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太子告老八刁狀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石姝瑤驚疑,“就這?”
不是她覺得郭絡羅氏做法太輕,而是以郭絡羅氏的為人,隻把人打一頓強買強賣不是她的風格。
還以為對方把人殺了,把玉石據為己有呢。
如此,她還能省下三萬兩銀子。
莫不是被皇上訓斥一頓幡然悔悟了?
胤礽嘲弄的翻了個白眼,“你是不是想說她這般是改過自新了?你怕是忘了,她做這件事的時候,老八還沒被皇阿瑪罵呢。”
“她啊,那是怕老八又不高興。你是知道的,咱們這位八弟最喜歡的就是把什麽事兒都推在他福晉頭上。”
就說上迴中秋節挨了訓斥,老八跟八福晉一樣眼瞎心盲,都把這件事歸結為郭絡羅氏國難當頭高價買賣糧食上頭去了。
他安插在老八府上的奴才傳來消息,那晚迴家後胤禩跟郭絡羅氏大吵了一架,話裏話外都是在責備郭絡羅氏‘與民爭利’。
郭絡羅氏也挺有意思,明明不是自己的錯,隻要老八一生氣,好家夥,她立馬把所有過錯安插在自己身上。
哪怕不是因為她,隻要老八覺得是,她就認可。
這迴怕是也因為此。
他讓人查了,郭絡羅氏買玉石那會兒,剛好是隆科多被處死,佟家出事的當口。老八那會兒因為給佟家求情,被皇阿瑪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佟國維死了,還是以那樣近乎逼迫皇上的架勢。那段時間皇上的心情很不好,朝堂上經常發火,三不五時的就有朝臣遭殃。
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縮進地縫裏,唯恐皇上發現。
誰敢在那時候犯錯?
何況,老八還恰好在風暴的當口。囂張如郭絡羅氏也不敢鬧出人命來。
大清是滿人的天下,那富商隻是個漢人,並不在旗。皇上嘴上說著滿漢一家,實際上很多旗人是看不上漢人的。
在大清,旗人有著很多的優勢。
比如,買賣人口。
漢人被賣也就被賣了,旗人是不可以買賣的。同理,旗人打了漢人,就算高官,懲處也不會很嚴重。
郭絡羅氏又是皇子福晉,她打了一個漢人也就打了,即便皇上知道頂多也就皺個眉頭,不會多少說什麽。
但鬧出人命就不一樣了。
就算對方隻是個漢人,一旦鬧出人命,按照律法那就是殺人償命。即便老八福晉是皇子福晉,隻要有人咬死了追究到底,皇上就得給人一個交代。
“那你說咱們怎麽辦?放任不管?”
這也不是那也不行的,石姝瑤也很苦惱。
郭絡羅氏那個人屬蛇的,除非一棍子打死了,不然她就像個毒蛇一樣時刻盯著你,指不定什麽時候給你致命一擊。這誰受得了。
胤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看來成竹在胸。“當然不。”
“我等會兒就去跟皇阿瑪說這件事。”他解釋,“雖然不能把老八怎麽樣,至少皇阿瑪知道了他們倆的惡行。等將來,他們再次觸碰到皇阿瑪的底線,這就會成為壓死他們的一個罪狀。”
隻要老八一天賊心不死,有老八福晉這個拖後腿的在,他就不信抓不住老八的把柄。
一次兩次,皇阿瑪或許會看在親情的份上原諒老八,次數多了呢?
他早晚有一天把皇上最後那點親情耗光。
說做就做,用過午膳後,胤礽就帶著查到的證據去找康熙。
康熙饒有興致的看向他,“胤礽來了。正好,朕剛想讓梁九功去找你,朕打算明年開春去往木蘭狩獵,你覺得如何?”
他原本打算金秋去木蘭圍場,隻是今年懷來縣發生了洪災,後來又牽扯出老八的事兒,把康熙的好興致都給敗光了。木蘭秋彌自然就去不成。
可狩獵不僅僅是去玩的,它還有著其他重要的意義,不去又不行。想來想去,他決定推到明年開春。
春獵又是一番風味。
“多養上半年,圍場的鹿必定更加肥美,到時候朕親自動手烤鹿給你吃。朕記得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阿瑪給你烤的鹿。”
“還有太子妃,朕記得你們大婚後她一次也不曾去過狩獵,這次正好帶著她。石氏是合格的太子妃,這些年又給你生了六個壯實聰慧的小阿哥和明霞,於情於理都應該帶著她出去轉轉,領略領略大清的風采。”
說起這事兒,康熙就覺得遺憾。
太子妃的運氣確實不太好,每次胤礽去圍場的時候她都恰好走不開。皇家的這幾個兒媳婦隻她沒去過圍場,傳出去,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皇家苛待太子妃呢。
胤礽先是高興,隨後蹙眉道:“皇阿瑪,這迴怕是又不成了。弘琨他們幾個還小,以太子妃的性子,怕是不放心把他們單獨留在宮裏。”
以前去狩獵也是如此,她不是恰好有孕就是孩子們還小,不適合出行。別說康熙不好意思,胤礽都覺得他的太子妃點背。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以石姝瑤的性子,讓她放下孩子去遊玩,她肯定是不願意的。
至於帶著幾個孩子,弘曦、弘晏四個大點的還好,小四他們仨年紀太小了,根本不適合出遠門。
康熙道:“無妨,明年開春弘琨哥仨也三歲(虛歲)了,能聽懂大人的指令。到時候咱們再多帶點嬤嬤、侍衛,還怕看不好三個孩子。”
早在擬定隨行人員名單的時候康熙就想好了,這迴一定要帶著太子妃的。主要是端敏這次迴去蒙古,說了不少太子妃的事兒,弄得蒙古那邊對太子妃很是好奇。
他今年給蒙古那邊消息,說要秋彌的時候,有那大膽的蒙古王公還讓人送來折子詢問此事。
所以,這次太子妃非去不可。她不但要去,還要拿出皇家的氣勢來狠狠地壓一壓那群蒙古女人。
“朕記得她早前跟石華善學過些功夫,你迴頭再讓她練一練騎射。等到了蒙古說不得那些女人會要求跟她比試,作為太子妃她若是輸的太難看可不好。”
康熙並沒有要求太子妃一定贏,主要是如今的大清貴女早就跟入關前不一樣了。現在的貴女講究的是琴棋書畫,而不是騎射。
蒙古女人因為環境的問題,個個都是騎射的好手。讓擅長作畫的太子妃去跟別人別騎射,以彼之短攻彼之長,想也知道不太可能會贏。
所以,他才會說輸的別太難看就行。
看皇上的神色胤礽就明白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他隻好點頭道:“行,距離開春還有大半年時間,就算是從頭開始學也來得及,兒臣迴去一定多加督促她好好練習。”
康熙很滿意胤礽的態度,他的太子從未讓他失望過。
說完這事兒,康熙又道:“你來找朕可是有什麽事兒。”
胤礽大婚後變得懶惰起來,以前工作從不要求什麽沐休,現在可好一個月他要休息三天。說是把之前沒休的都給補迴來。
而今日正好是他給自己定的休息日。
這還是頭一迴,自他在沐休日主動來乾清宮的。
胤礽把手裏的東西遞了上去,“皇阿瑪您先看看這個,先說好,看完了您可別生氣。”
康熙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隨即把目光放在胤礽遞來的紙張上麵。他看的很快,簡直一目十行,這般速度頂多也就是看個大概,可就是這個大概把他氣得不輕。
康熙沉著臉,“這是真的?好端端的,你怎麽忽然想起來去查老八?”
莫不是,太子現在就開始排除異己,他覺得老八現在失勢,想要對付老八?
胤礽仿佛沒看出皇上眼中的懷疑,他很自然的扯了個謊,“哦,是這麽迴事,前些時日兒臣出宮,偶然見有人光天化日行兇,抓住一問才知道他們是追債的。”
“行兇之人稱那人借了他們的銀子不還,他們是按規矩辦事。”
“兒臣想著既然被兒臣遇上,這事兒說不得要問上一問。細問之下才發現不是老漢不肯還,而是他還不起。那老漢借錢三銀,一個月的時間連本帶利居然要還十兩之多。”
“兒臣當即就覺得事情不對,嚴刑逼問之下才得知,他們用的是利滾利的借貸法子。”
“皇阿瑪,兒臣記得,您體恤百姓,似這等如同盤剝一樣的借貸方式早就明令禁止了。天子腳下還有人敢如此放肆,兒臣一怒之下就把人送去大理寺。”
“兒臣猜,這人膽敢如此放肆,背後的主子必定非同小可。”
康熙依舊沉著臉,“他背後的人是老八?”
胤礽點頭又搖頭,“確切的說應該是八弟妹。至於八弟知不知情兒臣就不知道了。從那些人口中兒臣還得知了一件事兒,幾個月前八弟妹曾經逼迫一個落魄的商人,強買強賣人家的祖傳玉石。”
“兒臣不知這放利的事兒八弟妹做了多久,又有多少人知道。兒臣想,假如讓人知道這事兒是八弟妹做的,別人會如何想?”
“他們不一定會隻想八弟妹,很可能在他們眼中,咱們整個皇室都是這種見錢眼開,不顧民間疾苦、百姓死活之人。”
“別人,兒臣不予評價,但兒臣是知道皇阿瑪的,您一心為民。兒臣怎能容許皇阿瑪、咱們那些無辜的皇室成員背上這麽大一口黑鍋。”
說完他就跪了下來,“得知此事,兒臣未能及時告知皇阿瑪,反而自己去調查,還請皇阿瑪治罪。”
康熙伸手把胤礽拉起來,他道:“你的做法是正確的,老八福晉、”頓了下他才開口,“她畢竟是皇室福晉,口說無憑,若你大咧咧告知朕,即便朕對他們有偏見,怕是也難以置信。”
甚至他還會懷疑太子的用心。
“既然你調查了,那她最近可有老實下來。”胤礽剛才說的都是中秋之前的事情,最近的事情一件沒有。
康熙想要知道他們最近有沒有安分下來。
胤礽開口:“最近?兒臣並沒有查到什麽事情,想來經過此次教訓八弟與八弟妹已經知道錯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兒臣以為如果他們真的悔改,也是一件好事。”
他一副大度的樣子讓康熙十分滿意。
“好了,不說他們了,既然來了,就幫朕處理些折子。朕都五十了,你這個太子居然把這麽多折子扔給朕,自己逍遙。當真是不孝。”
胤礽趕緊露出一個苦瓜臉,他捂著心口,“哎呦,皇阿瑪,兒臣忽然覺得胸口有些疼,兒臣、兒臣得迴去吃藥了。”
康熙一把抓住他的手,輕哼:“別裝了,朕問過太醫,你傷口早就愈合結痂,還疼什麽疼。”
“朕發現你是越長大越不像話,以前還知道早早地來處理朝政;現在倒好,不到巳時初不見你露頭,這酉時剛到你就開溜。”
“把那麽多的政事推給朕一個人處理,這就是你的孝心?”
康熙的心態挺讓人奇怪的,太子太過勤奮他會懷疑對方是不是想要架空他,早早繼位;太懶惰也不行,他又覺得太子不務正業將來繼位不能做個明君。
總之就是這樣不行,那也不對。兩難。
胤礽站的直溜,看皇上的樣子他心知自己這迴是推脫不過。想了想,他便道:“皇阿瑪,不是兒臣不孝順,兒臣這不是準備迴去教導太子妃麽。蒙古那群女人您是知道,待到太子妃去了木蘭,她們肯定會拉著太子妃比試。”
“太子妃贏了那是理所當然,若是輸了,她們的嘴臉您也是見識過的。”
太子妃雖然沒過木蘭,胤礽隔三差五就會跟著去。這是他親眼所見。但凡有皇家福晉去往狩獵,那群蒙古女人就會以各種理由要求比試。
你去吧,落不著好;不去,她們還會說你膽小如鼠。總之是沒好話。
皇上說讓太子妃別輸的太難看,胤礽卻明白,若真的比試,太子妃就必須要贏。這不僅僅關乎皇家的麵子,還有她自己。
康熙手指微鬆,他剛準備說什麽,就見太子滿臉喜色。他道:“你少匡朕,太子妃練習與你有什麽關係,朕的大清能人無數還不能找個人教導她騎射?”
遠的不說,石家就有好幾個合適的人選。
不是她覺得郭絡羅氏做法太輕,而是以郭絡羅氏的為人,隻把人打一頓強買強賣不是她的風格。
還以為對方把人殺了,把玉石據為己有呢。
如此,她還能省下三萬兩銀子。
莫不是被皇上訓斥一頓幡然悔悟了?
胤礽嘲弄的翻了個白眼,“你是不是想說她這般是改過自新了?你怕是忘了,她做這件事的時候,老八還沒被皇阿瑪罵呢。”
“她啊,那是怕老八又不高興。你是知道的,咱們這位八弟最喜歡的就是把什麽事兒都推在他福晉頭上。”
就說上迴中秋節挨了訓斥,老八跟八福晉一樣眼瞎心盲,都把這件事歸結為郭絡羅氏國難當頭高價買賣糧食上頭去了。
他安插在老八府上的奴才傳來消息,那晚迴家後胤禩跟郭絡羅氏大吵了一架,話裏話外都是在責備郭絡羅氏‘與民爭利’。
郭絡羅氏也挺有意思,明明不是自己的錯,隻要老八一生氣,好家夥,她立馬把所有過錯安插在自己身上。
哪怕不是因為她,隻要老八覺得是,她就認可。
這迴怕是也因為此。
他讓人查了,郭絡羅氏買玉石那會兒,剛好是隆科多被處死,佟家出事的當口。老八那會兒因為給佟家求情,被皇阿瑪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佟國維死了,還是以那樣近乎逼迫皇上的架勢。那段時間皇上的心情很不好,朝堂上經常發火,三不五時的就有朝臣遭殃。
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縮進地縫裏,唯恐皇上發現。
誰敢在那時候犯錯?
何況,老八還恰好在風暴的當口。囂張如郭絡羅氏也不敢鬧出人命來。
大清是滿人的天下,那富商隻是個漢人,並不在旗。皇上嘴上說著滿漢一家,實際上很多旗人是看不上漢人的。
在大清,旗人有著很多的優勢。
比如,買賣人口。
漢人被賣也就被賣了,旗人是不可以買賣的。同理,旗人打了漢人,就算高官,懲處也不會很嚴重。
郭絡羅氏又是皇子福晉,她打了一個漢人也就打了,即便皇上知道頂多也就皺個眉頭,不會多少說什麽。
但鬧出人命就不一樣了。
就算對方隻是個漢人,一旦鬧出人命,按照律法那就是殺人償命。即便老八福晉是皇子福晉,隻要有人咬死了追究到底,皇上就得給人一個交代。
“那你說咱們怎麽辦?放任不管?”
這也不是那也不行的,石姝瑤也很苦惱。
郭絡羅氏那個人屬蛇的,除非一棍子打死了,不然她就像個毒蛇一樣時刻盯著你,指不定什麽時候給你致命一擊。這誰受得了。
胤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看來成竹在胸。“當然不。”
“我等會兒就去跟皇阿瑪說這件事。”他解釋,“雖然不能把老八怎麽樣,至少皇阿瑪知道了他們倆的惡行。等將來,他們再次觸碰到皇阿瑪的底線,這就會成為壓死他們的一個罪狀。”
隻要老八一天賊心不死,有老八福晉這個拖後腿的在,他就不信抓不住老八的把柄。
一次兩次,皇阿瑪或許會看在親情的份上原諒老八,次數多了呢?
他早晚有一天把皇上最後那點親情耗光。
說做就做,用過午膳後,胤礽就帶著查到的證據去找康熙。
康熙饒有興致的看向他,“胤礽來了。正好,朕剛想讓梁九功去找你,朕打算明年開春去往木蘭狩獵,你覺得如何?”
他原本打算金秋去木蘭圍場,隻是今年懷來縣發生了洪災,後來又牽扯出老八的事兒,把康熙的好興致都給敗光了。木蘭秋彌自然就去不成。
可狩獵不僅僅是去玩的,它還有著其他重要的意義,不去又不行。想來想去,他決定推到明年開春。
春獵又是一番風味。
“多養上半年,圍場的鹿必定更加肥美,到時候朕親自動手烤鹿給你吃。朕記得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阿瑪給你烤的鹿。”
“還有太子妃,朕記得你們大婚後她一次也不曾去過狩獵,這次正好帶著她。石氏是合格的太子妃,這些年又給你生了六個壯實聰慧的小阿哥和明霞,於情於理都應該帶著她出去轉轉,領略領略大清的風采。”
說起這事兒,康熙就覺得遺憾。
太子妃的運氣確實不太好,每次胤礽去圍場的時候她都恰好走不開。皇家的這幾個兒媳婦隻她沒去過圍場,傳出去,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皇家苛待太子妃呢。
胤礽先是高興,隨後蹙眉道:“皇阿瑪,這迴怕是又不成了。弘琨他們幾個還小,以太子妃的性子,怕是不放心把他們單獨留在宮裏。”
以前去狩獵也是如此,她不是恰好有孕就是孩子們還小,不適合出行。別說康熙不好意思,胤礽都覺得他的太子妃點背。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以石姝瑤的性子,讓她放下孩子去遊玩,她肯定是不願意的。
至於帶著幾個孩子,弘曦、弘晏四個大點的還好,小四他們仨年紀太小了,根本不適合出遠門。
康熙道:“無妨,明年開春弘琨哥仨也三歲(虛歲)了,能聽懂大人的指令。到時候咱們再多帶點嬤嬤、侍衛,還怕看不好三個孩子。”
早在擬定隨行人員名單的時候康熙就想好了,這迴一定要帶著太子妃的。主要是端敏這次迴去蒙古,說了不少太子妃的事兒,弄得蒙古那邊對太子妃很是好奇。
他今年給蒙古那邊消息,說要秋彌的時候,有那大膽的蒙古王公還讓人送來折子詢問此事。
所以,這次太子妃非去不可。她不但要去,還要拿出皇家的氣勢來狠狠地壓一壓那群蒙古女人。
“朕記得她早前跟石華善學過些功夫,你迴頭再讓她練一練騎射。等到了蒙古說不得那些女人會要求跟她比試,作為太子妃她若是輸的太難看可不好。”
康熙並沒有要求太子妃一定贏,主要是如今的大清貴女早就跟入關前不一樣了。現在的貴女講究的是琴棋書畫,而不是騎射。
蒙古女人因為環境的問題,個個都是騎射的好手。讓擅長作畫的太子妃去跟別人別騎射,以彼之短攻彼之長,想也知道不太可能會贏。
所以,他才會說輸的別太難看就行。
看皇上的神色胤礽就明白這件事沒有商量的餘地,他隻好點頭道:“行,距離開春還有大半年時間,就算是從頭開始學也來得及,兒臣迴去一定多加督促她好好練習。”
康熙很滿意胤礽的態度,他的太子從未讓他失望過。
說完這事兒,康熙又道:“你來找朕可是有什麽事兒。”
胤礽大婚後變得懶惰起來,以前工作從不要求什麽沐休,現在可好一個月他要休息三天。說是把之前沒休的都給補迴來。
而今日正好是他給自己定的休息日。
這還是頭一迴,自他在沐休日主動來乾清宮的。
胤礽把手裏的東西遞了上去,“皇阿瑪您先看看這個,先說好,看完了您可別生氣。”
康熙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隨即把目光放在胤礽遞來的紙張上麵。他看的很快,簡直一目十行,這般速度頂多也就是看個大概,可就是這個大概把他氣得不輕。
康熙沉著臉,“這是真的?好端端的,你怎麽忽然想起來去查老八?”
莫不是,太子現在就開始排除異己,他覺得老八現在失勢,想要對付老八?
胤礽仿佛沒看出皇上眼中的懷疑,他很自然的扯了個謊,“哦,是這麽迴事,前些時日兒臣出宮,偶然見有人光天化日行兇,抓住一問才知道他們是追債的。”
“行兇之人稱那人借了他們的銀子不還,他們是按規矩辦事。”
“兒臣想著既然被兒臣遇上,這事兒說不得要問上一問。細問之下才發現不是老漢不肯還,而是他還不起。那老漢借錢三銀,一個月的時間連本帶利居然要還十兩之多。”
“兒臣當即就覺得事情不對,嚴刑逼問之下才得知,他們用的是利滾利的借貸法子。”
“皇阿瑪,兒臣記得,您體恤百姓,似這等如同盤剝一樣的借貸方式早就明令禁止了。天子腳下還有人敢如此放肆,兒臣一怒之下就把人送去大理寺。”
“兒臣猜,這人膽敢如此放肆,背後的主子必定非同小可。”
康熙依舊沉著臉,“他背後的人是老八?”
胤礽點頭又搖頭,“確切的說應該是八弟妹。至於八弟知不知情兒臣就不知道了。從那些人口中兒臣還得知了一件事兒,幾個月前八弟妹曾經逼迫一個落魄的商人,強買強賣人家的祖傳玉石。”
“兒臣不知這放利的事兒八弟妹做了多久,又有多少人知道。兒臣想,假如讓人知道這事兒是八弟妹做的,別人會如何想?”
“他們不一定會隻想八弟妹,很可能在他們眼中,咱們整個皇室都是這種見錢眼開,不顧民間疾苦、百姓死活之人。”
“別人,兒臣不予評價,但兒臣是知道皇阿瑪的,您一心為民。兒臣怎能容許皇阿瑪、咱們那些無辜的皇室成員背上這麽大一口黑鍋。”
說完他就跪了下來,“得知此事,兒臣未能及時告知皇阿瑪,反而自己去調查,還請皇阿瑪治罪。”
康熙伸手把胤礽拉起來,他道:“你的做法是正確的,老八福晉、”頓了下他才開口,“她畢竟是皇室福晉,口說無憑,若你大咧咧告知朕,即便朕對他們有偏見,怕是也難以置信。”
甚至他還會懷疑太子的用心。
“既然你調查了,那她最近可有老實下來。”胤礽剛才說的都是中秋之前的事情,最近的事情一件沒有。
康熙想要知道他們最近有沒有安分下來。
胤礽開口:“最近?兒臣並沒有查到什麽事情,想來經過此次教訓八弟與八弟妹已經知道錯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兒臣以為如果他們真的悔改,也是一件好事。”
他一副大度的樣子讓康熙十分滿意。
“好了,不說他們了,既然來了,就幫朕處理些折子。朕都五十了,你這個太子居然把這麽多折子扔給朕,自己逍遙。當真是不孝。”
胤礽趕緊露出一個苦瓜臉,他捂著心口,“哎呦,皇阿瑪,兒臣忽然覺得胸口有些疼,兒臣、兒臣得迴去吃藥了。”
康熙一把抓住他的手,輕哼:“別裝了,朕問過太醫,你傷口早就愈合結痂,還疼什麽疼。”
“朕發現你是越長大越不像話,以前還知道早早地來處理朝政;現在倒好,不到巳時初不見你露頭,這酉時剛到你就開溜。”
“把那麽多的政事推給朕一個人處理,這就是你的孝心?”
康熙的心態挺讓人奇怪的,太子太過勤奮他會懷疑對方是不是想要架空他,早早繼位;太懶惰也不行,他又覺得太子不務正業將來繼位不能做個明君。
總之就是這樣不行,那也不對。兩難。
胤礽站的直溜,看皇上的樣子他心知自己這迴是推脫不過。想了想,他便道:“皇阿瑪,不是兒臣不孝順,兒臣這不是準備迴去教導太子妃麽。蒙古那群女人您是知道,待到太子妃去了木蘭,她們肯定會拉著太子妃比試。”
“太子妃贏了那是理所當然,若是輸了,她們的嘴臉您也是見識過的。”
太子妃雖然沒過木蘭,胤礽隔三差五就會跟著去。這是他親眼所見。但凡有皇家福晉去往狩獵,那群蒙古女人就會以各種理由要求比試。
你去吧,落不著好;不去,她們還會說你膽小如鼠。總之是沒好話。
皇上說讓太子妃別輸的太難看,胤礽卻明白,若真的比試,太子妃就必須要贏。這不僅僅關乎皇家的麵子,還有她自己。
康熙手指微鬆,他剛準備說什麽,就見太子滿臉喜色。他道:“你少匡朕,太子妃練習與你有什麽關係,朕的大清能人無數還不能找個人教導她騎射?”
遠的不說,石家就有好幾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