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親子遊開發
陶園田居,悠閑的山村生活 作者:1230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還想跟你說個事,咱這一邊弄家庭農場,是不是順便也把農家樂給開上?”
“就咱這依山傍水的條件,還有各種采摘園。
這要是不弄一個采摘園和農家樂的項目,那可真的是太浪費了。”
陶甜甜聽了這話還沒開口呢,耳邊就響起了係統的聲音。
“滴,觸發支線任務,請宿主打造一個山野農家樂。
啟動資金50萬人民幣,任務成功,獎勵人民幣一百萬,一袋火山石。”
這話到嘴邊了,係統都給她發錢了,她能不幹嗎?
“行,那你安排人弄吧,我記得咱們的貸款也下來了。
現在賬戶的金額好像還有百來萬,加上貸款……應該夠。”
夏筍過去沒多久,秋筍又冒出頭來了。
守著一片竹林,那是一年四季的山筍都吃不完。
蘇城南一邊要張羅農家樂的事,一邊要去山林挖竹筍。
苦逼的生活,再度開始。
竹林密密麻麻,劈了一些竹子,但是又長了出來。
都是夏筍發展來的,筍杆並不粗壯,都是從夾縫中長出來的。
這就導致他挖竹筍格外的難,竹筍都長在竹根上,這鋤頭刨下去,鋤頭都得給弄壞了。
竹根紮的緊,密密麻麻的,縱橫交錯,挖都挖不出來,著實讓人頭疼。
給蘇城南弄得都沒脾氣了。
小姑姑看到大小夥子一臉暈車的模樣,樂的不行,“算了,你啊,就不是幹農活的這塊料,挖挖地還行。
這挖筍的事兒還是我來吧,地上有些小嫩筍,用手一掰就下來了,你就掰嫩筍吧。”
竹林裏靈氣密布,這竹子就繁衍了很多的竹筍出來,有些頂破土層,有些冒出了個尖尖,還有一些已經長了一大截出來了。
秋筍脆嫩,最近買菜群的大媽們都在催,問陶甜甜啥時候上秋筍,秋筍脆,最適合做泡椒竹筍了。
最近魔音瘋狂就行什麽手剝筍,這讓大媽們垂涎欲滴,可買迴來,那滋味……不盡人意。
他們都吃慣陶家後山出品,現在市麵上一有啥風吹草動,大媽們就來緊鑼密鼓的問陶甜甜,有沒有這東西。
竹林麵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一片竹林的麵積就夠他們挖上小半個月的了。
六爺爺六奶奶也幫著一塊挖竹筍,最近手裏有活,也不無聊了。
一身的毛病都沒有了,還真是勞碌命。
竹林內清風徐徐,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潮濕味,還混合著一股子豬糞的芳香。
竹葉鋪滿了路麵,踩在上麵時不時會有幾隻小蟲子,小螞蟻爬過。
小姑姑輕車熟路的用鋤頭將地裏麵的竹筍刨出來,用的是巧勁兒。
看準,一鋤頭下去,一截胖乎乎白嫩嫩的筍子便滾了出來。
陶母接了大女兒的電話,語重心長,“那你帶著小糖寶,注意平安。不用擔心家裏,現在家裏都挺好的。”
小糖寶早就在兩個月前被人接走了,大女兒打贏了官司,現在分了一半的財產,要接收店麵樓盤,所以一時半會迴不來。
大女兒惦記自個兒的姑娘,小糖寶從小到大就在大女兒帶在身邊,這不官司打贏了,趕緊就把閨女給接了過去。
也是怕老兩口帶不了小孩,小糖寶精力旺盛的很。
陶父帶著草帽,“走了,幹活去了。”
“來了。”
“大閨女給你打電話了?”
“打了,說官司打贏了,分了不少房和錢。問家裏怎麽樣,甜甜要是還沒找到工作,就上她那去。
……”
“打贏了就好啊。打贏了官司,以後閨女日子也好過一些了。
說了啥時候迴來沒?”陶父問了句。
“沒說,但這一時半會還騰不出功夫迴來。不過,年底怎樣迴來的。
咱們就別惦記了老大了……”
走到後山就看見陶樂在蜂箱那邊采摘蜂蜜,一架無人機在天空盤旋。
陶樂一邊割,一邊闡述,讓自己加深記憶。
“老陶,我覺得咱們兒子越來越像個大人了,這割蜂蜜都學會了,以後還有啥事能難倒他。”
夫妻二人轉身去了板栗林,要給板栗林除草。
“甜甜,我覺得你這山筍賣二十塊都太便宜了。人力物力耗費的不比20塊錢多呀,要我說才賣三四十都應該的。”
小姑姑心頭一抖,“就這麽一個小山筍去了殼,就半斤八兩肉了,你賣20塊錢一斤?”
“小姑姑,也覺得太便宜了麽?”陶甜甜皺著眉頭。
“這哪裏便宜了,是太貴了。你問問六爺爺六奶奶。”
“二十塊錢一斤啊?”兩口子都嚐過陶家送來的菜,那滋味是不錯,但是他們沒想到這菜價賣的這麽貴。
“是不是有些賣貴了?”
“瞧,你六奶奶都說貴了。甜甜,咱們賣這個價錢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蘇城南不樂意了,臉上憂鬱,“我這半天的功夫啥也沒做,就給他們掰筍了,他們連20塊一斤都嫌貴,那咋不自個來挖呢?”
“阿姨,現在網上賣筍那都是十幾二十塊起步,咱們很厚道了,好不。”
說著,蘇城南打開了某多多,給小姑姑看。
“我,……我這……不是不熟悉菜價嗎?這常年在鄉下沒咋去買菜……二十塊對我們來說,吃不起。”
六爺爺六奶奶也沒想到,就這麽小小的筍子,那不一竹林都是啊。
兩口子這幹的越發有勁兒了。
一根就是二十啊,一筐子那就是+20+20+20+20+20++20……
蘇城南掏出手機,錄製了幾段視頻,他最近在開發一個小程序,就是關於他們這個小後山的。
目前瀏覽量沒多少,是跟陶甜甜的平台賬號同步的,隻要看直播的人,就能點擊進來。
“甜甜,要不你在菜群裏麵吆喝一聲,看看有沒有大媽願意帶著孩子來體驗親子遊的,不收錢,還包吃,讓他們幫我們幹活兒就成。”
這樣一舉兩得,孩子們能體驗鄉村生活,順帶揮灑一下精力。
“幹完活兒,說不定還從咱們這帶點東西。既能賺錢,又能省人工費……”蘇城南這會兒也上道了,學到了陶甜甜的精髓。
“也不是不行啊,咱們鎮上過來也挺快的。
關鍵是空氣清醒,無汙染,一日遊,咱們再設置一個獎勵……也順道讓大媽們親自看看我們種植的環境,也許迴頭又給咱們拉不少人呢!”
陶甜甜說著就掏出手機,編輯信息,發出去沒一會兒。
就有人迴複了,“有這麽好的事兒嗎?我就想讓孩子接接地氣呢。”
“學校組織的春遊秋遊都是去遊樂園玩,每年都一樣,枯燥死了。”
“研學旅行都不出咱們省,就在周邊。那些都去過四五次了。
小老板,接受大孩子嗎?我家兒子今年高一。”
紛紛響應,陶甜甜這似乎讓他們打開了新視界。
“有監護人同行便可以,安全要自己負責哦。”〔溫馨提示〕
“這當然了,啥時候開始啊?需要提前報名不?給我家報上一個,我們一家五口,兩個老人,我和我丈夫,還有我剛上初中的兒子。”
……
“就咱這依山傍水的條件,還有各種采摘園。
這要是不弄一個采摘園和農家樂的項目,那可真的是太浪費了。”
陶甜甜聽了這話還沒開口呢,耳邊就響起了係統的聲音。
“滴,觸發支線任務,請宿主打造一個山野農家樂。
啟動資金50萬人民幣,任務成功,獎勵人民幣一百萬,一袋火山石。”
這話到嘴邊了,係統都給她發錢了,她能不幹嗎?
“行,那你安排人弄吧,我記得咱們的貸款也下來了。
現在賬戶的金額好像還有百來萬,加上貸款……應該夠。”
夏筍過去沒多久,秋筍又冒出頭來了。
守著一片竹林,那是一年四季的山筍都吃不完。
蘇城南一邊要張羅農家樂的事,一邊要去山林挖竹筍。
苦逼的生活,再度開始。
竹林密密麻麻,劈了一些竹子,但是又長了出來。
都是夏筍發展來的,筍杆並不粗壯,都是從夾縫中長出來的。
這就導致他挖竹筍格外的難,竹筍都長在竹根上,這鋤頭刨下去,鋤頭都得給弄壞了。
竹根紮的緊,密密麻麻的,縱橫交錯,挖都挖不出來,著實讓人頭疼。
給蘇城南弄得都沒脾氣了。
小姑姑看到大小夥子一臉暈車的模樣,樂的不行,“算了,你啊,就不是幹農活的這塊料,挖挖地還行。
這挖筍的事兒還是我來吧,地上有些小嫩筍,用手一掰就下來了,你就掰嫩筍吧。”
竹林裏靈氣密布,這竹子就繁衍了很多的竹筍出來,有些頂破土層,有些冒出了個尖尖,還有一些已經長了一大截出來了。
秋筍脆嫩,最近買菜群的大媽們都在催,問陶甜甜啥時候上秋筍,秋筍脆,最適合做泡椒竹筍了。
最近魔音瘋狂就行什麽手剝筍,這讓大媽們垂涎欲滴,可買迴來,那滋味……不盡人意。
他們都吃慣陶家後山出品,現在市麵上一有啥風吹草動,大媽們就來緊鑼密鼓的問陶甜甜,有沒有這東西。
竹林麵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一片竹林的麵積就夠他們挖上小半個月的了。
六爺爺六奶奶也幫著一塊挖竹筍,最近手裏有活,也不無聊了。
一身的毛病都沒有了,還真是勞碌命。
竹林內清風徐徐,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潮濕味,還混合著一股子豬糞的芳香。
竹葉鋪滿了路麵,踩在上麵時不時會有幾隻小蟲子,小螞蟻爬過。
小姑姑輕車熟路的用鋤頭將地裏麵的竹筍刨出來,用的是巧勁兒。
看準,一鋤頭下去,一截胖乎乎白嫩嫩的筍子便滾了出來。
陶母接了大女兒的電話,語重心長,“那你帶著小糖寶,注意平安。不用擔心家裏,現在家裏都挺好的。”
小糖寶早就在兩個月前被人接走了,大女兒打贏了官司,現在分了一半的財產,要接收店麵樓盤,所以一時半會迴不來。
大女兒惦記自個兒的姑娘,小糖寶從小到大就在大女兒帶在身邊,這不官司打贏了,趕緊就把閨女給接了過去。
也是怕老兩口帶不了小孩,小糖寶精力旺盛的很。
陶父帶著草帽,“走了,幹活去了。”
“來了。”
“大閨女給你打電話了?”
“打了,說官司打贏了,分了不少房和錢。問家裏怎麽樣,甜甜要是還沒找到工作,就上她那去。
……”
“打贏了就好啊。打贏了官司,以後閨女日子也好過一些了。
說了啥時候迴來沒?”陶父問了句。
“沒說,但這一時半會還騰不出功夫迴來。不過,年底怎樣迴來的。
咱們就別惦記了老大了……”
走到後山就看見陶樂在蜂箱那邊采摘蜂蜜,一架無人機在天空盤旋。
陶樂一邊割,一邊闡述,讓自己加深記憶。
“老陶,我覺得咱們兒子越來越像個大人了,這割蜂蜜都學會了,以後還有啥事能難倒他。”
夫妻二人轉身去了板栗林,要給板栗林除草。
“甜甜,我覺得你這山筍賣二十塊都太便宜了。人力物力耗費的不比20塊錢多呀,要我說才賣三四十都應該的。”
小姑姑心頭一抖,“就這麽一個小山筍去了殼,就半斤八兩肉了,你賣20塊錢一斤?”
“小姑姑,也覺得太便宜了麽?”陶甜甜皺著眉頭。
“這哪裏便宜了,是太貴了。你問問六爺爺六奶奶。”
“二十塊錢一斤啊?”兩口子都嚐過陶家送來的菜,那滋味是不錯,但是他們沒想到這菜價賣的這麽貴。
“是不是有些賣貴了?”
“瞧,你六奶奶都說貴了。甜甜,咱們賣這個價錢是不是不太合適啊。”
蘇城南不樂意了,臉上憂鬱,“我這半天的功夫啥也沒做,就給他們掰筍了,他們連20塊一斤都嫌貴,那咋不自個來挖呢?”
“阿姨,現在網上賣筍那都是十幾二十塊起步,咱們很厚道了,好不。”
說著,蘇城南打開了某多多,給小姑姑看。
“我,……我這……不是不熟悉菜價嗎?這常年在鄉下沒咋去買菜……二十塊對我們來說,吃不起。”
六爺爺六奶奶也沒想到,就這麽小小的筍子,那不一竹林都是啊。
兩口子這幹的越發有勁兒了。
一根就是二十啊,一筐子那就是+20+20+20+20+20++20……
蘇城南掏出手機,錄製了幾段視頻,他最近在開發一個小程序,就是關於他們這個小後山的。
目前瀏覽量沒多少,是跟陶甜甜的平台賬號同步的,隻要看直播的人,就能點擊進來。
“甜甜,要不你在菜群裏麵吆喝一聲,看看有沒有大媽願意帶著孩子來體驗親子遊的,不收錢,還包吃,讓他們幫我們幹活兒就成。”
這樣一舉兩得,孩子們能體驗鄉村生活,順帶揮灑一下精力。
“幹完活兒,說不定還從咱們這帶點東西。既能賺錢,又能省人工費……”蘇城南這會兒也上道了,學到了陶甜甜的精髓。
“也不是不行啊,咱們鎮上過來也挺快的。
關鍵是空氣清醒,無汙染,一日遊,咱們再設置一個獎勵……也順道讓大媽們親自看看我們種植的環境,也許迴頭又給咱們拉不少人呢!”
陶甜甜說著就掏出手機,編輯信息,發出去沒一會兒。
就有人迴複了,“有這麽好的事兒嗎?我就想讓孩子接接地氣呢。”
“學校組織的春遊秋遊都是去遊樂園玩,每年都一樣,枯燥死了。”
“研學旅行都不出咱們省,就在周邊。那些都去過四五次了。
小老板,接受大孩子嗎?我家兒子今年高一。”
紛紛響應,陶甜甜這似乎讓他們打開了新視界。
“有監護人同行便可以,安全要自己負責哦。”〔溫馨提示〕
“這當然了,啥時候開始啊?需要提前報名不?給我家報上一個,我們一家五口,兩個老人,我和我丈夫,還有我剛上初中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