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是黛青帝國宗室王公特有的一種產業。


    一般認為,黛青王朝的宗室封爵製度比之前的日月王朝要先進一些。


    明顯的優勢有兩點。


    一是黛青王朝的爵位絕大多數都是每代遞降,如果沒有新的功勞晉爵,最後都會降為“閑散宗室”,而日月王朝每代都有一個繼承人,除非因為犯罪降,否則爵位世世代代不會變。


    黛青王朝吸取日月王朝的教訓,諸王皆不實封。


    日月王朝封王的王號都是地名,以什麽地名做王號,就意味這個地方是這個王的封地。例如秦王的封地在西秦省,晉王的封地在西晉省。諸王受封之後,就要去封地“之國”,沒有皇帝的召命不得隨意迴京。黛青王朝的王號隻是一種美號,如睿親王,睿就是睿智、聰明的意思,又如鄭親王,鄭就是鄭重、莊重的意思。都是一些美好的字,但是不特指任何地方。諸王受封之後,無國可之,仍舊居住在京城,但是建有豪華的王府。


    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黛青的王公比日月的王公地位低、特權小,那就大錯特錯了。黛青比日月的先進之處就在於,在皇族不僅不會分割皇權皇勢,反而成為皇帝最可靠的支持力量的前提下,保持了王公們的權力和利益,並且使這些特權相對更公平一些。


    在權力方麵,早在東土時期,黛青就創立了議政會製度。諸王公,以及他們門下有才幹的屬員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參與。議政會在黛青初年,尤其是在東土的時候,權力極大,甚至君主的廢立都是他們的合法權力。黛青前兩代君主都是在沒有留下遺命的情況去世的,但是他們身後的繼位卻沒有給帝國造成太大損耗。原因就在於,廢君立君本來就是議政會的份內職能,君主一旦駕崩,諸王公們就立即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下一任國君。大家最多是鬥鬥心機,耍耍嘴皮子,不耗費錢糧,更不需要流血。而諸王公們通過議政會可以間接的“共享”廢立大權,相較日月王朝諸王隻能在封國掌權,某種意義上不是減小了,而是增大了,隻不過是“共享”而已。


    而利益方麵,就更實惠了。


    早在東土的時候,黛青就實行編莊製度,將古倫人耕種的土地劃分為若幹“莊園”,再把“莊園”按功勞分封給貴族們。入主中土後,這種製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和完善。王公們一旦受封就會獲得與爵位對應的大小“莊園”,這些莊園主要分布於京師周邊,但一些最強大的王公們,則會以在東土擁有莊園為榮。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無論是權力還是利益,都已經與國初之時大不相同了。


    首先,入主中原之後,在王公們與皇帝之間的權力之爭就開始日益尖銳,而作為王公權力集中體現的議政會當然就成為了鬥爭的焦點。順理皇帝時期還好,隻是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議政會,而此後的泰熙皇帝設立了南書房,君正皇帝設軍務處,則是一步步的製衡和架空了議政會。君正設立軍務處之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議政會逐漸成為一個用來獎勵功勳大臣的榮耀稱號。


    到了翔隆五十六年,翔隆帝正式下旨罷黜了議政會。


    值得一提的是,泰、君、翔三代皇帝,都不是通過議政會的選舉,而是通過先皇遺命即位的。沒有了議政會,也就不存在廢君立君的大權,至於其他的等而下之的小權,更早就被削的蕩然無存了。


    而在利益方麵,王公們獲得的莊園雖然多,但“不得隨意出京”的限製,使得這些皇子皇孫們根本不可能經常親自去打理莊園,世代沿襲久了,也就成了傳統。貴族們習慣於不去打理自己的莊園,莊戶們也習慣於不接受貴族們的管理。而且,也是更重要的一點,他們中大多數人是按照“預備政客”培養的,從小被灌輸的就是在朝堂上扶大廈、挽狂瀾的理想,在如何具體經營產業方麵,甚至遠不如一個土財主家的兒子。


    因此,大多貴族們都是把莊園全權委托交給莊頭管理,更有甚者,隻保留京師附近的莊園,遠處的幹脆長租甚至“永租”出去。倒不是差這幾個錢兒,關鍵是操不起這份心。


    不過,孚郡王奕譓在這方麵比較另類。奕譓對政務上異常低調,卻在擴展產業方麵顯示出過人的天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