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陶家父子的小心願
陶園田居,悠閑的山村生活 作者:1230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搞不懂,也說不清楚,老一輩人的關係,總是比較複雜。
陶阿爺給陶大爺打了個電話,電話裏沒寒敘,直接直奔主題。
老一輩的交流方式,就是了當直接,像他們現在的年輕人找別人辦件事,就是先開門寒暄一下,然後才直奔主題。
像陶阿爺這樣,還真是有些讓人意外呢。
“行了,你大爺同意了,咱們直接過去就行。”
“二大爺,我們先過去一趟,一會兒就迴來,不著急。”
“誒,曉得嘞。”二大爺應了一聲,剛起來不久。
“你們村裏麵還有老屋嗎?我們跟著去看一看行不行?”吳懷仁突然冒出頭。
“你不是在屋裏麵睡覺嘛,怎麽突然就醒了?”
“嘿嘿,聽到你們要去老屋,是村裏麵那家大門口掛著一把黑鎖的那間屋子?
那間屋子的建築風格獨特,一看就有上百年的曆史了。我上次就想進去看,但是門上鎖了,一直遺憾。
有好多老房子的建築特色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借鑒的。”吳懷仁感慨一下。
“就是那間屋子,你要去就跟我們走吧。”
“阿爺,那屋子好像從我出生之後就沒進去過吧。”
“那時候我們早就從裏頭搬出來了,你出生的那一年就從那裏頭搬出來,在外麵住了。”
“就算一下,你瞧這一晃20多年又過去了,那間老屋啊,是祖上傳下來的,這建造也不是咱陶家的人,是一個外鄉的人,到咱這避難見下來的,咱祖先對人家有收留的恩情。
後麵那間屋子對方就贈送了給我們。一代接著一代都是在那邊出生的。
打從你這一代起,我跟你爸都是在那屋子裏娶妻生子的。”
“很有紀念意義,不過現在勞務啊,有上百年的曆史了,很多地方都掉磚瓦掉牆頭了。
雖說是青磚大瓦房,可是那年代都是用黃土累積成的一塊磚,一塊磚的疊加上去,並不像現在一樣用水泥夯的那麽結實。
你得用錘子鑿才能鑿開,日積月累,這牆土遭到了雨水的衝刷侵蝕,就容易長苔蘚,慢慢的就會腐蝕,分崩離析,估摸著現在老房子後頭應該壞了不少。”陶阿爺給他們講起了老一輩的故事。
“其實原本咱村裏麵幾棟老房子,並不是隔開的,而是一棟的,就像那一片院子,連成一片,有前院後院中院左院右院。
後麵才分開來,那時候大院裏住的人也雜亂,還有不少從外麵逃難過來的。
不過,咱們陶式一族,就是本地的土家族,是本家。”
“阿爺,等咱以後有錢了,咱也把村裏麵的老宅給修一下吧。
到時候也讓外麵打工的人迴流,把這裏弄成景區,咱們這老宅有曆史淵源,其實很多人願意過來咱們這邊的。”
“你大爺說,要是放在你小時候愛玩的地方了,你想想?”
陶甜甜眨了眨眼,“我小時候愛玩的地方?”
“是啊。”
陶甜甜想了很久,我到大門口的地方,自動熟悉的就往門口那兩尊小獅子那走去,去小獅子的嘴裏麵掏了掏,果真掏出了一把銅鑰匙。
還是特別古老的那種扁鑰匙,門口的大鐵鎖,黑黝黝的,一個就有十斤重。
還掛著鐵鏈子。
“阿爺,這鎖好重,你幫我一下。”
一打開,爬滿牆頭的爬山虎,青苔,映入眼前。
破敗,蕭條之感,揮之不去。
“阿爺,這屋子空了多久,多久沒人住了?怎麽破敗成這樣。”
“有個二三十年了吧,老婆子,大哥一家搬出去是啥時候?”
“記不清楚了,挺久的了。”
“你們年輕人對老宅感興趣,就自己轉轉吧,我們去後麵的烤房收拾一下。”
“這麽久就沒用了,那烤房指不定就成老鼠窩了。”
穿過院子,就到了烤房,七八十平方米,光線格外的暗,幾乎你看不到啥。
低矮的烤房,並不高,不到一米八的高度。
高個子的人進去,就隻能低著頭。
所謂的烤房,其實就是有一個大土灶,下麵掏了幾個孔,往裏麵填炭火,炭火升溫,表麵是一層厚厚的黃土,利用加熱的原理,就跟東北的大土炕差不多。
陶阿爺伸手,用竹竿將頭頂的竹片撬開,光線就進入到了屋內。
“哇唔,好神奇!”吳懷仁也是第一次見識南方的烤房。
“我走遍大江南北川西川東都沒見過這樣子的烤房,感覺以前的人特別有智慧。”
他睡醒之後才看見陶甜甜給他發的消息,說什麽讓他在新院裏麵加個烤房,可他不知道這邊的烤房是啥東西。
過來一瞧,其實就是大土炕!
隻不過這種不是用來取暖的,而是用來烘烤東西的。
像筍幹香菇這一類的東西,炭火裏麵還能烤地瓜和烤叫花雞呢。
“學會了,甜甜,迴去我就安排上,到時候讓阿爺給我監工。
他們肯定知道這烤房要怎麽建造。”
……
陶樂從樓上下來,還穿著他那一身迪迦奧特曼的睡衣,揉了揉眼睛,東找找西找找,沒找到人。
“二大爺,阿姐他們呢?”
睡眼惺忪,一看就是剛睡醒的樣子。
“阿樂醒了呀,你阿姐他們去老宅一趟了,等會兒就迴來。
你先洗漱,二大爺給你們做了米糕吃,昨天的新米還剩下一些。
趁著他們還沒迴來,你多吃點。”
洗漱完,陶樂小跑小跳的進了廚房,拿了一塊大米糕。
軟糯香甜,不彈牙,滿足的他頻頻點頭。
“好吃。”忍不住哼哼哈嘿起來,蹦蹦噠噠的在廚房裏轉悠。
“二大爺有土豆粉嗎?我想陪著酸辣土豆粉吃。”
“沒有誒,清粥?我給你弄上幾勺酸豆角和酸辣泡蘿卜。
那滋味……”
陶樂吸溜,也不挑,點著頭,“嗚嗚嗚,香!
又酸又辣,二大爺我好喜歡吃你做的飯菜!
二大爺最厲害了!”
迴去的路上,陶甜甜把阿爺和老爹喊到一邊。
“爺爺,爸,這會兒賣草席的生意就交給你們,這錢給你們掙。
平日裏有個喜歡的東西,你們也有錢買不是。
迴頭我把錢轉給你們,找工人這事兒你們也上心點,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哈。”
陶甜甜知道阿爺一直想有輛小的三輪車,能載人能拉貨的那種。
她把想要買一輛新的摩托車,這不給他們安排上了。
“甜甜,跟你爸說啥呢,怎麽這麽慢。”
“來了來了……這事兒我們的秘密哈,不能對外說。”
父子倆對視一眼,樂的跟小老鼠一樣。
……
陶阿爺給陶大爺打了個電話,電話裏沒寒敘,直接直奔主題。
老一輩的交流方式,就是了當直接,像他們現在的年輕人找別人辦件事,就是先開門寒暄一下,然後才直奔主題。
像陶阿爺這樣,還真是有些讓人意外呢。
“行了,你大爺同意了,咱們直接過去就行。”
“二大爺,我們先過去一趟,一會兒就迴來,不著急。”
“誒,曉得嘞。”二大爺應了一聲,剛起來不久。
“你們村裏麵還有老屋嗎?我們跟著去看一看行不行?”吳懷仁突然冒出頭。
“你不是在屋裏麵睡覺嘛,怎麽突然就醒了?”
“嘿嘿,聽到你們要去老屋,是村裏麵那家大門口掛著一把黑鎖的那間屋子?
那間屋子的建築風格獨特,一看就有上百年的曆史了。我上次就想進去看,但是門上鎖了,一直遺憾。
有好多老房子的建築特色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借鑒的。”吳懷仁感慨一下。
“就是那間屋子,你要去就跟我們走吧。”
“阿爺,那屋子好像從我出生之後就沒進去過吧。”
“那時候我們早就從裏頭搬出來了,你出生的那一年就從那裏頭搬出來,在外麵住了。”
“就算一下,你瞧這一晃20多年又過去了,那間老屋啊,是祖上傳下來的,這建造也不是咱陶家的人,是一個外鄉的人,到咱這避難見下來的,咱祖先對人家有收留的恩情。
後麵那間屋子對方就贈送了給我們。一代接著一代都是在那邊出生的。
打從你這一代起,我跟你爸都是在那屋子裏娶妻生子的。”
“很有紀念意義,不過現在勞務啊,有上百年的曆史了,很多地方都掉磚瓦掉牆頭了。
雖說是青磚大瓦房,可是那年代都是用黃土累積成的一塊磚,一塊磚的疊加上去,並不像現在一樣用水泥夯的那麽結實。
你得用錘子鑿才能鑿開,日積月累,這牆土遭到了雨水的衝刷侵蝕,就容易長苔蘚,慢慢的就會腐蝕,分崩離析,估摸著現在老房子後頭應該壞了不少。”陶阿爺給他們講起了老一輩的故事。
“其實原本咱村裏麵幾棟老房子,並不是隔開的,而是一棟的,就像那一片院子,連成一片,有前院後院中院左院右院。
後麵才分開來,那時候大院裏住的人也雜亂,還有不少從外麵逃難過來的。
不過,咱們陶式一族,就是本地的土家族,是本家。”
“阿爺,等咱以後有錢了,咱也把村裏麵的老宅給修一下吧。
到時候也讓外麵打工的人迴流,把這裏弄成景區,咱們這老宅有曆史淵源,其實很多人願意過來咱們這邊的。”
“你大爺說,要是放在你小時候愛玩的地方了,你想想?”
陶甜甜眨了眨眼,“我小時候愛玩的地方?”
“是啊。”
陶甜甜想了很久,我到大門口的地方,自動熟悉的就往門口那兩尊小獅子那走去,去小獅子的嘴裏麵掏了掏,果真掏出了一把銅鑰匙。
還是特別古老的那種扁鑰匙,門口的大鐵鎖,黑黝黝的,一個就有十斤重。
還掛著鐵鏈子。
“阿爺,這鎖好重,你幫我一下。”
一打開,爬滿牆頭的爬山虎,青苔,映入眼前。
破敗,蕭條之感,揮之不去。
“阿爺,這屋子空了多久,多久沒人住了?怎麽破敗成這樣。”
“有個二三十年了吧,老婆子,大哥一家搬出去是啥時候?”
“記不清楚了,挺久的了。”
“你們年輕人對老宅感興趣,就自己轉轉吧,我們去後麵的烤房收拾一下。”
“這麽久就沒用了,那烤房指不定就成老鼠窩了。”
穿過院子,就到了烤房,七八十平方米,光線格外的暗,幾乎你看不到啥。
低矮的烤房,並不高,不到一米八的高度。
高個子的人進去,就隻能低著頭。
所謂的烤房,其實就是有一個大土灶,下麵掏了幾個孔,往裏麵填炭火,炭火升溫,表麵是一層厚厚的黃土,利用加熱的原理,就跟東北的大土炕差不多。
陶阿爺伸手,用竹竿將頭頂的竹片撬開,光線就進入到了屋內。
“哇唔,好神奇!”吳懷仁也是第一次見識南方的烤房。
“我走遍大江南北川西川東都沒見過這樣子的烤房,感覺以前的人特別有智慧。”
他睡醒之後才看見陶甜甜給他發的消息,說什麽讓他在新院裏麵加個烤房,可他不知道這邊的烤房是啥東西。
過來一瞧,其實就是大土炕!
隻不過這種不是用來取暖的,而是用來烘烤東西的。
像筍幹香菇這一類的東西,炭火裏麵還能烤地瓜和烤叫花雞呢。
“學會了,甜甜,迴去我就安排上,到時候讓阿爺給我監工。
他們肯定知道這烤房要怎麽建造。”
……
陶樂從樓上下來,還穿著他那一身迪迦奧特曼的睡衣,揉了揉眼睛,東找找西找找,沒找到人。
“二大爺,阿姐他們呢?”
睡眼惺忪,一看就是剛睡醒的樣子。
“阿樂醒了呀,你阿姐他們去老宅一趟了,等會兒就迴來。
你先洗漱,二大爺給你們做了米糕吃,昨天的新米還剩下一些。
趁著他們還沒迴來,你多吃點。”
洗漱完,陶樂小跑小跳的進了廚房,拿了一塊大米糕。
軟糯香甜,不彈牙,滿足的他頻頻點頭。
“好吃。”忍不住哼哼哈嘿起來,蹦蹦噠噠的在廚房裏轉悠。
“二大爺有土豆粉嗎?我想陪著酸辣土豆粉吃。”
“沒有誒,清粥?我給你弄上幾勺酸豆角和酸辣泡蘿卜。
那滋味……”
陶樂吸溜,也不挑,點著頭,“嗚嗚嗚,香!
又酸又辣,二大爺我好喜歡吃你做的飯菜!
二大爺最厲害了!”
迴去的路上,陶甜甜把阿爺和老爹喊到一邊。
“爺爺,爸,這會兒賣草席的生意就交給你們,這錢給你們掙。
平日裏有個喜歡的東西,你們也有錢買不是。
迴頭我把錢轉給你們,找工人這事兒你們也上心點,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哈。”
陶甜甜知道阿爺一直想有輛小的三輪車,能載人能拉貨的那種。
她把想要買一輛新的摩托車,這不給他們安排上了。
“甜甜,跟你爸說啥呢,怎麽這麽慢。”
“來了來了……這事兒我們的秘密哈,不能對外說。”
父子倆對視一眼,樂的跟小老鼠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