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朱元璋在看到王莽篇最後提到的那個人時立刻就知道這說的是誰了。


    想想那個人的一生,確實當得起離譜二字,嗯,比他老朱還離譜。


    隨即他點開了下一篇章。


    【王莽建立新朝以後其實一直都很擔心老劉家的人會卷土重來,因此他對那些昔日有權有勢的劉姓皇族展開過好幾輪大規模清洗。


    但有句老話說得好,我在明麵上你隨便亂殺,我躲到暗處你就將我遺忘。


    劉氏一族有不少人都選擇隱匿於民間,讓王莽根本找不到人,畢竟劉這個姓氏在民間還是很普及的,王莽不可能下令殺了全天下所有姓劉的人,就算他真的下了,這些人也可以臨時改姓,總之一句話,他們要想藏起來,王莽這輩子都找不到。


    而在這眾多劉氏子弟中,有一個叫劉秀的男人偷偷的開啟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劉秀,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輩因漢武帝劉徹推行的“推恩令”從列侯遞降,到劉秀父親劉欽這一輩,隻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等到了劉秀這裏則是直接成了白身。


    劉秀家裏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哥哥叫劉演,性格豪邁,喜歡結交各路英豪。


    相比之下劉秀雖然也很開朗,但行事做人倒是比他大哥要低調的多。


    當劉演已經俠名顯赫的時候,劉秀還隻是個平平無奇的農夫。


    因此劉演時常笑話劉秀胸無大誌,劉秀卻不以為意。


    後來,王莽的一係列政策導致天下大亂,各地頻發起義。


    劉演也想要起兵,卻被劉秀勸阻。


    劉秀希望劉演不要做那出頭鳥,要等到所有人都開始起義的時候在行動。


    “那要等到什麽時候?”劉演問道。


    “用不了多久。”


    事情正如劉秀所說,沒過幾年,各地百姓便因不滿王莽亂政而紛紛揭竿而起。


    劉演覺得時機到了,當即起兵,劉秀也加入了義軍。


    隻不過由於劉秀這一脈在劉氏宗族裏已經算是旁支,其他劉氏子孫起兵後建立的政權大多都沒怎麽在意劉秀一家。


    因此劉秀等人起初非常的窮,不僅沒多少人,就連坐騎武器也十分稀缺,有一段時間劉秀甚至是騎著牛上戰場的。


    這樣艱苦的條件讓劉秀等人成了新軍眼中的軟柿子,沒少遭到針對,劉秀的姐姐一家便死在了新軍手中。


    更始元年(23年)二月,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是為更始帝。


    這個消息傳到劉秀劉演這裏的時候劉秀還沒什麽反應,劉演卻很不滿,因為這個劉玄雖然也是劉氏子弟,但實際上卻是乞丐出身,沒什麽本事,綠林軍一眾將領之所以選他當皇帝就是因為看中了他沒能耐,好掌控。


    劉演因為其良好的聲望,在加入綠林軍以後很快就成了一名首領,劉演本想著自己做皇帝,結果現在突然冒出來劉玄這麽一個小透明當了他們的頂頭上司,想想就讓人很是火大。


    麵對這種情況,劉秀麵臨選擇。


    選項一,勸大哥劉演直接反了劉玄,否則早晚得被這個劉玄給坑死。


    選項二,勸大哥暫且忍耐,如今義軍數量少,新軍數量多,敵眾我寡,我方內部不能隨意內鬥,否則必會被新軍趁火打劫。


    選項三,勸大哥離開綠林軍,另起一軍出去獨立發展。】


    漢,劉徹撓了撓臉頰,腦中開始推演如果他是劉秀會怎麽選。


    已知起義軍如今勢弱,合在一起尚不能確定是否能夠自保,要是分散開恐怕會被輕易擊潰,因此選項三可以說是無奈的下策。


    至於直接反了劉玄?敵眾我寡,這種時候亂來很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因此一最好也不要選。


    如此一來,最合理的自然隻有二。


    劉徹選對了,盡管這個選項其實並不合他的心意。


    劉玄登基後,將劉氏宗族都封了官,劉演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


    這一舉動看似是在交好劉演劉秀兄弟,實際上這裏麵有著劉玄的小心思。


    劉玄知道劉演名望高又有能耐,因此他其實一直很忌憚劉演,但劉秀不同。


    由於足夠低調,劉玄一直以為劉秀沒什麽能耐,就是個普通的農家放牛娃,讓他做將軍上戰場,沒準哪天就把自己給浪死了。


    卻不知接下來劉秀幹了一件讓他差點把眼珠子都瞪飛出去的大事。


    由於劉玄打出的旗號是恢複漢室,這引起了王莽的注意。


    很快,漢軍這邊率先采取了行動。


    劉演領一軍攻打宛城,而劉秀則跟隨一軍攻打潁川。


    劉秀這邊起初很順利,一路打下了昆陽,定陵等城池。


    劉演這邊則遇到了頑強抵抗,最後隻能用重兵圍困宛城。


    至於王莽,他早就盯上了漢軍,得知這一戰況,王莽集結了四十二萬大軍直撲宛城,在他眼中劉演帶領的是漢軍主力,劉秀這邊則是一堆烏合之眾,不足為慮,要打也得優先滅掉劉演。


    得知這一消息的劉秀頓時坐不住了。


    他深知如果放任王莽大軍趕到宛城,他哥怕是得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劉秀帶著本部九千兵馬趕往陽平,打算阻擊王莽大軍,為劉演爭取時間。


    可到了陽平,劉秀看著聲勢浩蕩的新軍,頓時放棄了阻擊這一不靠譜的想法,帶人撤迴了昆陽。


    彼時的昆陽已經人心思變,有人說新軍有百萬之眾,還有人說新軍戰力強悍,反正很多人都是一個想法,那就是趕緊分行李跑路,這不是他們能打的仗。


    劉秀這時告訴他們,新軍要去宛城,肯定會路過昆陽,你說他們會不會打過來?


    眾人一聽那還等什麽?趕緊跑啊。


    結果還沒等他們行動,外麵小兵來匯報,說是新軍已經到城門外了。


    這下子眾人都知道,他們跑不掉了。


    這時劉秀表示他可以帶著十三個人出去求援,到時候兩麵夾擊,他們還有點機會。


    另一邊,新軍大營內,新軍的主帥名叫王邑,是王家人。


    他這輩子沒當過這麽多人的統帥,正春風得意。


    眼看大軍已經到了昆陽附近,王邑麵臨三個選擇。


    選項一,不管昆陽,直撲宛城,優先滅掉劉演大軍。


    選項二,分兵包圍昆陽,防止昆陽從背後偷襲,其餘主力繼續前往宛城,反正我們人多。


    選項三,先不管宛城,死磕昆陽,打下一個是一個,這可都是軍功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快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快點並收藏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