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韓信得到兵權以後,立刻開始在漢軍之中展開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對於糧草管理,他推陳出新,指揮作戰方麵,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戰成名。


    最諷刺的是,劉邦起初對韓信的能打很不服氣,經常半路搶了兵權自己去打,然後各種被吊錘,反觀韓信,帶著幾萬人白手起家,愣是能一口氣打下大半個天下。


    不知不覺間劉邦甚至聽到了一個傳言。


    說是韓信太能打了,漢王那麽能送愣是被他給帶飛了。


    要是換了會做人的手下,這會理應來找劉邦負荊請罪,表示自己風頭出的太過,搶了漢王的聲望,請求處罰。


    到時候劉邦可以客氣一番,然後將對方扶起,君臣盡歡。


    隻可惜韓信不是那樣的人,他一直覺得自己沒做錯任何事,甚至還經常主動找劉邦邀功。


    甚至到後來,韓信被封為楚王,要知道彼時的劉邦還依舊是漢王呢,你這一下子跟自己老板平級了,你是要造反啊。


    偏偏這韓信還是個妙人,他對劉邦並無反意,相反,他認為是劉邦給了他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得感恩。


    因此等到後來項羽死後,劉邦正式得到了天下,建立了大漢。


    有人勸韓信要麽擁兵自重,要麽辭官歸鄉,總之千萬別跟劉邦同在一個朝廷上。


    韓信表示莫名其妙,劉邦是君他是臣,他為什麽要如此忌憚君王呢?


    然後,他被貶官做了淮陰侯,再然後,劉邦假借呂雉之手幹掉了韓信。


    而韓信的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成為皇帝的劉邦開始麵臨新的選擇。


    選項一,厚待功臣,賞罰分明,做個善良的君王。


    選項二,打壓功臣,奪權立威,雖然你們都比我厲害,但我才是皇帝,都是我的,我的!


    選項三,殺光功臣,你們比我厲害太多了,我怕你們,不管你們會不會反,對我來說隻要你們能反,那就都得死!】


    看到這一次的選項,許多不同時期的皇帝們都陷入了沉默。


    秦,嬴政覺得如果是自己,肯定會選第二項,他自認不是個善良的帝王,對於功高蓋主的他也會打壓,但他絕不會殺了這些功臣,因為大秦的運轉還需要大臣,亂殺一氣等同於自毀長城,他絕不會這麽幹。


    漢,劉徹自問如果他是一位開國之君,他會不會如高祖一般下手那麽黑呢?想了想,不會,他劉徹可是愛才的很,隻要你能向我證明價值,我寶貝你還來不及,為什麽要殺你?


    從這一點上看,高祖腦子八成有病。


    唐,李世民了輕哼了一聲,殺功臣?這事他絕不會去做,至於打壓,帝王的手段是要有的,但對於那些有自知之明的就沒必要打壓。


    李世民突然很慶幸,當初追隨他的那些臣子裏貌似就沒有幾個居功自傲的,都是會做人的,嗯,除了某個噴子除外。


    明,朱元璋還沒表態就感受到了兒子們的目光。


    “看咱作甚,這要是放在以前,咱一定會跟這劉邦一樣殺光一切會對咱老朱家造成威脅的人。


    但現在看了這麽多王朝的興衰史,咱覺得還得是為君者自己足夠強大才行,殺是殺不完的,自己要是沒能耐,隨便一個阿貓阿狗也能推翻你。”


    【迴到視頻,劉邦終究還是選擇了三。


    自韓信以後,劉邦開始對昔日的舊臣痛下殺手,除了少數幾個懂得明哲保身的逃過了一劫,其他的但凡有點兵權的將軍基本上都難逃一死。


    那段時間劉邦隻殺的整個朝廷上下都在膽寒,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甚至幹脆自行了斷了。


    直至晚年,劉邦終於收了手,他開始發愁自己該選擇誰來當自己的接班人。


    彼時的劉邦有兩個符合條件的兒子。


    一個是長子劉盈,雖然年少時聰慧,但長大了以後卻變得優柔寡斷,性情懦弱,毫無帝王的氣質。


    反倒是小兒子劉如意,和他母親戚夫人一樣討人喜歡。


    劉邦很想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為儲君,但不知怎的,這些年少有跟他表態的皇後呂雉突然發了瘋似的阻攔,甚至不惜動用大臣威逼。


    後來劉邦也想明白了,他這個開國皇帝是打天下的,接下來他的繼任者應該如扶蘇一般做個治天下的。


    隻不過這個劉盈貌似比扶蘇差勁多了,但不少朝臣和大儒都選擇了他,劉邦也不想重蹈嬴政與扶蘇的慘劇,最終還是選擇了劉盈。


    臨死前,劉邦似乎預料到了劉如意和戚夫人可能會遭遇什麽,特地叫戚夫人為他跳了最後一曲,就此離世。】


    就這樣,劉邦的篇章到此結束了。


    觀眾們也終於解鎖了存檔功能,後麵再繼續玩這款遊戲,一旦選錯了就可以存檔重來了。


    許多觀眾都猜測,下一篇章的主角應該便是漢惠帝劉盈了。


    可出人預料的是,當眾人點開第二篇章,解鎖的新人物視角卻並不是劉盈,而是劉邦的皇後呂雉。


    【畫麵的最開始,是呂雉的一段迴憶。


    想當年,呂雉還是個明媚少女的時候,她曾憧憬過自己未來能嫁給一個什麽樣的大英雄。


    結果現實是殘酷的,就因為父親呂公的一句話,她被迫嫁給了不學無術的劉邦。


    一開始劉邦對她還不錯,雖然窮,但每天的甜言蜜語還是稍微彌補了一些她受傷的心靈。


    後來呂雉一度已經認命了,她覺得跟著劉邦貌似也不是不可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吧。


    後來,劉邦起兵,到後來被封漢王,呂雉一直擔任的都是劉邦家裏的後援,不管是幫忙出主意還是在劉邦累了的時候給他提供一個溫柔鄉,那段時間裏她和劉邦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好。


    直到後來劉邦離開了漢中,開始征戰天下,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呂雉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她都看錯了人。


    在戰場上,劉邦會為了自己逃命而毫不猶豫的將兒子踹下馬車,隻為了減輕馬車的重量好能跑的更快一點。


    後來,呂雉更是數次淪為敵人的俘虜,被拿來要挾劉邦,可劉邦從未主動營救過呂雉,而是采取放任的態度,你能迴來就迴來,迴不來也無所謂。


    那段時間裏呂雉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愛是會消失的。


    等到後來,劉邦稱帝,呂雉當了皇後。


    但她並不高興,隻因那時的劉邦有了新歡,戚夫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快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快點並收藏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