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之後,溜球王尚寧全家以及主要的大臣約一百餘人就成了薩摩軍的俘虜。德川幕府授予薩摩藩統治溜球群島的權力,島津家則把溜球王族作為戰利品獻給了剛剛從幕府將軍的位置上退下來,但仍然以大禦所身份繼續行使最高統治權的德川吃糠。


    德川吃糠倒是對尚寧一家很尊重,給予了尚寧國王的待遇。德川吃糠親自接見了尚寧,做了一些不疼不癢的指示。然後又讓尚寧去拜見現任幕府將軍,自己的兒子德川秀豆。


    德川秀豆又做了一些不疼不癢的指示,然後又把尚寧送迴島津家。


    德川幕府前、現兩任將軍的意思都是一致的,溜球國可敗不可滅,畢竟涉及到朝貢大業。出於利益的考慮,德川幕府還是非常渴望恢複向中土王朝朝貢的權力的。


    然而,到了島津家以後,事情就沒這麽簡單了。雙方開始進入談判。薩摩藩提出了十五條嚴苛的條件,包括溜球國的一切對外貿易、朝貢、航海、官員設置、稅收、社會治安等各個方麵。


    薩摩藩主島津家久表示:除非這些條件全部得到同意,否則那就一直談,什麽時候都同意了,什麽時候才能結束談判。


    這些條款如果答應了,相當於溜球幹脆就不成一國了,完全成了薩摩的藩屬。所以尚寧堅決不同意,表示寧可一死,也絕不答應。


    這樣經過一年的談判,條款又增加了:溜球王所有君臣都必須宣誓永遠效忠薩摩藩,而且還要割讓北山九島中的八個島給薩摩。


    尚寧終於明白了,自己越堅持,越抗爭,損失隻會越大。無奈之下表示同意。


    當然也有拒絕宣誓的臣子,這些人都被砍了頭。


    經過這樣一次折騰,尚寧徹底明白了自己與倭奴之間的關係。


    僅僅是一個薩摩藩就足以把自己像貓捉老鼠一樣幾乎玩到死,但是又根本不會讓自己死。就是要徹底治服自己。


    不僅是自己一人,而是整個溜球皇室甚至整個溜球國。


    之所以之前北山那麽容易就被攻陷了,之所以亡之令也隻能召到四千餘人,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溜球在實際國力上,已經遠遠不敵倭奴了。


    誰會為這樣的國家去犧牲自己的人生呢?


    當然有,而且很多。


    但是都是一些頂層的儒者,這些人坐而論道還真是要一套有一套,可是麵對軍刀和火槍,那是一百個頂不了一個。


    除了奉獻自己那個顆人頭,灑下一腔熱血,還真沒有什麽實際用處。如果按照他們的意思強硬下去,那麽結果對於溜球王室,肯定隻會更糟。


    尚寧終於認命了。


    這就是溜球的國運天命啊,根本不可能與之抗衡的。


    從此以後,倭奴步步緊逼,逐漸將溜球的各種內外大權都抓在自己的手中,溜球雖然也一直在掙紮,但是始終也沒有成功過一次。反而越掙紮,被限製的也就越緊。


    逐漸的,倭奴是不可戰勝的這種觀念就在所有溜球人心裏深深的根植下來。


    進而,一切奮起反抗倭奴的行為都被認為是魯莽和不理智的。更有甚者,對於這些皇族來說,哪怕隻是想一想,都被立即自責,因為那將可能給自己的國家和王室帶來災難。


    因為王室裏的倭奴監視,太多了。


    那麽唯一剩下來的,就是指望中土王朝,先是日月,後是黛青,有一天能夠來拯救自己。


    而尚圖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和成長的,所以他早就適應了這種思維。或者說,他根本就想象不出,作為一個溜球王室成員,還可以有什麽其他的思維。他從來沒有想過,依靠溜球自己的力量,可以對抗得了倭奴。


    當然,理智一點的話,好像事實上也確實不太可能。


    英華平時還是很理智的,可是麵對看上去很聰明,但是卻這麽沒骨氣的尚圖,英華還是覺得有點氣往上湧。


    怎麽說呢,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可是,人家幾百年形成的思維,你怎麽可能用一個晚上就給改變?再說了,你憑什麽要改變人家的思維?


    最關鍵的是,你改變他思維,對你有什麽好處嗎?


    英華再怎麽說,也是黛青人。正常情況下,應該站在黛青的角度考慮問題。


    一個完全弱者思維的溜球王族,不是正適合黛青的需要嗎?


    真給你找個一代雄主,那反而很麻煩。


    但是英華這個孩子呢,最大的好處就是——超理智。


    的確,如果站在黛青頂層的立場上考慮,比如載汲就是這樣考慮的,越是沒主意,沒出息,沒骨氣的,越適合跟黛青合作。到時候黛青可以完全掌握整個局麵,還不用擔心後續有什麽變故。


    可是,正所謂羊有羊的想法,草有草的想法。載汲那種高度,英華可以看到得,但他很清楚,那不屬於自己。


    適合做黛青帝國頂層的“盟友”,不一定就真的對自己有好處。


    這是兩迴事兒。


    英華是黛青人,而且是古倫族係的固山子弟,現在更是跟攀上了頂層的高枝,將來即或不能成為先祖們那樣的英雄,但是在帝國內的前途也還是比較光明的。


    可是英華更清楚的是,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在黛青頂層的眼中,尤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普通人。雖然自己對載穆忠心狄狄,也跟淑仲格格情投意合,甚至跟皇學館的那班貴胄同學們乃至於皇帝本人都能搭上關係。


    但是,自己在他們眼中,終究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普通人。


    像他這樣的普通固山子弟,多如牛毛。


    但是眼前這位,就不一樣了。


    按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位尚圖按司大人,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除了自己再沒有什麽信得過的朋友可言了。


    李伯約和道末為了拯救尚圖確實立下了大功,但是尚圖被救之後,他們就各忙各的了。而載字輩三兄弟雖然跟尚圖同樣年齡相仿,也確實一直主動與尚圖表達善意,但是他們與尚圖之間的距離感始終是邁不過去的一道檻。至於奕譓、載穆,雖然禮儀上關切有加,但距離感就更強了。


    唯有自己,一直陪在尚圖的身邊,二人同吃同住同聊天,英華很清楚的感覺到,尚圖對自己已經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


    站在帝國頂層們的立場上,他們對尚圖的關注,都是為了帝國利益著想,而幾乎不會考慮到任何朋友情誼。


    “我是他目前唯一的朋友,我不替他著想,還有誰會為他著想呢?”英華這樣想著,終於還是忍不住,對尚圖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