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柳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玉台,還不迴來!這春寒料峭的,池子邊涼,當心生病!”柳夫人遠遠站著,喊道。
柳侍郎與柳夫人隻有一女,自小養在錦繡叢中,讀過許多書,柳侍郎當年外放時,也走過許多路。
柳玉台雖然貪玩,倒是小女孩心性,還有五年就要及笄,彼時京城的媒人就該找上門了,那麽從這個年紀,官家太太們就要來相看了。
於是,柳夫人就不許女兒再去翻動父親書房裏的卷宗了,教她呆在自己院子裏,好好學些針黹女紅、算賬管家,才是最要緊的。
柳家大小姐原是愛貓在院兒裏撲蝶蕩秋千的,聞言也不反對,跟著柳夫人開始一樣樣研究起來。柳夫人教得好,柳玉台也學得快,夫婦倆很是欣慰。
一年年過去了,有時候,玉台對鏡梳妝,也會憧憬未來的婚姻,想象自己鳳冠霞帔,嫁給哪家的俊俏兒郎,是將軍家的驍勇男兒呢,還是文臣家的白麵郎君?
玉台望著窗外楊柳,呆呆地笑。
又大了一些,來走動的夫人們就多了,有伯爵府,有京兆府的,也有各將軍家裏的,各有來頭,柳夫人讓玉台出去一一見了。夫人們都說,柳家的女兒生得好,人長得溫婉水靈,又有學識,還會持家,過幾年呀,這上門說親的就要把柳家的大門踏破了。
柳夫人問玉台,可有中意的人家。玉台搖搖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是好人家,郎君人好,肯上進,相貌不要太差,她都願意的。
柳夫人笑著歎了口氣。
及笄近在眼前了,爭儲、黨爭、皇帝駕崩、新帝繼位,樣樣來了。好不容易熬到談婚論嫁,又過了三年了。柳侍郎素來不理爭端,一來二去的升任了刑部尚書,柳夫人說,議親的人家,檔次也該稍稍抬高了。
可當國子祭酒程家來為獨子提親時,柳夫婦二人卻又喜上眉梢,毫不猶豫就應下了。
柳夫人告訴玉台,程家百年大族,累世官宦,長女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前些年嫁了忠勇侯。程家願意來聘玉台,是一般人修不來的福氣。且程家家規甚嚴,子孫大都銳意進取,程公子絕沒有不好的習性。隻是程家親戚眾多,玉台嫁過去,或許要吃力一點。
“玉台都聽阿爺和阿娘安排。”
玉台自己也心動,她是聽說過蘇州程氏,和程老太爺那個赫赫有名的女兒的。
程家才女和侯爺的天賜良緣,一直是京城許多官家女兒奮鬥的目標。不過玉台不圖王侯將相,隻要是好的,她都可以。
玉台想過未來郎君的種種,卻沒想到會是一個文官世家的小將軍。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
兩家都做的恭恭敬敬,不逾矩,不失禮。
過了六禮,玉台終於見到了要共白首的男子。
程公子身材高大,可惜玉台罩著紅蓋頭,又手執團扇,看不見臉。
除了程老夫婦,其餘的人都紛紛從小門出去,再踏著玉台的足跡擁進府裏,歡聲笑語響徹程家老宅。
玉台拜了豬枳爐灶,拜天地,拜祖宗,拜公婆尊長,拜賓客,夫妻交拜。
新人沃盥入席,程公子揭開蓋頭,玉台眼前一亮,卻不肯抬頭。
新郎要作卻扇詩。玉台瞧他著急忙慌的樣子,一旁有賓客在笑,玉台也偷偷笑。程公子忸怩了好久,終於道:
“春抬明鏡妝前柳,杏花敷麵蛾眉長。
莫使玉扇遮芙蓉,明月不及嬌人顏。”
賓客們嘻嘻哈哈,程公子羞紅了臉,玉台眉眼含笑,將團扇教給侍女,抬眼細細端詳著新郎。
程公子的麵龐在軍營裏曬成了淡棕色,眉骨高,眼眶深,漆黑的眸子亮晶晶的,英俊的臉龐讓玉台看得羞澀。
同牢禮,合巹禮,結發,撒帳。
程家的婦人們滿臉洋溢著喜氣,玉台終於見到了久聞不得一見的大姑姐。真是像天上的仙女似的,玉台看著她傻笑。
直等到晚間,程公子一身酒氣被人扶進來了。窗外還傳來幾個男客的笑聲,漸漸遠去了。
“我沒敢多喝,姐夫幫我擋了酒的。”程公子說。
玉台隻輕輕地笑。
奮勇殺敵的男兒在紅燭幔帳的洞房裏束手束腳,抓耳撓腮,兩個人都紅著臉,稀裏糊塗的就過了一夜。
婆婆身體不好,管家的事情自然落到玉台頭上,可柳家親戚簡單,不比程家,玉台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幸好兩個表家嫂嫂時來幫襯,公婆又不逼著她,玉台幹脆把要緊的都推給嫂子們,自己就打些下手。
柳夫人說,玉台成了親,反而越長越小了。
日子也就這樣過得挺好,玉台沒事就去忠勇侯府找大姑姐,近距離感受偶像的風姿,大姑姐也喜歡她。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玉台婚後數年無有子息。大姑姐家裏一蹦都第三個了,玉台仍癟著肚皮。玉台覺得不好意思,對不起程家。
“這有什麽,能生則生,生不出,你和皓兒願意就過繼一個兩個孩子的,也是一樣。”程老太太如是說。
於是玉台就放下心來,該吃吃該睡睡。終於,兩年後,有了第一個大胖小子,又過了三年,蹦出來第二個大胖小子。程家上下喜氣洋洋,兩個孩子一個叫在巡,一個叫在進。程老太爺有些不滿意,直言兒子行伍之人,沒有文化。
小夫妻倆笑笑,覺得這樣的生活真的很好。
“二郎,你說這倆孩子,以後會做什麽呢?”
“我不曉得,總歸先交給我阿爺,有點學問,餘下的隨他們去。你看我阿姐那倆小子,咱家的應當也差不多。”
“要是能像大姑姐家那倆一樣,確實不錯。”玉台笑道,“隻要不是像你,四肢發達,卻沒文化。”
程二郎追著作勢要咬她,玉台笑著跑開,沒追幾步路,她停下腳步,迴過身,被程二郎抱了個滿懷。
“還說不說了?”
“我就說!”玉台點了下程二郎的鼻尖,被拿住手,嘴巴上親了一下。
……
已經是第四個太醫從屋裏出來,對著柳夫人和程老夫婦搖搖頭。
老夫婦縱是見了一輩子風雨,到此也再支撐不住,雙雙倒下了,柳夫人帶著兩個孩子,硬生生把家裏的事情全扛了下來。
換藥、喂藥、喂米粥,柳夫人一個人攬下來,把孩子丟給奶媽婆子照料,自己在丈夫榻前服侍了三天三夜,不曾洗漱更衣,整個人瘦脫了相。
直到第四天早晨,柳夫人覺得手上一緊,睜開眼來,她連著三天伏在床邊睡,睡時就拉著丈夫的手。
柳夫人看著丈夫,淺淺的唿吸,到最後臉就慢慢的,變得像一張白紙,慢慢暗下去,暗下去。
等到日頭完全升起來,婆子進來,湊過來一看,慌慌張張便跑出去了,然後湧進來許多人,拉拉扯扯。
柳夫人就這樣坐著,什麽也聽不見,靜靜地瞧著丈夫的臉,陽光照進來,有些暖融融,又好像什麽也曬不熱。
幾個丫鬟把她架起來,柳夫人就被她們架著走,剛一腳跨過門檻,覺得渾身一輕,突然就鬆快了,心頭卻猛的一墜,直墜得她淚流滿麵。
柳夫人終於也倒下了。
夢裏她又看見丈夫縱馬長歌,鎖子金甲,虎頭金槍。青年的臉朝氣蓬勃,熠熠生輝。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烽煙未滅,壯誌未酬。
賊寇難平,武將難壽。
丈夫向她奔來,柳夫人立在馬前,笑得眉眼彎彎。
“快過年了,夫人有什麽想要的?”
“想吃一頓蔡記羊肉羹。”
“那簡單,為夫給你把廚子請來就是。”
“不要,我去店裏吃。”
“都依你、都依你。”
“還想要西市的香粉,你給我買來。”
“不要別的了?”
“不要。”
“那夫人要什麽樣的香粉?”
“二郎跟我這許多年,不知道我要什麽?”
“行!那我把鋪子搬空了給夫人!”
“二郎……”
“二郎……”
夢裏故園,黃粱一覺。
柳夫人總以為,人死前是要迴光返照的,可程二郎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什麽也沒留下。
春抬明鏡妝前柳,杏花敷麵蛾眉長。
柳夫人把妝奩收進櫃子裏,反正就這倆小子,如何也用不上了,隻可惜花了二郎好些銀子。
莫使玉扇遮芙蓉,明月不及嬌人顏。
團團扇麵,彎彎明月。
此間是不是早有定數呢?柳夫人不知道,她也不知道餘下的定數在哪裏。
白布,白紙,白燈籠;白衣,白襪,白纏頭。
招魂,告喪,洗屍……從頭到尾,浩浩蕩蕩,事死如事生,死難生,生難死。
大姑姐麵容憔悴,幫著主持一應事宜,程老夫婦強撐著起來,讓柳夫人切莫哀思過度。
哭,哭,哭。直到下葬,祭祀後土,不知道要哭多少個流程,柳夫人覺得很累。
蔡記食鋪開了很多很多年,直到老蔡頭亡故了,落到他兒子手上,再是孫子,曾孫子……柳夫人的兒子們吃過蔡記羊肉羹,孫子孫女們吃過,曾孫子曾孫女亦如是。
柳夫人再也沒有去過了。
柳夫人沒有改嫁,活了很久很久,看著親人們一一故去,送走了程老夫婦,柳夫婦,表家嫂嫂們,還有大姑姐,大姑姐夫……一直活到活不動了。
玉台二郎,情深緣淺,不見不念。
……
明德門的賊兵用上了衝車,直接破壞女牆,攻擊城樓守軍。城樓上的弩車來不及發射,就被砸的稀碎。
程皓一馬當先,帶著幾千騎兵來迴衝鋒,使敵軍大亂陣腳,延緩了衝車的進攻。
亂軍中,程皓身中數箭,左臂幾乎被陌刀砍斷,守城結束後立即被抬迴程府,三天後重傷不治身亡。
追封正二品上柱國,諡號武肅,母及妻子封一品誥命。梁帝親自扶靈。
自古將軍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柳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玉台,還不迴來!這春寒料峭的,池子邊涼,當心生病!”柳夫人遠遠站著,喊道。
柳侍郎與柳夫人隻有一女,自小養在錦繡叢中,讀過許多書,柳侍郎當年外放時,也走過許多路。
柳玉台雖然貪玩,倒是小女孩心性,還有五年就要及笄,彼時京城的媒人就該找上門了,那麽從這個年紀,官家太太們就要來相看了。
於是,柳夫人就不許女兒再去翻動父親書房裏的卷宗了,教她呆在自己院子裏,好好學些針黹女紅、算賬管家,才是最要緊的。
柳家大小姐原是愛貓在院兒裏撲蝶蕩秋千的,聞言也不反對,跟著柳夫人開始一樣樣研究起來。柳夫人教得好,柳玉台也學得快,夫婦倆很是欣慰。
一年年過去了,有時候,玉台對鏡梳妝,也會憧憬未來的婚姻,想象自己鳳冠霞帔,嫁給哪家的俊俏兒郎,是將軍家的驍勇男兒呢,還是文臣家的白麵郎君?
玉台望著窗外楊柳,呆呆地笑。
又大了一些,來走動的夫人們就多了,有伯爵府,有京兆府的,也有各將軍家裏的,各有來頭,柳夫人讓玉台出去一一見了。夫人們都說,柳家的女兒生得好,人長得溫婉水靈,又有學識,還會持家,過幾年呀,這上門說親的就要把柳家的大門踏破了。
柳夫人問玉台,可有中意的人家。玉台搖搖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是好人家,郎君人好,肯上進,相貌不要太差,她都願意的。
柳夫人笑著歎了口氣。
及笄近在眼前了,爭儲、黨爭、皇帝駕崩、新帝繼位,樣樣來了。好不容易熬到談婚論嫁,又過了三年了。柳侍郎素來不理爭端,一來二去的升任了刑部尚書,柳夫人說,議親的人家,檔次也該稍稍抬高了。
可當國子祭酒程家來為獨子提親時,柳夫婦二人卻又喜上眉梢,毫不猶豫就應下了。
柳夫人告訴玉台,程家百年大族,累世官宦,長女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前些年嫁了忠勇侯。程家願意來聘玉台,是一般人修不來的福氣。且程家家規甚嚴,子孫大都銳意進取,程公子絕沒有不好的習性。隻是程家親戚眾多,玉台嫁過去,或許要吃力一點。
“玉台都聽阿爺和阿娘安排。”
玉台自己也心動,她是聽說過蘇州程氏,和程老太爺那個赫赫有名的女兒的。
程家才女和侯爺的天賜良緣,一直是京城許多官家女兒奮鬥的目標。不過玉台不圖王侯將相,隻要是好的,她都可以。
玉台想過未來郎君的種種,卻沒想到會是一個文官世家的小將軍。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
兩家都做的恭恭敬敬,不逾矩,不失禮。
過了六禮,玉台終於見到了要共白首的男子。
程公子身材高大,可惜玉台罩著紅蓋頭,又手執團扇,看不見臉。
除了程老夫婦,其餘的人都紛紛從小門出去,再踏著玉台的足跡擁進府裏,歡聲笑語響徹程家老宅。
玉台拜了豬枳爐灶,拜天地,拜祖宗,拜公婆尊長,拜賓客,夫妻交拜。
新人沃盥入席,程公子揭開蓋頭,玉台眼前一亮,卻不肯抬頭。
新郎要作卻扇詩。玉台瞧他著急忙慌的樣子,一旁有賓客在笑,玉台也偷偷笑。程公子忸怩了好久,終於道:
“春抬明鏡妝前柳,杏花敷麵蛾眉長。
莫使玉扇遮芙蓉,明月不及嬌人顏。”
賓客們嘻嘻哈哈,程公子羞紅了臉,玉台眉眼含笑,將團扇教給侍女,抬眼細細端詳著新郎。
程公子的麵龐在軍營裏曬成了淡棕色,眉骨高,眼眶深,漆黑的眸子亮晶晶的,英俊的臉龐讓玉台看得羞澀。
同牢禮,合巹禮,結發,撒帳。
程家的婦人們滿臉洋溢著喜氣,玉台終於見到了久聞不得一見的大姑姐。真是像天上的仙女似的,玉台看著她傻笑。
直等到晚間,程公子一身酒氣被人扶進來了。窗外還傳來幾個男客的笑聲,漸漸遠去了。
“我沒敢多喝,姐夫幫我擋了酒的。”程公子說。
玉台隻輕輕地笑。
奮勇殺敵的男兒在紅燭幔帳的洞房裏束手束腳,抓耳撓腮,兩個人都紅著臉,稀裏糊塗的就過了一夜。
婆婆身體不好,管家的事情自然落到玉台頭上,可柳家親戚簡單,不比程家,玉台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幸好兩個表家嫂嫂時來幫襯,公婆又不逼著她,玉台幹脆把要緊的都推給嫂子們,自己就打些下手。
柳夫人說,玉台成了親,反而越長越小了。
日子也就這樣過得挺好,玉台沒事就去忠勇侯府找大姑姐,近距離感受偶像的風姿,大姑姐也喜歡她。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玉台婚後數年無有子息。大姑姐家裏一蹦都第三個了,玉台仍癟著肚皮。玉台覺得不好意思,對不起程家。
“這有什麽,能生則生,生不出,你和皓兒願意就過繼一個兩個孩子的,也是一樣。”程老太太如是說。
於是玉台就放下心來,該吃吃該睡睡。終於,兩年後,有了第一個大胖小子,又過了三年,蹦出來第二個大胖小子。程家上下喜氣洋洋,兩個孩子一個叫在巡,一個叫在進。程老太爺有些不滿意,直言兒子行伍之人,沒有文化。
小夫妻倆笑笑,覺得這樣的生活真的很好。
“二郎,你說這倆孩子,以後會做什麽呢?”
“我不曉得,總歸先交給我阿爺,有點學問,餘下的隨他們去。你看我阿姐那倆小子,咱家的應當也差不多。”
“要是能像大姑姐家那倆一樣,確實不錯。”玉台笑道,“隻要不是像你,四肢發達,卻沒文化。”
程二郎追著作勢要咬她,玉台笑著跑開,沒追幾步路,她停下腳步,迴過身,被程二郎抱了個滿懷。
“還說不說了?”
“我就說!”玉台點了下程二郎的鼻尖,被拿住手,嘴巴上親了一下。
……
已經是第四個太醫從屋裏出來,對著柳夫人和程老夫婦搖搖頭。
老夫婦縱是見了一輩子風雨,到此也再支撐不住,雙雙倒下了,柳夫人帶著兩個孩子,硬生生把家裏的事情全扛了下來。
換藥、喂藥、喂米粥,柳夫人一個人攬下來,把孩子丟給奶媽婆子照料,自己在丈夫榻前服侍了三天三夜,不曾洗漱更衣,整個人瘦脫了相。
直到第四天早晨,柳夫人覺得手上一緊,睜開眼來,她連著三天伏在床邊睡,睡時就拉著丈夫的手。
柳夫人看著丈夫,淺淺的唿吸,到最後臉就慢慢的,變得像一張白紙,慢慢暗下去,暗下去。
等到日頭完全升起來,婆子進來,湊過來一看,慌慌張張便跑出去了,然後湧進來許多人,拉拉扯扯。
柳夫人就這樣坐著,什麽也聽不見,靜靜地瞧著丈夫的臉,陽光照進來,有些暖融融,又好像什麽也曬不熱。
幾個丫鬟把她架起來,柳夫人就被她們架著走,剛一腳跨過門檻,覺得渾身一輕,突然就鬆快了,心頭卻猛的一墜,直墜得她淚流滿麵。
柳夫人終於也倒下了。
夢裏她又看見丈夫縱馬長歌,鎖子金甲,虎頭金槍。青年的臉朝氣蓬勃,熠熠生輝。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烽煙未滅,壯誌未酬。
賊寇難平,武將難壽。
丈夫向她奔來,柳夫人立在馬前,笑得眉眼彎彎。
“快過年了,夫人有什麽想要的?”
“想吃一頓蔡記羊肉羹。”
“那簡單,為夫給你把廚子請來就是。”
“不要,我去店裏吃。”
“都依你、都依你。”
“還想要西市的香粉,你給我買來。”
“不要別的了?”
“不要。”
“那夫人要什麽樣的香粉?”
“二郎跟我這許多年,不知道我要什麽?”
“行!那我把鋪子搬空了給夫人!”
“二郎……”
“二郎……”
夢裏故園,黃粱一覺。
柳夫人總以為,人死前是要迴光返照的,可程二郎什麽也沒說,什麽也沒做,什麽也沒留下。
春抬明鏡妝前柳,杏花敷麵蛾眉長。
柳夫人把妝奩收進櫃子裏,反正就這倆小子,如何也用不上了,隻可惜花了二郎好些銀子。
莫使玉扇遮芙蓉,明月不及嬌人顏。
團團扇麵,彎彎明月。
此間是不是早有定數呢?柳夫人不知道,她也不知道餘下的定數在哪裏。
白布,白紙,白燈籠;白衣,白襪,白纏頭。
招魂,告喪,洗屍……從頭到尾,浩浩蕩蕩,事死如事生,死難生,生難死。
大姑姐麵容憔悴,幫著主持一應事宜,程老夫婦強撐著起來,讓柳夫人切莫哀思過度。
哭,哭,哭。直到下葬,祭祀後土,不知道要哭多少個流程,柳夫人覺得很累。
蔡記食鋪開了很多很多年,直到老蔡頭亡故了,落到他兒子手上,再是孫子,曾孫子……柳夫人的兒子們吃過蔡記羊肉羹,孫子孫女們吃過,曾孫子曾孫女亦如是。
柳夫人再也沒有去過了。
柳夫人沒有改嫁,活了很久很久,看著親人們一一故去,送走了程老夫婦,柳夫婦,表家嫂嫂們,還有大姑姐,大姑姐夫……一直活到活不動了。
玉台二郎,情深緣淺,不見不念。
……
明德門的賊兵用上了衝車,直接破壞女牆,攻擊城樓守軍。城樓上的弩車來不及發射,就被砸的稀碎。
程皓一馬當先,帶著幾千騎兵來迴衝鋒,使敵軍大亂陣腳,延緩了衝車的進攻。
亂軍中,程皓身中數箭,左臂幾乎被陌刀砍斷,守城結束後立即被抬迴程府,三天後重傷不治身亡。
追封正二品上柱國,諡號武肅,母及妻子封一品誥命。梁帝親自扶靈。
自古將軍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