的引路人。
隻是他撒手而去,自己再是愛恨交加也無濟於事。
這種事持續了將近一月,有時還說夢話,趙叔元醒過來,把地鋪挪到離床近一點,坐在那裏等她安穩了,才又迴去睡。
有一夜她夢中驚醒,正對上趙叔元擔憂的臉,那張臉立即有些窘迫,眼神閃躲,躺迴去鑽進被窩,背對著她。
她歎了口氣,讓趙叔元明晚起不必睡地上了,還是睡床,新婚夫妻如此久了,難免外人也看出端倪,於靖王府和忠勇侯府都不利。
二人進宮見鄭太後,鄭太後生出了許多白發,麵容也蒼老了許多,忽然從金貴的美人,成了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
趙懷玉心裏縱使有萬般不舍,也不敢在鄭太後麵前掉眼淚,生怕她見了更傷心。
皇長子如今養在鄭太後宮裏,皇帝給他起名叫趙儇。明容聽出來,裏麵少了些期許。
都說母憑子貴,也有子憑母賤。趙叔文對康彤兒隻剩下了恨意,要他如何去愛這個孩子。
鄭太後雖然心疼他,但也心裏放不下,養在身邊總歸沒那麽疼愛。因為懷玉和明容來了,才叫人抱出來瞧瞧。
那孩子腳上穿著趙懷玉親手縫製的虎頭鞋,趙懷玉一下沒忍住,摘下來一隻握在手裏,五隻慢慢收攏,終於哭倒在鄭太後懷裏。
一想到一個月後就要母女分別,甚至永世不得相見,鄭太後也哭得肝腸寸斷。明容聽得難過,坐在一邊卻擠不出眼淚。她心裏空空的。
“趙儇那孩子……交給樊川的太皇太後吧。”
鄭太後一愣,望向明容。太皇太後時常癡傻是人盡皆知的事,怎麽可能教養得了這孩子。送給她,隻是比送到寺廟裏好聽些罷了。
她看著明容的眼睛,反應過來,趙儇的生母犯下滔天罪過,這孩子在宮裏日後也會受盡欺淩,況且他不可能繼承大統,還不如送出去的好,養在佛祖跟前,也指望他日後能有好造化,別隨了他母親。
鄭太後歎息道:“若是大郎沒有什麽異議,便如此做吧。”
鄭太後還有數不清的叮嚀要給趙懷玉,明容不願打擾,自行退出去,卻在清寧宮門口碰見趙叔文。
“妾見過聖人。”她行禮道。
“妹妹還在陪母親嗎?”趙叔文朝裏麵望了一眼。
明容點點頭:“娘娘還有話要和長公主說,聖人還是先迴去吧。”
“朕明白的。”趙叔文看向宮人,“不必告訴母親我來過。”
“可方便陪朕走走?”趙叔文低頭看她。
明容頓了頓,頷首。
行至太液池邊,水波粼粼,兩人憑欄而立,趙叔文笑起來:“想起來小時候,宴席過後咱們幾個來此處遊玩,趙叔慈那小子非得在欄杆上走,果然掉了下去,他還不會水,慌得五六個宮人一起跳下去撈他。”
“寧王的性子誰不知道,最是閑不住的,隻是如今他思父心切,消沉在府裏,希望聖人空了能召他進宮說說話。”
趙叔慈從小貪玩,遊手好閑,但也最會討帝後開心,他沒有野心,又很知道分寸。是以也頗受寵愛。先帝駕崩,他本就是沒事情做的主兒,自然一門心思全放在了傷心上。
“朕知道,也有朝臣上書,誇他一片孝心。”
“隻可惜旁人看到的是孝心,寧王哀痛實在是自己的。”明容輕聲道。
“叔元近來如何?”
“在府裏寫寫畫畫,偶爾去校場,時常和我說些先帝在時的事情。”
趙叔文笑道:“你們二人也是一同長大,自然有許多話講。父親在時盼著你們成親許多年,總算也是看到了。”
明容笑著低下頭。
其實不是,他們幾乎不會聊起先帝的事情,一個是不願意,一個是不知從何處說起。
“近來聽聞朝臣時常提起,聖人守孝期已過,而後宮無主,底下人心浮動,聖人自己作何想法呢?”她微笑著看趙叔文。
趙叔文卻搖頭:“從前是我識人不清,任意妄為,太過自大,反害了父親性命,也險些釀成大禍,如今並沒有娶妻的意思,過幾年再說吧。”
明容並不意外,她多少也猜到了,隻不過趙叔文既無妻妾,子嗣也隻有趙儇一個不得用的,大臣們不知要在他耳朵邊念叨多久。
迴到靖王府,碰到路平從書房那裏出來,路平笑著行禮,“許久不見王妃,王妃可還安好?”
“我一切都好,你可是有要事與殿下商議?”
路平搖搖頭:“隻是一些軍中的瑣事,已稟告完殿下了,瞧著殿下似有些風寒,精神有些不好,某已叫府裏的大夫去瞧了。”
風寒?早上出門時還好好的,莫不是昨晚上凍到了,現在發出來了?
明容摸了摸鼻子,趙叔元睡得恨不得半個身子都在地上,整個人貼著床沿,生怕碰到她,怕是沒蓋著被子著涼了。
心裏有一點愧疚,她帶著山迎去書房看看。
吳山已經出嫁,越山如今說定了親事,也迴自己家張羅準備,她身邊便隻剩了山迎和江潮,程夫人又給她添了兩個當做陪嫁丫頭。
一個叫翠盈,十二歲,個頭矮一些,五官玲瓏,臉圓圓的,瞧著可愛得很,做事也勤快。另一個叫朱潤,跟翠盈同歲,隻是比她高半個頭,瓜子臉,手長腳長,跑起來像根竹竿。
不過明容出入還是更多帶著山迎和江潮,用老了的人,做事也方便。
在明容進王府之前,府裏除了一群婆子,隻有馬是母的,故此一群毛頭小夥子乍一看一溜兒水靈的姑娘們,一個個挪不開眼,膽子大的趴在牆頭上看,被山迎吊著眉毛拿著掃帚一個個戳下來,還要追著他們罵二裏地,轉頭就告到明容那裏,明容又讓趙叔元收拾他們。
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那個最漂亮的丫頭是最不能惹的。
山迎留在廊下,明容敲了兩下門,見沒有迴應,便推門進去,隔著簾子望見趙叔元趴在桌上睡覺。
她走過去跪在一旁,把趙叔元推醒:“別睡了,你這姿勢睡著仔細一會兒腿麻了。路平才剛走你就能睡著,昨兒晚上捉鬼去了?”
“是捉鬼去了。”趙叔元揉著眼睛,眉頭微蹙,撐著桌麵直起身。
“你捉不捉鬼,我能不知道?”
說完,趙叔元僵住了,揉眼睛的手停在臉上,明容也咂摸出不對,這話聽著太過親昵,兩人都紅了臉,趙叔元輕咳了一聲。
明容別過臉,岔開話題:“對了,路平說你得了風寒了,大夫看過怎麽說?”
趙叔元輕輕“啊”了一聲,笑著搖頭:“沒有這樣的事,他亂說的,竟能把你騙住。”
說完又笑起來,似是愉快至極。
明容不和他說笑了,“我早上陪懷玉進宮去,碰見聖人,問他後宮無主,該如何,聖人像是對先帝的事情愧怍,這幾年打算將此事先擱置了。”
趙叔元笑了笑:“百官都盯著,時刻耳提麵命,尤其是禮部和禦史台的,都是幾張能用唾沫星子淹死人的好嘴,大哥耳根子軟,遭不住的。”
明容同意:“那你覺得,新後會選哪家的姑娘呢?”
“無非是那幾個提得最積極的臣子家女兒,大哥對此事興致不高,不會自己精挑細選,到最後被煩的不行了,自然選個其中最賢名在外,容貌也還不錯的。”
他像是還沉浸在方才的愉悅中,對這事並不關心,明容有些懊惱,起身就要走,不想和他說話了。
忽然袖子被人拉住,趙叔元仰視著她:“路平他……今日在軍營裏遇見丈人了,說他一切都好。你、你不必擔心。”
明容定在原地,半晌,緩緩歎氣:“我知道了。”
懷玉出嫁的日子到了,鄭太後特意讓她從宮裏出嫁,寧王趙叔慈奉旨持節護送,皇帝的意思是,給他找點事做。
奧古孜並沒有親至長安迎親,領頭的是一名使臣,看著並不完全是突厥人的樣貌,那人從一群觀禮的人當中看見明容,微微一愣,而後微不可查地笑了一下,點了一下頭。
戎戈並沒有見過傳聞中的昭陽縣主,隻是覺得那女子長得和徐光艫有幾分相像,再見她神情不同其他人,眼裏有幾分惆悵和落寞,便才應是那位縣主了。聽聞如今已是靖王妃,真是造化弄人。
而這點惆悵和落寞連明容自己都沒有察覺。她隻是看著峪倫部的儀仗,比起大梁送親的隊伍,並沒有那麽聲勢浩大,甚至有些零落。
除了長公主出嫁應有的一應陪嫁,鄭太後還去護國寺裏拜了七七四十九日,求了一尊白玉佛,大批優秀的大梁工匠和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的人隨著送親手隊伍一起,還帶著百家書籍,意圖重建被毀於一旦的峪倫部。
若……若一切都還沒有發生,當時浩浩蕩蕩的隊伍,前麵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碧眼青年,來接她走的。
趙叔元牽住她的手,明容迴過神,抬頭看見他關切的眼神,笑著搖了搖頭。
“你放心,我沒事。”
“嗯。”
趙叔元迴過頭,手卻沒有鬆開,眼底閃過一絲幽怨,心裏又有一點仿佛得逞的快意,手裏的力度不自覺地重了一些,明容吃痛,“嘶”的一聲,他才稍稍鬆開。
發什麽神經。
明容瞪了他一眼,趙叔元視若無睹,把本來放在身側牽著的手交握移到身前,生怕別人看不見。
戎戈自然也看見了,不過峪倫部要接的是慶寧長公主,不是靖王妃,可汗的年少情事不再重要了。
趙懷玉蓋著蓋頭,走過的地方留下點點滴滴的水痕,後世人傳說,慶寧長公主的眼淚變成了珍珠,一路從長安落到大漠,使經過的城鎮都變得富饒。
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
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霧掩臨妝月,風驚入鬢蟬。
緘書待還使,淚盡白雲天。
目送著送親的隊伍出城,忽然有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心裏慢慢化開,好像有什麽突然淡了,有什麽突然愈演愈烈。明容無法辨別,隻覺得渾身忽冷忽熱。
“明容,哪裏不舒服嗎?”
趙叔元發現她麵色紅白不定,趕緊把她攬過來看,捧著她的臉仔細瞧了半天,明容有些懵懵的,像是不明白他在做什麽。
然後突然昏了過去。
失去意識的最後一秒,明容心裏隻閃過一句話。
我好像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