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味藥治病是一迴事兒,知道這味藥可以治病,完全是另一迴事兒。
後者隻要是個藥店的學徒就能成功的完成。而前者,即或是名醫,很大程度上也是學習的結果。而真正第一個不通過學習而知道的人,才是真正改變一切的人。這人可能是機緣巧合,但更大的可能則是反複不斷的嚐試。
創造性的發現需要大量看似無用的試錯成本。
可以承擔的試錯成本越高,獲得創造性發現成功的機率就越大。而所有的嚐試的前提則是“想象力”。除非你碰巧一下子得到了結果,要麽就隻能把所有的可能一遍一遍的試過,直到最終得到那個最對的結果。
然而,據席平方所知,李伯約對於藥劑的選擇和使用是建立光明力量的作用。他有一種強大的“直覺引導”,每當他麵對某種藥物的時候,會自行腦補出這種藥物或者治療方法的種種可能,然後,當他準備實踐嚐試的時候,也會得到“推薦”。這是從他大學以來就獲得的“能力”,並非努力的結果,而是說有就有了。
席平方已經學習了很多聖光會的知識,至少在理論上,他也知道李伯約實際上隻是在與光明國度進行日常的交流,並在這種交流之中獲得成長和強化。
所以,在這次藥熏汗蒸的治療過程中,席平方嚐試著按照所學到的方法去與光明國度進行交流。漸漸的,他就睡著了。
在睡夢之中,他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次秘境經曆。
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他很清楚,毒癮已經完全治愈了。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事件。
席平方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少年得誌,曾經是在陽平府遠近皆知的“神童”,而後突遭不幸,幾近絕望,也成為鄉間的一大談資。
因此,他的毒癮一經痊愈,消息也就很快傳開了。
而獲得新生的席平方卻不再醉心於科舉和訴訟,而是甘當李伯約的助手。
席平方對李伯約的幫助,第一當然是幫助李伯約做賑災的工作。
晉西地方一向非常排斥外人,甚至他們連其他省份的黛青人也非常排斥。無論走到哪裏,他們總是很抱團的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至於他們的本省老家,更是看得緊緊的,一切大事小情,絕不允許外來人占據主流。
連外省人都要極力防範,更何況對於洋人了。
所以,李伯約的賑災工作得不到有效的開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外國人,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不是晉西人。
但席平方是晉西人,也熟悉晉西人做事的規矩。
他告訴李伯約,在晉西這個地方,做任何事情,要按照當地的規矩來辦,而當地最大的一條規矩就是,隻有當地人才可以辦當地的事兒。就算他這個晉西人,如果要去管陽平以外的別府辦事,也還是要依靠那裏的人才行。這個規矩不並不是簡單的盲目排外,而是對當地既有秩序的尊重。
李伯約表示理解。
所以接下來的模式就是,李伯約提供物資和救援支持,但是具體的事務,由席平方聯絡當地士紳去辦理。
一句話,席平方成了李伯約的“買辦”。而且,席平方更是在晉西的九府十州六廳都發展了當地的“買辦”。隨著“買辦”團隊的建立,賑災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災情很快得到了控製。
事實上,洋夷在黛青早就有很多“買辦”,隻不過那都是用來賺錢的,像席平方這樣為救命的實屬鳳毛麟角。
而席平方對李伯約的另一個重要幫助,則是提出並推動了聖光會對當地戒毒事工的開啟。
此前,雖然深知福壽膏是毒品,是害人之物。但是包括李伯約所屬的內陸會在內,整個聖光會體係從來沒有對這一問題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重視。
這並不純粹是大意疏乎,而是很大程度受到人性弱點的自我欺騙,人們總是有意識的忽略或者遮掩那些自己或自己親近的人的錯誤。正如始祖在犯罪之後,要製造樹葉裙子來遮羞一樣。
但是現在席平方把這個事情挑明了,立即引起了李伯約的重視,李伯約明白,如果不解決掉福壽膏帶來的危害,那麽在其他方麵做再多的事工,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福壽膏始終是一個所有吉利國甚至所有西洲人的原罪。
更何況因此而導致的列強對黛青發動的罪惡的戰爭。
雖然之前也有西洲人對此做過一些反省,但那些人大多屬於比較激進的人士,他們習慣於批評西洲文明的主流,所以大家對於他們的批評也不是那麽重視。而且這些批評也根本不會給受到福壽膏傷害的黛青人任何一點的補償。
但是李伯約和他們不一樣。
聖光會現在不僅是西洲,甚至已經是全世界的聖光會體係在黛青開展最有果效的團體,而李伯約則是整個內陸會最近幾年最充滿活力的年輕宣士。所以,李伯約的主張和號召還是相當有力的。
而且,內陸本團體來就充滿了對黛青的同情和憐憫,隻不過之前“忽略”了福壽膏問題。
李伯約立即著手開始在晉西開展戒毒點的建設,原來的“買辦”網絡,又開始發揮了新的作用。而因為有之前賑災的基礎印象,這一次的戒毒工作開展起來就更容易了。
這倒多少沾了點旱情的光。
因為之前晉西很多地方為了利益的緣故,已經大量種植福壽花,並且提煉和出售福壽膏。
缺了大德了。
由此也可以證明,真正導致這一切罪惡的,是人類貪圖利益的心,而不是族群差異。因為這些在晉西種植福壽花和提煉福壽膏的,不僅都是黛青人,而且全部都是晉西本地人。外地人想幹還沒資格呢,本地種植者會把他們活活打死。
如果是在旱災暴發之前開展戒毒活動,那麽這些種植者會為了利益拚死阻止,那種情況下,不要說李伯約,就算席平方這些本地戶,哪怕再加上地方官府的支持,也注定失敗。
可是現在,當地的整個福壽膏產業全部崩潰。除了“先知樓”推廣的那些超耐旱作物,現在是種啥啥不長。原本的種植者不會再為了維護利益而攔阻戒毒。
而且,一些有正義感的當地鄉紳,都支持戒毒,反對種植福花。大家都說種毒物損陰喪德,早晚遭天譴。甚至有人說現在這麽大的災,就是種福壽花遭來的禍。
這樣一來,原本種植福壽花的人,就更加不敢攔阻了。
後者隻要是個藥店的學徒就能成功的完成。而前者,即或是名醫,很大程度上也是學習的結果。而真正第一個不通過學習而知道的人,才是真正改變一切的人。這人可能是機緣巧合,但更大的可能則是反複不斷的嚐試。
創造性的發現需要大量看似無用的試錯成本。
可以承擔的試錯成本越高,獲得創造性發現成功的機率就越大。而所有的嚐試的前提則是“想象力”。除非你碰巧一下子得到了結果,要麽就隻能把所有的可能一遍一遍的試過,直到最終得到那個最對的結果。
然而,據席平方所知,李伯約對於藥劑的選擇和使用是建立光明力量的作用。他有一種強大的“直覺引導”,每當他麵對某種藥物的時候,會自行腦補出這種藥物或者治療方法的種種可能,然後,當他準備實踐嚐試的時候,也會得到“推薦”。這是從他大學以來就獲得的“能力”,並非努力的結果,而是說有就有了。
席平方已經學習了很多聖光會的知識,至少在理論上,他也知道李伯約實際上隻是在與光明國度進行日常的交流,並在這種交流之中獲得成長和強化。
所以,在這次藥熏汗蒸的治療過程中,席平方嚐試著按照所學到的方法去與光明國度進行交流。漸漸的,他就睡著了。
在睡夢之中,他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次秘境經曆。
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他很清楚,毒癮已經完全治愈了。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事件。
席平方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少年得誌,曾經是在陽平府遠近皆知的“神童”,而後突遭不幸,幾近絕望,也成為鄉間的一大談資。
因此,他的毒癮一經痊愈,消息也就很快傳開了。
而獲得新生的席平方卻不再醉心於科舉和訴訟,而是甘當李伯約的助手。
席平方對李伯約的幫助,第一當然是幫助李伯約做賑災的工作。
晉西地方一向非常排斥外人,甚至他們連其他省份的黛青人也非常排斥。無論走到哪裏,他們總是很抱團的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至於他們的本省老家,更是看得緊緊的,一切大事小情,絕不允許外來人占據主流。
連外省人都要極力防範,更何況對於洋人了。
所以,李伯約的賑災工作得不到有效的開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外國人,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不是晉西人。
但席平方是晉西人,也熟悉晉西人做事的規矩。
他告訴李伯約,在晉西這個地方,做任何事情,要按照當地的規矩來辦,而當地最大的一條規矩就是,隻有當地人才可以辦當地的事兒。就算他這個晉西人,如果要去管陽平以外的別府辦事,也還是要依靠那裏的人才行。這個規矩不並不是簡單的盲目排外,而是對當地既有秩序的尊重。
李伯約表示理解。
所以接下來的模式就是,李伯約提供物資和救援支持,但是具體的事務,由席平方聯絡當地士紳去辦理。
一句話,席平方成了李伯約的“買辦”。而且,席平方更是在晉西的九府十州六廳都發展了當地的“買辦”。隨著“買辦”團隊的建立,賑災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災情很快得到了控製。
事實上,洋夷在黛青早就有很多“買辦”,隻不過那都是用來賺錢的,像席平方這樣為救命的實屬鳳毛麟角。
而席平方對李伯約的另一個重要幫助,則是提出並推動了聖光會對當地戒毒事工的開啟。
此前,雖然深知福壽膏是毒品,是害人之物。但是包括李伯約所屬的內陸會在內,整個聖光會體係從來沒有對這一問題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重視。
這並不純粹是大意疏乎,而是很大程度受到人性弱點的自我欺騙,人們總是有意識的忽略或者遮掩那些自己或自己親近的人的錯誤。正如始祖在犯罪之後,要製造樹葉裙子來遮羞一樣。
但是現在席平方把這個事情挑明了,立即引起了李伯約的重視,李伯約明白,如果不解決掉福壽膏帶來的危害,那麽在其他方麵做再多的事工,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福壽膏始終是一個所有吉利國甚至所有西洲人的原罪。
更何況因此而導致的列強對黛青發動的罪惡的戰爭。
雖然之前也有西洲人對此做過一些反省,但那些人大多屬於比較激進的人士,他們習慣於批評西洲文明的主流,所以大家對於他們的批評也不是那麽重視。而且這些批評也根本不會給受到福壽膏傷害的黛青人任何一點的補償。
但是李伯約和他們不一樣。
聖光會現在不僅是西洲,甚至已經是全世界的聖光會體係在黛青開展最有果效的團體,而李伯約則是整個內陸會最近幾年最充滿活力的年輕宣士。所以,李伯約的主張和號召還是相當有力的。
而且,內陸本團體來就充滿了對黛青的同情和憐憫,隻不過之前“忽略”了福壽膏問題。
李伯約立即著手開始在晉西開展戒毒點的建設,原來的“買辦”網絡,又開始發揮了新的作用。而因為有之前賑災的基礎印象,這一次的戒毒工作開展起來就更容易了。
這倒多少沾了點旱情的光。
因為之前晉西很多地方為了利益的緣故,已經大量種植福壽花,並且提煉和出售福壽膏。
缺了大德了。
由此也可以證明,真正導致這一切罪惡的,是人類貪圖利益的心,而不是族群差異。因為這些在晉西種植福壽花和提煉福壽膏的,不僅都是黛青人,而且全部都是晉西本地人。外地人想幹還沒資格呢,本地種植者會把他們活活打死。
如果是在旱災暴發之前開展戒毒活動,那麽這些種植者會為了利益拚死阻止,那種情況下,不要說李伯約,就算席平方這些本地戶,哪怕再加上地方官府的支持,也注定失敗。
可是現在,當地的整個福壽膏產業全部崩潰。除了“先知樓”推廣的那些超耐旱作物,現在是種啥啥不長。原本的種植者不會再為了維護利益而攔阻戒毒。
而且,一些有正義感的當地鄉紳,都支持戒毒,反對種植福花。大家都說種毒物損陰喪德,早晚遭天譴。甚至有人說現在這麽大的災,就是種福壽花遭來的禍。
這樣一來,原本種植福壽花的人,就更加不敢攔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