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忽必烈其實一直以來也都能看見這光幕視頻。


    由於前麵的動漫故事涉及的都是其他王朝的事,因此他一直並未過多關注。


    直到後來王朝紀年一出,得知大元居然連一百年都沒堅持到,他頓時就怒了。


    當時他很好奇大元到底是怎麽沒的。


    如今他知道了,蒙古貴族的占山為王式自治,再加上後麵的這個什麽元順帝腦殘坑害自己人,他大元不亡才怪!


    至於元順帝到底為何要流放掉脫脫,忽必烈其實也大致能猜到,無非是脫脫功高蓋主,元順帝擔心壓不住脫脫,這才直接卸磨殺驢,但問題是你至少等這頭驢把活都幹完再殺啊。


    迴到視頻。


    【元朝內部在忙著坑自己人,郭子興這邊也沒閑著。


    為了增強實力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郭子興派朱元璋迴老家鳳陽招募軍隊。


    朱元璋也不負期望,迴去不到兩個月就招到了三千餘人。


    且這三千人裏還有兩個非常厲害的家夥,徐達,常遇春。


    這兩人後來都是朱元璋的嫡係將領,且能力都非常強。


    與此同時,周遭地區許多之前被元朝鎮壓的紅巾軍殘部也紛紛前來投效,不知不覺間朱元璋就招到了過萬的軍隊。


    有了軍隊,朱元璋便開始南下攻城掠地,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拿下了定遠城和滁州城。


    定遠城中有一人前來投奔朱元璋,他的名字叫李善長。


    李善長建議朱元璋當學漢高祖劉邦,講公平,講公正,知人善用,嚴明紀律,如此才能成就大業。


    朱元璋深以為然,在他的麾下,一切都要靠本事說話,有功就賞,有過就罰,不論出身,不問貴賤。


    對於軍隊,朱元璋嚴明紀律,對尋常百姓秋毫無犯,有行跡惡劣者一律誅殺。


    因此朱元璋很快就在民間樹立起了不錯的威望,他麾下的軍隊也轉眼就擴充到了三萬人。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已經坐擁數座城池,兵糧足備,完全可以自立,但他沒有,因為他始終記著郭子興對他的知遇之恩。


    隻可惜沒過多久,郭子興病逝,他的兒子郭天旭繼承了郭子興的軍隊。


    郭天旭和他父親不同,對朱元璋全無信任,隻有忌憚,因此他曾多次試圖找借口殺掉朱元璋,但都沒有得逞。


    而朱元璋數次險象環生,身邊的人都勸他離開郭天旭,但朱元璋沒有答應,隻因他的心中依舊還銘記著郭子興對他的好,他不想就這麽讓郭子興的後人一路走到黑。


    為此他甚至不惜自降身份經常給郭天旭寫信,勸他應當將注意力放在對抗元軍而不是內鬥上。


    隻可惜郭天旭完全聽不進去,依舊想方設法的打算弄死朱元璋。


    很快,世道又亂了起來。


    隨著脫脫在流放中死去,那些此前被鎮壓的野心家們再度崛起。


    張士誠占領了江蘇之地,建立國號為周,自立為誠王。


    劉福通則攻克了汴京,建立了宋國,擁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為帝。


    緊接著南方的紅巾軍內部發生叛變,原本南方紅巾軍的主帥叫徐壽輝,他手下的兩元將領倪文俊和陳友諒發動兵變,幹掉了徐壽輝。


    緊接著陳友諒又幹掉了倪文俊,自此接管了南方紅巾軍。


    而徐壽輝手下的明玉珍不服陳友諒,逃到了四川,也拉起了一路紅巾軍。


    福建的方國珍趁機起義,占據了東南沿海一帶。


    郭天旭見狀頓時也坐不住了,他不顧朱元璋的勸阻,出兵強攻應天城,結果被元軍擊敗,自己也交代了。


    此後,朱元璋趁機接收了郭天旭的軍隊,打著為郭天旭複仇的旗號攻下了應天城,這一年,朱元璋才28歲。


    短短三年時間,朱元璋就從一名小兵成長到了一位將軍,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方諸侯,他所創造的奇跡著實驚人。


    按理說此時的朱元璋實力在天下群雄裏已經算是比較強的,但他並未著急立刻南征北戰,而是采納了謀士劉基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說起劉基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很陌生,但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卻是響當當的,劉伯溫。


    朱元璋在低頭發育,周遭的其他人卻是一點都不消停。


    西南邊的陳友諒四處出擊,攻城掠地。


    東南的方國珍想要攻擊朱元璋,結果他碰到了劉伯溫,被暴打一頓以後就老實的待在沿海地區再也不亂動了。


    四川的明玉珍同時向南北兩個方向擴張。


    唯有江蘇的張士誠不思進取,天天就知道享樂,魚肉治下的百姓,名聲越來越差。


    至於紅巾軍的真正核心劉福通,這位狠人的目光完全不在南方,而是直接開始北伐,就是和元朝人對著幹。


    劉福通的攻勢十分猛烈,他同時兵分三路,一路走開封,破潼關,占陝西。


    一路走東邊,破濟南,占山東。


    一路走碩方,破太原,占山西。


    一時間劉福通的大名響徹天下。


    誰也沒想到,劉福通居然隻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將北方的多個省份和地區都給打下來了。


    緊接著,劉福通打算集中兵力攻打元大都,隻要攻下此地,元朝就名存實亡了,他劉福通也將成為光複漢人天下的第一人。


    隻可惜在元大都,劉福通遇到了一個強敵。


    察罕帖木兒,這個人後來在民間傳說裏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封號,汝陽王。


    在元軍各處都被擊敗的情況下,察罕帖木兒是唯一一個以少勝多,贏了紅巾軍的元朝將領。


    元朝朝廷已經被逼到了絕路,元順帝這會也顧不得什麽勾心鬥角了,他抓住了大元這最後一個希望,原本隻是個將軍的察罕帖木兒很快便被調到元大都擔任起了兵部侍郎。


    在和劉福通的數次交戰中,察罕帖木兒都冷靜的運用各種計策擊敗了劉福通的進攻,故而很快又升職為了兵部尚書。


    直到劉福通的三路大軍全部在元大都外會合,元順帝直接命察罕帖木兒做了三軍統帥,全權負責這一戰。


    而察罕帖木兒也沒有讓元順帝失望。


    他先是在元大都城下大敗劉福通的紅巾軍。


    緊接著他趁著紅巾軍潰敗的時機果斷出兵,以雷霆的速度很快便收複了陝西,山西等地。


    甚至到後來他直接強攻汴梁,且隻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打下了汴梁。


    劉福通被迫帶著韓林兒狼狽逃走,而察罕帖木兒則趁機收複了山東,而這整場戰爭從開始到結束,才不過一年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快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快點並收藏我就一做動漫的哪懂什麽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