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皇上心情不好,他跟弘曦當即就裝了東西過來,哪有時間用膳。


    石姝瑤給他準備的膳食不少,除了老鴨湯還有葷素搭配七八道菜配備米飯。


    這些膳食自是比不過宮裏的多種多樣,不過出門在外也算豐盛。


    許是有人陪著,康熙還真又用了大半碗飯。


    用完後,他喟歎:“還是保成你有福氣,朕看太子妃的手藝比禦膳房的頂級禦廚也不差什麽。”


    這迴可不是他誇大,事實就是如此。他是真覺得太子妃的廚藝好。


    而且,他聽說太子妃沒架子,三不五時的就給太子和弘曦幾個小的做飯菜。


    胤礽漱過口理所當然迴答:“那還不是沾了皇阿瑪的光,若非皇阿瑪給兒臣挑了她做嫡福晉,兒臣焉有這等幸運。”


    康熙看著他沒有開口,不過從他翹起的嘴角能看出太子的話讓他十分受用,此時此刻他心情很好。


    看看太子,再想到十三阿哥,他又耷拉下臉來。


    同樣都是兒子,差距怎麽就那麽大呢?


    康熙看向弘曦,“弘曦啊,天色不早了,小孩子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好,你先迴去休息,朕跟你阿瑪在說說話。”


    想起十三,他忽然想聽聽太子的意見,他想知道太子對這件事的看法。


    弘曦還是個孩子,這種事他並不想髒了弘曦的耳朵,所以在開口之前要先把弘曦打發走。


    弘曦躬身稱是。


    待他走後,康熙才把下午胤祥來過的事情緩緩說給太子聽,末了,他感慨:“那迎秋逢此遭遇阿瑪也同情,隻是若真把她許給胤祥,先不說她同不同意,朕擔心”


    “阿瑪可是擔心那迎秋目的不純,會影響十三弟?”胤礽接過話茬。


    康熙瞪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著:“你說呢。也不知朕是造了什麽孽,生了你們幾個癡情的孽障。哼,”


    太子就不說了,他跟太子妃伉儷情深,為了太子妃拒不再納妃。


    除了他,還有個老八。老八比起太子更加不堪。太子是自己不想,他是不敢,什麽事兒都聽老八福晉的。


    有這倆他就操碎了心,前兩年又來個十四。十四更好,為了個舒舒覺羅氏擅闖秀女們的住處,還敢與貴妃頂嘴。


    現在,又出了個十三。十三嘴上說的再好聽也遮蓋不住他看上那姑娘的事實。


    都說愛新覺羅家出情種,以前每一代隻有一個。輪到他兒子這一輩,前後出現四個,他能不生氣?


    對康熙的指控,胤礽可不服氣。他說:“皇阿瑪您說他們兒臣沒意見,兒臣跟他們可不一樣。”


    “首先,兒臣雖然鍾情太子妃,但兒臣知道什麽是大局。太子妃也一樣。您不知道,當初為了安她的心,兒臣哄騙她說,您答應隻要她能生十個小阿哥,就同意這件事。”


    “原本是玩笑話,結果她當了真。為了兒臣,她這些年不是在生孩子、照顧孩子的路上,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前前後後十幾年了,一直兢兢業業、努力。”


    “您在看老八他們幾個?先說老八,老八成婚都多少年了,府上還是隻有高麗公主生的弘旺。八弟妹自己不生,還攔著老八。”


    “就她這自私霸道的性子,您自己說她能跟太子妃比?”


    “十四就更不用說,兒臣可沒有為了太子妃做什麽出格的事兒。”


    他跟太子妃是指婚後才熟悉、喜歡上的。被指婚之前,他們可一直都規規矩矩從未越雷池一步。


    想到這裏,他小聲嘀咕:“若您覺得兒臣是孽障,那也是您的鍋,誰讓您給兒臣選了個這樣的太子妃呢。”


    “你個臭小子,居然敢編排你爹。”康熙伸手在胤礽的腦袋上敲了一下。


    從他的言語表情能看得出來,他並沒有真的生氣。


    胤礽嘿嘿笑了兩聲,緊接著正色道:“阿瑪,兒臣知道您擔心什麽。兒臣覺得您不如把這事兒攤開了跟十三弟講清楚,如果他仍舊堅持,無論什麽後果那也都是他自己的選擇。”


    “十三弟已經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若一味的阻止他,兒臣就擔心他嘴上不說,心裏麵怨恨咱們。”


    康熙沉思片刻,詫異的看向胤礽,感慨:“胤礽是真的長大了,都知道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事情。”


    胤礽抬頭看向前方目光悠遠,他迴答:“弘曦年紀也不小了,兒臣也是在有了弘曦之後才明白當阿瑪的心情。隨著他長大,思想越來越成熟,兒臣不得不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這樣,兒臣才不至於跟他產生隔閡。”


    康熙目光一頓,隨後他抬手在胤礽的肩膀上拍了拍。康熙頗為讚同太子的話,也隻有自己有了孩子,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孩子去想,才會明白當爹的不容易。


    他在膝蓋上拍了一下,不再糾結,“你說得對,十三也已經是當阿瑪的人了,他應該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行了,時候不早,你也趕緊迴去休息吧。”


    等明日他問過十三的意見,若十三仍舊堅持,他也不會在反對。


    康熙心想,不過一上不了玉碟的庶福晉,即便這個迎秋真有手腕,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來。


    於是,待到康熙南巡迴到京城,人們發現不止太子妃身邊多了三個如花似玉的‘宮女’,就連十三阿哥胤祥身邊都多了個姓蘇的漢軍旗包衣庶福晉。


    這位蘇庶福晉似乎很得十三阿哥喜歡,他們剛迴到京城,十三阿哥就迫不及待的發帖子請各位兄弟前來吃喜酒。


    誠郡王福晉把帖子仍在桌子上冷笑道:“咱們這位十三弟真是越活越迴去了,他莫不是忘了他自己的嫡女還沒辦滿月宴呢。一個庶福晉而已,也值得他如此。”


    笑過之後,她又問道:“二嫂,這個蘇氏到底什麽來頭,能把十三迷成這樣?這風頭怕是要蓋過他府上那位側福晉了吧?”


    她今日跟著誠郡王胤祉來毓慶宮是來接自家幾個熊孩子的。誠郡王福晉並未跟著南巡,她對蘇氏(迎秋)一無所知。


    石姝瑤簡單的把十三跟迎秋的事兒解釋給她聽,“那迎秋本來都準備走了,十三居然去找了皇阿瑪請旨。皇阿瑪拗不過他,又覺得對方遭遇確實淒慘,就讓人收她為義妹入了漢軍包衣。”


    “迎秋自幼被拐賣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他們又是在蘇州結識,十三弟就給她姓了蘇。”


    誠郡王福晉皺眉,“照您這麽說,這個蘇氏隻怕不簡單。”左右無人,她仍舊下意識四處看看。


    誠郡王福晉湊到石姝瑤身邊,低聲道:“您在宮裏有些事情不知道,您說的那個‘揚州瘦馬’我還真聽說過。”


    “聽說咱們京裏頭某些‘大人物’就喜歡這個調調,那些女子隻要是能入了府,無一不是寵妾,風頭無兩。”


    她聲音低了又低,“還有人說這些人跟當初那個李四兒如出一轍。”


    “外頭不是有傳言皇阿瑪看中十三,把這麽個人給十三他就不怕十三成為另一個隆科多?”


    看中兩個字被她加重了語氣,她相信太子妃明白她的意思。


    隻見石姝瑤笑,“你也說了,那是傳言。傳言你也信?”


    誠郡王福晉坐迴自己的位置,她聲音恢複平常,“我自然是不信的,縱然他再得寵能越過太子?別說太子,隻怕直郡王跟我們爺都能排在他前頭。”


    “不過是他年紀輕會討好皇上罷了。”


    “想當年我們爺八歲就跟著皇上到處遊玩,就問這個待遇除了太子還有誰?”


    現在的人啊都是健忘。他們隻看到如今皇上對十三阿哥的好,卻選擇性忘記十三阿哥並不是唯一。


    不說他們爺跟直郡王,就說現在不受待見的老八,當初也是如此。


    不過是被皇上點名出巡,能說明什麽?


    說句不好聽的,皇上若真的看中十三,怎麽不給他安排差事?


    在誠郡王福晉看來,其他都是虛的隻有手裏的權勢、皇上的信任才最真實。


    隻這一點,十三就比不了。


    誠郡王福晉的話題有些敏感了,石姝瑤不想繼續討論,她直接又給拉迴原題。“我聽太子說,皇上有跟十三阿哥提過這個問題,是十三阿哥自己表示相信迎秋的。”


    日子是十三自己在過,他都不在意,皇上能說什麽。


    誠郡王福晉:……


    誠郡王福晉攤手,她深深歎息:“哎,可憐了十三弟妹,真是遇人不淑。這前頭一個側福晉還未壓製不住,又來了個蘇庶福晉。”


    “這十三阿哥府啊,要熱鬧嘍。”


    石姝瑤深有同感,“是啊,不過我倒覺得這對十三弟妹來說未必就是一件壞事。須知‘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現在十三弟妹不受寵,受寵的是側福晉瓜爾佳氏,要爭也是瓜爾佳氏跟蘇氏去爭。”


    她就說那日迎秋為何非要等一日才離開,卻原來是打的這個主意。從迎秋答應十三入包衣旗做了十三庶福晉那一刻開始,她就明白自己是真的小看這姑娘了。


    她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計劃。


    她相信對方願意跟著十三,也絕對不會隻甘心去做一個庶福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球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球S並收藏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