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之前錯過了翔隆號出訪的接觸機會,對於翔隆號歸國當然是不想再錯過的。然而,他們也並沒有料到,翔隆號會突然出現在苦夷島一帶。
因而,當翔隆號穿越了中穀海峽,又在黛青古籍和地圖上所稱的南苦夷島登陸,那裏在被倭奴強行吞並後已經更名為“蝦夷道”,而當地原住民則稱那座島為烏塔利島。
南苦夷島的遺失,顯然要比溜球徹底得多,也無力得多。
在整個過程中,黛青居然根本沒有任何表現。
當地人也沒有什麽“過激反應”,一切就是那樣悄然而至,好像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一樣。好像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那裏是一個擁有數萬原住民,麵積更是福摩島的四倍的領土。
倭奴第一次登陸烏塔利島是在黛青翔隆五十年。
之所以要登陸此島,其實是為了作為日後進一步北上對苦夷島進行滲透的跳板。但是很快倭奴就發現,烏塔利島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值得長期擁有。
明治維新之後,維新勢力雖然在大部分地區都取得了勝利,並掌握了朝廷。可是原本幕府的海軍總帥本武揚卻率三千部眾逃往烏塔利島,在以武力征服了當地人之後發布了平定蝦夷宣言,並建立了一個“蝦夷國共和”。本武揚出任首任蝦夷共和國總裁官。
事情搞到這個地步,黛青居然還是視若不見。不僅黛青如此,其他列強也是作壁上觀,相當於默認了這是一場倭奴人的內部分裂和戰爭。大家都不準備插手此事。
所有人都沒有考慮過黛青是南苦夷島名義上的統治者,至少是傳統宗主權這個曆史事實。甚至包括黛青自己在內。
於是,倭奴朝廷首先宣布不承認所謂蝦夷共和國,斥責其為“叛軍”。進而一麵做外交工作,一麵從西洲列強手中購買大量新式戰艦。準備充分之後,便對蝦夷共和國發起了攻擊。
由於武器裝備有明顯的代差,倭奴朝廷海軍取得了全麵的勝利,本武揚投降。蝦夷共和國結束。而烏塔利島也被“收歸國有”。很快,倭奴派出佐鶴藩主鍋島直開出任開拓使,率領開拓團開始開發“蝦夷島”,並大量向當地移民,逐漸使移民數量遠遠超過了當地原住民。
然後,蝦夷島也就順理成章的被改為“蝦夷島”。
奕譓依然隱藏身份在烏塔利島登陸,並對於當地的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
然後,他們開始向倭奴本土本州進發。
畢竟這裏已經是倭奴宣布為自己領土的事實占領。倭奴人的情況還是很準確及時的。
所以,雖然一直隱藏身份,奕譓一行還是很快就被倭奴朝廷獲悉。
得到翔隆號居然沒有按正常航線從南部歸國,而是北上從苦夷島南下連續秘密調查了苦夷島、千島群島以及“蝦夷道”。又直奔本州而來,倭奴人隱隱覺察到了一絲不對。
本來,一些激進的軍人早在翔隆號進入“苦夷島”海域的時候,就主張將扣押翔隆號及船上所有人。
可是作為首相的牙疼博文卻提出了不同的主張。
牙疼博文首先承認,黛青雖然在時代浪潮麵前,表現得遲鈍而軟弱。不僅在列強表麵割地賠款,顏麵盡失,甚至在與倭奴發生衝突的時候,也做過不少有“破財免災”的蠢事。這個曾經的老大帝國已經衰落了,再也不是曾經的東洲第一帝國。
但是,不管黛青怎麽衰落。蟻疼博文都認為,有必要保持與黛青頂層的友好關係。
“燁太島(倭奴稱苦夷島為燁太島,並計劃將來在那裏建立和蝦夷島一樣的島級政區)和蝦夷道的事情,本來就是公開在整個世界的麵前,就算想要隱瞞也是隱瞞不住的。黛青不可能真的對此一無所知,他們既不公開承認,也不公開反對。無非是要暫時隱藏自己的態度,等待時機而已。也就是說,他們暫時並不會對我們采取什麽實質性的行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對他們的頂層貴有失禮之處,實在不是什麽明智之舉啊。
黛青畢竟是一個曆史悠久,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大國。而他們對於麵子的看重,又是遠遠超過實質的。而我們倭奴也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
即或帝國想要與黛青為敵,也需要到顧及體麵才行啊。
堂堂一個皇叔郡王殿下,卻隱藏身份在那幾個荒蕪的地方旅遊,難道說我們還要裝做看不見的樣子嗎?”
“首相大人所說極是。可是,卑職聽說,他們帶著一支頗具實力的海軍啊。”海軍中將西廂蟲盜有些不甘的提醒道。
“那不過是皇叔的麵子罷了,儀仗隊而已。我可以確信,黛青此次,絕對不會有對我們有實質性傷害的意圖。這應該是一次試探之舉。如果我們此時做出失禮之事,反而會暴露我們的野心。他們會認為我們對黛青的大國地位不夠尊重,從而擔心我們將來會有不利於黛青本土的行動。這樣,他們就會有充分的理由做出反擊。而如果我們以禮相待,反而可以打消他們的顧慮,……”
“難道他們還能拱手相讓不成?”
“隻要禮到深處,未嚐不可。”
“那麽,這接待的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當然,我們絕不能任憑他們出現,再悄然離去。那樣他們雖然會輕視我們,但卻有可能因為過度輕視而采取盲目行動。我們既不能讓他們過度重視我們,也不能讓他們過度輕視我們。所以必須做到恰到好處的接待。要把他們留下來,表明我們‘善意’,讓他們認為我們對於黛青是仰慕和尊重的,我們隻是對那些大海中的小島有不得已的責任,而對於黛青帝國本土的大朝地位,是絕對毫無企圖的。但是,如果黛青不滿足於大陸上的地位,想要深入海洋,那麽恐怕就突破了我們倭奴的底線!”
說到這裏,牙疼博文一拳擊在桌子上。
因而,當翔隆號穿越了中穀海峽,又在黛青古籍和地圖上所稱的南苦夷島登陸,那裏在被倭奴強行吞並後已經更名為“蝦夷道”,而當地原住民則稱那座島為烏塔利島。
南苦夷島的遺失,顯然要比溜球徹底得多,也無力得多。
在整個過程中,黛青居然根本沒有任何表現。
當地人也沒有什麽“過激反應”,一切就是那樣悄然而至,好像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一樣。好像根本沒有人意識到那裏是一個擁有數萬原住民,麵積更是福摩島的四倍的領土。
倭奴第一次登陸烏塔利島是在黛青翔隆五十年。
之所以要登陸此島,其實是為了作為日後進一步北上對苦夷島進行滲透的跳板。但是很快倭奴就發現,烏塔利島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值得長期擁有。
明治維新之後,維新勢力雖然在大部分地區都取得了勝利,並掌握了朝廷。可是原本幕府的海軍總帥本武揚卻率三千部眾逃往烏塔利島,在以武力征服了當地人之後發布了平定蝦夷宣言,並建立了一個“蝦夷國共和”。本武揚出任首任蝦夷共和國總裁官。
事情搞到這個地步,黛青居然還是視若不見。不僅黛青如此,其他列強也是作壁上觀,相當於默認了這是一場倭奴人的內部分裂和戰爭。大家都不準備插手此事。
所有人都沒有考慮過黛青是南苦夷島名義上的統治者,至少是傳統宗主權這個曆史事實。甚至包括黛青自己在內。
於是,倭奴朝廷首先宣布不承認所謂蝦夷共和國,斥責其為“叛軍”。進而一麵做外交工作,一麵從西洲列強手中購買大量新式戰艦。準備充分之後,便對蝦夷共和國發起了攻擊。
由於武器裝備有明顯的代差,倭奴朝廷海軍取得了全麵的勝利,本武揚投降。蝦夷共和國結束。而烏塔利島也被“收歸國有”。很快,倭奴派出佐鶴藩主鍋島直開出任開拓使,率領開拓團開始開發“蝦夷島”,並大量向當地移民,逐漸使移民數量遠遠超過了當地原住民。
然後,蝦夷島也就順理成章的被改為“蝦夷島”。
奕譓依然隱藏身份在烏塔利島登陸,並對於當地的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
然後,他們開始向倭奴本土本州進發。
畢竟這裏已經是倭奴宣布為自己領土的事實占領。倭奴人的情況還是很準確及時的。
所以,雖然一直隱藏身份,奕譓一行還是很快就被倭奴朝廷獲悉。
得到翔隆號居然沒有按正常航線從南部歸國,而是北上從苦夷島南下連續秘密調查了苦夷島、千島群島以及“蝦夷道”。又直奔本州而來,倭奴人隱隱覺察到了一絲不對。
本來,一些激進的軍人早在翔隆號進入“苦夷島”海域的時候,就主張將扣押翔隆號及船上所有人。
可是作為首相的牙疼博文卻提出了不同的主張。
牙疼博文首先承認,黛青雖然在時代浪潮麵前,表現得遲鈍而軟弱。不僅在列強表麵割地賠款,顏麵盡失,甚至在與倭奴發生衝突的時候,也做過不少有“破財免災”的蠢事。這個曾經的老大帝國已經衰落了,再也不是曾經的東洲第一帝國。
但是,不管黛青怎麽衰落。蟻疼博文都認為,有必要保持與黛青頂層的友好關係。
“燁太島(倭奴稱苦夷島為燁太島,並計劃將來在那裏建立和蝦夷島一樣的島級政區)和蝦夷道的事情,本來就是公開在整個世界的麵前,就算想要隱瞞也是隱瞞不住的。黛青不可能真的對此一無所知,他們既不公開承認,也不公開反對。無非是要暫時隱藏自己的態度,等待時機而已。也就是說,他們暫時並不會對我們采取什麽實質性的行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對他們的頂層貴有失禮之處,實在不是什麽明智之舉啊。
黛青畢竟是一個曆史悠久,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的大國。而他們對於麵子的看重,又是遠遠超過實質的。而我們倭奴也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
即或帝國想要與黛青為敵,也需要到顧及體麵才行啊。
堂堂一個皇叔郡王殿下,卻隱藏身份在那幾個荒蕪的地方旅遊,難道說我們還要裝做看不見的樣子嗎?”
“首相大人所說極是。可是,卑職聽說,他們帶著一支頗具實力的海軍啊。”海軍中將西廂蟲盜有些不甘的提醒道。
“那不過是皇叔的麵子罷了,儀仗隊而已。我可以確信,黛青此次,絕對不會有對我們有實質性傷害的意圖。這應該是一次試探之舉。如果我們此時做出失禮之事,反而會暴露我們的野心。他們會認為我們對黛青的大國地位不夠尊重,從而擔心我們將來會有不利於黛青本土的行動。這樣,他們就會有充分的理由做出反擊。而如果我們以禮相待,反而可以打消他們的顧慮,……”
“難道他們還能拱手相讓不成?”
“隻要禮到深處,未嚐不可。”
“那麽,這接待的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當然,我們絕不能任憑他們出現,再悄然離去。那樣他們雖然會輕視我們,但卻有可能因為過度輕視而采取盲目行動。我們既不能讓他們過度重視我們,也不能讓他們過度輕視我們。所以必須做到恰到好處的接待。要把他們留下來,表明我們‘善意’,讓他們認為我們對於黛青是仰慕和尊重的,我們隻是對那些大海中的小島有不得已的責任,而對於黛青帝國本土的大朝地位,是絕對毫無企圖的。但是,如果黛青不滿足於大陸上的地位,想要深入海洋,那麽恐怕就突破了我們倭奴的底線!”
說到這裏,牙疼博文一拳擊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