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看來,武則天雖然有過錯,但也不該忽視她的功勞,頂多算是毀譽參半。


    武則天在位期間大唐國土雖然飛快縮水,但核心的中原地區沒有丟,且大唐天朝上國的地位也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她的麾下更是出了狄仁傑張柬之這樣的賢臣名臣,百姓們也沒有遭受多少苦難。


    至於說她殺人如麻,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在那個時代,女子做皇帝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不說男人們接受不了,哪怕是當時的不少女子也會覺得這是大逆不道,真正能認可武則天作為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


    而且仔細迴想武則天所殺之人,基本上都是李唐一脈和那些堅定的男權主義擁護者。


    至於支持她的那些人裏有不少其實都是潛藏的野心家,他們不是認可武則天的作為,而是想成為武則天那樣的人。


    而作為一個女子,想要在幾乎全天下都在反對的情況下坐穩皇位,最有效率的辦法自然隻有殺,殺到反對者膽寒,殺到反對者不敢再出聲,這是武則天當時唯一的出路。


    可即便如此,武則天自己也清楚,僅憑她一人終究還是無力抗衡天下眾人,與其說她當時是敗給了李唐皇室,倒不如說她是敗給了那個時代。


    武則天不是沒有選擇,她可以選擇將皇位傳給武家的男人,那樣的活隻需要曆經一兩代人,人們自然會將李唐淡忘,接受武周。


    可武則天沒有那樣做,不隻是因為彼時的李唐威望依舊還在,還因為武家就沒什麽像樣的男人,武則天太了解她的那幫侄子外甥了,讓他們做皇帝,不出十年武周就得被滅了。


    相反還不如傳給李唐一脈,至少這一脈都是她的骨血。


    轉眼第五集的故事開始上演。


    【武則天死後,大唐終於迎來了它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顯。


    相比於前麵幾位皇帝,李顯這一生其實活的挺憋屈的。


    李顯出生於顯慶元年(656)年,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個兒子,也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


    李顯的兩個一母同胞的哥哥分別叫李弘和李賢。


    最初,李顯的存在感並不強,隻因他的兩個哥哥都比他耀眼的多。


    大哥李弘在李顯剛出生的那一年便已經被確立為皇太子,且自小便素有賢名,深得李治和武則天的喜愛。


    隻可惜這個李弘太過善良,鹹亨二年(671年),關中地區鬧起了旱災,李弘奉命賑災,同時整頓宮城。


    李弘在整頓宮城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偏僻的宅院,裏麵居然住著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這兩位公主的生母是武則天年輕時的競爭對手蕭淑妃生下的女兒,蕭淑妃死後她們便被幽禁在宮中,年過四十了都還沒嫁人。


    李弘覺得這兩個姐姐屬實過的有點慘,便和李治說不如將這兩位公主嫁出去,然後將幽禁她們二人的宮殿騰出來借給災民們用於臨時安頓。


    李治覺得有理便同意了此事,卻不想武則天得知以後卻是勃然大怒,認為李弘這是在打她的臉,原本李弘是打算將兩名公主外嫁給外地的貴族或者是將領,卻不想武則天橫插一腳,直接將兩名公主許配給了衛士,並因此痛斥了李弘一番。


    李弘自此心情鬱結,外加他本就體弱多病,最終於上元二年(675年)時便暴病而亡,年僅二十四歲。


    李弘死後,太子之位便落到了李賢的身上,相比於李弘,李賢的才名也同樣出眾,甚至還得了個章懷太子的綽號。


    李賢曾招募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作為幕僚,對文人雅士甚是尊重,李治對其也十分喜愛。


    可偏偏李賢和武則天的關係同樣不好。


    如果說李弘是因為得罪了武則天而被冷落,李賢便是自己作的。


    李弘死後,武則天一度十分傷心,畢竟那是自己的親兒子,因此她便將自己的愛轉移到了李賢身上,可她又怕李賢被寵壞了,所以經常板著臉教育李賢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可這些行為落在李賢的眼裏卻是武則天對他冷眼相待。


    那個時候有傳言說李弘的死亡是武則天的手筆,李賢初時並不相信。


    後來又有傳言說李賢其實不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李賢開始將信將疑。


    當時李治和武則天都在寵信一個叫明崇儼的術士,這個術士曾評價武則天的幾個兒子,誇了李顯和李旦,唯獨沒有誇讚李賢,這就弄的李賢更加的心生疑竇,以為此前的那些流言都是真的。


    武則天發現以後氣的不輕,當即痛斥了李賢一番,叫他不要胡思亂想。


    卻不知武則天此舉在李賢的眼中卻變成了欲蓋彌彰,後來明崇儼在宮中遇刺身亡,有人說是李賢所為,後來更是在李賢的府邸之中搜出了鎧甲兵器等疑似要起兵造反的證據,李賢便被捉拿幽禁了起來。


    李治曾想要為李賢說情,但彼時的武則天很生氣,她氣的不是李賢殺術士或者是私藏甲兵,她氣的是李賢被抓的時候居然說自己不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他是為求自保才不得不這麽做。


    這番話傷透了一個母親的心,因此不久後,李賢便被流放,後來武則天稱帝,李賢在流放途中被賜死,終年二十九歲。


    兩個哥哥已經如此淒慘,李顯這個老三自然過的也很不容易。


    李賢被廢後,李顯便理所當然的成了太子。


    李治死後,他便即位做了皇帝,隻不過他這個皇帝完全是武則天的傀儡,在朝堂上根本沒有半點決策權。


    皇後韋氏提議李顯扶持外戚,在朝堂上培養自己的勢力用以對抗武則天,結果由於不會說話,李顯被武則天抓到一個錯誤,在他登上帝位的第55天就被廢為了廬陵王。


    他的弟弟李旦唐睿宗上位,而他自己則被軟禁了十四年,每天隻能和妻子韋氏相依為命,生活淒苦無比。


    後來武則天廢掉了李旦,自己登基稱帝,底下一片反對之聲。


    徐敬業,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都先後起兵造反,打的都是扳倒武則天,匡扶李顯的名號。


    被軟禁的李顯人都傻了,半夜睡不著起來直唿這幫人有病吧,他可是還在武則天的控製之下呢,結果你們全都打著我的旗號,這是生怕我死的不夠快是吧。


    好在武則天也知道這事跟李顯關係不大,隻是派人加強了對李顯的看守。


    殊不知這幫造反的人對李顯其實毫無期待,根本沒人出兵嚐試著去營救李顯,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幫人實在是太菜了,起兵沒多久便都被鎮壓了。


    就這樣,李顯一直戰戰兢兢的苟活了十幾年,直到後來武則天年老體衰,經狄仁傑的提醒,李顯這才重新得到了太子之位,迴到了東宮。


    對此,李顯表示,當女皇的兒子,太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快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快點並收藏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