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圖的話令英華又陷入了鬱結。
英華暗想:“那些溜球遺民在京城鬧得那麽亂,就是因為他們把唯一的生存希望完全寄托在黛青身上了。現在這個王侄居然也是這樣,看來他們溜球人是沒有憑自己的力量對抗倭奴的想法的,又或者已經徹底失去了這種信心吧。倭奴到底有什麽厲害,居然把一個國家的人嚇得成這樣子呢?”
當下正色問道:“大丈夫頂天立地,我沒見過倭奴人,不知道他們到底什麽樣。但是我聽說,倭奴曆史上曾經有一個戰國時代,有上百個諸侯國。最後有個豐臣猴急的諸侯,打敗了所有的諸侯,統一了倭奴。他認為自己很強,於是出兵打日月王朝的屬國召申。當時日月王朝的國力嚴重衰落,可是結果呢,倭奴還是被日月王朝打敗了。
所以,你看日月王朝很厲害吧,哪怕他衰落了,都能打敗最強時代的倭奴。
而那個時候我們古倫人還是非常鬆散的部落,一直被日月王朝欺負,敢於反抗的都被鎮壓了。那種處境大概跟你們溜球國現在差不多吧。後來的事兒,你也知道的。古倫人團結起來,不僅割據了東土,同時又結盟了北土,建立了黛青王朝。而日月王朝卻繼續衰落,直到其國內暴發了嚴重的崩潰,農民衝進了皇宮,日月王朝的皇帝上吊自殺,整個中土陷入混亂。然後,他們就邀請我們黛青王朝入主中土做起了五方天下的共主。
所以,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機會來了,你自己卻又沒信心,怕失敗,不敢嚐試,那麽再好的機會,你也抓不住了呀。”
英華一席話,非常真誠,也入情入理。
尚圖聞言,不禁心中一震。
一直以來,無論是在溜球國的時候,還是逃亡的時候,甚至包括現在在調查團中隱藏的時候。他的心一直是非常緊張和悲觀的。
這種悲觀,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卻是他自幼就被伯父、父親,以及周圍所有人灌輸的。
這是一種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長期形成的集體自卑傳統。
那真的是怕到骨子裏了。
溜球人怕倭奴,還就是從英華所說的豐臣猴吉開始的。
倭奴天正十年,這一年正是日月王朝萬世十年,而按照西洲的光元紀年曆法則是1582年。這一年還是倭奴國織田家封臣的豐臣猴吉,做了一件看似尋常的人事任命:加封自己的家臣龜精巨滋為“溜球殿守”。
這本來是一個簡單的交易變更。
龜精巨滋為豐臣猴急立有大功,所以豐臣猴急曾經承諾要分封一國之地給龜精巨滋,作為獎勵。
可是偏偏事出有變,原本準備攻擊的那個地區,突然因為特殊的原因,跟豐臣猴急講和了,而猴急也必須接受這個和平。
這種情況之下,豐臣猴急便主動找龜精巨滋商量,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地方。
龜精巨滋也挺乖,表示將來整個倭奴天下六十餘國都將歸豐臣氏的,但是自己並不想在其中分一份,隻是希望豐臣猴急可以在奪取天下之後把溜球分封給自己。
要說龜精巨子這個馬屁拍得還真挺溜的。當時豐臣猴急自己還是織田家的封臣呢,龜精巨滋居然就說他要得到整個倭奴六十六國的天下大位。而且他還表示自己並不想在倭奴天下之內受封,讓豐臣猴急把明明不屬於倭奴的溜球分封給自己,這就明擺著自己不僅不想跟豐臣氏爭地盤,而且還要助豐臣氏“海外擴張”嘛。
這種空頭支票,豐臣猴急當然不會小氣,當即大筆一揮,賜給龜精巨滋“溜球殿守”一職,並且加蓋了自己的印信。
可是實際上,在當時倭奴的正式官職裏,壓根就沒有“溜球殿守”這麽一個職位,完全是豐臣猴急自己杜撰出來用畫畫餅的。
可是,隨著曆史的發展,豐臣猴急居然真的如龜精巨滋所預言的,統一了整個倭奴,倭奴天下的六十六國都成為豐臣氏的封臣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又是否有意兌現“大餅”呢。
能夠預言豐臣氏“執掌天下”的龜精巨滋,當然也不是“替人做嫁衣”。龜精巨滋他早就料定,豐臣猴急極其權,倭奴本土的六十六國早晚都會被豐臣氏吃掉。自己如果謀求倭奴本土的地方,將來一定會被豐臣猴急忌憚,日子別想過舒坦。但是豐臣猴急的野心也很大,絕對不會止步於統一倭奴,而一定會向外擴張。
隻要豐臣氏開始向外擴張,自己這個“外藩之主”就可以落實。而且,就算豐臣猴急及其繼承者再怎麽攬權,對於新占據的地方一時半會兒也不至於太過幹涉。那麽,自己反而可以在自己的地盤當一個說一不二的真正的家主。
果然,隨著倭奴的統一,豐臣猴急很快就把目光投給了日月王朝的藩屬召申國。
為了集中更大的力量,豐臣猴急正式任命龜精巨滋為“溜球征伐使”,這個這迴可是真金白銀的正式官職。大餅開始從紙上跳到盤子裏了。
可是,關心溜球國的可不止是龜精巨滋一個人,與溜球近在咫尺的倭奴薩摩藩藩主島津氏,早就計劃著把溜球吃到嘴裏了。
於是,島津氏開始不斷在豐臣猴急麵前進各種建議,請求將龜精巨滋調往召申國前線。而豐臣猴急也認為確實需要像龜精巨滋這樣的猛將加入,才能更有把握贏得對召申的戰爭,便接受了島津氏的建議。
龜精巨滋此次離開,就再也沒有機會重返溜球,所謂的“溜球殿守”終於還是成了紙上的大餅。
而薩摩藩卻開始向溜球露出了尖利的牙齒。
首先,島津氏向致書溜球國,表示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才避免了溜球被滅,因此溜球必須對自己表示感謝。而且,現在倭奴大軍正在遠征召申,溜球有義務派兵助戰才行。島津氏考慮到溜球兩家為藩的為難,如果溜球不肯出兵,自己可以想辦法代為勸說,換成出錢出糧。
當然,勸說是需要辛苦費的。
溜球當然不肯出兵,所以堅決拒絕了。但是給薩摩藩的“謝禮”、“辛苦費”,考慮再三,終究還是出了。
萬萬沒想到,這一下反而落入了島津家的圈套。
英華暗想:“那些溜球遺民在京城鬧得那麽亂,就是因為他們把唯一的生存希望完全寄托在黛青身上了。現在這個王侄居然也是這樣,看來他們溜球人是沒有憑自己的力量對抗倭奴的想法的,又或者已經徹底失去了這種信心吧。倭奴到底有什麽厲害,居然把一個國家的人嚇得成這樣子呢?”
當下正色問道:“大丈夫頂天立地,我沒見過倭奴人,不知道他們到底什麽樣。但是我聽說,倭奴曆史上曾經有一個戰國時代,有上百個諸侯國。最後有個豐臣猴急的諸侯,打敗了所有的諸侯,統一了倭奴。他認為自己很強,於是出兵打日月王朝的屬國召申。當時日月王朝的國力嚴重衰落,可是結果呢,倭奴還是被日月王朝打敗了。
所以,你看日月王朝很厲害吧,哪怕他衰落了,都能打敗最強時代的倭奴。
而那個時候我們古倫人還是非常鬆散的部落,一直被日月王朝欺負,敢於反抗的都被鎮壓了。那種處境大概跟你們溜球國現在差不多吧。後來的事兒,你也知道的。古倫人團結起來,不僅割據了東土,同時又結盟了北土,建立了黛青王朝。而日月王朝卻繼續衰落,直到其國內暴發了嚴重的崩潰,農民衝進了皇宮,日月王朝的皇帝上吊自殺,整個中土陷入混亂。然後,他們就邀請我們黛青王朝入主中土做起了五方天下的共主。
所以,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機會來了,你自己卻又沒信心,怕失敗,不敢嚐試,那麽再好的機會,你也抓不住了呀。”
英華一席話,非常真誠,也入情入理。
尚圖聞言,不禁心中一震。
一直以來,無論是在溜球國的時候,還是逃亡的時候,甚至包括現在在調查團中隱藏的時候。他的心一直是非常緊張和悲觀的。
這種悲觀,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卻是他自幼就被伯父、父親,以及周圍所有人灌輸的。
這是一種整個國家和民族的長期形成的集體自卑傳統。
那真的是怕到骨子裏了。
溜球人怕倭奴,還就是從英華所說的豐臣猴吉開始的。
倭奴天正十年,這一年正是日月王朝萬世十年,而按照西洲的光元紀年曆法則是1582年。這一年還是倭奴國織田家封臣的豐臣猴吉,做了一件看似尋常的人事任命:加封自己的家臣龜精巨滋為“溜球殿守”。
這本來是一個簡單的交易變更。
龜精巨滋為豐臣猴急立有大功,所以豐臣猴急曾經承諾要分封一國之地給龜精巨滋,作為獎勵。
可是偏偏事出有變,原本準備攻擊的那個地區,突然因為特殊的原因,跟豐臣猴急講和了,而猴急也必須接受這個和平。
這種情況之下,豐臣猴急便主動找龜精巨滋商量,是不是可以換一個地方。
龜精巨滋也挺乖,表示將來整個倭奴天下六十餘國都將歸豐臣氏的,但是自己並不想在其中分一份,隻是希望豐臣猴急可以在奪取天下之後把溜球分封給自己。
要說龜精巨子這個馬屁拍得還真挺溜的。當時豐臣猴急自己還是織田家的封臣呢,龜精巨滋居然就說他要得到整個倭奴六十六國的天下大位。而且他還表示自己並不想在倭奴天下之內受封,讓豐臣猴急把明明不屬於倭奴的溜球分封給自己,這就明擺著自己不僅不想跟豐臣氏爭地盤,而且還要助豐臣氏“海外擴張”嘛。
這種空頭支票,豐臣猴急當然不會小氣,當即大筆一揮,賜給龜精巨滋“溜球殿守”一職,並且加蓋了自己的印信。
可是實際上,在當時倭奴的正式官職裏,壓根就沒有“溜球殿守”這麽一個職位,完全是豐臣猴急自己杜撰出來用畫畫餅的。
可是,隨著曆史的發展,豐臣猴急居然真的如龜精巨滋所預言的,統一了整個倭奴,倭奴天下的六十六國都成為豐臣氏的封臣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又是否有意兌現“大餅”呢。
能夠預言豐臣氏“執掌天下”的龜精巨滋,當然也不是“替人做嫁衣”。龜精巨滋他早就料定,豐臣猴急極其權,倭奴本土的六十六國早晚都會被豐臣氏吃掉。自己如果謀求倭奴本土的地方,將來一定會被豐臣猴急忌憚,日子別想過舒坦。但是豐臣猴急的野心也很大,絕對不會止步於統一倭奴,而一定會向外擴張。
隻要豐臣氏開始向外擴張,自己這個“外藩之主”就可以落實。而且,就算豐臣猴急及其繼承者再怎麽攬權,對於新占據的地方一時半會兒也不至於太過幹涉。那麽,自己反而可以在自己的地盤當一個說一不二的真正的家主。
果然,隨著倭奴的統一,豐臣猴急很快就把目光投給了日月王朝的藩屬召申國。
為了集中更大的力量,豐臣猴急正式任命龜精巨滋為“溜球征伐使”,這個這迴可是真金白銀的正式官職。大餅開始從紙上跳到盤子裏了。
可是,關心溜球國的可不止是龜精巨滋一個人,與溜球近在咫尺的倭奴薩摩藩藩主島津氏,早就計劃著把溜球吃到嘴裏了。
於是,島津氏開始不斷在豐臣猴急麵前進各種建議,請求將龜精巨滋調往召申國前線。而豐臣猴急也認為確實需要像龜精巨滋這樣的猛將加入,才能更有把握贏得對召申的戰爭,便接受了島津氏的建議。
龜精巨滋此次離開,就再也沒有機會重返溜球,所謂的“溜球殿守”終於還是成了紙上的大餅。
而薩摩藩卻開始向溜球露出了尖利的牙齒。
首先,島津氏向致書溜球國,表示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才避免了溜球被滅,因此溜球必須對自己表示感謝。而且,現在倭奴大軍正在遠征召申,溜球有義務派兵助戰才行。島津氏考慮到溜球兩家為藩的為難,如果溜球不肯出兵,自己可以想辦法代為勸說,換成出錢出糧。
當然,勸說是需要辛苦費的。
溜球當然不肯出兵,所以堅決拒絕了。但是給薩摩藩的“謝禮”、“辛苦費”,考慮再三,終究還是出了。
萬萬沒想到,這一下反而落入了島津家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