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安帶著曹氏和孫嬤嬤從林間秘道逃了出來,急急上了預備好的馬車。


    此時的曹氏,已經是大汗淋漓,陣陣呻吟,孫嬤嬤關切的照應著,說著打氣兒的話。


    這個時候,關鍵是為娘的心氣兒了,娘若堅強,孩子就多一線生機,娘若軟弱,孩子就危險了。


    曹氏深知自己腹中孩子的金貴,也是拚了命硬撐,心想著,就算賠上命,也要把孩子生下來。


    馬車馳入預備好的莊園。


    榮安下了車,找到府院,開門的是一位老仆。


    “您是榮先生吧?我是老丁”


    “丁叔好?”即使麵對下等仆役,榮安也是一如既往的有禮貌,隻是不能錯了規矩。


    “進來吧,都預備好了,就等著您來了。”


    “有勞了。”榮安感激的向丁大叔拱手致謝。


    丁大叔一揮手,後麵來了兩個粗壯的仆婦,竟然抬著一張鋪好了被褥的軟床,當下,與孫嬤嬤一起將曹氏放在其上,抬進了府。


    片刻之後,曹氏已經躺在內宅暖室的榻上,三五個仆婦圍繞著伺候著。


    榮安和丁大叔自然不能進入,隻能焦急的在門外等候。


    房門一開,一個產婆一臉焦急的走了出來。


    “怎麽樣?”


    “不好辦啊,孩子就是不出來……”


    “這,這怎麽辦啊?”榮安急了。自己拚了性命,才救得曹氏出來,萬一……豈不是前功盡棄了嗎?自己徒勞事小,王爺因此絕後,在天之靈又怎麽能安息?


    想到這裏,榮安竟然得頓足捶胸,豆大的汗珠流了下來。


    “榮先生,您別發急,聽我說,還有一個辦法,或許有救。”


    “什麽辦法?快說。”


    “本莊有一座小樓,裏麵住有一戶洋人,是夫婦二人,據說精通醫道,尤其是那洋婦人,據說精通接生之術。如此事情緊急,尋常之法已經無望,若是能請得他們前來,或者還能有救啊……”


    “那還等什麽?快去請啊。別說是洋人,就是大羅金仙,隻要能保得母子平安,哪怕是拚上我這條命不要,也得請來。”


    “好,我這就派人去請。”


    不到一刻鍾,丁大叔滿頭大汗的引著一隊洋人前來了。


    和想象中不大一樣的是,這兩個洋人,居然都是清人的打扮。男人穿著長衫,女的穿著肥大的袍子。男人甚至在腦後留著長長的大辮子。除了容貌之外,唯一與大多數清人不同的就是,女人那一雙天足。


    不過,畢竟金發碧眼,冷不丁看上去實在很震撼。


    榮安本能的想要攔一下,恐怕嚇著裏麵的主子。可是考慮到形勢緊迫,伸出來的手臂還是換了方向,作了個“請進”的手勢。


    當然,隻能讓女的進去。


    榮安幫不上任何忙,隻得到一邊去等著。


    他很焦慮。


    裏麵要生的不是他女人,將要出生的也不是他的骨肉,可是他的心情一點不比生自己的孩子輕鬆。不,可能比生他自己的親生骨肉更加緊張。


    男洋人看出了他的緊張。


    走過去,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此處有一段簡短的對話,男洋人安慰和鼓勵了榮安。}


    屋裏突然傳來洋婦的聲音:“臍帶纏繞,必須剖婦產!”


    跟著,在裏麵幫忙的產婆也跑出來。


    “這位老爺,洋產婆說,孩子膠帶纏繞脖子,必須剖產!”


    “何為剖產?”榮安問道。


    “哎呀,就是用刀把產婦肚皮切開,把孩子拿出來。”


    “什麽!荒唐!”榮安大怒,本來他就不大信任這些沒個人樣的洋人,現在居然要對小主動刀,哪有切開肚子還能活命的道理?


    “這位先生,您感到不能接受是正常的,在貴國,確實沒有這樣的先例,但是我和我的太太,在歐洲、南洋,都做過類似的接產,我們可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


    “你憑什麽保證?真出了事兒,你以為你能承擔得起嗎?”榮案氣得大罵。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任何一個人出了問題,王爺就真的斷子絕孫了,自己將完全無顏苟活,又豈是兩個洋人能承擔得起的?


    男洋人張了張嘴,什麽也沒說出來。


    突然,產房門被打開,大汗淋漓的洋婦衝了出來,扯著脖子喊道:“你們還在猶豫什麽?你,是產婦的丈夫嗎?你同意剖嗎?”


    “這,我從沒聽說過有這樣生孩子的。你們這樣做法,出了問題,怎麽辦?”


    “可是如果現在不剖的話,很快就會出大問題,產婦已經沒有力氣了,再這樣下去,孩子也保不住了。”


    榮安不敢想像,既不敢做決定,也不敢不做決定。


    這個時候,他個人生死不再重要,甚至裏麵那位小主的生死也可以忽略,唯獨那還在腹中的孩子才是金貴無比的。隻有孩子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體統?麵子?傳統?


    什麽都沒有那個孩子重要。


    他還在思考,但無論怎樣,也無法下這個決心,畢竟這是從來沒聽說過的事兒。萬一出了問題,他怎麽辦?


    “這樣吧,如果手術失敗,出了問題,我來負責,按你們中國的傳統,就用我的命來抵你太太和孩子的命好啦。”


    榮安一驚,這個洋婦人,居然有這樣的決斷嗎?


    “也算上我的命,以我們夫婦的命,來擔保您太太和孩子的命。”男洋人也這說。


    二人的目光無比堅定,催促著榮安做出決斷。


    “好,剖。”榮安答到。


    事到如今,唯有拚死一搏了。


    “還有一件事情,這個手術難度太大,我需要我先生為我做助理。”


    “你是說,讓他進去?”榮安又是一驚。


    男女大防啊!


    那可是王爺的女人,自己平時都是要敬而遠之的。


    可是現在的節骨眼兒,還能講究這些嗎?


    “罷了!”他一揮手,沒有說話。


    洋人夫婦明白意思,立即轉身進到產房。


    “王爺,奴才無能,隻能出此下策了,對不起您了。”


    不知過了多久,反正在榮安的感覺裏,好像過了一輩子一樣,突然,一聲嬰兒的哭聲傳來。一屋子的人,全都喜上眉梢了。


    不大一會兒,產婆將孩子抱了給大家看,卻是一個男孩兒,榮安高興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其實榮安也是見過世麵的,隨著王爺沒少下功夫學那洋人的東西,也聽說過洋人在生產方麵有更先進的技術,可是剛才那個緊要關頭,什麽也想不起來了。


    當下,榮安忙向兩位洋人致歉,並包了禮包奉上。二人卻是不收,說救人性命是本份,不能用來謀利。榮安好說歹說,無論如何要答謝。但二人態度非常堅決,就是不收。


    雙方爭執不下,那洋婦就說:“您不必客氣,產婦之後還需要調養,也我們提供專業的康複。免不了要常來往,我聽說你們大清有‘結拜’的傳統,不如就把我們當成家人,您和我先生結為兄弟,我和您太太結為姐妹,這樣大家就是親戚了,也就不用談什麽‘謝’了。”


    “救人性命,卻不貪錢財,真是難得的世外高人啊。”榮安發自內心的佩服。


    本來這洋人要攀親戚,自己恐怕還是要多加些小心,可剛剛自己對人家很無禮,人家卻救了自家主婦和幼主的性命,更是保住了王爺的血脈,如此大恩,要跟自己兄弟姐妹相稱,又有什麽可推辭的呢?況且,多個洋人兄弟,日後或者也是多一條後路。


    當下榮安同意以洋人夫婦兄弟姐妹相稱,但是為了穩妥,覺得還是不必結拜,隻要大家認這門親戚就是了。兩位洋人倒是好奇大清結拜的禮數規矩,榮安說那很麻煩的,需要如何如何如何,二人聽得很認真,然後點頭同意:“果然很麻煩,那就不用辦理了,我們以後以兄弟姐妹相稱就好了。”


    穩婆的那份禮,卻是不能少的。二洋人因為已經算是家人,於是也給穩婆發了兩塊洋元,亮光光的,穩婆見了甚是歡喜,表示要把這錢收藏起來。


    榮安又安排人接待洋婦及穩婆到側廳吃酒。


    又另置一桌酒席,自己與那洋人先生,邊吃邊敘。


    既然已經是親戚,雖然一些繁文縟節可以省掉,但是雙方信息的互通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下,兩人報了姓名、年齡、背景。榮安當然是有意隱瞞了自己與曹氏的真實關係,也不肯泄露王府家奴的身份,隻說來自京城。之前做些生意賺夠了錢,現在累了隱居於此。


    那洋人倒是誠誠實實,做了個很全麵的自我介紹。


    那洋人本名叫約翰·鮑勃·布裏奇,英國人,來到大清給自己取了個諧音對應的華人的名字“李伯約”——布裏奇簡譯為李,鮑勃簡譯為伯,約翰-簡譯為約。


    李伯約的祖上做過騎士,家傳有一塊封地。但是英國的規律是隻有長子繼承爵位和產業,餘子都要自謀前途(當然家族會有支持)。所以爵位和封地都由大哥繼承。李約按照家裏的安排在讀了醫學,畢業後先迎娶了門當戶對的妻子艾瑪,幾年又在大哥的資助下開了自己的診所。小夫妻快樂的生活在倫敦,甜蜜如糖,歲月如歌。


    後來有一天李伯約夫婦認識了一位叫泰德生的宣士。泰先生也是英國人,但他有幾年十的時間一直在清國發展,這次他迴到英國也是為了為清國的窮苦人募捐。泰先生向李伯約和艾瑪講了清國的很多事情,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善良的民風,但還有一些令人心酸的事情——醫學極其落後……。李伯約和艾瑪非常感動,並捐了一些資金委托泰先生用於幫助清國的貧苦百姓。但即使如此,他們的良心並沒有因此得到平安。夫妻倆後來一商量,他們行醫的最終極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治病救人嗎?英國有大把的醫生,少了他們影響也不很大,可是清國每年死於難產的女人就要上萬,必須不惜一切先去拯救清國人。


    李伯約的大哥為此勃然大怒,幾乎要斷絕與李伯約的關係。但是李伯約態度非常堅定,而他的大哥因為知道他是聽了泰先生的宣傳才決定去清國之後,找泰先生作了一次麵談。


    結果是,李大哥不僅同意了弟弟的決定,而且動用了自己在海外的一些關係,幫助弟弟清國開始工作。


    於是李伯約和艾瑪結束了在英國的事業,追隨泰德生宣士來到了清國。


    李伯約和艾瑪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巨大困難,他們起純粹行醫,後來意識到清國的苦難與普通人,尤其是鄉民受教育程度太低有直接關係,就進一步開始謀求開展鄉村教育。


    榮安看著這個才智和能力遠超常人,卻善良單純的如一汪清水的青年,心中不禁感慨:“如此好男兒,豈是人間易得的?可惜我大清太缺少這樣的人才了。”榮安在王爺身邊,接觸到的各種人等,或精明練達卻城府過深,或者淳樸忠厚卻心機遲鈍,而且大部分年輕人,要麽忤逆頑劣難以教化,要麽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榮安已經三十二歲,李伯約隻有二十八歲,很顯然榮安是大哥,李伯約是弟弟。


    作為兄長,榮安送給李伯約一個鼻煙壺,李伯約則迴贈榮安一個懷表。


    李伯約很健談,給榮安講了很多外麵的事情,榮安聽得很感興趣。李伯約的問題也很多,問了榮安很多清國的事情,榮安也盡量的講給他,看得出,他聽得非常仔細。


    “儒子可教也”榮安越發喜歡這個年輕人了。


    “賢弟呀,你既然有如此大才又有如此大誌,愚兄倒是有個建議,不知道當不當想呢。”榮突然說到。


    “您是我在清國的兄長,就好像我在英國的大哥一樣親近,我當然非常願意聽您的建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