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怎麽這麽糊塗。”


    被嚇了一跳,更是得知了長柏之舉,替自己妹妹心寒。


    是誰做這事兒不行?可偏偏是最得妹妹心疼的兒子,將心比心,若是有天晉兒做了這事兒,她怕是得嘔血而死。


    華蘭本身當年就養在老太太膝下,雖然不如明蘭那般,深得老太太喜歡,更得了她的真傳。


    可耳濡目染,她如今地位岌岌可危,自然不敢再出手幫助自己母親。


    孫誌高是誰,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這麽淺顯的道理,他當然是懂。他可是死人都得上去補槍的主兒。


    長柏還是生了四子一女,他媳婦雖然比不上海家,但也是不差的。既然如此,孫誌高就更不能讓他翻身了。


    長柏大兒子被孫誌高下了一定量的弱智粉,起初是體現不出來的,到了十二歲後,智商永遠都停留在此。


    長柏夫妻倆在他身上嚐試了多年,畢竟是嫡長子,是家族的臉麵,是家族的象征。


    可惜未果,隻好放棄了他。


    轉頭去培養二兒子,二兒子在這麽多年的唿市下,性格很叛逆,你讓他往東走,他定往西走,跟顧廷燁有一拚之力,小小年紀就去逛花樓,孫誌高順手幫了他一把花柳病誒!不知道,沒有男主光環的配角兒子能不能挺過去。


    嗬嗬,答案當然是沒有,被病痛折磨了整整兩年終於解脫病逝了。


    長柏夫妻雪上加霜,幸好他們有4個兒子。


    三兒子孫誌高就想換個方式玩,所以長柏夫妻給三兒子培養的忠勇形象,得到了極大發展。


    見他弟弟長柏的四兒子和別人家的小公子當街搶女人,雙拳難敵四手,見自家弟弟快被人打死了。


    他上去一腳把人家踹開,人家小公子也不甘示弱,拿著刀隨意亂揮,孫誌高一顆小石頭下去。


    隻聽得“啊”的一聲。


    三兒子的下身大腿往外邊冒血。


    這下大家都傻了眼兒,小公子的家丁也停了手。


    四兒子自知闖了禍,趕快爬到自己三哥身邊。


    “三哥哥,三哥哥”在那亂叫著呢。


    小公子上前來查看,他也被嚇了一大跳,他保證他真的是閉著眼亂揮的,在場的老百姓都能做見證,不知道怎麽迴事,那刀一斜就插了上去。


    “我跟你拚了”四兒子突然蹦起,朝小公子打去。


    廝打的過程中,一不小左腳絆右腳,那個可憐的小公子就去了。


    這事說到底還真是人家可憐,這四兒子真不是個東西,是強擄了人家小姑娘。


    小公子真的就是行俠仗義,雖然他也是見色起意,可是人家做的的確沒問題。


    這下子,盛家吃了官司。


    若不是三兒子直接沒了子孫根,怕是這事兒也不能善了。


    僅此一世,盛家二房名聲盡毀,再無翻身之日。


    他唯一的女兒嫁給華蘭的兒子,也算是高價,是如今盛家能選擇的最好門戶。


    如今華蘭可不是當年的大姑娘,她可是比小秦氏還要狠,小秦氏的兒女都放在自己身邊長大,教育的都很良善。


    她的兒女全都在婆母膝下長大,自己不親近。


    華蘭兒子這般陰鷙,比當年袁文純和他媳婦之間可差遠了,人家雖然對別人不好,可人家夫妻關係好。


    長柏的女兒極其嫌棄華蘭的兒子,長得醜性格還不好。


    所以,當年王舅母用在康姨媽女兒身上的招數元芳不動的,還到了她身上。


    長柏的孫女也甭想著嫁給什麽王爺,去做什麽王妃了。


    那個原文中嫁給齊衡孫子的庶出孫女,如今隻配嫁給商賈,這還是在他們庶出姐妹中不錯的出路呢。


    康姨媽的倆女兒沒有後期幾年她爹爹的不靠譜,更不用麵對那滿院子的庶出兄弟姐妹,還有各式各樣討人厭的姨娘。


    她倆的性子好了不少,清醒而理智。沒有給人下毒的惡毒心思,但是別人要是敢對她們動手,她們也不會坐以待斃,就好好等著她們的報複吧。


    或許是從小就看見了父母之間的不相愛,所以她二人在感情上麵尤為的理智,從來不會因為一絲一點的愛意,而做一些瘋狂之舉,更不會相信臭男人的話。


    所以兩個人的婚姻都被經營的很好,夫妻和順,子女承歡膝下也算得了善終。


    康姨媽對孫子外孫都是很疼愛的,他們一家人各自有各自的緣法,皆是落了好下場。


    至於,顧廷燁和明蘭,一直被孫誌高折磨了20年,才送走他們。


    孫誌高無數次在他們身上做實驗。


    例如:什麽如何能完整的把皮膚和肉剝離開?什麽男人和女人,同樣斤兩同部位的肉含水量和肌肉含量各是多少?


    什麽人類最高耐疼極限是多少。


    什麽剝開人體肉眼觀察,心髒跳動。


    什麽沒有肉和皮膚,暴露出來的白骨能夠正常行走坐臥嗎?


    什麽人全身上下在哪裏刺瓊最疼?


    什麽在人的傷口上撒上蜂蜜後能引來多少蚊蟲?


    你瞧,他真是為科學實驗做貢獻啊。


    孫母劉氏早就去世了,她享年68歲,因為被下暗示在外替孫誌高經了那麽多年的商,直到60歲才定居汴京,事實上,從孫母55歲起就偶爾居在汴京周邊莊子上,已經開始逐漸的交接工作。


    孫誌高在60歲那年致仕,他被封輔國公,此後,他帶著56歲的淑蘭踏上了旅途。


    他們年輕時,都是喜歡遊玩的。


    若不是為了這大宋江山社稷,何必困在這汴京方寸之地多年。


    好吧,實際上後來主要就是因為他閨女是皇後,他總怕她坐不穩後位。


    如今,他覺得是時候退位讓賢了,何況他家如果太鼎盛,反而會引起猜忌的。


    他趁著他們老兩口還能動彈,到處遊曆,走到哪裏就在哪裏辦學講課。


    孫誌高的晚年全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並不是他多愛教學的。


    隻是國家是需要新鮮血液的,當一批人老了,退下去就有新的一批衝了上來,隻有中間不斷帶,這個國才會越來越好。


    這些年,四個兒子均已成才,大兒子孫言璉繼承了他的家業任正三品保和殿大學士兼從二品節度使,當年他娶了晏殊孫女晏梓紈,夫妻恩愛,得了三子分別是孫若衍,孫若徽,孫若徵。


    如今還有立起來的嫡長孫:孫令禹。嫡長孫女:孫允協。


    後來啊!孫允協和趙溫雅合成巾幗雙姝,孫允協是大宋製法修法第一人,為大宋定法立法,兼提刑司司長,終身奉獻在為保護維護女子權益上。


    趙溫雅是自己伯伯家的侄女孫允協的先行者,修法典,定國策都有她的身影。


    她一生未嫁,後世人人都知道二人成就,他們的經曆流芳百世。


    直至如今這片土地上的女子沒有受到程朱理學的荼毒,女子開放自信,男子也是一樣。


    二兒子孫言玨善武,如今朝野之間文武之間沒了當年的互相鄙夷。他任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娶了孟國老之女孟舜華為妻,兩個人臭味相同,都是火爆的脾氣,日子過得熱熱鬧鬧的。生了兩子孫若禮,孫若祹。


    三兒子孫言璟善工,擱到現在就是個標準理工男。任從二品工部左侍郎,娶了琅琊王氏女王靜儀為妻。


    兩個人可是真能生啊!五子三女,倒也證明夫妻關係恩愛,老大和老二都沒有女兒,那兩房恨不得三個姑娘平分給他們三家,三個姑娘都是受盡寵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為君分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芃賢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芃賢菜並收藏綜影視:為君分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