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考著近潮科技的走勢,想著新能源板塊的周期,自己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但是我想驗證自己的思路與紀橫是否一致,我問道“紀哥,按照現在近潮科技的走勢,您是如何判斷這一輪的情緒周期呢?”


    紀橫擺了擺手說道“不要這麽思考問題,套用某些邏輯,容易產生慣性思維,心中一個模板的形成,會幫助你,但也會妨礙你,形成自己的判斷,才是依據。”


    我有些奇怪,紀橫本身就是龍頭選手第一人,關於情緒周期的理解,他比別人更深才對,怎麽會對我說出這番話?我不解的問道“紀哥,情緒周期,才應該是龍頭選手的重要參考吧。”


    紀橫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情緒周期是龍頭選手的參考依據,指導著每個階段要做什麽事情。追龍,跟風,切換,接力,做首板補漲這些個交易模式,都和情緒周期有著聯係。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對於情緒周期的理解,也要隨之改變,股市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不斷的修正某些模式,才是進取之道。”


    我感覺紀橫說的話似乎有些矛盾,既不讓我形成對情緒周期的固化思維,又說情緒周期重要,我笑著問道“紀哥,我有些糊塗了,那情緒周期到底重不重要?”


    紀橫看了看我說道“那我來幫你理一理這個邏輯,首先情緒周期這個說法,來自對過往發生事件規律進行的總結,通過多次相近的曆史事件,總結出情緒周期的邏輯,它有沒有用,當然有用,因為它周期內的不同階段,指引著一些交易模式的有效性。股市雖然善變,但是股市的交易善於模仿,每個階段複刻的交易模式,使交易本身變得簡單。但在我看來,情緒周期看似有用,但對我無用。”


    “無用?為什麽無用?”我突然發現紀橫和錢多多之間的觀點產生了巨大的偏差,我必須弄清楚這裏麵的邏輯差異。


    紀橫說道“情緒周期源自於對過去事件的歸納與總結,用過去時的眼光,綜合已經發生過的案例,可以說情緒周期處處是道理,但是用過去的道理去理解未來,這本身就會出現問題,隨著股市的變化,情緒周期的邏輯就必須進行修正,因為它不可能完美套用,曾經理解的情緒周期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可能隨著交易節奏的變化,會變成了一個階段。這就說明過去的道理,不代表是未來的道理,可能過去的真知灼見,與未來差之千裏。”


    我微微眯眼,快速思考著紀橫話裏的意思,紀橫說話的方式和錢多多完全不一樣,紀橫沒有一個問題是直接迴答我的,都在引發我的思考。


    我想了想說道“也就是說,如果想把情緒周期活學活用,就要按照當下的市場環境,進行不斷的修正?”


    紀橫搖了搖頭說道“本身修正這個概念就是在事件發生之後,重新比對才能確認的調整,但是你修正之後,卻不代表未來不用繼續修正。”


    我說道“這麽說,情緒周期並不是交易的指導,而是一個概念,更大的價值是用來參考?”


    紀橫喝了一口茶水說道“如果把它理解成一個概念,可行性似乎增加了一些,但你要知道,情緒周期這個概念,通過這些年的不斷演化,有很多人在深入細化它,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模型,演化成情緒大周期,套情緒小周期,情緒小周期又衍生出許多的分支,就這個模型,就讓很多人去廢寢忘食的研究,市場變化再修正,似乎總想把它變成一套實用的邏輯,但是如此複雜的體係,本身就違背大道至簡的原則,所以真正的高手從來不用它。即使說幾句,也是為了讓人更好的理解當下而已。”


    “所以,這就是情緒周期無用的邏輯?”我問道。


    “不是無用,而是要看怎麽用,如果拿曾經的案例,去講道理還是有用的。就像現在出現的很多詞匯,比如順周期,逆周期,指數正相關的股票,負相關的股票,形形色色的名詞層出不窮,甚至同樣一個日線結構形態,也有很多不同的名稱。似乎股市的知識永遠無窮無盡,但這些條條框框隻適合去給別人講課。在我看來,都是障眼法,實戰無用。”


    我按照紀橫的思路迴想起許多自己學過的東西,似乎一個圖形,確實被不同的人賦予了不同的名稱,各有各的道理,但最終其實是一個事,本來簡單的事情,被人為的複雜化了。


    我問道“紀哥,如果不用情緒周期去理解市場,那你現在用什麽方式理解市場呢?”


    紀橫說道“大量的知識儲備,讓你有能力提煉市場的定位,交易經驗,讓你更準確的看清市場變化,加法,是日積月累的厚積薄發,但是減法,才能讓你撥雲見日看清本質。不要被情緒周期的條條框框影響,其實市場隻有兩種形態。”


    “紀哥,請你告訴我。”


    “按照現行市場的表現,目前市場隻有兩種形態,主線市場和輪動市場。兩種形態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主線市場強,則輪動市場弱,輪動強則主線弱,主線調整則是輪動的買入點,輪動低迷則是主線的買入點。就像蹺蹺板一樣,一頭下去,就是另一頭的機會。”


    主線與輪動間的切換?我想了想說道“那如果市場沒有主線,就是輪動與輪動間的切換?直到新的主線出現?”我見紀橫點了點頭,我繼續問道“那輪動間切換的市場應該怎麽做?這裏有什麽規律嗎?”


    “規律在於投資者的記憶,當板塊輪動的時候,短期的熱點板塊是主要備選,你可以做潛伏,也可以盯住前期熱點的人氣票,在輪動中的板塊尋找前期人氣票的首板機會。”


    我按照紀橫的說法,快速思考著他的邏輯,用我不斷複盤的板塊變化,去融合他的觀點,我說道“主線強則輪動弱,市指主線龍頭在打高度的時候,引發板塊效應,資金被吸引,所以迫使輪動板塊進行調整。而主線龍頭進入調整,則是首板的機會,但是首板不局限於龍頭屬性板塊,前期熱點板塊也是發力的機會,所以就造成了輪動強,主線弱的形態?”


    我見紀橫點了點頭,說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這樣理解市場規律,確實比情緒周期要簡單很多,隻需要盯住龍頭的變化,采取相應的龍頭戰法就行了。這一刻,我也明白為什麽錢多多說紀橫比她厲害了,因為紀橫會做減法。把複雜變成簡單,這樣可以讓思路更加敏捷。


    我今天確實和紀橫學到了不少東西,既然來了,就多學一些,想到這裏,我又問道“紀哥,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麽在第一時間發現龍頭的嗎?我是說市場的總龍。”


    紀橫哈哈笑了起來,說道“你小子,有些貪心啊,你是不是想不用拜師,就把我的東西全學去?”


    我笑著說道“紀哥的知識哪是我隨便就能學完的,隻是渴求紀哥點撥一二。”我說著,趕緊給紀橫續上茶水。


    紀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市場上有人說可以二板定真龍,這句話可對可錯,關鍵在於這支股票走出了怎樣的形態,形態到了,不一定出真龍,但真龍一定是在這樣的形態裏出現。”


    “什麽形態?”我迫不及待的問道,隨後自己尷尬的笑了起來。


    紀橫卻並沒有在意我的急迫,他問道“你先說說對突破的定義。”


    突破?我想了想說道“我理解的突破,就是價格創出年內新高,或者曆史新高,如果把價格形容成一個人的頭顱,那這個人一定是站起來的樣子,頭在最高點,才是突破。”


    紀橫按照我的思路想了一下說道“你這個比喻對了,但是不準確,如果作為買入點的話,缺少確定性,你隻描繪了一個趨勢的方向性,作為龍頭選手,出手一定是有依據的。而你說的過於模糊。”


    “模糊?怎麽會模糊,這樣理解趨勢與突破,已經很明確了呀。”我不解的問道。


    “那我問你,當一支股票突破了曆史高點的那一刻,是不是買點?”紀橫問道。


    “當然是。”我果斷的迴答。


    紀橫搖頭道“多數人都是這麽想了,多數人也是被這麽套住的,雖然是突破曆史新高了,但有可能是假突破。所以對我來說,並沒有確定性,我不會買。”


    “突破還不算確定性?那什麽才是?”


    紀橫看著我說道“記住,突破後的確定性在於,曆史的高點,變成未來的起點,突破後的第二天,才是見證這支股票是否從一樓走到二樓的關鍵,當你確認一樓的天花板,變成二樓的地板後,確定性就出現了。所有的龍頭也都是這麽走出來的,隻不過市場的總龍,走到了三樓或者四樓甚至更高,但是邏輯通用。”


    原來這才是紀橫的確認點,雖然買入點的價格高了,但是確認性更強了,可以說紀橫幫我補全了突破的準確條件。


    “紀哥,真的感謝你,我今天的收獲非常大,一個上午,你就幫我重塑了很多的觀念。”我說著站了起來,對紀橫施了一禮,然後問道“紀哥,您對我現在的水平,有沒有什麽建議?”


    紀橫喝空了茶水說道“根據你形成的交易模式,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圍繞自己的世界觀去複盤,總結,不斷的發掘交易的確定性,你就可以走出來了。”


    我聽著紀橫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裏,可以說今天的紀橫幫助我太多,他幫我厘清了思維,也讓我明確了方法。


    這時,稻草人從工作室走了出來,過來拿起一個茶杯給自己倒茶水。


    紀橫說道“星宇,今天是不是輪到你安排午餐了?”


    稻草人趕緊把水咽下去說道“紀哥,你是了解我的,我現在窮的一點現金都沒有,我的錢全在股市裏呢。我隻能給大家點外賣了。”


    這時冰封千裏也走了出來,說道“沒事,你可以刷卡嘛,就吃那個廚師可以上門服務的火鍋吧,也算外賣。”


    稻草人苦著一張臉看了看我們所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道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陽並收藏股道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