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宮為左宗棠準備了兩件“貼心禮”,屬於動之以情的那種。可是真正的硬菜,卻是一道“護身符”——兩宮特別下了一道特指,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參奏彈劾左宗棠。
左宗棠一身清廉,一心為公,很自然的與汙濁的黛青官場不合。雖然沒有人能真正找到他的切實把柄,可是各種汙蔑誹謗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如果不是當年的鹹富帝以及現在的兩宮一直特別保護,就算左宗棠再怎麽剛正,也早就被群狼咬下台了。
雖然左宗棠從來不曾怕過這些咬人的瘋狗,可也是不勝其煩。如今有了這道“護身符”,很多狗嘴確實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了。
而這種情況絕對屬於“法外特恩”。
黛青的禦史品級非常低,一般都是七品到五品。隻有左左督禦史和左右副督禦史才真正是三品以上的“大員”。然而,這些低級別的禦史卻可以讓那些地位崇高的高官甚至王公權貴們有所忌憚。即便如恭親王也曾經被禦史彈劾過,甚至連光統帝的本生父醇親王奕譞,更甚至連西慈本人也受到個別言官的彈劾。
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禦史無論級別高低,都有直接給皇帝上奏之特權,也有彈劾一切官員的特權,更有不需要卻鑿的證據,僅憑道聽途說即可彈劾,而且即便彈劾有誤也不受追究的超級特權。
在曆史上,禦史們一直扮演著“公正”“剛直”,的形象。在功能上起到維護官場綱常風紀的作用。但這隻是願望和理論。現實中,大部分禦史雖然擁有各種特權,但品級擺在那兒,合法收入確實微薄。京城又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想要生活過得去是少不得錢財的。如果是一個懂得理財的人,他倒還可以硬氣的保持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比如奕譓的嶽父、賽蜜勒氏的親生父親、塔爾瑪的養父——禦史景林,就是一個生財有道的人物,他的收入根本不指望那點俸祿。也正因為此,他反而可以理直氣壯的參奏彈劾他認為有問題的官員,不用照顧任何人的麵子。
可是大部分禦史,做不到這點。
多數禦史都是普通讀書人出身,而且多半還是比較書生氣的那種,他們大多沒有理財手段,要想生存下去,就隻能出賣自己手中的權力。
於是,黛青朝堂上就出現了一樁被稱為“買參”的生意。也就是說,如果有官員想要打擊政敵,就會給某禦史送上禮物,請那位禦史攻擊政敵。而各種不同的朋黨、勢力、陣營,也都圈養了各自的禦史作為爪牙,黨同伐異,大興政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任何不想結交朋黨,隻願一心做事的官員,無不處處小心,隨時需要防備禦史們的莫名攻擊。
現在,左宗棠居然可以成為一個特例。
左宗棠不僅會對兩宮特別感恩戴德,也同時會很自然的依賴兩宮的庇護。因為,這旨意是兩宮下達的,隻要兩宮認可那不需要再擔心任何人找左宗棠的麻煩。
就算左宗棠再怎麽沒有奴性,隻要他想正經幹事兒,就得老老實實的成為兩宮的“狗”。
而這道“不得彈劾”的特旨,就是拴狗的鏈子。
為了關心老幹部,兩宮還真是夠下苦心的。
與兩宮相比,黛青帝國名義上真正的最高統治者——光統帝,卻顯然更關心“小幹部”。
正式入學之後,光統帝的身邊多了幾個夥伴,都是幾個王公外戚家的阿哥和格格,年齡上與光統帝差不多少的。
這些人裏麵,光統帝比較能夠玩到一起的,主要有載澈、溥侗,還有一個比較不能玩到一起的,就是那位承恩公照桂家的次女,乳名大喜子的扈倫·靜芬。
一提起大喜子,光統帝簡直就不煩別人。
沒別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大喜長得不討光統帝喜歡,大長臉,還總是苦哈哈的,和她的名字一點不配。
第二,她喜歡打小報告,背後向西慈匯報光統帝的各種問題。
第三,她不喜歡玩光統帝喜歡玩的遊戲,不喜歡跑,不喜歡跳,不喜歡衝殺,不喜歡騎馬……似乎光統帝喜歡的一切活動,她都不喜歡……
第四,西慈一再的命令和要求光統帝一定要跟大喜子搞好關係,要相親相愛,西慈越要求,光統帝也就對大喜子越反感。
第五,大喜子自己長得不好看,還總嘲笑光統帝。
第六,大喜子不僅嘲笑光統帝,還喜歡想各種方法捉開光統帝。
第七,大喜子不僅僅欺負光統帝,還把其他同學也都發展為自己的仆從,然後指揮大家一起欺負光統帝……
總之,大喜子很討厭。可是光統帝卻又不得不表現出跟她很友好的樣子。最惡心的是,大喜又偏偏知道光統帝不喜歡自己,卻又不得不討好自己的真相。所以,她就更加囂張了。
不過,最近似乎要有點轉機。
據說,孚親王奕譓的獨生子,準備提前上學,而且兩宮特賞這小子來做光統帝的伴讀。
“載汲要來了。”自從抓周宴一見,光統帝一直記著那個絕頂聰明的小堂弟。雖然所有人都拿大喜子無奈,但是光統帝心中有一道光——或者載汲能夠對付得了大喜子呢。
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左宗棠一身清廉,一心為公,很自然的與汙濁的黛青官場不合。雖然沒有人能真正找到他的切實把柄,可是各種汙蔑誹謗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如果不是當年的鹹富帝以及現在的兩宮一直特別保護,就算左宗棠再怎麽剛正,也早就被群狼咬下台了。
雖然左宗棠從來不曾怕過這些咬人的瘋狗,可也是不勝其煩。如今有了這道“護身符”,很多狗嘴確實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了。
而這種情況絕對屬於“法外特恩”。
黛青的禦史品級非常低,一般都是七品到五品。隻有左左督禦史和左右副督禦史才真正是三品以上的“大員”。然而,這些低級別的禦史卻可以讓那些地位崇高的高官甚至王公權貴們有所忌憚。即便如恭親王也曾經被禦史彈劾過,甚至連光統帝的本生父醇親王奕譞,更甚至連西慈本人也受到個別言官的彈劾。
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禦史無論級別高低,都有直接給皇帝上奏之特權,也有彈劾一切官員的特權,更有不需要卻鑿的證據,僅憑道聽途說即可彈劾,而且即便彈劾有誤也不受追究的超級特權。
在曆史上,禦史們一直扮演著“公正”“剛直”,的形象。在功能上起到維護官場綱常風紀的作用。但這隻是願望和理論。現實中,大部分禦史雖然擁有各種特權,但品級擺在那兒,合法收入確實微薄。京城又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想要生活過得去是少不得錢財的。如果是一個懂得理財的人,他倒還可以硬氣的保持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比如奕譓的嶽父、賽蜜勒氏的親生父親、塔爾瑪的養父——禦史景林,就是一個生財有道的人物,他的收入根本不指望那點俸祿。也正因為此,他反而可以理直氣壯的參奏彈劾他認為有問題的官員,不用照顧任何人的麵子。
可是大部分禦史,做不到這點。
多數禦史都是普通讀書人出身,而且多半還是比較書生氣的那種,他們大多沒有理財手段,要想生存下去,就隻能出賣自己手中的權力。
於是,黛青朝堂上就出現了一樁被稱為“買參”的生意。也就是說,如果有官員想要打擊政敵,就會給某禦史送上禮物,請那位禦史攻擊政敵。而各種不同的朋黨、勢力、陣營,也都圈養了各自的禦史作為爪牙,黨同伐異,大興政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任何不想結交朋黨,隻願一心做事的官員,無不處處小心,隨時需要防備禦史們的莫名攻擊。
現在,左宗棠居然可以成為一個特例。
左宗棠不僅會對兩宮特別感恩戴德,也同時會很自然的依賴兩宮的庇護。因為,這旨意是兩宮下達的,隻要兩宮認可那不需要再擔心任何人找左宗棠的麻煩。
就算左宗棠再怎麽沒有奴性,隻要他想正經幹事兒,就得老老實實的成為兩宮的“狗”。
而這道“不得彈劾”的特旨,就是拴狗的鏈子。
為了關心老幹部,兩宮還真是夠下苦心的。
與兩宮相比,黛青帝國名義上真正的最高統治者——光統帝,卻顯然更關心“小幹部”。
正式入學之後,光統帝的身邊多了幾個夥伴,都是幾個王公外戚家的阿哥和格格,年齡上與光統帝差不多少的。
這些人裏麵,光統帝比較能夠玩到一起的,主要有載澈、溥侗,還有一個比較不能玩到一起的,就是那位承恩公照桂家的次女,乳名大喜子的扈倫·靜芬。
一提起大喜子,光統帝簡直就不煩別人。
沒別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大喜長得不討光統帝喜歡,大長臉,還總是苦哈哈的,和她的名字一點不配。
第二,她喜歡打小報告,背後向西慈匯報光統帝的各種問題。
第三,她不喜歡玩光統帝喜歡玩的遊戲,不喜歡跑,不喜歡跳,不喜歡衝殺,不喜歡騎馬……似乎光統帝喜歡的一切活動,她都不喜歡……
第四,西慈一再的命令和要求光統帝一定要跟大喜子搞好關係,要相親相愛,西慈越要求,光統帝也就對大喜子越反感。
第五,大喜子自己長得不好看,還總嘲笑光統帝。
第六,大喜子不僅嘲笑光統帝,還喜歡想各種方法捉開光統帝。
第七,大喜子不僅僅欺負光統帝,還把其他同學也都發展為自己的仆從,然後指揮大家一起欺負光統帝……
總之,大喜子很討厭。可是光統帝卻又不得不表現出跟她很友好的樣子。最惡心的是,大喜又偏偏知道光統帝不喜歡自己,卻又不得不討好自己的真相。所以,她就更加囂張了。
不過,最近似乎要有點轉機。
據說,孚親王奕譓的獨生子,準備提前上學,而且兩宮特賞這小子來做光統帝的伴讀。
“載汲要來了。”自從抓周宴一見,光統帝一直記著那個絕頂聰明的小堂弟。雖然所有人都拿大喜子無奈,但是光統帝心中有一道光——或者載汲能夠對付得了大喜子呢。
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