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機略縱橫
三國:這個薑維有億點強 作者:一爐Q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忠心耿耿孟子度?
聽聞薑維此言,所有大漢朝臣,看向孟達的眼神中,都充滿著鄙夷之色。
當年,劉封想要發兵救援關羽,但是孟達從中作梗,使得劉封按兵不動。
最後的結果是,劉封被先帝問責誅殺,孟達反而轉投曹丕,獲得了高官厚祿。
從始至終,被坑的隻有劉封,獲益的卻是他孟達。
薑維一席話,再次讓大漢群臣們想起了當年的往事。
尤其是孟達坑害劉封,對關羽見死不救,以及背叛大漢,投降曹魏的齷齪之舉。
不好!
孟達眼見群臣看他的眼神,除了鄙夷之外,如今還充斥著殺氣!
如若沒有夷陵之戰,大漢的國力不會衰退如此,更不會隻有益州一地。
現在占據涼州,重奪新城,這其中的艱辛和困苦,恐怕唯有一直堅持的大漢忠臣清楚。
薑維隻是三言兩語,就讓孟達這位重歸大漢的“忠臣”,變成了人人唾罵的過街老鼠。
“你……我當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今重新歸漢,說明我對大漢的忠誠從未改變!”
“薑維,你對我一個老者如此無禮,究竟意欲何為?”
孟達如今的表現,不過是無能狂怒,他也隻能避重就輕,絲毫不敢提起當年背叛先帝劉備之事。
否則,別說朝廷群臣想弄死他,就連劉禪也會直接出手。
李嚴如今也是冷汗直流,本以為孟達歸漢,自己多了一個對付諸葛亮的對手。
誰知道現在孟達的名聲臭不可聞,若是收留這樣的人,隻會讓東州派的名聲進一步降低。
什麽狗屁生死之交?全都是鏡花水月罷了。
“我隻是說清楚事實,臣子對陛下自然要知無不言。”
薑維絲毫不懼孟達,朝廷群臣更不會給他麵子。
若是新城沒有掌握在大漢手中,他們還會敬孟達三分。
如今新城已經徹底被大漢拿下,孟達還有什麽用?
不過是千金買馬骨,讓他畏懼高官,給天下人展示劉禪的寬宏大量罷了。
“你……”
孟達被李嚴拉住,隨後搖了搖頭,示意他不可因為一時之爭,再將名聲跌落穀底。
“薑維此子擅長挑釁,子度莫要自誤!”
李嚴小聲提醒,孟達無奈點頭。
見孟達不再言語,諸葛亮便繼續說出自己與薑維、鄧艾所構想的戰略。
“陛下,如今涼州在伯約治下,已經逐步走向正軌。”
“羌氐二族同樣從事農耕,假以時日涼州也會成為戰馬與糧食的生產地。”
“還民漢中,三到五年方顯成效,好在文長有費禕輔佐。”
諸葛亮輕搖羽扇,隨後直言道:“新城交給蔣琬,軍糧足以自給自足,益州的壓力會少上許多。”
此言一出,官員之中的益州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當時極力反對諸葛亮北伐,就是覺得這筆買賣,對他們益州人沒有半點好處。
打迴荊州,那是你們荊州人得利。
至於打迴雍州長安,那是你們東州人得利。
結果出錢出糧出人的時候,則是要求我們益州人來做!
換做是誰,都會心裏不舒服。
諸葛亮已經盡可能平衡各個派係,但益州派的態度還是讓他不安。
好在大漢奪取涼州,能夠分擔益州的壓力。
尤其是還民漢中這一步棋,能夠保障漢軍的糧食生產。
有魏延的漢中防線,可確保曹魏四十年無法攻入大漢。
“如今,我軍擊潰曹真,成功守護漢中。”
“理應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然曹魏雄踞七州之地!”
“倘若一同休養,魏賊國力始終超過我大漢。”
諸葛亮之言,劉禪聽得頗為認真,一旦看到了希望,誰不想勵精圖治,三興大漢?
“相父!那有何辦法,能夠縮短兩國差距?”
見劉禪如此關心,諸葛亮倍感欣慰,陛下終究是關心國事了!
“那便要看盟友東吳了!”
諸葛亮之言,引得朝廷群臣驚訝不已。
除了赤壁之戰期間,大漢從未依賴過東吳,聯盟也一直是以大漢為主東吳為輔。
這也是為何孫權不平衡,最後搞出背刺盟友的戲碼。
“丞相,東吳鼠輩豈會輕易幫助我大漢?”
“是啊!東吳紫髯除非看到利益,否則絕不會出兵!”
“這些鼠輩隻會守土,不會開疆,讓他們出兵,無異於天方夜譚。”
朝廷群臣所說並沒有錯,他們也隻是提出心中疑惑。
諸葛亮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東吳一直想要奪取合肥,以此為北上的據點。”
“然,合肥之地,易守難攻,加之孫權並非其父孫堅,其兄孫策,自然無法攻克。”
“我大漢倒是能夠為他們獻策,提供另一種進攻曹魏的方法。”
哦?
劉禪起身,著急道:“還望相父速速道來,朕已經等不及要看曹賊與吳狗相互征伐!”
至少劉禪對於東吳的厭惡,其實更甚曹魏。
一個突然背刺的盟友,換了誰都不會喜歡。
“陛下,臣以為,我大漢應派去雄辯之士,前往東吳說服孫權出兵襄陽!”
“此地絕無合肥之險,卻能突出東吳水軍的優勢。”
“唯有我大漢休養生息,曹魏疲於奔命,才能逐漸縮短兩國差距。”
諸葛亮之言,引得眾人不停點頭,的確是這個道理。
如今機略縱橫的難點,就在於由何人出使東吳,又該如何說服東吳出兵。
“相父所言甚是!”
“倘若東吳鼠輩能夠出兵,無論勝負與否,定能幫助我大漢!”
“唉!怕就怕東吳都是些守成之人,他們無心出兵北伐!”
劉禪歎氣道:“朕,以前從孫夫人口中得知,光是要安撫江東士族,便要耗費孫權莫大的精力。”
李嚴此時不合時宜地開口了。
“丞相說了那麽多,最後卻無法實現,當真是可笑!”
“人家東吳又不是傻子,豈會按照我大漢的構想去做?”
“依我看,丞相不過是癡人說夢!東吳絕不會出兵!”
李嚴如今已經是瘋狗亂咬人,急需找迴之前的場子。
群臣又是一陣沉默,誰都沒有把握,江東一定會出兵。
“若不嚐試,怎麽知道不可為?”
薑維一步踏出,讓劉禪再次看到了希望!
聽聞薑維此言,所有大漢朝臣,看向孟達的眼神中,都充滿著鄙夷之色。
當年,劉封想要發兵救援關羽,但是孟達從中作梗,使得劉封按兵不動。
最後的結果是,劉封被先帝問責誅殺,孟達反而轉投曹丕,獲得了高官厚祿。
從始至終,被坑的隻有劉封,獲益的卻是他孟達。
薑維一席話,再次讓大漢群臣們想起了當年的往事。
尤其是孟達坑害劉封,對關羽見死不救,以及背叛大漢,投降曹魏的齷齪之舉。
不好!
孟達眼見群臣看他的眼神,除了鄙夷之外,如今還充斥著殺氣!
如若沒有夷陵之戰,大漢的國力不會衰退如此,更不會隻有益州一地。
現在占據涼州,重奪新城,這其中的艱辛和困苦,恐怕唯有一直堅持的大漢忠臣清楚。
薑維隻是三言兩語,就讓孟達這位重歸大漢的“忠臣”,變成了人人唾罵的過街老鼠。
“你……我當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今重新歸漢,說明我對大漢的忠誠從未改變!”
“薑維,你對我一個老者如此無禮,究竟意欲何為?”
孟達如今的表現,不過是無能狂怒,他也隻能避重就輕,絲毫不敢提起當年背叛先帝劉備之事。
否則,別說朝廷群臣想弄死他,就連劉禪也會直接出手。
李嚴如今也是冷汗直流,本以為孟達歸漢,自己多了一個對付諸葛亮的對手。
誰知道現在孟達的名聲臭不可聞,若是收留這樣的人,隻會讓東州派的名聲進一步降低。
什麽狗屁生死之交?全都是鏡花水月罷了。
“我隻是說清楚事實,臣子對陛下自然要知無不言。”
薑維絲毫不懼孟達,朝廷群臣更不會給他麵子。
若是新城沒有掌握在大漢手中,他們還會敬孟達三分。
如今新城已經徹底被大漢拿下,孟達還有什麽用?
不過是千金買馬骨,讓他畏懼高官,給天下人展示劉禪的寬宏大量罷了。
“你……”
孟達被李嚴拉住,隨後搖了搖頭,示意他不可因為一時之爭,再將名聲跌落穀底。
“薑維此子擅長挑釁,子度莫要自誤!”
李嚴小聲提醒,孟達無奈點頭。
見孟達不再言語,諸葛亮便繼續說出自己與薑維、鄧艾所構想的戰略。
“陛下,如今涼州在伯約治下,已經逐步走向正軌。”
“羌氐二族同樣從事農耕,假以時日涼州也會成為戰馬與糧食的生產地。”
“還民漢中,三到五年方顯成效,好在文長有費禕輔佐。”
諸葛亮輕搖羽扇,隨後直言道:“新城交給蔣琬,軍糧足以自給自足,益州的壓力會少上許多。”
此言一出,官員之中的益州人全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當時極力反對諸葛亮北伐,就是覺得這筆買賣,對他們益州人沒有半點好處。
打迴荊州,那是你們荊州人得利。
至於打迴雍州長安,那是你們東州人得利。
結果出錢出糧出人的時候,則是要求我們益州人來做!
換做是誰,都會心裏不舒服。
諸葛亮已經盡可能平衡各個派係,但益州派的態度還是讓他不安。
好在大漢奪取涼州,能夠分擔益州的壓力。
尤其是還民漢中這一步棋,能夠保障漢軍的糧食生產。
有魏延的漢中防線,可確保曹魏四十年無法攻入大漢。
“如今,我軍擊潰曹真,成功守護漢中。”
“理應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然曹魏雄踞七州之地!”
“倘若一同休養,魏賊國力始終超過我大漢。”
諸葛亮之言,劉禪聽得頗為認真,一旦看到了希望,誰不想勵精圖治,三興大漢?
“相父!那有何辦法,能夠縮短兩國差距?”
見劉禪如此關心,諸葛亮倍感欣慰,陛下終究是關心國事了!
“那便要看盟友東吳了!”
諸葛亮之言,引得朝廷群臣驚訝不已。
除了赤壁之戰期間,大漢從未依賴過東吳,聯盟也一直是以大漢為主東吳為輔。
這也是為何孫權不平衡,最後搞出背刺盟友的戲碼。
“丞相,東吳鼠輩豈會輕易幫助我大漢?”
“是啊!東吳紫髯除非看到利益,否則絕不會出兵!”
“這些鼠輩隻會守土,不會開疆,讓他們出兵,無異於天方夜譚。”
朝廷群臣所說並沒有錯,他們也隻是提出心中疑惑。
諸葛亮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東吳一直想要奪取合肥,以此為北上的據點。”
“然,合肥之地,易守難攻,加之孫權並非其父孫堅,其兄孫策,自然無法攻克。”
“我大漢倒是能夠為他們獻策,提供另一種進攻曹魏的方法。”
哦?
劉禪起身,著急道:“還望相父速速道來,朕已經等不及要看曹賊與吳狗相互征伐!”
至少劉禪對於東吳的厭惡,其實更甚曹魏。
一個突然背刺的盟友,換了誰都不會喜歡。
“陛下,臣以為,我大漢應派去雄辯之士,前往東吳說服孫權出兵襄陽!”
“此地絕無合肥之險,卻能突出東吳水軍的優勢。”
“唯有我大漢休養生息,曹魏疲於奔命,才能逐漸縮短兩國差距。”
諸葛亮之言,引得眾人不停點頭,的確是這個道理。
如今機略縱橫的難點,就在於由何人出使東吳,又該如何說服東吳出兵。
“相父所言甚是!”
“倘若東吳鼠輩能夠出兵,無論勝負與否,定能幫助我大漢!”
“唉!怕就怕東吳都是些守成之人,他們無心出兵北伐!”
劉禪歎氣道:“朕,以前從孫夫人口中得知,光是要安撫江東士族,便要耗費孫權莫大的精力。”
李嚴此時不合時宜地開口了。
“丞相說了那麽多,最後卻無法實現,當真是可笑!”
“人家東吳又不是傻子,豈會按照我大漢的構想去做?”
“依我看,丞相不過是癡人說夢!東吳絕不會出兵!”
李嚴如今已經是瘋狗亂咬人,急需找迴之前的場子。
群臣又是一陣沉默,誰都沒有把握,江東一定會出兵。
“若不嚐試,怎麽知道不可為?”
薑維一步踏出,讓劉禪再次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