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一處古色古香的宅院內,張正和徐山河正對坐飲茶,在他們的對麵擺放著一塊巨大的屏幕,上麵播放的正是祿存工作室最新上線的新作品,典籍裏的英傑。


    “這個陳光還真是有意思,居然選擇和百家爭鳴在同一天開播,這是在較勁啊。”張正麵露微笑。


    一旁的徐山河則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這個……其實較勁的不是陳光,是魏家那丫頭。”作為高楠的外公,徐山河自然是知道點內幕的。


    “魏家?魏江的女兒嗎?有趣,這一個個,都在跟王川過不去啊。”張正愣了一下,但臉上的笑容並未消失,反而更燦爛了。


    “是啊,我估計王川現在都想口吐芬芳了。”徐山河想到了某位老友,忍不住也笑了起來。


    正如他們所想,此時的南城內,雖然百家爭鳴的第一期節目反響平平,熱度卻還是超越了甲級電視台一半以上的節目,因此甲級電視台下午的時候特地打來電話對王川等人進行了口頭嘉獎。


    王川很得意,畢竟百家爭鳴這個節目的幾乎大半參與者都是他的學生,學生們出名了他臉上也有光。


    可當他得知祿存工作室居然也在今天播出了新節目的時候,王川便覺得心裏咯噔一下,一抹不祥的預感籠罩在心頭。


    今晚本來他是打算組織一場慶功宴的,但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聚集在電腦屏幕前,死死的盯著畫麵中的視頻。


    雖然目前隻播放了一個開頭,但看看人家這質感,這氛圍,突然覺得自家的節目不香了。


    迴到視頻中。


    【1900年,敦煌莫高窟,伴隨著一陣突如其來的天雷震響,一名居住在此地的王姓道士發現往日一片死寂的石壁不知何時裂開了一條縫隙,縫隙中有空氣流通,出於好奇,他帶人挖開了這條縫隙,驚訝的發現縫隙後居然有一間藏經洞。


    內藏典籍上萬卷!這些經書中記錄了無數千年以前的曆史事件,文章詩歌,經書拓本,都是價值不可估量的珍寶。


    隻可惜彼時的華夏正值封建時代的末期,王朝衰落,外敵入侵,這些典籍被迫流落世界各地,有些甚至被不識貨的外敵直接拿來燒火取暖,就此絕跡。


    其中隻有少部分典籍被成功運送到了京師,由京師專門負責文獻整理的官員處理。


    官員們看到這些典籍頓時視若珍寶,尤其是對於其中的《尚書》最是眼熱。


    畢竟從古至今,尚書流傳下來許多個版本,各有缺失,但這一次的尚書卻是年代最為久遠的孤本,意義十分重大。


    因此哪怕後來時代更替,華夏子孫依舊沒忘記四處搜集這些遺失的典籍,目前能找迴的基本上都收藏在了京都曆史博物館中。】


    “噗……”徐山河看到這忍不住一陣劇烈的咳嗽。


    一旁的張正則眼神玩味,“你小子連這件事都說出去了?”


    “真不是我啊,您信我啊……”徐山河欲哭無淚。


    【在這批珍貴的典籍中,尚書隻是其中一部分,卻也是意義最為珍貴的一部分。


    尚書,為六經之一(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尚書也稱書,號稱是“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相傳可能是孔子晚年編撰所著。】


    先秦時代,還在周遊列國的孔子看到這一幕不由的一怔。


    這書是他寫的?話說他最近確實遊的有點累了,想要找個地方歇歇腳,無聊的話著書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視頻畫麵一轉,鏡頭來到了春秋戰國的先秦時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正在一起聚會。


    有弟子提到上古史書留有三千多卷,記錄駁雜,內容繁複,很難理解和記憶。


    孔子也這樣想,於是他提出不如將這三千卷精簡為三百卷,更方便流傳與記錄,這便是尚書的雛形。


    由於年代比較早,孔子重點挑選了書中關於堯舜禹,夏商周兩個重要時期的曆史事件進行摘錄。


    按照時間排序,尚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共計五十八篇,內容時間跨度長達上千年。


    尚書是第一部提到了民本概念的書籍,其中的核心故事名叫五子之歌。


    五子之歌的起源很有意思,夏朝開國之初,大禹治水,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他的兒子啟早年還算個明君,但到了晚年就開始貪圖享樂,等到啟的兒子太康上位,徹底就成了玩鬧大師,每天就專注於出去打獵,完全不管百姓的死活。


    於是在東夷,一個叫羿的人出現了,他便是神話人物後羿的原型。


    羿認為太康無德,不配為君,於是帶人卡住了太康歸來的重要道路,結果最終太康一家全被趕出了宮廷,流落民間,這便是有名的太康失國的故事。


    太康的母親和弟弟在流浪的時候忍不住反思他們家到底是怎麽一步步淪落到如今這般的,就此做出了五首歌,即五子之歌。


    也是在五子之歌裏,第一次提到了一句話,“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便是民本一詞最初的由來。】


    唐,李承乾頭一次知道民本這個詞原來這麽早就出現了,不由的感歎起古人的智慧。


    李世民也是撚須輕笑,“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不過也是以民為本的延伸罷了。”


    【尚書中締造了很多由先賢們總結出來的詞匯與定義,比如禮,樂,度量衡,曆法等都起源於這本書。


    可以說如果有哪本書記載了最多的第一次,尚書自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然而就是這樣一本珍貴的書籍,卻也是命途多舛。


    周朝末年,有一人名叫伏生,他曾在秦朝當博士,負責看管許多重要的典籍。


    隻可惜楚漢戰爭,項羽入關中,為了複仇,不僅滅了秦朝王族,並且還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焚燒行動,許多珍貴的典籍都在那場大火中化為了焦土。


    伏生雖然逃得一難,但他隻保住了一部分尚書,大約二十八篇。


    漢文帝時期,皇帝得知伏生在山東講學,講的正是尚書,便下令邀請伏生到朝廷裏去講學。


    可彼時的伏生已經九十多歲了,根本無力遠行,於是漢文帝派重臣晁錯親往山東聆聽伏生講學,後人用畫的形式記載了這個故事,便成了有名的《伏生授經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快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快點並收藏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