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朝廷的安排,道末表示非常感謝朝廷的器重,但是以自己“德不配位”恐遭禍患為由,希望可以辭掉這兩個職務,隻擔任顧問。自己可以專注於上書房師傅的工作。
兩宮對這個奏請非常滿意,立即準奏了。
從此,奕欣督管先知樓,專司各種新科技的開發。奕誴督管息風堂,主管神秘力量兼司情報調查。
由於原本孚郡王一係的很多王號商賈都曾經在先知樓投入資金,因此,孚郡王府名下的商戶也獲得了承接先知樓造辦業務的專營權,以及海外采買專營權。
這一來,無論是東土牛家還是南土的榮家、林家,都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權益,賺得盆滿缽滿。
原本單純的科技殿堂和通靈聖所,終於不可避免的淪為了官場和商家的利益火鍋。
所以,這裏已經不再適合道末,反而毓慶宮更適合他。
毓慶宮的工作穩定而平靜,相對更清靜,很少有那些複雜的應酬。而且,作為帝師,地位和前途也是非常美好的。事實上,絕大多數黛青的士大夫,都把成為帝師作為讀書人生的頂級最高理想。
皇帝是帝國最高的,可是皇帝是我學生。
中土傳統,講究“天地君親師”,民間更有“一日為師終生如父”的說法。給皇上當老師,雖然權勢方麵沒有太多好處,可是按照儒家理論,地位簡直就跟太上皇、皇太後的地位都差不多了。
道末出身道門,倒是沒有太多這種虛榮感,他寧可舍掉息風堂和先知樓的主要原因在於——載汲在那裏讀書。
一般來說,大多數王公甚至官員富戶都是在自己府裏開設“小書房”、“家塾”對子弟進行早期教育的。江南的一些書香世家更是整個家族建立家學、學堂和書院。很多學者從幼童啟蒙直到獲取功名,都是在家族內部的教育體係裏完成的。
所以,如果按照正常模式,普通王子是會在自己家裏完成“蒙學”階段的學習的。而頂級的近支宗王子弟,會有在家學讀書和進入皇學讀書兩種機會。隻有一種人是必須進入皇學的,那就是皇子們。
所有人都會視進入皇學為最大的榮譽和機會。那不僅意味著可以從小跟皇帝或者未來皇帝建立起良好的個人關係,而且也意味著接受全國最頂級老師的教導。
不過載汲入皇學,卻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因為光統帝太小,而載汲和光統帝的關係遠近恰到好處。
光統帝現在十歲,此時所有的堂兄弟之中,皇長伯奕綱無子,以遠支宗室載治為嗣,載治已經四十歲,不宜入學,但是載治的兩個兒子:溥倫、溥侗,卻都入學伴讀光統帝了;五皇叔奕誴的兒子們都太大,已經二三十歲了;六叔奕欣的親子也都太大,但是過繼子載澈就正常入學讀書;名義上的七叔本生父奕譓目前除載湉之外並沒有別的兒子;皇八叔奕洽無後,以奕欣之子載瀅為嗣,載瀅年過二十,且尚無子嗣。
也就是說,哪怕是遠支入繼,隻要有子孫年齡合宜,也會被選入皇學伴讀。
更何況載汲根紅苗正是載湉的親堂弟,年齡又相對接近,所以入皇學是必然的。
甚至奕譓都沒花心思在王府給開設“小書房”或者物色老師,因為知道載汲注定是要入皇學的。隻不過,沒有想到會那麽早而已。
好在,道末和李伯約都被選入皇學做老師,而塔爾瑪也獲得了宮內行走的資格,這才總算讓奕譓和賽蜜勒氏的心覺得踏實一些。
尤其是道末,因為塔爾瑪的關係,跟奕譓已經是連襟關係,照顧載汲當然是用心的。
假使載汲不入皇學,那麽奕譓心中適合給載汲當師傅的,也隻有道末。
道末自幼生長於道門,經曆了靈界、世間各種奇聞異事,因而了手段通天卻又心清性淡;因為未來載汲的加入從而精通各種先進文化、科技、知識以及上流社會的遊戲規則;再加上塔爾瑪的關係,有誰能比他更適合引導載汲的人生呢?
“仙境”、曹氏,這些都離他越來越遠了,自己和賽蜜勒氏的感情很好,兩宮對他日益器重,天下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對於奕譓來說,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給載汲鋪好路、搭好橋,給他預備好最好的一切。
而載汲的天資智慧更是讓奕譓覺得,除非像道末和塔爾瑪這樣的“半仙”根本不可能人教得了的。
但是道末很清楚,如果不是未來載汲留給自己的大量未來信息,自己也絕對帶不明白這小子。
不過,現在他倒是找到了足夠讓載汲感到燒惱的遊戲,從而讓載汲能夠專心的上自己的課,甚至對自己充滿了崇敬之情。
沒錯,對於五歲的載汲來說,除了阿瑪和額娘,最親近可靠的人是塔爾瑪。而且載汲很懂得如何讓自己在課堂上遵守秩序。但是,這些隻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罷了。完成皇學的功課,他是根本不需要走心用腦的。不是小小的努力,是根本不需要努力。
事實上,即便睡覺做夢都比這種課程有意義得多。
但是,不睡覺可以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獲得誇獎、稱讚、追捧。這種感覺對於載汲來說,真是太美妙了。
所以,他總是以標準的“巴圖魯”坐姿上完所有的課程。
關鍵是他的體能確實撐得住。
其實載汲曾經考慮過以“紮馬步”的方式上課,不過在和道末商量後被堅決阻止了。
道末表示,如果載汲敢這麽幹,就一個月不帶他搞新發明了。
道末雖然不繼續在先知樓擔任專職,隻擔任顧問一職。但是畢竟載汲留了那麽多的知識在他的腦子裏,不可能不拿出來應用的。因為有了知識而不用,遠比有了錢而不花更痛苦。
所以,道末繼續在自己的家裏搞發明創造,做各種實驗。由於建立在a位麵載汲所留知識的基礎上,雖然道末原本沒有什麽科技素質,可是還是玩得不亦樂乎。
而且,道末將自己的原有技能也結合到了這些新技術上,融會貫通,所以搞出很多新奇的發明創造。
而載汲最大的快樂,就是參與這些發明創造。
雖然他讀過很多書籍,但是現在早就不再滿足於閱讀,隻有創造性的發明一些新產品,才能讓他的大腦得到充分的運轉。
兩宮對這個奏請非常滿意,立即準奏了。
從此,奕欣督管先知樓,專司各種新科技的開發。奕誴督管息風堂,主管神秘力量兼司情報調查。
由於原本孚郡王一係的很多王號商賈都曾經在先知樓投入資金,因此,孚郡王府名下的商戶也獲得了承接先知樓造辦業務的專營權,以及海外采買專營權。
這一來,無論是東土牛家還是南土的榮家、林家,都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權益,賺得盆滿缽滿。
原本單純的科技殿堂和通靈聖所,終於不可避免的淪為了官場和商家的利益火鍋。
所以,這裏已經不再適合道末,反而毓慶宮更適合他。
毓慶宮的工作穩定而平靜,相對更清靜,很少有那些複雜的應酬。而且,作為帝師,地位和前途也是非常美好的。事實上,絕大多數黛青的士大夫,都把成為帝師作為讀書人生的頂級最高理想。
皇帝是帝國最高的,可是皇帝是我學生。
中土傳統,講究“天地君親師”,民間更有“一日為師終生如父”的說法。給皇上當老師,雖然權勢方麵沒有太多好處,可是按照儒家理論,地位簡直就跟太上皇、皇太後的地位都差不多了。
道末出身道門,倒是沒有太多這種虛榮感,他寧可舍掉息風堂和先知樓的主要原因在於——載汲在那裏讀書。
一般來說,大多數王公甚至官員富戶都是在自己府裏開設“小書房”、“家塾”對子弟進行早期教育的。江南的一些書香世家更是整個家族建立家學、學堂和書院。很多學者從幼童啟蒙直到獲取功名,都是在家族內部的教育體係裏完成的。
所以,如果按照正常模式,普通王子是會在自己家裏完成“蒙學”階段的學習的。而頂級的近支宗王子弟,會有在家學讀書和進入皇學讀書兩種機會。隻有一種人是必須進入皇學的,那就是皇子們。
所有人都會視進入皇學為最大的榮譽和機會。那不僅意味著可以從小跟皇帝或者未來皇帝建立起良好的個人關係,而且也意味著接受全國最頂級老師的教導。
不過載汲入皇學,卻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因為光統帝太小,而載汲和光統帝的關係遠近恰到好處。
光統帝現在十歲,此時所有的堂兄弟之中,皇長伯奕綱無子,以遠支宗室載治為嗣,載治已經四十歲,不宜入學,但是載治的兩個兒子:溥倫、溥侗,卻都入學伴讀光統帝了;五皇叔奕誴的兒子們都太大,已經二三十歲了;六叔奕欣的親子也都太大,但是過繼子載澈就正常入學讀書;名義上的七叔本生父奕譓目前除載湉之外並沒有別的兒子;皇八叔奕洽無後,以奕欣之子載瀅為嗣,載瀅年過二十,且尚無子嗣。
也就是說,哪怕是遠支入繼,隻要有子孫年齡合宜,也會被選入皇學伴讀。
更何況載汲根紅苗正是載湉的親堂弟,年齡又相對接近,所以入皇學是必然的。
甚至奕譓都沒花心思在王府給開設“小書房”或者物色老師,因為知道載汲注定是要入皇學的。隻不過,沒有想到會那麽早而已。
好在,道末和李伯約都被選入皇學做老師,而塔爾瑪也獲得了宮內行走的資格,這才總算讓奕譓和賽蜜勒氏的心覺得踏實一些。
尤其是道末,因為塔爾瑪的關係,跟奕譓已經是連襟關係,照顧載汲當然是用心的。
假使載汲不入皇學,那麽奕譓心中適合給載汲當師傅的,也隻有道末。
道末自幼生長於道門,經曆了靈界、世間各種奇聞異事,因而了手段通天卻又心清性淡;因為未來載汲的加入從而精通各種先進文化、科技、知識以及上流社會的遊戲規則;再加上塔爾瑪的關係,有誰能比他更適合引導載汲的人生呢?
“仙境”、曹氏,這些都離他越來越遠了,自己和賽蜜勒氏的感情很好,兩宮對他日益器重,天下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對於奕譓來說,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給載汲鋪好路、搭好橋,給他預備好最好的一切。
而載汲的天資智慧更是讓奕譓覺得,除非像道末和塔爾瑪這樣的“半仙”根本不可能人教得了的。
但是道末很清楚,如果不是未來載汲留給自己的大量未來信息,自己也絕對帶不明白這小子。
不過,現在他倒是找到了足夠讓載汲感到燒惱的遊戲,從而讓載汲能夠專心的上自己的課,甚至對自己充滿了崇敬之情。
沒錯,對於五歲的載汲來說,除了阿瑪和額娘,最親近可靠的人是塔爾瑪。而且載汲很懂得如何讓自己在課堂上遵守秩序。但是,這些隻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罷了。完成皇學的功課,他是根本不需要走心用腦的。不是小小的努力,是根本不需要努力。
事實上,即便睡覺做夢都比這種課程有意義得多。
但是,不睡覺可以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獲得誇獎、稱讚、追捧。這種感覺對於載汲來說,真是太美妙了。
所以,他總是以標準的“巴圖魯”坐姿上完所有的課程。
關鍵是他的體能確實撐得住。
其實載汲曾經考慮過以“紮馬步”的方式上課,不過在和道末商量後被堅決阻止了。
道末表示,如果載汲敢這麽幹,就一個月不帶他搞新發明了。
道末雖然不繼續在先知樓擔任專職,隻擔任顧問一職。但是畢竟載汲留了那麽多的知識在他的腦子裏,不可能不拿出來應用的。因為有了知識而不用,遠比有了錢而不花更痛苦。
所以,道末繼續在自己的家裏搞發明創造,做各種實驗。由於建立在a位麵載汲所留知識的基礎上,雖然道末原本沒有什麽科技素質,可是還是玩得不亦樂乎。
而且,道末將自己的原有技能也結合到了這些新技術上,融會貫通,所以搞出很多新奇的發明創造。
而載汲最大的快樂,就是參與這些發明創造。
雖然他讀過很多書籍,但是現在早就不再滿足於閱讀,隻有創造性的發明一些新產品,才能讓他的大腦得到充分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