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母雞孵蛋
陶園田居,悠閑的山村生活 作者:1230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看現在咱們村就隻剩下咱們這些老弱婦孺了,那些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老太太說著,看向了半山腰上幹活的那些人。
在他們地裏麵幹活的,都是已經步入中年的男人了。
他們的年紀跟陶父的年紀差不多,其中有一些能還上了50多歲,快六十歲的也有。
就到了他們這個年紀,你要說外出打工吧,有一些地方還不要他們。
剩下的也就隻有工地上能收留他們,但工地上幹的也是體力活,他們都一把年紀了,從年輕開始就幹的體力活,一直到老,這身體上多多少少也都有一些毛病。
“那些年輕人沒有一個願意留在村裏麵發展的,就咱們這些老人就帶著孩子留守在村裏麵。”
“現在甜甜既然願意踏出這一步,如果將來她在咱們村能幹出一份事來,那就能打破這個壁壘,也許還能將城裏麵的那些務工的人員引流迴來。”
“咱們現在的村子是越來越衰敗了,想迴來發展的年輕人,那是少之又少,既然咱們家甜甜想迴來發展,那我們應該支持她。”
“這種地雖然在那些人眼裏不算啥大事,可能在城裏人眼裏還覺得丟人,但是咱們憑借著自己的雙手吃飯,這不是挺好的嗎?
咱們不應該有局限的眼界去看待年輕人迴來種地這件事。”
“你們這些當父母長輩的也不能頂著老臉去阻礙他們前進的路,是福是禍躲不過,該踩的坑也應該讓他們自己去踩。”
“他們還年輕,選擇的機會還很多,你們不能因為是過來人,就直接擋了他們的一條路。”
“咱們甜甜再怎麽說都是念過大學的人,他們比咱們這些老頭老太有遠見,她選擇迴來種地,也可能是她有更好的法子。”
“再退一萬步來說了,咱們鄉下人不就是靠種地吃飯嗎?
隻要地還在,咱們就有口吃的。”
“有口吃的就能活,還操心什麽啊。老三媳婦兒,我知道你心裏怎麽想的,人的眼光啊,要放長遠一些。”
“坐格子間,未必就適合甜甜。”老太太看著白彩霞,說了這一番話。
想來老太太也是了解白彩霞的性子的,在這個家裏麵,如果陶甜甜要種地的話,那阻礙必然是白彩霞。
“媽,我沒說不支持甜甜呐。”白彩霞癟了癟嘴。
“瞧你這委屈的勁兒,好啦不說了不說了,給我倒杯水去,我進屋坐坐,好久沒來你們這了。”老太太戴著銀戒指的手,拍了拍三媳婦兒。
屋內,隻有婆媳兩個人。
“你這看著甜甜迴來,心裏麵也是想著老大,老二他們都從外麵迴來吧。”
“媽,這年紀大了,誰不想著孩子在身邊呢。”
“說不定,以後就迴來了。”
“就咱們這個破村子,老大他們怎麽可能還迴來呢,
他們都已經在城裏麵買房定居了,這孫子孫女也都在城裏麵,他們怎麽可能舍得迴來。”
“指不定哪一天就改變想法了呢。”老太太瞥了她一眼。
……
伴隨著田地裏麵播種機的轟鳴聲,陶甜甜站在田埂上,戴著鬥笠,看著眼前的田地。
傍晚原本野草遍布的田地,如今已經看不到雜草了。
經過耕地機的翻耕,深藏在地底下黑褐色的泥土被翻帶了起來,泥土中還帶著潮濕的氣息,偶爾還有幾條蚯蚓在土壤中蠕動。
傍晚時分,還下了一場小雨,田地裏的泥土更加濕潤了。
種子播種下去,都不用澆水了。
“奶奶,你快給我拿個簸箕,我要給阿姐挑草木灰下去。”阿樂著急的找到在後院喂雞鴨的陶阿奶。
“你也別著急,我這馬上就喂完了,等我喂完了,就給你拿簸箕去。”
他奶將手裏麵的稻穀都撒了出去,隨後將葫蘆瓢放在了門邊,轉身就去旁邊的屋子裏,推開了雜物房的門欄。
在院子旁邊的豬圈,雞圈,鴨圈都是用黃泥巴磚蓋出來的。
現在門口不讓養豬,也不讓養雞,所幸外頭的這三間屋子就變成了用來堆放雜物的雜物間。
原本這間老屋還沒建成的時候,他們就是住在外麵的這三間屋子裏麵的。
這間屋子還是陶父陶母結婚以後蓋的。
後來屋子建起來了,旁邊的屋子就用來養牲畜。
“阿奶,你找到沒有啊。”阿樂手裏麵已經握著扁擔了。
“找到了,找到了,喏,這是麻繩,等會兒把那些肥料的口袋綁上。”
“知道啦,阿奶,那阿樂走了哦。”
“去吧。”
山裏麵夜晚的溫度還有些低,播種以後在表麵上撒上一層草木灰,有利於種子夜間的保暖。
當時草木灰還能增加種子的活性,和增加土壤的肥力。
“對了,阿奶上午拿迴來的野雞蛋,你記得拿給雞媽媽,讓它把小雞孵出來。
阿姐說迴頭等小雞孵出來,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放到後山去養了。”
說完之後,阿樂還沒走,看著陶阿奶。
“阿奶,你能不能等我迴來再去找雞媽媽,我想跟著你一塊去。”
“看看雞媽媽是怎麽孵小雞的。”
陶阿奶笑著答應,陶樂蹦蹦跳跳的朝著山腳下走去。
肩膀上挑著扁擔。
看著陶樂的身影,陶阿奶歎了一口氣。
要不是這孩子……如今也該跟甜甜一樣,大學畢業了吧。
不過看著陶樂現在無憂無慮的,沒有什麽煩惱,每天活的跟小孩子一樣,
陶阿奶也覺得這樣挺好的,畢竟長大以後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等阿樂走遠之後,陶阿奶進了屋,看見了放在籮筐裏麵的雞蛋,一數,大大小小有七八十個呢。
個頭都很小,一看跟家雞蛋差不多。
陶阿奶用手電筒照的照了照,將壞蛋從裏麵挑出來。
放在了一邊。
將挑出來的好雞蛋,放進了一個籃子裏。
拿到了雜物間,在幾個陶瓷盆裏麵墊上厚厚的一層稻草,又在盆裏麵各放了20多個野雞蛋進去,看著野雞蛋不夠,又加了幾個家雞蛋。
陶阿奶鋪完雞窩,又去後院抓了八隻老母雞,讓它們蹲在盆裏麵孵蛋,還蓋上了一個籃子。
母雞孵蛋,需要一個陰暗的環境,不然它老是會跑出去,找地方下蛋。
等它們適應幾天,也就會習慣每天都孵蛋了。
家裏還有好幾隻懶母雞,光吃不下蛋,陶阿奶都做了記號,等端午的時候,燉雞湯喝。
這些懶母親又懶又不下蛋,留著也是浪費糧食,每天都是找個陰涼的地方窩著,你趕它,它還不跑,就蹲在那裏,你要是惹毛了它,它直接叨你一口。
成天還跟別的雞搶吃食,把自個兒養的白白胖胖的,那走起路來,雞屁股一跳一跳的。
陶阿奶關上了門欄,今兒你們就好好安心的孵蛋吧。
屋子一黑,母雞們就“咯咯噠”的叫了起來,聽到同伴的迴應。
沒一會兒,又安靜下來,乖乖的閉上了眼睛。
有雞友陪著就好,不是它們一人。
……
在他們地裏麵幹活的,都是已經步入中年的男人了。
他們的年紀跟陶父的年紀差不多,其中有一些能還上了50多歲,快六十歲的也有。
就到了他們這個年紀,你要說外出打工吧,有一些地方還不要他們。
剩下的也就隻有工地上能收留他們,但工地上幹的也是體力活,他們都一把年紀了,從年輕開始就幹的體力活,一直到老,這身體上多多少少也都有一些毛病。
“那些年輕人沒有一個願意留在村裏麵發展的,就咱們這些老人就帶著孩子留守在村裏麵。”
“現在甜甜既然願意踏出這一步,如果將來她在咱們村能幹出一份事來,那就能打破這個壁壘,也許還能將城裏麵的那些務工的人員引流迴來。”
“咱們現在的村子是越來越衰敗了,想迴來發展的年輕人,那是少之又少,既然咱們家甜甜想迴來發展,那我們應該支持她。”
“這種地雖然在那些人眼裏不算啥大事,可能在城裏人眼裏還覺得丟人,但是咱們憑借著自己的雙手吃飯,這不是挺好的嗎?
咱們不應該有局限的眼界去看待年輕人迴來種地這件事。”
“你們這些當父母長輩的也不能頂著老臉去阻礙他們前進的路,是福是禍躲不過,該踩的坑也應該讓他們自己去踩。”
“他們還年輕,選擇的機會還很多,你們不能因為是過來人,就直接擋了他們的一條路。”
“咱們甜甜再怎麽說都是念過大學的人,他們比咱們這些老頭老太有遠見,她選擇迴來種地,也可能是她有更好的法子。”
“再退一萬步來說了,咱們鄉下人不就是靠種地吃飯嗎?
隻要地還在,咱們就有口吃的。”
“有口吃的就能活,還操心什麽啊。老三媳婦兒,我知道你心裏怎麽想的,人的眼光啊,要放長遠一些。”
“坐格子間,未必就適合甜甜。”老太太看著白彩霞,說了這一番話。
想來老太太也是了解白彩霞的性子的,在這個家裏麵,如果陶甜甜要種地的話,那阻礙必然是白彩霞。
“媽,我沒說不支持甜甜呐。”白彩霞癟了癟嘴。
“瞧你這委屈的勁兒,好啦不說了不說了,給我倒杯水去,我進屋坐坐,好久沒來你們這了。”老太太戴著銀戒指的手,拍了拍三媳婦兒。
屋內,隻有婆媳兩個人。
“你這看著甜甜迴來,心裏麵也是想著老大,老二他們都從外麵迴來吧。”
“媽,這年紀大了,誰不想著孩子在身邊呢。”
“說不定,以後就迴來了。”
“就咱們這個破村子,老大他們怎麽可能還迴來呢,
他們都已經在城裏麵買房定居了,這孫子孫女也都在城裏麵,他們怎麽可能舍得迴來。”
“指不定哪一天就改變想法了呢。”老太太瞥了她一眼。
……
伴隨著田地裏麵播種機的轟鳴聲,陶甜甜站在田埂上,戴著鬥笠,看著眼前的田地。
傍晚原本野草遍布的田地,如今已經看不到雜草了。
經過耕地機的翻耕,深藏在地底下黑褐色的泥土被翻帶了起來,泥土中還帶著潮濕的氣息,偶爾還有幾條蚯蚓在土壤中蠕動。
傍晚時分,還下了一場小雨,田地裏的泥土更加濕潤了。
種子播種下去,都不用澆水了。
“奶奶,你快給我拿個簸箕,我要給阿姐挑草木灰下去。”阿樂著急的找到在後院喂雞鴨的陶阿奶。
“你也別著急,我這馬上就喂完了,等我喂完了,就給你拿簸箕去。”
他奶將手裏麵的稻穀都撒了出去,隨後將葫蘆瓢放在了門邊,轉身就去旁邊的屋子裏,推開了雜物房的門欄。
在院子旁邊的豬圈,雞圈,鴨圈都是用黃泥巴磚蓋出來的。
現在門口不讓養豬,也不讓養雞,所幸外頭的這三間屋子就變成了用來堆放雜物的雜物間。
原本這間老屋還沒建成的時候,他們就是住在外麵的這三間屋子裏麵的。
這間屋子還是陶父陶母結婚以後蓋的。
後來屋子建起來了,旁邊的屋子就用來養牲畜。
“阿奶,你找到沒有啊。”阿樂手裏麵已經握著扁擔了。
“找到了,找到了,喏,這是麻繩,等會兒把那些肥料的口袋綁上。”
“知道啦,阿奶,那阿樂走了哦。”
“去吧。”
山裏麵夜晚的溫度還有些低,播種以後在表麵上撒上一層草木灰,有利於種子夜間的保暖。
當時草木灰還能增加種子的活性,和增加土壤的肥力。
“對了,阿奶上午拿迴來的野雞蛋,你記得拿給雞媽媽,讓它把小雞孵出來。
阿姐說迴頭等小雞孵出來,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放到後山去養了。”
說完之後,阿樂還沒走,看著陶阿奶。
“阿奶,你能不能等我迴來再去找雞媽媽,我想跟著你一塊去。”
“看看雞媽媽是怎麽孵小雞的。”
陶阿奶笑著答應,陶樂蹦蹦跳跳的朝著山腳下走去。
肩膀上挑著扁擔。
看著陶樂的身影,陶阿奶歎了一口氣。
要不是這孩子……如今也該跟甜甜一樣,大學畢業了吧。
不過看著陶樂現在無憂無慮的,沒有什麽煩惱,每天活的跟小孩子一樣,
陶阿奶也覺得這樣挺好的,畢竟長大以後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等阿樂走遠之後,陶阿奶進了屋,看見了放在籮筐裏麵的雞蛋,一數,大大小小有七八十個呢。
個頭都很小,一看跟家雞蛋差不多。
陶阿奶用手電筒照的照了照,將壞蛋從裏麵挑出來。
放在了一邊。
將挑出來的好雞蛋,放進了一個籃子裏。
拿到了雜物間,在幾個陶瓷盆裏麵墊上厚厚的一層稻草,又在盆裏麵各放了20多個野雞蛋進去,看著野雞蛋不夠,又加了幾個家雞蛋。
陶阿奶鋪完雞窩,又去後院抓了八隻老母雞,讓它們蹲在盆裏麵孵蛋,還蓋上了一個籃子。
母雞孵蛋,需要一個陰暗的環境,不然它老是會跑出去,找地方下蛋。
等它們適應幾天,也就會習慣每天都孵蛋了。
家裏還有好幾隻懶母雞,光吃不下蛋,陶阿奶都做了記號,等端午的時候,燉雞湯喝。
這些懶母親又懶又不下蛋,留著也是浪費糧食,每天都是找個陰涼的地方窩著,你趕它,它還不跑,就蹲在那裏,你要是惹毛了它,它直接叨你一口。
成天還跟別的雞搶吃食,把自個兒養的白白胖胖的,那走起路來,雞屁股一跳一跳的。
陶阿奶關上了門欄,今兒你們就好好安心的孵蛋吧。
屋子一黑,母雞們就“咯咯噠”的叫了起來,聽到同伴的迴應。
沒一會兒,又安靜下來,乖乖的閉上了眼睛。
有雞友陪著就好,不是它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