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賞花宴,年氏姑侄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經過兩輪篩選,秀女們終於入住皇宮。沒兩日,石姝瑤邀請誠親王福晉董鄂氏,兩人在毓慶宮設宴,邀請秀女賞花。
名為賞花,實際上就是為給幾位皇孫相看嫡福晉的。
今次得以入住皇宮的秀女有一百零三人,上至一品大員家的格格,下至五品小官兒的女兒應有盡有。
皇室阿哥的嫡福晉馬虎不得,出身必定是三品大員及以上。
按照這些條件篩選也有將近四十人。
四十人不算少,兩人一合計幹脆分成三批接見,每次接見一旗。
大清皇帝隸屬滿洲旗,她們當然把滿八旗的秀女擺在最前麵。
赫呢之女赫舍裏氏、郭絡羅氏、索綽羅氏、西林覺羅氏等等,滿洲大姓的姑娘有七八個。除了她們外,還有一個人比較特殊。
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也就是石姝瑤的小堂妹,石婉淑的親妹妹,石婉慎。
石婉慎生於康熙三十四年。石華善過世沒多久查出來的。
慎這個字是石文炳親自取的。有感於大女兒的離經叛道,他希望小女兒謹言慎行,莫要丟了石家的臉。
康熙三十四年,石家已經歸入滿洲旗,因而跟石姝瑤她們不太一樣,大家更喜歡稱唿石婉慎瓜爾佳氏。
石婉慎出生的時候,石姝瑤已經嫁人,再後來石文炳去福州任職把她也帶了去。因而盡管兩人是堂姐妹,她跟石婉慎並不是很熟悉。
她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石婉慎躲在石婉淑背後偷看她,目光中有著好奇和打量以及一絲絲防備。
說她特殊並不是指她是太子妃的堂妹,過世雍親王福晉的親妹妹,而是她被皇上看中準備賜婚給十五阿哥胤禑作為嫡福晉。
因此,哪怕石姝瑤跟她額娘不對付,自覺跟她也沒什麽話題可聊,就憑借她這兩層身份,如果不想石家丟人她就得把人請來。
她不但得情,還要和顏悅色。
誠親王福晉,“這是那位的親妹妹吧,不知道品行如何?可千萬不要跟我那位堂妹似的,要不然您也要難做了。”
頭一個那位說的是已經過世的石婉淑,對這位哪怕她已經死了好多年,誠親王福晉還是忘不了。
她小時候是見過石婉慎的,對石婉慎有些印象。說句不好聽的,一母同胞親妹妹,就衝著這個,對石婉慎的性子她就不敢恭維。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一個額娘怎麽可能養出兩家人。誠親王福晉一直覺得,石婉淑後來變成那樣,她額娘功不可沒。
石婉淑過世後,她額娘性子更加瘋癲,這個老姑娘的性子可想而知。
第二個‘那位’說的是她自己的堂妹九貝子福晉董鄂氏。早些年還好,九福晉對她這個堂姐還算客氣。後來,她被賜婚九阿哥,自己的阿瑪過世,哥哥的權柄地位沒有叔叔大,她便開始擺起譜來。
明明不過是個貝子福晉,她經常上門對著誠親王福晉說教。其中有些言行,能氣的人三天吃不下飯。
誠親王福晉每次進宮都會跟石姝瑤吐槽這個堂妹。
皇上的打算,她們這些需要選兒媳婦的皇子福晉是知道的。這位日後不出意外也會嫁入皇家,她自己過得不好,不希望太子妃也步入她的後塵。
石姝瑤揉揉眉心,她不確定道:“說起來我也許久不曾見她,聽說她是我大伯教養長大的,看她的名字就知道,謹言慎行,想來跟那位的脾氣不同。”
誠親王福晉沒抱多大希望,她不走心的附和一句:“但願吧。”
她跟石婉慎更不熟,能讓她多這兩句嘴還是因為當年石婉淑幹的事兒讓人印象太過深刻。知道太子妃心裏有數,她轉頭說起別的。
“弘曦福晉的事兒您到底什麽章程,看上誰了?”
石姝瑤也沒瞞她,想了想道:“目前我們看好的有兩個,一個那拉氏,一個西林覺羅氏。”
那拉氏分支眾多,她看中的這個是輝發那拉氏。輝發那拉氏在康熙朝不算很出名,家族人員簡單。
輝發那拉氏的阿瑪是從二品的散佚大臣。武將的性子大都直接少有拐彎抹角,他家就是典型。輝發那拉氏上頭有兩個哥哥,下頭有個弟弟和妹妹,她姓三。
都說夾在中間的最不受寵,在她家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相反因為弟弟妹妹年幼,上頭是兩個哥哥,她在家比較受重視。
她額娘自打生了兩個弟妹後身體有些不好,她十歲上就開始幫忙管家、照看弟弟妹妹。
石姝瑤看中的就是她這一點。為人莊重、把府上裏裏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條。
如果她做弘曦的嫡福晉,一定能幫弘曦管理好後院,讓弘曦無後顧之憂。
另一個西林覺羅氏性子恰好與她相反,這位姑娘很單純,屬於那種喜歡依靠別人的。弘曦從小就不需要人操心,這種懂事讓她有些心疼。
他心思太過深沉,有時候她都猜不出兒子在想什麽。
這樣的性子好也不好,作為皇帝這樣當然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很累。
她就想啊,給弘曦找個單純的姑娘,當弘曦處理政事累了,看看他福晉,心情也能好些。
至於說管理後院這些,身為世家大族的姑娘本就從小耳濡目染,西林覺羅氏現在不會不要緊,多找幾個懂行厲害的嬤嬤就是。
再不行,她還可以手把手教。
兩個人各有各的好處,石姝瑤也拿不定主意,她這次舉辦賞花會就是想近距離多觀察兩位姑娘。從中二選一。
太子妃請秀女去毓慶宮賞花的消息傳入秀女住所,秀女們徹底沸騰了。
現在,誰還不知道,今年太子家的大阿哥要選嫡福晉。就算是外省的秀女,之前沒得到消息,如今在宮裏這些天多少也聽到些風聲。
那可是太子的嫡長子,太子如日中天妥妥的下一任帝王,他的嫡長子不就是下一任太子。
不管是因為弘曦本人的優秀還是他的身份,秀女中有一大半都是衝著他來的。
得知太子妃相邀,被選中的幾個姑娘跟打了雞血似的非常激動,沒被選中的則心情低落暗自著惱。
甚至還有人開始對著幾人巴結站隊。這些都是身份過低夠不著皇室嫡福晉的姑娘,在她們心裏做不成嫡福晉不要緊,還有側福晉、格格。
側福晉和格格屬於側室,她們當然要提前跟嫡妻打好關係。
這其中巴結石婉慎的最多。不是大家都覺得她會被指婚給弘曦做嫡福晉,而是她太子妃堂妹的身份。
甭管心裏怎麽想,石婉慎入宮這些時日與人交談話裏話外都在顯擺自己跟太子妃關係很好。比如,她手腕上戴的鐲子,頭上的首飾、旗頭,都是她及笄的時候太子妃讓人送的。
加之她剛入宮,石姝瑤看在同姓的份上召見過她,不明就裏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認為兩人關係很好。
堂姐妹隻比親姐妹遠了一層卻也遠不到哪裏去,如果她能在太子妃耳邊給吹吹風……
別說,這樣想的人還挺多。
當然,這並不包括那些出身大家族的貴女們。這些姑娘在入宮前家裏早就有人耳提麵命給分析過了,她們知道的要比別人多很多。
石婉慎根本不足為懼,她們真正的敵人是旁邊那幾位。
想到這裏,受邀參加賞花宴的姑娘眼神忌憚的看了旁邊的姑娘幾眼,卻又在眼神無意間交匯時齊齊冷哼扭頭。
即便心中有了決斷,在沒有進行最終殿選的時候,石姝瑤仍舊一絲口風沒漏。她今日見了滿八旗三品以上大員家的千金,明日又邀請了蒙軍旗。
蒙軍旗裏頭重點觀察的是博爾濟吉特氏,這位可是皇上看好的弘晴福晉人選。
誠親王福晉跟石姝瑤一樣,表麵什麽都沒說,做的滴水不漏,等把人打發走,她整個人笑的眼睛都要不見了,可見她對這位蒙古格格有多滿意。
滿軍旗、蒙軍旗的貴女都召見了,漢軍旗也不能落下。在宣召漢軍旗秀女的時候,石姝瑤跟誠親王福晉咬耳朵,“一會兒你仔細看,今年漢軍鑲白旗有個年家,他家來了姑侄倆秀女。”
“德妃給老四求嫡福晉的事兒你知道了吧?皇阿瑪看中了年遐齡的小女兒年氏,不過我聽太子說,年羹堯、哦,就是年遐齡的次子,他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年暇推給老四,把親妹妹送老八府上去。”
“這個年羹堯挺會鑽營啊。”誠親王福晉不知道年家,更不了解年羹堯,她進了思想誤區,以為年羹堯跟大家一樣比起妹妹更看重自己的女兒。
老四是親王,老八隻是個貝勒,閉著眼睛都知道選哪個好。
石姝瑤搖頭,“如果你這麽想那可就錯了。也不知年家是怎麽教育的孩子,他家的男人比起自家女兒更喜歡的還是年氏這個親妹妹。”
“在年家別說親女兒,親娘怕是都比不上年氏一根手指頭。”
“我聽太子說,這個年羹堯雖然是老四府上的奴才,他本人更看好老八。前些時日還偷偷帶著年氏去了老八府上。”
誠親王福晉倒吸口涼氣,“不能吧?這,這不是背主麽?就老四那個脾氣,若是讓他知道還了得。”
都說皇家的男人小心眼,雍親王是其中之最,整個京城很多人都知道他睚眥必報。年羹堯公然‘叛變’老四能饒了他才怪。
石姝瑤撇嘴,“誰知道呢?我聽說這個年氏可是我見猶憐的大美人,或許他日後改變了主意也說不定。不是有句話叫‘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老四是不是英雄她不清楚,他跟年氏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可是讓無數人稱頌的。
誠親王福晉眼睛亮了,“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沒一會兒漢軍旗的秀女就到了。憑良心說,漢軍旗的秀女長相普遍都比滿軍旗要高一些。這個高不是說五官,更多的還是氣質。
滿軍旗的姑娘自小‘野’慣了,哪怕這些年有所收斂,骨子裏的高傲是改不了的。漢軍旗的秀女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之要更加柔弱些。
其中年氏更是其中之最。
年夫人生她的時候已經是高齡,據說年氏又是早產,自幼身體有些不好。她在外省的事跡不得而知,入京這段時間那真是能坐著絕不站著,若非已經成年怕是走路都要有人背著。
猶如菟絲子,主打就是一個柔弱不能自理。
年家很注重子女的教育,年氏因身體原因不能出門,每日在家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她的身上又帶著濃濃的書卷氣。
就算她容貌不是最出眾,單憑氣質隻要她往那裏一站,就讓人難以忽略。
誠親王福晉以團扇遮住口鼻,她湊到石姝瑤耳邊小聲道:“那個穿月牙白旗妝的姑娘是不是年氏?別說,還真可能是老四喜歡的類型。”
她在年氏的身上看到了佟貴人的影子。
誰都知道雍親王是已故的佟貴人養大的,雍親王對這個養母的感情很深。就說老四府上那幾個側福晉,李氏跟佟氏受寵不都是因為佟貴人?
此時她再看年氏,第一反應:又是一個佟貴人。
僅憑這個,年氏能不受寵?更別說年氏容貌質量又是上乘,她長得可比雍親王府那幾個側福晉好看多了。
石姝瑤抿唇輕笑,“這可就有意思了,嫡福晉年幼柔弱,側福晉強勢且還生了好幾個阿哥。如果皇阿瑪真把人給老四,他府上怕是要熱鬧起來了。”
誠親王福晉十分讚同,“她旁邊就是你說的那個年羹堯的女兒吧?其實我覺得她比年氏更適合嫁入老四府上。”
那個年暇看著就不是好欺負的,如果是她,瓜爾佳氏幾個絕對不敢放肆。
“你說,皇上是會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成全’年羹堯?”
皇上會堅持己見還是成全年羹堯,誠親王福晉很快就知道了。
七月殿選,康熙把年氏姑侄倆都給留了牌子。年遐齡的幼女年氏被他指婚雍親王做繼福晉,而年羹堯的長女則被指婚八貝勒做了側福晉。
名為賞花,實際上就是為給幾位皇孫相看嫡福晉的。
今次得以入住皇宮的秀女有一百零三人,上至一品大員家的格格,下至五品小官兒的女兒應有盡有。
皇室阿哥的嫡福晉馬虎不得,出身必定是三品大員及以上。
按照這些條件篩選也有將近四十人。
四十人不算少,兩人一合計幹脆分成三批接見,每次接見一旗。
大清皇帝隸屬滿洲旗,她們當然把滿八旗的秀女擺在最前麵。
赫呢之女赫舍裏氏、郭絡羅氏、索綽羅氏、西林覺羅氏等等,滿洲大姓的姑娘有七八個。除了她們外,還有一個人比較特殊。
石文炳之女瓜爾佳氏,也就是石姝瑤的小堂妹,石婉淑的親妹妹,石婉慎。
石婉慎生於康熙三十四年。石華善過世沒多久查出來的。
慎這個字是石文炳親自取的。有感於大女兒的離經叛道,他希望小女兒謹言慎行,莫要丟了石家的臉。
康熙三十四年,石家已經歸入滿洲旗,因而跟石姝瑤她們不太一樣,大家更喜歡稱唿石婉慎瓜爾佳氏。
石婉慎出生的時候,石姝瑤已經嫁人,再後來石文炳去福州任職把她也帶了去。因而盡管兩人是堂姐妹,她跟石婉慎並不是很熟悉。
她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石婉慎躲在石婉淑背後偷看她,目光中有著好奇和打量以及一絲絲防備。
說她特殊並不是指她是太子妃的堂妹,過世雍親王福晉的親妹妹,而是她被皇上看中準備賜婚給十五阿哥胤禑作為嫡福晉。
因此,哪怕石姝瑤跟她額娘不對付,自覺跟她也沒什麽話題可聊,就憑借她這兩層身份,如果不想石家丟人她就得把人請來。
她不但得情,還要和顏悅色。
誠親王福晉,“這是那位的親妹妹吧,不知道品行如何?可千萬不要跟我那位堂妹似的,要不然您也要難做了。”
頭一個那位說的是已經過世的石婉淑,對這位哪怕她已經死了好多年,誠親王福晉還是忘不了。
她小時候是見過石婉慎的,對石婉慎有些印象。說句不好聽的,一母同胞親妹妹,就衝著這個,對石婉慎的性子她就不敢恭維。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一個額娘怎麽可能養出兩家人。誠親王福晉一直覺得,石婉淑後來變成那樣,她額娘功不可沒。
石婉淑過世後,她額娘性子更加瘋癲,這個老姑娘的性子可想而知。
第二個‘那位’說的是她自己的堂妹九貝子福晉董鄂氏。早些年還好,九福晉對她這個堂姐還算客氣。後來,她被賜婚九阿哥,自己的阿瑪過世,哥哥的權柄地位沒有叔叔大,她便開始擺起譜來。
明明不過是個貝子福晉,她經常上門對著誠親王福晉說教。其中有些言行,能氣的人三天吃不下飯。
誠親王福晉每次進宮都會跟石姝瑤吐槽這個堂妹。
皇上的打算,她們這些需要選兒媳婦的皇子福晉是知道的。這位日後不出意外也會嫁入皇家,她自己過得不好,不希望太子妃也步入她的後塵。
石姝瑤揉揉眉心,她不確定道:“說起來我也許久不曾見她,聽說她是我大伯教養長大的,看她的名字就知道,謹言慎行,想來跟那位的脾氣不同。”
誠親王福晉沒抱多大希望,她不走心的附和一句:“但願吧。”
她跟石婉慎更不熟,能讓她多這兩句嘴還是因為當年石婉淑幹的事兒讓人印象太過深刻。知道太子妃心裏有數,她轉頭說起別的。
“弘曦福晉的事兒您到底什麽章程,看上誰了?”
石姝瑤也沒瞞她,想了想道:“目前我們看好的有兩個,一個那拉氏,一個西林覺羅氏。”
那拉氏分支眾多,她看中的這個是輝發那拉氏。輝發那拉氏在康熙朝不算很出名,家族人員簡單。
輝發那拉氏的阿瑪是從二品的散佚大臣。武將的性子大都直接少有拐彎抹角,他家就是典型。輝發那拉氏上頭有兩個哥哥,下頭有個弟弟和妹妹,她姓三。
都說夾在中間的最不受寵,在她家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相反因為弟弟妹妹年幼,上頭是兩個哥哥,她在家比較受重視。
她額娘自打生了兩個弟妹後身體有些不好,她十歲上就開始幫忙管家、照看弟弟妹妹。
石姝瑤看中的就是她這一點。為人莊重、把府上裏裏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條。
如果她做弘曦的嫡福晉,一定能幫弘曦管理好後院,讓弘曦無後顧之憂。
另一個西林覺羅氏性子恰好與她相反,這位姑娘很單純,屬於那種喜歡依靠別人的。弘曦從小就不需要人操心,這種懂事讓她有些心疼。
他心思太過深沉,有時候她都猜不出兒子在想什麽。
這樣的性子好也不好,作為皇帝這樣當然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很累。
她就想啊,給弘曦找個單純的姑娘,當弘曦處理政事累了,看看他福晉,心情也能好些。
至於說管理後院這些,身為世家大族的姑娘本就從小耳濡目染,西林覺羅氏現在不會不要緊,多找幾個懂行厲害的嬤嬤就是。
再不行,她還可以手把手教。
兩個人各有各的好處,石姝瑤也拿不定主意,她這次舉辦賞花會就是想近距離多觀察兩位姑娘。從中二選一。
太子妃請秀女去毓慶宮賞花的消息傳入秀女住所,秀女們徹底沸騰了。
現在,誰還不知道,今年太子家的大阿哥要選嫡福晉。就算是外省的秀女,之前沒得到消息,如今在宮裏這些天多少也聽到些風聲。
那可是太子的嫡長子,太子如日中天妥妥的下一任帝王,他的嫡長子不就是下一任太子。
不管是因為弘曦本人的優秀還是他的身份,秀女中有一大半都是衝著他來的。
得知太子妃相邀,被選中的幾個姑娘跟打了雞血似的非常激動,沒被選中的則心情低落暗自著惱。
甚至還有人開始對著幾人巴結站隊。這些都是身份過低夠不著皇室嫡福晉的姑娘,在她們心裏做不成嫡福晉不要緊,還有側福晉、格格。
側福晉和格格屬於側室,她們當然要提前跟嫡妻打好關係。
這其中巴結石婉慎的最多。不是大家都覺得她會被指婚給弘曦做嫡福晉,而是她太子妃堂妹的身份。
甭管心裏怎麽想,石婉慎入宮這些時日與人交談話裏話外都在顯擺自己跟太子妃關係很好。比如,她手腕上戴的鐲子,頭上的首飾、旗頭,都是她及笄的時候太子妃讓人送的。
加之她剛入宮,石姝瑤看在同姓的份上召見過她,不明就裏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認為兩人關係很好。
堂姐妹隻比親姐妹遠了一層卻也遠不到哪裏去,如果她能在太子妃耳邊給吹吹風……
別說,這樣想的人還挺多。
當然,這並不包括那些出身大家族的貴女們。這些姑娘在入宮前家裏早就有人耳提麵命給分析過了,她們知道的要比別人多很多。
石婉慎根本不足為懼,她們真正的敵人是旁邊那幾位。
想到這裏,受邀參加賞花宴的姑娘眼神忌憚的看了旁邊的姑娘幾眼,卻又在眼神無意間交匯時齊齊冷哼扭頭。
即便心中有了決斷,在沒有進行最終殿選的時候,石姝瑤仍舊一絲口風沒漏。她今日見了滿八旗三品以上大員家的千金,明日又邀請了蒙軍旗。
蒙軍旗裏頭重點觀察的是博爾濟吉特氏,這位可是皇上看好的弘晴福晉人選。
誠親王福晉跟石姝瑤一樣,表麵什麽都沒說,做的滴水不漏,等把人打發走,她整個人笑的眼睛都要不見了,可見她對這位蒙古格格有多滿意。
滿軍旗、蒙軍旗的貴女都召見了,漢軍旗也不能落下。在宣召漢軍旗秀女的時候,石姝瑤跟誠親王福晉咬耳朵,“一會兒你仔細看,今年漢軍鑲白旗有個年家,他家來了姑侄倆秀女。”
“德妃給老四求嫡福晉的事兒你知道了吧?皇阿瑪看中了年遐齡的小女兒年氏,不過我聽太子說,年羹堯、哦,就是年遐齡的次子,他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年暇推給老四,把親妹妹送老八府上去。”
“這個年羹堯挺會鑽營啊。”誠親王福晉不知道年家,更不了解年羹堯,她進了思想誤區,以為年羹堯跟大家一樣比起妹妹更看重自己的女兒。
老四是親王,老八隻是個貝勒,閉著眼睛都知道選哪個好。
石姝瑤搖頭,“如果你這麽想那可就錯了。也不知年家是怎麽教育的孩子,他家的男人比起自家女兒更喜歡的還是年氏這個親妹妹。”
“在年家別說親女兒,親娘怕是都比不上年氏一根手指頭。”
“我聽太子說,這個年羹堯雖然是老四府上的奴才,他本人更看好老八。前些時日還偷偷帶著年氏去了老八府上。”
誠親王福晉倒吸口涼氣,“不能吧?這,這不是背主麽?就老四那個脾氣,若是讓他知道還了得。”
都說皇家的男人小心眼,雍親王是其中之最,整個京城很多人都知道他睚眥必報。年羹堯公然‘叛變’老四能饒了他才怪。
石姝瑤撇嘴,“誰知道呢?我聽說這個年氏可是我見猶憐的大美人,或許他日後改變了主意也說不定。不是有句話叫‘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老四是不是英雄她不清楚,他跟年氏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可是讓無數人稱頌的。
誠親王福晉眼睛亮了,“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沒一會兒漢軍旗的秀女就到了。憑良心說,漢軍旗的秀女長相普遍都比滿軍旗要高一些。這個高不是說五官,更多的還是氣質。
滿軍旗的姑娘自小‘野’慣了,哪怕這些年有所收斂,骨子裏的高傲是改不了的。漢軍旗的秀女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比之要更加柔弱些。
其中年氏更是其中之最。
年夫人生她的時候已經是高齡,據說年氏又是早產,自幼身體有些不好。她在外省的事跡不得而知,入京這段時間那真是能坐著絕不站著,若非已經成年怕是走路都要有人背著。
猶如菟絲子,主打就是一個柔弱不能自理。
年家很注重子女的教育,年氏因身體原因不能出門,每日在家除了讀書就是讀書,她的身上又帶著濃濃的書卷氣。
就算她容貌不是最出眾,單憑氣質隻要她往那裏一站,就讓人難以忽略。
誠親王福晉以團扇遮住口鼻,她湊到石姝瑤耳邊小聲道:“那個穿月牙白旗妝的姑娘是不是年氏?別說,還真可能是老四喜歡的類型。”
她在年氏的身上看到了佟貴人的影子。
誰都知道雍親王是已故的佟貴人養大的,雍親王對這個養母的感情很深。就說老四府上那幾個側福晉,李氏跟佟氏受寵不都是因為佟貴人?
此時她再看年氏,第一反應:又是一個佟貴人。
僅憑這個,年氏能不受寵?更別說年氏容貌質量又是上乘,她長得可比雍親王府那幾個側福晉好看多了。
石姝瑤抿唇輕笑,“這可就有意思了,嫡福晉年幼柔弱,側福晉強勢且還生了好幾個阿哥。如果皇阿瑪真把人給老四,他府上怕是要熱鬧起來了。”
誠親王福晉十分讚同,“她旁邊就是你說的那個年羹堯的女兒吧?其實我覺得她比年氏更適合嫁入老四府上。”
那個年暇看著就不是好欺負的,如果是她,瓜爾佳氏幾個絕對不敢放肆。
“你說,皇上是會選擇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成全’年羹堯?”
皇上會堅持己見還是成全年羹堯,誠親王福晉很快就知道了。
七月殿選,康熙把年氏姑侄倆都給留了牌子。年遐齡的幼女年氏被他指婚雍親王做繼福晉,而年羹堯的長女則被指婚八貝勒做了側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