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統離開座位,徑直向前,站立。雙手抱肩凝視著地圖足足看了一分鍾,然後突然問道:“倭奴自北向南,幾乎把我黛青的整個東部完全包圍起來了。倭奴是一個整體,為什麽我們卻是各省南北各自為政,分頭防禦呢?”
說完,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急忙向道末施禮,有些慚愧道:“師尊見諒,朕之前也沒見過這樣的圖,看得有些入神了。”
道末卻反而很滿意的樣子,欣慰的說道:“五方之內,陛下盡可自決,這才是天子該有的風範。”
光統迴到座位上,道末又接過光統的問題轉而問眾生:“剛才陛下的問題,你們有人能夠迴答嗎?”
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這個問題肯定是無法迴答的,而對於麵前的這些孩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願意或者不願意迴答。
這個問題,涉及到的領域太高深,帝國疆域設置是有著深層意義的,怎麽可能隨便亂說?如果一不小心說錯了,皇帝可就在旁邊呢。
道末一看要冷場,就啟發大家大家說燕子每年春天往哪裏飛?
“往北飛”孩子齊刷刷的迴答。
“很好,那麽秋天呢?”道末又問。
“往南飛”又是齊唰唰的迴答。
“非常棒,你們都是懂得觀察自然的好孩子。那麽,有人見過燕子在什麽時候大規模的往東或者往西遷徙嗎?”
一陣沉默之後,載澈舉手迴答道:“老師,從來隻聽說燕南飛,燕北飛,並沒有聽說過燕東飛,燕西飛。單個的燕子是會東西南北任意飛的,可是大群遷徙的時候,隻見到它們秋天往南飛走,春天又自南方飛迴來。”
“說得好。澈阿哥說得非常準確。那麽,為什麽燕子,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鳥,為什麽會南北往返,而不會東西遷徙呢?”
大部分孩子沒有迴答這個問題。
皇學館剛剛組建起來,大家之前學的都是傳統課程,對於自然的觀察和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擴展思維了。
“老師,我知道。”見所有人都不迴答,載汲終於舉手了。
“汲阿哥,你說。”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氣溫的變化主要是按照南北方向階級變化的,越接近赤道,就越熱,越接近兩極就越冷。而東西雖然也有氣候差異,但那主要是因為地理變化導致的,比如山地或者沙漠就會溫差較大,水係豐富的地方就會濕潤宜居。可是影響生存最主要的環境變數還是氣溫,秋冬季節,北方普遍的植被大多休眠,也幾乎沒有蟲子可以吃,所以燕子就會向還有大量蟲子吃的更南方生活,氣候越冷,它們就越向整體氣溫更高的南方,最後他們會飛到遙遠而食物極其豐富的非洲。
但是,等到春天來了,其他地方的蟲子漸漸多了起來,燕子也不會再繼續窩在非洲,他們會再次飛向世界各地。而大的遷徙方向,仍然是自南向北。
這樣,每年春天,我們都會看到上一年離開的燕子,又飛迴來了。”
啪、啪、啪,道末情不自禁的為載汲鼓掌。
“汲阿哥說得太棒了,你是怎麽知道這麽豐富的地理和生物知識的呢?”道末笑眯眯的問道。
載汲聽完,一翻白眼,我讀過哪些書,你還不知道嗎?可是他當然不能在課堂上懟道末,還得好好的配合。
“書上讀的。”
“能說說是什麽書嗎?”
“帶矛的大鳥。蘭西國生物學家路易·皮埃爾寫於1830年,也就是我黛青德光十年。”載汲答道。
“非常好,這就是博覽群書的好處。”道末滿臉喜悅的請載汲坐下,然後又對全體同學問道:“所以,有人能迴答剛才陛下的問題呢?”
“我明白了,”溥侗突然舉手發言:“咱們黛青肇興於東土,以聯姻會盟的方式建立了東土和北土的聯合。而後就是一路南下,先入中土,再伐南土。這樣,整個國家的統一,是分了幾個階段,由北向南逐次完成。由北向南,各省加入的先後順序不一樣,很自然的軍事布防就會有不同的安排。
而且,以往黛青的軍事針對主要是在陸地上,海洋方麵可以說幾千年來沒有成為軍事衝突的主要方向。
所以也就不太需要為了海防而建立一個統一的軍事體係。
因而在麵對東方倭奴的半包圍的形勢下,咱們卻把防務分置各省,兵力分散。”
“侗阿哥說得不錯,還有人發言嗎?”道末繼續問道。
於是,其他同學也紛紛發言,有的說,黛青以往不重視海洋擴展,所以對於海防建設也沒有一定之法,隻能由沿海各省分頭發展。而倭奴本來就是一個海洋國家,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所以他們很自然的對於海洋更加重視。
道末見問題迴答的已經比較全麵了,就轉而問載湉:“陛下,您覺得這些答案還滿意嗎?”
光統帝點頭稱是,說道:“大家說得都很好,朕很滿意,隻是還是希望老師能有權威的解讀。”
道末聞言,當即答道:“陛下有問,為師自當迴複。其實,相信陛下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臣也隻是做個綜述。
剛才各位阿哥、格格,所說的都非常正確。
倭奴海防統一,而黛青卻沒有統一的海防,其一正是因為黛青自北向南以刀兵統一天下,各省歸附次序各有不同,兵力布防也各有不同。
其二,黛青的曆史上確實從來沒有因為海防出過問題,所以也缺少對海防的需求,因而也沒有全國統一的海防觀念。而倭奴一直靠海而生,對於海洋的重視幾乎是天然的。
不過,還有第三個原因,大家剛才沒有提到。
不知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件事兒,我黛青共理七年,也就是倭奴應慶四年。倭奴國內發生了一件事情,一直實際執掌倭奴大權的幕府將軍,就在這一年,將權力歸還給了他的君主——天皇。
自此,倭奴開始了明治維新。而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政策就是:‘版籍奉還,廢藩置縣’。
在此之前,倭奴全國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個藩,這些藩均由各自的大名來管理,無論是軍事、財政、人事,都是完全獨立的,所謂的幕府將軍根本不能節製。在倭奴,這種現象被稱為“下克上”。
然而推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以後,所有的藩,都被一舉取消,整個倭奴國被重新劃分成為三府七十二個縣,至於軍事權力更是一舉全部收歸倭奴朝廷所有。
正因為有這樣的維新決斷,才使得倭奴可以以一個團結的整體形象來麵對我黛青。
還有一點。陛下剛才沒有提,我這裏卻是要說一說的。那就是,如果倭奴不曾占領溜球,那麽對我黛青並不足以形成全麵半包圍。充其量隻能擋住我東土的東麵茶啊衝等處的沿海地帶,況且茶阿衝的南邊還有我黛青的親藩昭申國作為援軍。
現在造成這種借助整個東麵完全被倭奴包圍的局麵,完全是是溜球落入了倭奴之手所造成的啊。”
說完,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了,急忙向道末施禮,有些慚愧道:“師尊見諒,朕之前也沒見過這樣的圖,看得有些入神了。”
道末卻反而很滿意的樣子,欣慰的說道:“五方之內,陛下盡可自決,這才是天子該有的風範。”
光統迴到座位上,道末又接過光統的問題轉而問眾生:“剛才陛下的問題,你們有人能夠迴答嗎?”
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這個問題肯定是無法迴答的,而對於麵前的這些孩子,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願意或者不願意迴答。
這個問題,涉及到的領域太高深,帝國疆域設置是有著深層意義的,怎麽可能隨便亂說?如果一不小心說錯了,皇帝可就在旁邊呢。
道末一看要冷場,就啟發大家大家說燕子每年春天往哪裏飛?
“往北飛”孩子齊刷刷的迴答。
“很好,那麽秋天呢?”道末又問。
“往南飛”又是齊唰唰的迴答。
“非常棒,你們都是懂得觀察自然的好孩子。那麽,有人見過燕子在什麽時候大規模的往東或者往西遷徙嗎?”
一陣沉默之後,載澈舉手迴答道:“老師,從來隻聽說燕南飛,燕北飛,並沒有聽說過燕東飛,燕西飛。單個的燕子是會東西南北任意飛的,可是大群遷徙的時候,隻見到它們秋天往南飛走,春天又自南方飛迴來。”
“說得好。澈阿哥說得非常準確。那麽,為什麽燕子,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鳥,為什麽會南北往返,而不會東西遷徙呢?”
大部分孩子沒有迴答這個問題。
皇學館剛剛組建起來,大家之前學的都是傳統課程,對於自然的觀察和了解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擴展思維了。
“老師,我知道。”見所有人都不迴答,載汲終於舉手了。
“汲阿哥,你說。”
“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氣溫的變化主要是按照南北方向階級變化的,越接近赤道,就越熱,越接近兩極就越冷。而東西雖然也有氣候差異,但那主要是因為地理變化導致的,比如山地或者沙漠就會溫差較大,水係豐富的地方就會濕潤宜居。可是影響生存最主要的環境變數還是氣溫,秋冬季節,北方普遍的植被大多休眠,也幾乎沒有蟲子可以吃,所以燕子就會向還有大量蟲子吃的更南方生活,氣候越冷,它們就越向整體氣溫更高的南方,最後他們會飛到遙遠而食物極其豐富的非洲。
但是,等到春天來了,其他地方的蟲子漸漸多了起來,燕子也不會再繼續窩在非洲,他們會再次飛向世界各地。而大的遷徙方向,仍然是自南向北。
這樣,每年春天,我們都會看到上一年離開的燕子,又飛迴來了。”
啪、啪、啪,道末情不自禁的為載汲鼓掌。
“汲阿哥說得太棒了,你是怎麽知道這麽豐富的地理和生物知識的呢?”道末笑眯眯的問道。
載汲聽完,一翻白眼,我讀過哪些書,你還不知道嗎?可是他當然不能在課堂上懟道末,還得好好的配合。
“書上讀的。”
“能說說是什麽書嗎?”
“帶矛的大鳥。蘭西國生物學家路易·皮埃爾寫於1830年,也就是我黛青德光十年。”載汲答道。
“非常好,這就是博覽群書的好處。”道末滿臉喜悅的請載汲坐下,然後又對全體同學問道:“所以,有人能迴答剛才陛下的問題呢?”
“我明白了,”溥侗突然舉手發言:“咱們黛青肇興於東土,以聯姻會盟的方式建立了東土和北土的聯合。而後就是一路南下,先入中土,再伐南土。這樣,整個國家的統一,是分了幾個階段,由北向南逐次完成。由北向南,各省加入的先後順序不一樣,很自然的軍事布防就會有不同的安排。
而且,以往黛青的軍事針對主要是在陸地上,海洋方麵可以說幾千年來沒有成為軍事衝突的主要方向。
所以也就不太需要為了海防而建立一個統一的軍事體係。
因而在麵對東方倭奴的半包圍的形勢下,咱們卻把防務分置各省,兵力分散。”
“侗阿哥說得不錯,還有人發言嗎?”道末繼續問道。
於是,其他同學也紛紛發言,有的說,黛青以往不重視海洋擴展,所以對於海防建設也沒有一定之法,隻能由沿海各省分頭發展。而倭奴本來就是一個海洋國家,由許多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所以他們很自然的對於海洋更加重視。
道末見問題迴答的已經比較全麵了,就轉而問載湉:“陛下,您覺得這些答案還滿意嗎?”
光統帝點頭稱是,說道:“大家說得都很好,朕很滿意,隻是還是希望老師能有權威的解讀。”
道末聞言,當即答道:“陛下有問,為師自當迴複。其實,相信陛下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臣也隻是做個綜述。
剛才各位阿哥、格格,所說的都非常正確。
倭奴海防統一,而黛青卻沒有統一的海防,其一正是因為黛青自北向南以刀兵統一天下,各省歸附次序各有不同,兵力布防也各有不同。
其二,黛青的曆史上確實從來沒有因為海防出過問題,所以也缺少對海防的需求,因而也沒有全國統一的海防觀念。而倭奴一直靠海而生,對於海洋的重視幾乎是天然的。
不過,還有第三個原因,大家剛才沒有提到。
不知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件事兒,我黛青共理七年,也就是倭奴應慶四年。倭奴國內發生了一件事情,一直實際執掌倭奴大權的幕府將軍,就在這一年,將權力歸還給了他的君主——天皇。
自此,倭奴開始了明治維新。而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政策就是:‘版籍奉還,廢藩置縣’。
在此之前,倭奴全國一共有二百七十六個藩,這些藩均由各自的大名來管理,無論是軍事、財政、人事,都是完全獨立的,所謂的幕府將軍根本不能節製。在倭奴,這種現象被稱為“下克上”。
然而推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以後,所有的藩,都被一舉取消,整個倭奴國被重新劃分成為三府七十二個縣,至於軍事權力更是一舉全部收歸倭奴朝廷所有。
正因為有這樣的維新決斷,才使得倭奴可以以一個團結的整體形象來麵對我黛青。
還有一點。陛下剛才沒有提,我這裏卻是要說一說的。那就是,如果倭奴不曾占領溜球,那麽對我黛青並不足以形成全麵半包圍。充其量隻能擋住我東土的東麵茶啊衝等處的沿海地帶,況且茶阿衝的南邊還有我黛青的親藩昭申國作為援軍。
現在造成這種借助整個東麵完全被倭奴包圍的局麵,完全是是溜球落入了倭奴之手所造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