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日宴迴來後,已是傍晚,一家人俱有些疲憊,在正廳用飯後便各自迴屋。
明容從迴來的路上起便有些悶悶不樂,誰問都不說,程夫人便不再管她,徐照樸也不好多問。
等各自都迴去了,程夫人使人來傳了吳山過去,來人見四個丫鬟都在院子裏做事,便問小姐在裏屋做什麽,四人隻說不讓進,也不知在做什麽,那丫鬟便帶了吳山走了。
“小姐今日,見過什麽人,做過什麽事?你都細細說來。”
“迴夫人,小姐今日四處賞玩,隻碰見大公主與晉王府小姐時多說了幾句話,見到了峪倫部王子,後來同老爺一起看完射藝,就與夫人用飯了,再後來,又與峪倫部王子說了會兒子話,就自去玩了。”
程夫人眉心微擰:“峪倫部王子?他們說什麽了?”
吳山道:“是一些峪倫部的鄉土風物,別的再沒了。”
見再問不出什麽,程夫人就讓吳山下去了。屋裏燈點的不多,略有些暗。桌上燭火搖曳,程夫人秀美的五官忽明忽暗。
鍾媽媽繞到她身後替她按著鬢角,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許是小丫頭玩累了犯懶罷了,夫人不必太過憂心。”
程夫人苦笑:“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孩子自小心思重,她雖有時候同她兩個哥哥撒嬌,要些玩意兒首飾,可誰都知道,她並不真計較這些東西。說到底,圓圓是性情中人,除了性情二字之外,她什麽都不曾真的在意。”
“小姐天真純良,又不計較俗物,這不是好事麽?”
程夫人搖了搖頭。
“媽媽你不懂。我也勸過、戒過她好幾迴,軍國之事,若無作為,就不要輕談,我也知道,女人在這事情上,終究無事可做。可她要談要做,不是她鑽營,也不是她忠君,是她心裏有她阿爺,她也想做,別的,她不在乎。她同我說過,她看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就因為這隻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是萬物更迭,才讓年歲更替有了尺度,才讓她覺得鮮活,讓我覺得就好像……她珍惜這世間,如果非要離開,也不會舍不得。這有時候讓我害怕,好像她不是我肚子裏蹦出來八年的孩子,是自有天公地道,隨便來這世上走一遭的,凡事盡她想盡的力,之後便不計較。”
“自她懂事起……不,自她誕生起,我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仿佛她一轉眼就要離開我一樣,她有時候看得開得不像一個孩子。”程夫人帶著點哭腔道。
鍾媽媽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可小姐那夜帶人守侯府,她心裏是念著夫人這一家子人的。小姐這該在乎的,不是一個也沒落下。是小姐天生麗質,處事通達,自有她的福氣的。”
其實鍾媽媽自己也知道,這話不過是說出來哄程夫人的,明容剛生那會兒,她同乳母一起貼身照顧過幾年,不是沒有見過,那嬰孩兒有時候,一瞬間眼睛裏的淡漠疏離,讓她覺得這孩子平時隻是在依葫蘆畫瓢兒做姿態罷了,並不真上心。
明容迴了屋子,屏退眾人,一個人隻脫了鞋就鑽進被窩裏,然後鼻尖猛酸,感受到眼前的一片被褥慢慢發熱發濕,最後嘴角溢出嗚咽的哭聲來,哭的一發不可收拾。
她有多久沒這麽哭過了,自己都不記得。直哭得渾身無力,氣也喘不上來,才慢慢地止住。
她記得,在兵變之前,自己查看《四海堪輿圖》時,程夫人就對自己說過,不會攔著自己涉獵政事,可最後舅舅帶了消息來,母親沒有告訴自己隻言片語,隻是在兵變當晚讓她去看看,見識見識。
那時候她就隱約猜到了,程夫人給她的一切自由和希望,隻是因為她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而忠勇侯府也有這個能力護住她。等到她真正嫁給趙叔元之後,等著她的就隻剩一個後院了。縱然清貴世家瞧不上三妻四妾之流,親王卻往往不可能隻有一個王妃,趙懷鐺的爹媽是實在好得蜜裏調油了,才沒能給側妃空出來個縫隙鑽。
現在的一切安逸榮寵瀟灑自由,隻是因為有一個被框定好的未來。她的未來就是在忠勇侯府羽翼的庇護下,嫁給三皇子,安度後半生。
所以她在聽到徐照樸說要努力讓她去西北看看,在聽到奧古孜談論自己的家鄉時,才會那麽心動又那麽傷心。
每每見一眾不熟悉的貴婦小姐時都要做足了規矩,言行舉止要不落人口舌,要儼然大家閨秀,再大了還要婦言婦功,婦容婦德。不做好就是不體麵,就是不如小門小戶養出來的,惹人笑話,沒有禮義廉恥。
本以為八年她要習慣了,可是今日見了奧古孜,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喘不過氣來。
他眉宇間有多恣意隨性,張揚放浪,自己就有多覺得被脖子上隱形的枷鎖勒得疼。習慣於有無數人生可能的她,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
奧古孜不是叔慈和光艫這樣的京城風流,而是莽荒草海養出來的真正的瀟灑無形。
她想起來以前曾見過的一個走南闖北的商賈,帶著他的妻女,這家人家中雖已堆金砌玉,可到底難與侯府相比,但他們眼中那種看過大千世界的喜悅和安寧,是京中多數貴女沒有的。
四月初,關內道出現旱情,原本調動各地運糧,朝廷撥款賑災,事態並不算嚴重,然而四月中旬黃河淩汛,旱災碰上澇災,一下波及了好幾州,加上各地災民流竄,河西涼州也被掃了重重一尾巴。
朝堂上為如何處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受災各州的刺史連著上了好幾個折子,先是請罪,說自己無能,再說實在是不行了希望朝廷加大撥款撥糧力度。禦史台頓時撂了臉子,大罵幾個刺史不知天高地厚才德有虧,這些年地方攢的和前些日子撥下去的,怎麽著也夠了,戶部尚書也出來說,確實是算盤珠子都打爆了,不說夠用,要是再精打細算一點還能有盈餘。
這下好了,這相當於觸了古往今來所有皇帝的逆鱗——在賑災錢糧上貪墨克扣。
但立刻又有人出來說,這人算不如天算,這災區不比京城太平地界,什麽都能坐下來定定心心明明白白算的,那不一定就是真的有錢不花,興許是真沒錢了呢?為今之計最重要的先是穩定民心,安頓災民。
那麽怎麽辦?朝廷要不要派人?找誰去?到底要不要再撥錢糧?撥多少?
朝堂上連吵了七天沒吵出個結果,沒有結果,皇帝心情就不好,皇帝心情不好,手下人日子就難過。
明容連著好幾天去書閣,看到三個叔掛著六個黑眼圈,麵色蠟黃唇無血色,尤其是叔文,感覺小小年紀頭發都掉了一大把。懷玉也沒什麽好臉色,她雖不至於像三個哥哥一樣被皇帝拉去奏對,可國家有難她的國母母後也沒有好心情,不是在道觀裏祈福就是跑去皇帝書房研墨捏肩,說聖人你別太擔心。於是懷玉每天看著鄭皇後團團轉幹著急,可她也什麽都做不了。
加上她那個光舟大哥,要不是覺得禮法有虧一定跑去皇帝書房門口聽壁腳,整日也是垂頭喪氣愁眉苦臉,並表示,朝廷這多吵一日西北百姓就要多受苦一天。這點明容表示讚同,不能光吵架不幹事的。
徐照樸這身在朝中,整日裏被一群文官罵戰灌了一耳朵“聖人言”和“之乎者也”,迴到府中也兩眼空洞麵色灰敗,活像人家會試出來的書生。程大才女心憂天下,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等徐照樸迴來後也是和他小兩口子房裏絮絮叨叨。
光艫……光艫突然就話變少了,成日裏眉頭緊鎖也不知道在想什麽,走在路上也緊低著頭,要不是有小廝看著他早晚得進池子裏。
於是帝後不算,明容的日常生活中一下就有八個人受到了此次事情的嚴重牽連。明容覺得生活的上空被籠著一片烏雲,好崩潰。
哦,忘了一提,奧古孜最近也憂心忡忡,之前在騎射場遇見過一次,說是峪倫部雖在關外,但他有個妹妹這幾個月一直留在三受降城一帶,並且他這個妹妹是個閑不住的主子,意思就是,很有可能,她會往南邊跑,那不就進了災區了。
明容一時頭大。
到了第八日,總算是出結果了,皇帝這次很大手筆,直接派了戶部尚書薛大人和徐照樸作為欽差大臣一同賑災,你戶部不是能算賬嗎?那你去把這賬本給朕理明白了,徐照樸一向征戰西北,派他護送朕放心。又額外踹了一個工部侍郎朱大人,讓他去瞧瞧水利工程和災後重建。當然,這個主要負責的人,是徐照樸,其他兩個一個是算盤一個是尺子。
本來這事兒跟明容也沒什麽關係,她雖念著徐照樸要帶她去西北,可也知道這種時候且不說能不能帶家屬,就是帶了她去,她這東西還沒學明白呢,她能不添亂就很不錯了,根本沒什麽用。
可沒想到徐照樸是真的下了決心了。欽差的事情剛出來,他就跑去紫宸殿找皇帝,果然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出來,皇帝說且不論明容還是懷玉的伴讀,就是這麽個事情你帶個小丫頭去做什麽?
明容聽說了也很不理解,又不是去駐防要帶上家屬,就是非要帶,忠勇侯府無長輩,除非一家子都走,不然程夫人肯定是不能走,世子可去可不去,但若日子久侯府沒個發言人不行,所以光舟不能去,那再剩下的,怎麽著他一大男人帶著個女兒出去也不方便不是?
可轉念一想明容就覺得,好像女兒去哪兒都不太方便,衣食住行妝奩首飾的,算了,看皇帝的意思吧。
徐照樸一次被罵迴來不死心,第二天再去,又不成,皇帝說你這是胡鬧!徐照樸說隻要一日不出發他就還來。
最後是鄭皇後看不下去了,她雖然心疼明容也不願意她去受那種苦,於是傳了程夫人進宮,問問她是什麽想法。
兩個人在清寧宮屏退眾人促膝長談了許久,最後程夫人和徐照樸一道迴了侯府,鄭皇後穿戴整齊去見了皇帝,二人又談了許久,談的什麽不知道,隻是最終皇帝是點了頭的。對外沒有大肆聲張,但隻說忠勇侯以千金置帳中,以表賑災的決心。
晴天霹靂這個詞用的不準確,但明容聽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就像被雷劈了一樣,一臉懵,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動一下。
“你倒是說句話啊?”徐照樸有些急,他好不容易給女兒求來的,怎麽她反而不高興。
半晌,明容木木道:“我去了幹嘛呀?我一不會算錢糧人丁,二不會疏通河道,三我也不會種地。我去了幹嘛呀?”
“這……”徐照樸被她一下堵得說不出話,這丫頭怎麽跟皇帝一個腦迴路!隻能另辟蹊徑,“你怎麽不會算人丁錢糧!你阿娘都是怎麽教你的,那些府裏流水賬莊戶事務的,不都教你了麽?”
明容看了一眼一旁的程夫人,掰著手指反駁道:“這府中的流水賬、人丁、采買、莊務,都是京中大家瑣事,這與賑災的來去可大著呢!這怎麽能一樣!阿爺你糊塗了!”
徐照樸佯怒道:“怎麽跟你阿爺說話呢!”
明容頓時蔫兒巴了,嘟囔著嘴低頭扣手,被程夫人瞪了一眼,把手放迴兩邊。
“總之,就這麽定了,你隻當去見見事情,別的不要添亂。”徐照樸一錘定音。
明容真是要給他跪下來:“哎喲阿爺我哪裏敢呀這又不是我求得來的,我哪裏敢添亂呀,圓圓一定乖乖的什麽都不做,就做個吉祥物。”
徐明容真的是出離的無語了,她是想出去闖蕩沒錯,可借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借著這種事情。幸好就帶她一個人,這事兒也不算大,她到時候隻要做個鵪鶉就好了,別的不懂的什麽也別瞎摻和。
明容突然就覺得前幾天鬱鬱寡歡的她顯得有些可笑了。生活真是處處有“驚喜”。
明容從迴來的路上起便有些悶悶不樂,誰問都不說,程夫人便不再管她,徐照樸也不好多問。
等各自都迴去了,程夫人使人來傳了吳山過去,來人見四個丫鬟都在院子裏做事,便問小姐在裏屋做什麽,四人隻說不讓進,也不知在做什麽,那丫鬟便帶了吳山走了。
“小姐今日,見過什麽人,做過什麽事?你都細細說來。”
“迴夫人,小姐今日四處賞玩,隻碰見大公主與晉王府小姐時多說了幾句話,見到了峪倫部王子,後來同老爺一起看完射藝,就與夫人用飯了,再後來,又與峪倫部王子說了會兒子話,就自去玩了。”
程夫人眉心微擰:“峪倫部王子?他們說什麽了?”
吳山道:“是一些峪倫部的鄉土風物,別的再沒了。”
見再問不出什麽,程夫人就讓吳山下去了。屋裏燈點的不多,略有些暗。桌上燭火搖曳,程夫人秀美的五官忽明忽暗。
鍾媽媽繞到她身後替她按著鬢角,猶豫了片刻,開口道:“許是小丫頭玩累了犯懶罷了,夫人不必太過憂心。”
程夫人苦笑:“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孩子自小心思重,她雖有時候同她兩個哥哥撒嬌,要些玩意兒首飾,可誰都知道,她並不真計較這些東西。說到底,圓圓是性情中人,除了性情二字之外,她什麽都不曾真的在意。”
“小姐天真純良,又不計較俗物,這不是好事麽?”
程夫人搖了搖頭。
“媽媽你不懂。我也勸過、戒過她好幾迴,軍國之事,若無作為,就不要輕談,我也知道,女人在這事情上,終究無事可做。可她要談要做,不是她鑽營,也不是她忠君,是她心裏有她阿爺,她也想做,別的,她不在乎。她同我說過,她看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就因為這隻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是萬物更迭,才讓年歲更替有了尺度,才讓她覺得鮮活,讓我覺得就好像……她珍惜這世間,如果非要離開,也不會舍不得。這有時候讓我害怕,好像她不是我肚子裏蹦出來八年的孩子,是自有天公地道,隨便來這世上走一遭的,凡事盡她想盡的力,之後便不計較。”
“自她懂事起……不,自她誕生起,我無時無刻不提心吊膽,仿佛她一轉眼就要離開我一樣,她有時候看得開得不像一個孩子。”程夫人帶著點哭腔道。
鍾媽媽也忍不住紅了眼眶:“可小姐那夜帶人守侯府,她心裏是念著夫人這一家子人的。小姐這該在乎的,不是一個也沒落下。是小姐天生麗質,處事通達,自有她的福氣的。”
其實鍾媽媽自己也知道,這話不過是說出來哄程夫人的,明容剛生那會兒,她同乳母一起貼身照顧過幾年,不是沒有見過,那嬰孩兒有時候,一瞬間眼睛裏的淡漠疏離,讓她覺得這孩子平時隻是在依葫蘆畫瓢兒做姿態罷了,並不真上心。
明容迴了屋子,屏退眾人,一個人隻脫了鞋就鑽進被窩裏,然後鼻尖猛酸,感受到眼前的一片被褥慢慢發熱發濕,最後嘴角溢出嗚咽的哭聲來,哭的一發不可收拾。
她有多久沒這麽哭過了,自己都不記得。直哭得渾身無力,氣也喘不上來,才慢慢地止住。
她記得,在兵變之前,自己查看《四海堪輿圖》時,程夫人就對自己說過,不會攔著自己涉獵政事,可最後舅舅帶了消息來,母親沒有告訴自己隻言片語,隻是在兵變當晚讓她去看看,見識見識。
那時候她就隱約猜到了,程夫人給她的一切自由和希望,隻是因為她還是個未出閣的姑娘,而忠勇侯府也有這個能力護住她。等到她真正嫁給趙叔元之後,等著她的就隻剩一個後院了。縱然清貴世家瞧不上三妻四妾之流,親王卻往往不可能隻有一個王妃,趙懷鐺的爹媽是實在好得蜜裏調油了,才沒能給側妃空出來個縫隙鑽。
現在的一切安逸榮寵瀟灑自由,隻是因為有一個被框定好的未來。她的未來就是在忠勇侯府羽翼的庇護下,嫁給三皇子,安度後半生。
所以她在聽到徐照樸說要努力讓她去西北看看,在聽到奧古孜談論自己的家鄉時,才會那麽心動又那麽傷心。
每每見一眾不熟悉的貴婦小姐時都要做足了規矩,言行舉止要不落人口舌,要儼然大家閨秀,再大了還要婦言婦功,婦容婦德。不做好就是不體麵,就是不如小門小戶養出來的,惹人笑話,沒有禮義廉恥。
本以為八年她要習慣了,可是今日見了奧古孜,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喘不過氣來。
他眉宇間有多恣意隨性,張揚放浪,自己就有多覺得被脖子上隱形的枷鎖勒得疼。習慣於有無數人生可能的她,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
奧古孜不是叔慈和光艫這樣的京城風流,而是莽荒草海養出來的真正的瀟灑無形。
她想起來以前曾見過的一個走南闖北的商賈,帶著他的妻女,這家人家中雖已堆金砌玉,可到底難與侯府相比,但他們眼中那種看過大千世界的喜悅和安寧,是京中多數貴女沒有的。
四月初,關內道出現旱情,原本調動各地運糧,朝廷撥款賑災,事態並不算嚴重,然而四月中旬黃河淩汛,旱災碰上澇災,一下波及了好幾州,加上各地災民流竄,河西涼州也被掃了重重一尾巴。
朝堂上為如何處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受災各州的刺史連著上了好幾個折子,先是請罪,說自己無能,再說實在是不行了希望朝廷加大撥款撥糧力度。禦史台頓時撂了臉子,大罵幾個刺史不知天高地厚才德有虧,這些年地方攢的和前些日子撥下去的,怎麽著也夠了,戶部尚書也出來說,確實是算盤珠子都打爆了,不說夠用,要是再精打細算一點還能有盈餘。
這下好了,這相當於觸了古往今來所有皇帝的逆鱗——在賑災錢糧上貪墨克扣。
但立刻又有人出來說,這人算不如天算,這災區不比京城太平地界,什麽都能坐下來定定心心明明白白算的,那不一定就是真的有錢不花,興許是真沒錢了呢?為今之計最重要的先是穩定民心,安頓災民。
那麽怎麽辦?朝廷要不要派人?找誰去?到底要不要再撥錢糧?撥多少?
朝堂上連吵了七天沒吵出個結果,沒有結果,皇帝心情就不好,皇帝心情不好,手下人日子就難過。
明容連著好幾天去書閣,看到三個叔掛著六個黑眼圈,麵色蠟黃唇無血色,尤其是叔文,感覺小小年紀頭發都掉了一大把。懷玉也沒什麽好臉色,她雖不至於像三個哥哥一樣被皇帝拉去奏對,可國家有難她的國母母後也沒有好心情,不是在道觀裏祈福就是跑去皇帝書房研墨捏肩,說聖人你別太擔心。於是懷玉每天看著鄭皇後團團轉幹著急,可她也什麽都做不了。
加上她那個光舟大哥,要不是覺得禮法有虧一定跑去皇帝書房門口聽壁腳,整日也是垂頭喪氣愁眉苦臉,並表示,朝廷這多吵一日西北百姓就要多受苦一天。這點明容表示讚同,不能光吵架不幹事的。
徐照樸這身在朝中,整日裏被一群文官罵戰灌了一耳朵“聖人言”和“之乎者也”,迴到府中也兩眼空洞麵色灰敗,活像人家會試出來的書生。程大才女心憂天下,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等徐照樸迴來後也是和他小兩口子房裏絮絮叨叨。
光艫……光艫突然就話變少了,成日裏眉頭緊鎖也不知道在想什麽,走在路上也緊低著頭,要不是有小廝看著他早晚得進池子裏。
於是帝後不算,明容的日常生活中一下就有八個人受到了此次事情的嚴重牽連。明容覺得生活的上空被籠著一片烏雲,好崩潰。
哦,忘了一提,奧古孜最近也憂心忡忡,之前在騎射場遇見過一次,說是峪倫部雖在關外,但他有個妹妹這幾個月一直留在三受降城一帶,並且他這個妹妹是個閑不住的主子,意思就是,很有可能,她會往南邊跑,那不就進了災區了。
明容一時頭大。
到了第八日,總算是出結果了,皇帝這次很大手筆,直接派了戶部尚書薛大人和徐照樸作為欽差大臣一同賑災,你戶部不是能算賬嗎?那你去把這賬本給朕理明白了,徐照樸一向征戰西北,派他護送朕放心。又額外踹了一個工部侍郎朱大人,讓他去瞧瞧水利工程和災後重建。當然,這個主要負責的人,是徐照樸,其他兩個一個是算盤一個是尺子。
本來這事兒跟明容也沒什麽關係,她雖念著徐照樸要帶她去西北,可也知道這種時候且不說能不能帶家屬,就是帶了她去,她這東西還沒學明白呢,她能不添亂就很不錯了,根本沒什麽用。
可沒想到徐照樸是真的下了決心了。欽差的事情剛出來,他就跑去紫宸殿找皇帝,果然被罵了個狗血淋頭出來,皇帝說且不論明容還是懷玉的伴讀,就是這麽個事情你帶個小丫頭去做什麽?
明容聽說了也很不理解,又不是去駐防要帶上家屬,就是非要帶,忠勇侯府無長輩,除非一家子都走,不然程夫人肯定是不能走,世子可去可不去,但若日子久侯府沒個發言人不行,所以光舟不能去,那再剩下的,怎麽著他一大男人帶著個女兒出去也不方便不是?
可轉念一想明容就覺得,好像女兒去哪兒都不太方便,衣食住行妝奩首飾的,算了,看皇帝的意思吧。
徐照樸一次被罵迴來不死心,第二天再去,又不成,皇帝說你這是胡鬧!徐照樸說隻要一日不出發他就還來。
最後是鄭皇後看不下去了,她雖然心疼明容也不願意她去受那種苦,於是傳了程夫人進宮,問問她是什麽想法。
兩個人在清寧宮屏退眾人促膝長談了許久,最後程夫人和徐照樸一道迴了侯府,鄭皇後穿戴整齊去見了皇帝,二人又談了許久,談的什麽不知道,隻是最終皇帝是點了頭的。對外沒有大肆聲張,但隻說忠勇侯以千金置帳中,以表賑災的決心。
晴天霹靂這個詞用的不準確,但明容聽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就像被雷劈了一樣,一臉懵,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動一下。
“你倒是說句話啊?”徐照樸有些急,他好不容易給女兒求來的,怎麽她反而不高興。
半晌,明容木木道:“我去了幹嘛呀?我一不會算錢糧人丁,二不會疏通河道,三我也不會種地。我去了幹嘛呀?”
“這……”徐照樸被她一下堵得說不出話,這丫頭怎麽跟皇帝一個腦迴路!隻能另辟蹊徑,“你怎麽不會算人丁錢糧!你阿娘都是怎麽教你的,那些府裏流水賬莊戶事務的,不都教你了麽?”
明容看了一眼一旁的程夫人,掰著手指反駁道:“這府中的流水賬、人丁、采買、莊務,都是京中大家瑣事,這與賑災的來去可大著呢!這怎麽能一樣!阿爺你糊塗了!”
徐照樸佯怒道:“怎麽跟你阿爺說話呢!”
明容頓時蔫兒巴了,嘟囔著嘴低頭扣手,被程夫人瞪了一眼,把手放迴兩邊。
“總之,就這麽定了,你隻當去見見事情,別的不要添亂。”徐照樸一錘定音。
明容真是要給他跪下來:“哎喲阿爺我哪裏敢呀這又不是我求得來的,我哪裏敢添亂呀,圓圓一定乖乖的什麽都不做,就做個吉祥物。”
徐明容真的是出離的無語了,她是想出去闖蕩沒錯,可借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借著這種事情。幸好就帶她一個人,這事兒也不算大,她到時候隻要做個鵪鶉就好了,別的不懂的什麽也別瞎摻和。
明容突然就覺得前幾天鬱鬱寡歡的她顯得有些可笑了。生活真是處處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