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加官進爵,方可調兵
三國:這個薑維有億點強 作者:一爐Q子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諸葛亮和薑維都來勸阻,劉禪隻得作罷。
“相父,伯約,朕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
劉禪伸了個懶腰,“迎戰曹真之事,便全權交給相父了!朕會召集群臣上朝議事!”
諸葛亮恭敬道:“有勞陛下!”
劉禪迴宮後,薑維這才歎氣一聲:“嶽父,想要抽調永安的援軍,恐怕會難上加難!”
諸葛亮輕搖羽扇,他自然清楚李嚴是什麽德行。
“無妨,有你之前定策,今日我與陛下配合出言便是。”
薑維新婚過後,便要出征禦敵。
朝堂之上。
諸葛亮將曹魏四路大軍進攻漢中之事,全都告訴了群臣。
不少人都瑟瑟發抖,畢竟以現在大漢的國力,依舊不能與曹魏分庭抗衡。
更別說,這一次曹真是動了真格。
“曹魏兵力部署,已經有軍議司查證。”
諸葛亮苦笑道:“郭淮,費曜,張合,司馬懿,曹真!全都是曹魏名將!”
群臣更是擔憂不已,說話之際,卻見一人踏步而出。
“陛下莫憂!漢中防線,乃我親手締造!”
“曹賊將兵十萬,我願為陛下吞之!”
說話之人,正是漢中太守魏延。
薑維則深以為意,魏延的漢中防線,守城有餘,殺敵不足。
當然,現在大漢的國力,尚能支撐防禦。
待到後期鄧艾、鍾會伐蜀,大漢已經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漢中防線。
薑維才不得不兵行險著,以斂兵聚穀的計策對敵。
隻是薑維錯算了人心,這才給了鄧艾可趁之機!
“陛下,微臣以為,漢中防線固若金湯,我軍定能抵禦魏賊進攻。”
“不過若想擴大戰果,尚需更多的兵力才是。”
“懇請陛下調遣永安的軍隊,前來支援漢中!”
薑維拱手行禮,說出了心中所想。
李嚴聽聞此言,不禁沾沾自喜,永安的援軍掌握在他這個中都護手中!
“陛下,臣自然想調兵支援漢中,隻是永安的部隊,還要提防東吳才是!”
所有人都知道,東吳如今與大漢交好,根本不會貿然進攻永安。
這番話,不過是李嚴的推脫罷了。
“陛下,李正方鎮守永安多時,可謂是勞苦功高。”
“臣,建議擢升李正方為驃騎將軍,其子李豐可接替永安防務!”
聽聞諸葛亮此言,李嚴心中大喜。
“孔明啊孔明!你總算是看清楚了!你我同為托孤大臣,本就是平等身份!”
“你也有今日,需要巴結我,才能獲得兩萬援軍!”
“你終於擺正了身份地位!”
劉禪看到李嚴那股子小人得誌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慍色。
正如昨日薑維所言,唯有諸葛亮主動上表,晉升李嚴的官位,後者才會心甘情願支援漢中!
“相父所言甚是,李正方勞苦功高,就擢升其為驃騎將軍!”
“李豐接替永安防務,不得有誤!”
劉禪下令,李嚴的權位再一次提高!
“陛下放心,既然有丞相安排,那我便率領陳到支援漢中!”
李嚴所求,不過權位逼近諸葛亮。
殊不知自己的一波騷操作,令劉禪對其心中膈應。
解決了援軍問題,諸葛亮便親自請辭,率領眾將直奔漢中,以禦曹魏大軍。
此番,李嚴也隨軍出征,當了驃騎將軍還不夠,他還要分下一部分軍功才滿意。
好在諸葛亮並不在意,去了漢中,那可不是永安!
“後將軍費曜領建威將軍、雍州刺史郭淮,並故前將軍張遼之子偏將軍張虎,故右將軍樂進子偏將軍樂綝集隴西並雍州郡兵三萬,出武威,進逼陽平!”
“車騎將軍張合並討逆將軍魏平領中軍二萬,出斜穀,攻褒中,佯取漢中!”
“大都督司馬懿並征南將軍牛金領宛城精兵兩萬,沿漢水而上,出魏興郡,策應大軍。”
“大司馬曹真並少府楊阜,征蜀護軍戴陵於長安集結五萬大軍,入子午穀,直取南鄭。”
看著軍議司密探帶來的情報,薑維不得不感慨曹魏財大氣粗,人才更如井噴一樣。
且不說費曜,郭淮,張合這些老對手,張虎、樂綝,戴陵這些後起之秀,同樣是大漢日後頭疼的存在。
“諸位,魏賊虎視眈眈,直接無視街亭守軍,不進攻天水三郡,而是要攻占漢中,截斷益州與涼州的聯係。”
諸葛亮於軍營之中,看向諸將,做出了部署。
“左護軍,關中督吳懿、將軍吳班,高翔,率本部兵一萬三千餘眾出褒中,防箕穀以禦張合!”
“張合這一軍,不過是佯攻漢中,汝等隻需做好防守便是!”
吳懿、吳班、高翔三人領命而去。
“討寇將軍王平並虎步監孟焱,將軍袁綝領本部軍馬一萬五千餘眾分別鎮守城固,赤阪,黃金,興勢諸城,以防宛洛之兵循漢水而上!”
“司馬懿用兵謹慎,汝等以防禦為主,不可主動出兵迎敵!隻要漢中局勢穩定,司馬懿便會不攻自退!”
王平、孟焱、袁綝,盡數抱拳領命。
眼見諸葛亮調度眾將,卻不見薑維身影。
李嚴冷嘲熱諷道:“丞相!張合與司馬懿不過佯攻而已,您卻各派一萬五千兵馬!”
“反倒是咱們漢軍的後起之秀薑伯約,你卻故意不用?”
“莫非是害怕刀劍無眼,他戰死沙場後,您女兒守寡不成?”
李嚴此言一出,軍中眾將無不瞠目而視!
他們全都知道,諸葛亮絕非濫用私情之人。
“正方不必擔憂,伯約另有要務在身。”
“決定此戰成敗者,乃另外兩條路!”
“亮與伯約,將會親自上陣。”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薑維下達了命令!
“涼州牧薑維,則同常敗軍趙統、趙廣,楊嵐,諸葛果,傅僉,領兵八千鎮守陽平!”
“汝等此戰,許勝不許敗,否則以軍法處置!”
薑維一步踏出,抱拳道:“維,領命,絕不讓敵軍踏進陽平一步!”
諸葛亮滿意點頭,薑維所部士兵最少,卻要麵對費曜與郭淮的三萬大軍!
“至於曹真的五萬大軍,則由亮親自率領其餘將帥對付。”
魏延、楊儀、陳式、馬岱四人,已經躍躍欲試!
“相父,伯約,朕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
劉禪伸了個懶腰,“迎戰曹真之事,便全權交給相父了!朕會召集群臣上朝議事!”
諸葛亮恭敬道:“有勞陛下!”
劉禪迴宮後,薑維這才歎氣一聲:“嶽父,想要抽調永安的援軍,恐怕會難上加難!”
諸葛亮輕搖羽扇,他自然清楚李嚴是什麽德行。
“無妨,有你之前定策,今日我與陛下配合出言便是。”
薑維新婚過後,便要出征禦敵。
朝堂之上。
諸葛亮將曹魏四路大軍進攻漢中之事,全都告訴了群臣。
不少人都瑟瑟發抖,畢竟以現在大漢的國力,依舊不能與曹魏分庭抗衡。
更別說,這一次曹真是動了真格。
“曹魏兵力部署,已經有軍議司查證。”
諸葛亮苦笑道:“郭淮,費曜,張合,司馬懿,曹真!全都是曹魏名將!”
群臣更是擔憂不已,說話之際,卻見一人踏步而出。
“陛下莫憂!漢中防線,乃我親手締造!”
“曹賊將兵十萬,我願為陛下吞之!”
說話之人,正是漢中太守魏延。
薑維則深以為意,魏延的漢中防線,守城有餘,殺敵不足。
當然,現在大漢的國力,尚能支撐防禦。
待到後期鄧艾、鍾會伐蜀,大漢已經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漢中防線。
薑維才不得不兵行險著,以斂兵聚穀的計策對敵。
隻是薑維錯算了人心,這才給了鄧艾可趁之機!
“陛下,微臣以為,漢中防線固若金湯,我軍定能抵禦魏賊進攻。”
“不過若想擴大戰果,尚需更多的兵力才是。”
“懇請陛下調遣永安的軍隊,前來支援漢中!”
薑維拱手行禮,說出了心中所想。
李嚴聽聞此言,不禁沾沾自喜,永安的援軍掌握在他這個中都護手中!
“陛下,臣自然想調兵支援漢中,隻是永安的部隊,還要提防東吳才是!”
所有人都知道,東吳如今與大漢交好,根本不會貿然進攻永安。
這番話,不過是李嚴的推脫罷了。
“陛下,李正方鎮守永安多時,可謂是勞苦功高。”
“臣,建議擢升李正方為驃騎將軍,其子李豐可接替永安防務!”
聽聞諸葛亮此言,李嚴心中大喜。
“孔明啊孔明!你總算是看清楚了!你我同為托孤大臣,本就是平等身份!”
“你也有今日,需要巴結我,才能獲得兩萬援軍!”
“你終於擺正了身份地位!”
劉禪看到李嚴那股子小人得誌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慍色。
正如昨日薑維所言,唯有諸葛亮主動上表,晉升李嚴的官位,後者才會心甘情願支援漢中!
“相父所言甚是,李正方勞苦功高,就擢升其為驃騎將軍!”
“李豐接替永安防務,不得有誤!”
劉禪下令,李嚴的權位再一次提高!
“陛下放心,既然有丞相安排,那我便率領陳到支援漢中!”
李嚴所求,不過權位逼近諸葛亮。
殊不知自己的一波騷操作,令劉禪對其心中膈應。
解決了援軍問題,諸葛亮便親自請辭,率領眾將直奔漢中,以禦曹魏大軍。
此番,李嚴也隨軍出征,當了驃騎將軍還不夠,他還要分下一部分軍功才滿意。
好在諸葛亮並不在意,去了漢中,那可不是永安!
“後將軍費曜領建威將軍、雍州刺史郭淮,並故前將軍張遼之子偏將軍張虎,故右將軍樂進子偏將軍樂綝集隴西並雍州郡兵三萬,出武威,進逼陽平!”
“車騎將軍張合並討逆將軍魏平領中軍二萬,出斜穀,攻褒中,佯取漢中!”
“大都督司馬懿並征南將軍牛金領宛城精兵兩萬,沿漢水而上,出魏興郡,策應大軍。”
“大司馬曹真並少府楊阜,征蜀護軍戴陵於長安集結五萬大軍,入子午穀,直取南鄭。”
看著軍議司密探帶來的情報,薑維不得不感慨曹魏財大氣粗,人才更如井噴一樣。
且不說費曜,郭淮,張合這些老對手,張虎、樂綝,戴陵這些後起之秀,同樣是大漢日後頭疼的存在。
“諸位,魏賊虎視眈眈,直接無視街亭守軍,不進攻天水三郡,而是要攻占漢中,截斷益州與涼州的聯係。”
諸葛亮於軍營之中,看向諸將,做出了部署。
“左護軍,關中督吳懿、將軍吳班,高翔,率本部兵一萬三千餘眾出褒中,防箕穀以禦張合!”
“張合這一軍,不過是佯攻漢中,汝等隻需做好防守便是!”
吳懿、吳班、高翔三人領命而去。
“討寇將軍王平並虎步監孟焱,將軍袁綝領本部軍馬一萬五千餘眾分別鎮守城固,赤阪,黃金,興勢諸城,以防宛洛之兵循漢水而上!”
“司馬懿用兵謹慎,汝等以防禦為主,不可主動出兵迎敵!隻要漢中局勢穩定,司馬懿便會不攻自退!”
王平、孟焱、袁綝,盡數抱拳領命。
眼見諸葛亮調度眾將,卻不見薑維身影。
李嚴冷嘲熱諷道:“丞相!張合與司馬懿不過佯攻而已,您卻各派一萬五千兵馬!”
“反倒是咱們漢軍的後起之秀薑伯約,你卻故意不用?”
“莫非是害怕刀劍無眼,他戰死沙場後,您女兒守寡不成?”
李嚴此言一出,軍中眾將無不瞠目而視!
他們全都知道,諸葛亮絕非濫用私情之人。
“正方不必擔憂,伯約另有要務在身。”
“決定此戰成敗者,乃另外兩條路!”
“亮與伯約,將會親自上陣。”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薑維下達了命令!
“涼州牧薑維,則同常敗軍趙統、趙廣,楊嵐,諸葛果,傅僉,領兵八千鎮守陽平!”
“汝等此戰,許勝不許敗,否則以軍法處置!”
薑維一步踏出,抱拳道:“維,領命,絕不讓敵軍踏進陽平一步!”
諸葛亮滿意點頭,薑維所部士兵最少,卻要麵對費曜與郭淮的三萬大軍!
“至於曹真的五萬大軍,則由亮親自率領其餘將帥對付。”
魏延、楊儀、陳式、馬岱四人,已經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