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送信到東宮,約殿下城外一見,沒想到去了,便隻有康彤兒一人。”
——“太子殿下,求您救我!”
康彤兒“噗通”一聲跪倒在叔文腳邊,光舟本想出手把她拉開,卻被趙叔文製止了。
“你們康家這一出又一出的,如今又要本宮救你,是唱的哪一出?”
叔文原以為事情便都這麽結束了,誰知今日約他的會是康彤兒,因事發緊急,也沒能多帶些人出來,他警惕地掃了一眼四周,見沒什麽異樣,才稍稍放下心來。
康彤兒抬起頭,已是淚如雨下:“殿下可憐民女,康家勢小,在長安沒什麽根基,阿爺又人微言輕,便有人脅迫我家,隻要民女纏上殿下,叫東宮不得安寧,便可保康家平安,還可舉薦阿爺升官。”
“就如你說,是誰脅迫的你家?”叔文問道。
光舟想起來昨夜明容迴來說的事情,莫不是閩王在長安還有人?他看向叔文,沒說話。
“民女不能說。”康彤兒拚命地搖著頭,伏在地上。
叔文氣得冷笑一聲:“哼,你不能說,你叫本宮出來做什麽?看你在這裏哭哭啼啼的嗎?!”
“求殿下娶我!”康彤兒猛的抬起頭,雙眼通紅,幾乎是破釜沉舟般喊道。
——“荒謬!”明容忍不住道,“這種事情她都說得出口?且不說她和殿下本就不是兩情相悅,她都當別人的棋子算計到殿下頭上了!”
奧古孜看了她一眼,對光舟沉聲道:“後來呢,叔文殿下是如何答應的。”
光舟對奧古孜這樣的聽眾表示滿意,於是繼續道——
“不可理喻!”
叔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麵對一個哭的梨花帶雨的姑娘,他又拉不下臉來,且他以前也從未對人惡語相向過,最後隻渾身別扭地擠出這四個字。
見叔文要往後退,康彤兒爬過來一手扒在他一隻鞋鞋麵上,叔文不敢亂動,怕踩到她。
“求殿下救救我,救救我,那位高明說,若是民女無法進東宮,便要我全家性命,隻說是攀附東宮不成畏罪自戕,殿下!便隻是最末等的侍妾,哪怕是個宮人,憑殿下使喚,做些粗活,都是使得的!”
“民女叩請殿下,發慈悲心……”
康彤兒把額頭狠狠磕在石頭地上,沒幾下便見了血,叔文便要伸手去拉,光舟連忙拽住他。
“殿下,不可心軟……”
叔文頓了頓,還是伸手拉住康彤兒的胳膊,她卻怎麽也不肯起來。
“你站起來。”叔文無力道。
見她還不肯動,他加重了語氣:“別讓本宮催你。”
康彤兒這才艱難地站起來,額頭中間已紅了一大片,一道血跡蜿蜒而下,剛一站起來,還有些頭暈眼花的。
“本宮貴為東宮,尚未婚配,正妃之外,其餘一個都不可以有,這是前提。”
康彤兒低頭道:“民女都省得。”
光舟看不過去,將叔文拉到一邊樹下,低聲道:“殿下想做什麽!仁心太過非儲君所為。”
“……光舟。”叔文苦笑,“從小大人便說,你我相像,可誰都知道,我比你心軟,若無你輔佐,很多事我恐怕成不了。”
“所以你聽我一言,你之前便動心思幹脆娶了康家姑娘了事,已被聖人狠狠訓斥,難道你今日還要如此!事不過三,你若一而再再而三心慈手軟拖泥帶水,你不怕聖人對你儲君的分量疑心生怒?!”
連明容都說,趙叔文有經世之才,可隻有光舟和帝後,還有如今榮升太子太傅的陳太傅知道,趙叔文的經世之才,非帝王之才,需皇帝和陳太傅、光舟時時提點。
“殿下……!”光舟恨不得像康彤兒那般給趙叔文下跪磕頭,可他知道,若真是要他做到這個地步,太子……也再無意義了。
“東宮不會隻有一個女子,若以後……明宮百年亦有無數女子。光舟,太子妃本忌諱家族權勢過高之人,前些日子你妹妹進宮找我,我才發現,要說這最合適的……其實是明容。”
叔文靜靜地看著光舟的眼睛,見他瞳孔微縮,心裏自嘲地一笑。
看吧,多少人擠破了頭想進這宮牆裏,久在這其中打轉的人,其實並不希望自己的至親被送進來。
他父皇治下的皇城已比前朝光鮮得多,好歹宮人還能過得多少算是平安順遂。可前後,莫說百年,就是十年,光舟也不願意拿明容去賭。
“你放心好了,明容是你的妹妹,便也是我的妹妹,她更是三弟未來的媳婦,我做什麽也不會打算到她頭上。”
光舟自己都沒察覺到,他的麵部明顯鬆弛了下來,舒了一口氣。
叔文垂下眼簾,緩緩道:“若隻是迎她進東宮,便可揪出背後的那條大魚,哪怕康家姑娘與我無法同心同德,光是這一件,也算是我給父皇的投名狀了,朝中大臣,也不敢再質疑我。”
“可這是你的親事,一輩子的事。”光舟還是想再爭取一下,“昨日我……我的人已查到些端倪,幕後之人是個……”
“是王爺,你不說,我也能猜到,那麽之後呢?”
光舟愕然。
叔文搖搖頭:“在長安,沒有什麽是一輩子的事。”他目光漸漸堅定,光舟知道沒辦法再勸他了。
——“於男子而言,終身大事並不重要。”
光舟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吹了吹,啜了一口:“殿下當時是這麽想的吧。”
“我明白了。”明容也探身取過自己的杯子,倒了杯茶。
府裏隻有她這裏的茶,用的隻是光禿禿的茶葉煮水,家裏人雖覺得離經叛道,但也隨她去了,有時候吃得油膩了,也愛來她這裏喝點。
“叔文殿下……倒是宅心仁厚。”奧古孜盤腿坐著,兩手撐在膝蓋上。
趙叔文既救下,或者說一部分是出於善心,決意迎娶康彤兒,穩下康家的同時,也已下定決心,要康彤兒同宮中的無數女子一般,埋沒在塵埃裏。
隻要做了大梁的帝王,哪怕做不了皇後,也有無數顯貴願意把女兒塞進來。
他心裏有種說不出的不自在,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明容。趙叔文說……明容本是那個最合適的太子妃人選。徐家看似如日中天,實則人丁稀少,程家則是書香清流。
雖在大梁也待了許多年,他還是不太能理解梁人對於門第和清貴觀念,可聽了這話也大概明白了,明容是怎樣一個地位和存在。
如果能放心選為母儀天下之人,往往比任何一個公主分量都要重。
“太子婚事耗時耗力,一時間還有轉圜的餘地,以此穩下康家和幕後之人,倒也是個辦法,未必就真到了娶進門的那一步。”
明容還帶著現代人的想法,比光舟要樂觀些,畢竟不到最後,誰知道呢。
光舟道:“可這六禮一旦開始,便不好再……”
“民間婚事都尚有快報官府了,結果不成了的,此事本來情況特殊,雖說傷了些禮數,於情理還是能過得去,再說到時候若真是幕後之人落馬,必定傳得滿城皆知,誰還在乎殿下這芝麻大點的事兒。”明容滿不在乎道。
光舟被她這一套理論說得心動,心裏舒坦了些,便拿眼睛去瞟奧古孜,上下打量著他。
“……何事?”奧古孜被他看得心虛,撐著地板,往後挪了一點。
“既然太子殿下的事情說完了,不妨來談談阿史那殿下的事情,殿下以為如何呢?”光舟慢條斯理道。
明容頓時覺得自己像一隻被按在砧板上的雞,光舟的菜刀現在已經架在自己脖子上了。
“大哥!大哥這事兒吧,它、它其實,這個……”明容高聲一叫,趴到光舟麵前,光舟的目光意味深長地落到她身上,“它另有隱情!”
光舟:“有何隱情?”光舟吸了一口氣,道:“你是未出閣的姑娘,若是大人允許,私下見麵也都好說,可他這翻牆進來的,非君子所為,若是傳出去,你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咱們也是正常交往,一沒……二沒……”明容沒好意思全說,隻好撇撇嘴,有一下沒一下地瞟著光舟。
奧古孜顯然是聽出來她未言之物,耳朵尖“騰”的就紅了,好在他一頭飾品遮得嚴嚴實實。他歪著腦袋,一隻耳朵藏在領子裏,低頭把辮子捋過來,遮住另一邊。
光舟瞪了一眼奧古孜,轉向明容,苦口婆心道:“明容,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還是要注意,若傳到宮裏,你讓叔元殿下怎麽想呢?”
“趙叔元他……趙叔元他……”明容手舞足蹈,愣是沒比劃出個所以然來,隻好說,“他還小呢!”
“你……!”光舟氣不過,隻好在她頭頂輕輕敲了一下,奧古孜抬了抬手,又放下去。
明容瞪大眼睛看著光舟,她說錯什麽了嗎?趙叔元能懂什麽?那靦腆孩子還隻知道玩呢!
“總之,此事不可再有下次。”
光舟站起來,走到奧古孜身後,一把揪住他領子,奧古孜連忙爬起來,任由光舟拽著他走到門口。
“今日我姑且不告訴阿爺阿娘,若有下次,你們倆都給我等著。”
他指了指明容,明容坐在原地,不敢動。
奧古孜雖說長他兩歲,可一來理虧,二來光舟又一臉嚴肅正經,他一時也像明容一樣屈服於這個“大哥”的威嚴下,跟著一起點頭如搗蒜。
等光舟把奧古孜拽出別寒居的院門,明容趴在桌上,捏了一塊櫻桃煎丟進嘴裏。
外麵吳山急急忙忙地跑進來,看了幾眼門外,道:“姑娘,沒事吧?方才大公子進來時,真是嚇死奴婢們了。”
明容抬頭看了她一眼,又趴迴去:“你們這幫人,也不給我通風報信,好險,大哥不跟我計較,若來的是我阿娘,我怕是要去跪家祠了。”
“都是奴婢的錯。”吳山歉疚道,跪到明容身旁,給她揉肩捶背,“隻是姑娘,下次萬萬不可如此了,有損姑娘清譽呀。”
“清譽?我有什麽清譽,都快半個已婚婦女了,這東西有什麽用。”
明容嘟囔著,吳山沒聽清,“啊”了一聲,明容也沒再理會。
當晚,便聽徐照樸說,太子和皇帝二人關在紫宸殿裏足足有兩個時辰,聊了不知些什麽東西,出來便見父子倆麵色陰晴不定,然後下旨,擇康家姑娘為太子妃。
此事一出,震驚朝野。
明明前幾日還說康家謝罪了,怎麽今日就擇了人家女兒為太子妃?
一時間彈劾痛罵的折子和褒揚誇讚的折子滿天飛,皇帝一律不看,全丟給三省的人。
“真是造了孽!”
徐照樸一邊吃夜宵,一邊痛心疾首。
東宮那兒給的說法是,不願白白毀了康家姑娘名聲,且康彤兒速來有溫柔賢淑、聰穎孝悌的美名,是東宮良配。而且太子妃娶自低門,也暗示著寒門士子將得到更多的重視,不僅現在皇帝如此,未來的皇帝更是如此。
臣子中出自寒門的自然對趙叔文歌功頌德,高門子弟有誇的也有罵的,有人開始警覺,也有人表示無所謂,不過是娶媳婦的事兒。總之各家自有各家的理,反正東宮婚事的相應事宜,已開始慢慢著手準備了。
長安的閨眷中此事也如驚天炸雷,素來有瞧不上康家的人,眼見著康彤兒就要麻雀飛上枝,又是眼紅嫉妒,又想著如何彌補巴結,一定要緊趕慢趕出幾個宴會請她來才好。
“此事既已塵埃落定,二郎還是盯著先前明容說的,不是閩王便是晉王,這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我省得,我派出去的人,且還要一個多月,才能到南境呢。”
程夫人給徐照樸又舀了一碗魚湯,他正餓的眼冒金星呢,拿到手裏看也沒仔細看就一幹而淨,幸虧程夫人知道他的德行,沒給裏麵夾魚肉,隻有湯,不然非得讓刺卡住。
“你別餓死鬼投胎似的,慢點別噎著了。”程夫人責備道。
“阿皎不知道,聖人和殿下在裏頭議事,這一時也沒顧得上咱們的吃食,我實在是要給餓死了。”徐照樸眼巴巴盯著程夫人手裏的碗,讓她多夾點魚肉。
程夫人打趣他:“那你可就要成第一個被皇帝餓死的忠勇侯了。”
“那也太不好聽了。”徐照樸撇撇嘴,接過碗來。
——“太子殿下,求您救我!”
康彤兒“噗通”一聲跪倒在叔文腳邊,光舟本想出手把她拉開,卻被趙叔文製止了。
“你們康家這一出又一出的,如今又要本宮救你,是唱的哪一出?”
叔文原以為事情便都這麽結束了,誰知今日約他的會是康彤兒,因事發緊急,也沒能多帶些人出來,他警惕地掃了一眼四周,見沒什麽異樣,才稍稍放下心來。
康彤兒抬起頭,已是淚如雨下:“殿下可憐民女,康家勢小,在長安沒什麽根基,阿爺又人微言輕,便有人脅迫我家,隻要民女纏上殿下,叫東宮不得安寧,便可保康家平安,還可舉薦阿爺升官。”
“就如你說,是誰脅迫的你家?”叔文問道。
光舟想起來昨夜明容迴來說的事情,莫不是閩王在長安還有人?他看向叔文,沒說話。
“民女不能說。”康彤兒拚命地搖著頭,伏在地上。
叔文氣得冷笑一聲:“哼,你不能說,你叫本宮出來做什麽?看你在這裏哭哭啼啼的嗎?!”
“求殿下娶我!”康彤兒猛的抬起頭,雙眼通紅,幾乎是破釜沉舟般喊道。
——“荒謬!”明容忍不住道,“這種事情她都說得出口?且不說她和殿下本就不是兩情相悅,她都當別人的棋子算計到殿下頭上了!”
奧古孜看了她一眼,對光舟沉聲道:“後來呢,叔文殿下是如何答應的。”
光舟對奧古孜這樣的聽眾表示滿意,於是繼續道——
“不可理喻!”
叔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麵對一個哭的梨花帶雨的姑娘,他又拉不下臉來,且他以前也從未對人惡語相向過,最後隻渾身別扭地擠出這四個字。
見叔文要往後退,康彤兒爬過來一手扒在他一隻鞋鞋麵上,叔文不敢亂動,怕踩到她。
“求殿下救救我,救救我,那位高明說,若是民女無法進東宮,便要我全家性命,隻說是攀附東宮不成畏罪自戕,殿下!便隻是最末等的侍妾,哪怕是個宮人,憑殿下使喚,做些粗活,都是使得的!”
“民女叩請殿下,發慈悲心……”
康彤兒把額頭狠狠磕在石頭地上,沒幾下便見了血,叔文便要伸手去拉,光舟連忙拽住他。
“殿下,不可心軟……”
叔文頓了頓,還是伸手拉住康彤兒的胳膊,她卻怎麽也不肯起來。
“你站起來。”叔文無力道。
見她還不肯動,他加重了語氣:“別讓本宮催你。”
康彤兒這才艱難地站起來,額頭中間已紅了一大片,一道血跡蜿蜒而下,剛一站起來,還有些頭暈眼花的。
“本宮貴為東宮,尚未婚配,正妃之外,其餘一個都不可以有,這是前提。”
康彤兒低頭道:“民女都省得。”
光舟看不過去,將叔文拉到一邊樹下,低聲道:“殿下想做什麽!仁心太過非儲君所為。”
“……光舟。”叔文苦笑,“從小大人便說,你我相像,可誰都知道,我比你心軟,若無你輔佐,很多事我恐怕成不了。”
“所以你聽我一言,你之前便動心思幹脆娶了康家姑娘了事,已被聖人狠狠訓斥,難道你今日還要如此!事不過三,你若一而再再而三心慈手軟拖泥帶水,你不怕聖人對你儲君的分量疑心生怒?!”
連明容都說,趙叔文有經世之才,可隻有光舟和帝後,還有如今榮升太子太傅的陳太傅知道,趙叔文的經世之才,非帝王之才,需皇帝和陳太傅、光舟時時提點。
“殿下……!”光舟恨不得像康彤兒那般給趙叔文下跪磕頭,可他知道,若真是要他做到這個地步,太子……也再無意義了。
“東宮不會隻有一個女子,若以後……明宮百年亦有無數女子。光舟,太子妃本忌諱家族權勢過高之人,前些日子你妹妹進宮找我,我才發現,要說這最合適的……其實是明容。”
叔文靜靜地看著光舟的眼睛,見他瞳孔微縮,心裏自嘲地一笑。
看吧,多少人擠破了頭想進這宮牆裏,久在這其中打轉的人,其實並不希望自己的至親被送進來。
他父皇治下的皇城已比前朝光鮮得多,好歹宮人還能過得多少算是平安順遂。可前後,莫說百年,就是十年,光舟也不願意拿明容去賭。
“你放心好了,明容是你的妹妹,便也是我的妹妹,她更是三弟未來的媳婦,我做什麽也不會打算到她頭上。”
光舟自己都沒察覺到,他的麵部明顯鬆弛了下來,舒了一口氣。
叔文垂下眼簾,緩緩道:“若隻是迎她進東宮,便可揪出背後的那條大魚,哪怕康家姑娘與我無法同心同德,光是這一件,也算是我給父皇的投名狀了,朝中大臣,也不敢再質疑我。”
“可這是你的親事,一輩子的事。”光舟還是想再爭取一下,“昨日我……我的人已查到些端倪,幕後之人是個……”
“是王爺,你不說,我也能猜到,那麽之後呢?”
光舟愕然。
叔文搖搖頭:“在長安,沒有什麽是一輩子的事。”他目光漸漸堅定,光舟知道沒辦法再勸他了。
——“於男子而言,終身大事並不重要。”
光舟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吹了吹,啜了一口:“殿下當時是這麽想的吧。”
“我明白了。”明容也探身取過自己的杯子,倒了杯茶。
府裏隻有她這裏的茶,用的隻是光禿禿的茶葉煮水,家裏人雖覺得離經叛道,但也隨她去了,有時候吃得油膩了,也愛來她這裏喝點。
“叔文殿下……倒是宅心仁厚。”奧古孜盤腿坐著,兩手撐在膝蓋上。
趙叔文既救下,或者說一部分是出於善心,決意迎娶康彤兒,穩下康家的同時,也已下定決心,要康彤兒同宮中的無數女子一般,埋沒在塵埃裏。
隻要做了大梁的帝王,哪怕做不了皇後,也有無數顯貴願意把女兒塞進來。
他心裏有種說不出的不自在,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明容。趙叔文說……明容本是那個最合適的太子妃人選。徐家看似如日中天,實則人丁稀少,程家則是書香清流。
雖在大梁也待了許多年,他還是不太能理解梁人對於門第和清貴觀念,可聽了這話也大概明白了,明容是怎樣一個地位和存在。
如果能放心選為母儀天下之人,往往比任何一個公主分量都要重。
“太子婚事耗時耗力,一時間還有轉圜的餘地,以此穩下康家和幕後之人,倒也是個辦法,未必就真到了娶進門的那一步。”
明容還帶著現代人的想法,比光舟要樂觀些,畢竟不到最後,誰知道呢。
光舟道:“可這六禮一旦開始,便不好再……”
“民間婚事都尚有快報官府了,結果不成了的,此事本來情況特殊,雖說傷了些禮數,於情理還是能過得去,再說到時候若真是幕後之人落馬,必定傳得滿城皆知,誰還在乎殿下這芝麻大點的事兒。”明容滿不在乎道。
光舟被她這一套理論說得心動,心裏舒坦了些,便拿眼睛去瞟奧古孜,上下打量著他。
“……何事?”奧古孜被他看得心虛,撐著地板,往後挪了一點。
“既然太子殿下的事情說完了,不妨來談談阿史那殿下的事情,殿下以為如何呢?”光舟慢條斯理道。
明容頓時覺得自己像一隻被按在砧板上的雞,光舟的菜刀現在已經架在自己脖子上了。
“大哥!大哥這事兒吧,它、它其實,這個……”明容高聲一叫,趴到光舟麵前,光舟的目光意味深長地落到她身上,“它另有隱情!”
光舟:“有何隱情?”光舟吸了一口氣,道:“你是未出閣的姑娘,若是大人允許,私下見麵也都好說,可他這翻牆進來的,非君子所為,若是傳出去,你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咱們也是正常交往,一沒……二沒……”明容沒好意思全說,隻好撇撇嘴,有一下沒一下地瞟著光舟。
奧古孜顯然是聽出來她未言之物,耳朵尖“騰”的就紅了,好在他一頭飾品遮得嚴嚴實實。他歪著腦袋,一隻耳朵藏在領子裏,低頭把辮子捋過來,遮住另一邊。
光舟瞪了一眼奧古孜,轉向明容,苦口婆心道:“明容,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情還是要注意,若傳到宮裏,你讓叔元殿下怎麽想呢?”
“趙叔元他……趙叔元他……”明容手舞足蹈,愣是沒比劃出個所以然來,隻好說,“他還小呢!”
“你……!”光舟氣不過,隻好在她頭頂輕輕敲了一下,奧古孜抬了抬手,又放下去。
明容瞪大眼睛看著光舟,她說錯什麽了嗎?趙叔元能懂什麽?那靦腆孩子還隻知道玩呢!
“總之,此事不可再有下次。”
光舟站起來,走到奧古孜身後,一把揪住他領子,奧古孜連忙爬起來,任由光舟拽著他走到門口。
“今日我姑且不告訴阿爺阿娘,若有下次,你們倆都給我等著。”
他指了指明容,明容坐在原地,不敢動。
奧古孜雖說長他兩歲,可一來理虧,二來光舟又一臉嚴肅正經,他一時也像明容一樣屈服於這個“大哥”的威嚴下,跟著一起點頭如搗蒜。
等光舟把奧古孜拽出別寒居的院門,明容趴在桌上,捏了一塊櫻桃煎丟進嘴裏。
外麵吳山急急忙忙地跑進來,看了幾眼門外,道:“姑娘,沒事吧?方才大公子進來時,真是嚇死奴婢們了。”
明容抬頭看了她一眼,又趴迴去:“你們這幫人,也不給我通風報信,好險,大哥不跟我計較,若來的是我阿娘,我怕是要去跪家祠了。”
“都是奴婢的錯。”吳山歉疚道,跪到明容身旁,給她揉肩捶背,“隻是姑娘,下次萬萬不可如此了,有損姑娘清譽呀。”
“清譽?我有什麽清譽,都快半個已婚婦女了,這東西有什麽用。”
明容嘟囔著,吳山沒聽清,“啊”了一聲,明容也沒再理會。
當晚,便聽徐照樸說,太子和皇帝二人關在紫宸殿裏足足有兩個時辰,聊了不知些什麽東西,出來便見父子倆麵色陰晴不定,然後下旨,擇康家姑娘為太子妃。
此事一出,震驚朝野。
明明前幾日還說康家謝罪了,怎麽今日就擇了人家女兒為太子妃?
一時間彈劾痛罵的折子和褒揚誇讚的折子滿天飛,皇帝一律不看,全丟給三省的人。
“真是造了孽!”
徐照樸一邊吃夜宵,一邊痛心疾首。
東宮那兒給的說法是,不願白白毀了康家姑娘名聲,且康彤兒速來有溫柔賢淑、聰穎孝悌的美名,是東宮良配。而且太子妃娶自低門,也暗示著寒門士子將得到更多的重視,不僅現在皇帝如此,未來的皇帝更是如此。
臣子中出自寒門的自然對趙叔文歌功頌德,高門子弟有誇的也有罵的,有人開始警覺,也有人表示無所謂,不過是娶媳婦的事兒。總之各家自有各家的理,反正東宮婚事的相應事宜,已開始慢慢著手準備了。
長安的閨眷中此事也如驚天炸雷,素來有瞧不上康家的人,眼見著康彤兒就要麻雀飛上枝,又是眼紅嫉妒,又想著如何彌補巴結,一定要緊趕慢趕出幾個宴會請她來才好。
“此事既已塵埃落定,二郎還是盯著先前明容說的,不是閩王便是晉王,這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我省得,我派出去的人,且還要一個多月,才能到南境呢。”
程夫人給徐照樸又舀了一碗魚湯,他正餓的眼冒金星呢,拿到手裏看也沒仔細看就一幹而淨,幸虧程夫人知道他的德行,沒給裏麵夾魚肉,隻有湯,不然非得讓刺卡住。
“你別餓死鬼投胎似的,慢點別噎著了。”程夫人責備道。
“阿皎不知道,聖人和殿下在裏頭議事,這一時也沒顧得上咱們的吃食,我實在是要給餓死了。”徐照樸眼巴巴盯著程夫人手裏的碗,讓她多夾點魚肉。
程夫人打趣他:“那你可就要成第一個被皇帝餓死的忠勇侯了。”
“那也太不好聽了。”徐照樸撇撇嘴,接過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