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被康熙抓了個正著的隆科多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隆科多瘋了。
隆科多的‘夫人’李四兒去昭化寺上香,三天了居然都沒迴家。隆科多拋下公事親自帶人去找,仍舊一無所獲。
好端端的人就在寺廟後院‘人間蒸發’。
隆科多一怒之下帶著他手底下的兵把昭化寺圍了,他帶著人橫衝直撞吵吵嚷嚷著要搜查昭化寺。
昭化寺主持帶著人在寺院門口與之對視,“阿彌陀佛,隆大人,貴夫人失蹤貧僧也很難過,您的心情貧僧也可以理解。”
“但是貧僧要提醒你,昭化寺後院住著的有不少都是朝中大臣家的女眷,您這樣帶著人衝進去,就不怕壞了她們的名聲?”
“本寺後院還住著幾位貴人,若是驚擾了他們……阿彌陀佛。”
作為昭化寺的主持,別人或許不清楚,他是知道太子與太子妃就在寺中。太子妃每日都會去大雄寶殿給皇上、太後祈福,此外還會給過世的皇後娘娘念誦往生咒。
這些都是他親自接待的。
還有太子殿下,整個寺院怕是隻有主持知道隆科多口中的‘夫人’此時落在了誰的手裏。
昭化寺的主持隻是出家人,平時也就管著寺院、念念經文,並無其他顯赫的身份。隆科多他惹不起,太子他更惹不起。
他看得出來,太子並不是故意扣留那位夫人的,很大可能是那位夫人犯了事兒,好巧不巧撞在太子手裏。
因為,太子有跟他打聽過這位夫人的事兒。她之前有沒有來過昭化寺,都是跟誰,知不知道她們都談論了什麽,等等。
昭化寺是他的心血,若可以他不希望隆科多在此處與李四兒起衝突,隻是看隆科多的樣子,找不到李四兒是不會罷休的。
說完這些話,主持就帶頭讓到一邊。
該說的他都提點過了,如果隆科多一意孤行,最終得罪了太子,那也怪不得他了。
隆科多似乎並未把主持說的話放在心裏,他不屑道:“貴人?在我心裏誰都沒有四兒重要,今日我非要找到四兒不可,即便是皇上再此,也不能阻止我。”
“是嗎?”隆科多身後傳來威嚴的聲音。
隆科多迴頭就見康熙在數十人的護送下疾步而上。他看著隆科多以及他背後穿戴整齊的人群,冷聲道:“隆科多,朕封你為副都統,讓你執掌軍權是為的什麽?是為了讓你以權謀私讓你帶著朕大清的將士來硬闖昭化寺的。”
越說,康熙聲音越大,內心越憤怒。
三日前,康熙收到哈裏的飛鴿傳書,得知太子帶著太子妃到昭化寺為皇家祈福,結果撞上了隆科多的夫人,並與之發生衝突的事情。
哈裏並不知李四兒的真實身份,他隻是把自己看到的詳細告知康熙。即便如此,康熙也氣得不輕。
作為皇帝,康熙對於政事同樣敏感,胤礽與石姝瑤疑惑的,也是他的疑惑。
一個工部郎中有什麽事兒能求到正藍旗蒙古副都統身上?兩個人根本不在同一個體係。
康熙當即準備寫信告知哈裏,讓他細查。
然,當他把筆提起來的時候又頓住。
他忽然想到太子的脾氣,還有隆科多。
太子眼裏不容沙子,若讓他去查,他必定會追究到底。隆科多畢竟是佟家人,康熙擔心真被太子查出什麽來。
太子不是他,如果佟家真的做了什麽,太子絕對不會姑息。
可康熙雖然對佟家一再失望,但並不希望佟家背負上不好的名聲,至少在他在位的時候,他不希望看到佟家如此。
思來想去,他放下紙筆,當即招來胤禛跟胤祥,把視察的事兒交給他們倆來辦,他隨後帶著些侍衛快速迴京。
康熙這次迴來並未通知其他人,他是偷偷迴來的。除了想查清楚李四兒的事兒以外,還想看看他不在的時候,自己的兒子都是什麽樣。
他第一個想看的就是太子。
得知太子還在昭化寺並未迴宮,他又帶著人趕來昭化寺。
哪知他還未看到太子呢,先看到隆科多為了個女人擅離職守,帶著正藍旗的將士來圍困昭化寺。
堂堂大清士兵,戰場上的英雄,被他當成自己的私兵,用來找女人。
更讓他心寒的還有隆科多說的話,這個他從小看著長大,被他當做‘親兒子’教養的表弟,卻原來在他的心裏,自己這個皇帝、這大清的江山都不如個女人重要。
隆科多也沒想到康熙會忽然出現,他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甚至伸手揉了揉眼睛。
確定不是幻覺,他帶著人跪下,“奴才參見皇上。皇上,奴才並不是那個意思,奴才隻是擔心四兒。她已經失蹤三天了。”
說到李四兒失蹤三天,隆科多心疼的麵色慘白,好似死了親爹。
康熙並不想理會他,冷哼一聲從他身邊越過,他看向住持,“帶我去找太子。”
隆科多這才知道皇上來此是為了太子,原來剛才住持說的‘貴人’指的是太子。
去往後院的路上路過大雄寶殿,康熙下意識往裏看,然後就看到石姝瑤跪在那裏虔誠的誦經。
住持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隨後解釋,“皇上,太子跟太子妃是三天前來的,這三天太子妃每日辰時都會過來誦經祈福。每日一個時辰從未間斷。”
“巳時,太子妃會請貧僧給先皇後念誦往生經。太子妃午後會在廂房抄寫經文,隔日誦經的時候燒掉。”
說石姝瑤午後抄寫經書當然是他的猜測,因為石姝瑤有跟他請教過經文、借過經書。她燒掉的經文就是自己建議的書目。
康熙滿意的點頭,“太子妃一向孝順、有分寸。”
他在毓慶宮安插了不少的人手暗探,太子妃身邊也有不少,通過這些耳目,毓慶宮在他眼裏沒有秘密。
太子妃不愧是名門出身,不僅能規勸太子,麵對太子的獨寵還不曾恃寵而驕。就連太子帶著她出宮散心,她都會想著皇家。
這樣的人,才是個合格的太子妃,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石姝瑤並不知道康熙提前迴來了,此時就在門外,她仍舊跪在那裏念經。
住持一直都以為石姝瑤這般虔誠是為了大清,為了皇帝和太後,包括念誦往生經亦是如此。實際上石姝瑤誦經不僅僅是為了他們,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紅包群的姐姐們。
在石姝瑤看來,紅包群的姐姐都太苦了,哪怕最後做了女皇的武姐姐亦是如此。姐姐們幫了她很多,而她卻從未給姐姐們做過什麽。
在這方麵似乎她就是個廢柴,除了幫著她們祈福,祈盼她們來世能有個好運道,她什麽都做不了。
她也唯有虔誠二字。
做完功課,石姝瑤迴到廂房,這才知道康熙來了。她不敢耽擱,快速去換了身衣裳,這才前去拜見。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輕輕點頭,“太子妃辛苦了,坐吧。”
“謝皇阿瑪。”
康熙:“朕聽太子說,你懷疑那個女人不是赫舍裏氏,可有此事?”
石姝瑤先是看了太子一眼,她沒想到太子會提她,見太子點頭她才說道:“迴皇阿瑪,確有此事。”
“兒臣記得,在兒臣還未嫁給太子之時,赫舍裏氏曾經代表佟國公府去給兒臣送賀禮。後來在慈寧宮,兒臣也見過她幾麵。”
“隻是,最近幾年她並未曾入宮請安,據說是病了。”
“雖然有些年沒見,兒臣對赫舍裏氏還有些印象,兒臣敢肯定那位‘夫人’並不是赫舍裏氏。”
隆科多作為國公府的少爺,當今皇帝的表弟,別說娶妻,就是納個側室也都是康熙親自下旨指婚。她可不記得最近幾年康熙有給隆科多另娶妻室。
康熙再次點頭,他又問:“你對工部郎中的家眷可有印象?你覺得她是什麽樣的人?”
工部侍郎的家眷是女子,康熙並不認識,他想先聽聽太子妃的說法。
石姝瑤搖搖頭,她斟酌著開口:“兒臣對她並沒有太大印象。皇阿瑪應是知道的,慈寧宮地方有限,皇瑪姆又不喜過分熱鬧,每次貴婦入宮請安,四品往下的夫人們大都是在門口請個安即出宮。”
“工部郎中乃是五品,所以……”
所以,若不是那個戴佳夫人喊出她的身份,她都不知道還有這號人物。
康熙沒再說什麽,而是揮手讓石姝瑤下去了。
他心知石姝瑤說的是事實,這不能怪她不夠細心,似她這等身份確實沒必要上趕著去認識五品官家的夫人們。
不認識才是正常的。
石姝瑤走後,康熙問胤礽,“既然你覺得這倆人有問題,可有去調查?”
胤礽:“迴皇阿瑪,兒臣有讓哈裏迴京城調查,根據哈裏帶來的消息證實,那個自稱隆科多夫人的女子確實不是赫舍裏氏。”
“不知道皇阿瑪還記不記得,幾年前隆科多從其嶽父手裏搶了個小妾?”
“就是她。”
“當年在隆科多的哭求下,您雖同意她入門,卻言明她隻能做個賤妾。”
“這些年隆科多夫人閉門不出,這個李四兒就一直以隆科多夫人自居,還招搖的去參加京城各家夫人的聚會。”
“兒臣查到,京中好多人家都知道這件事。”
隆科多的‘夫人’李四兒去昭化寺上香,三天了居然都沒迴家。隆科多拋下公事親自帶人去找,仍舊一無所獲。
好端端的人就在寺廟後院‘人間蒸發’。
隆科多一怒之下帶著他手底下的兵把昭化寺圍了,他帶著人橫衝直撞吵吵嚷嚷著要搜查昭化寺。
昭化寺主持帶著人在寺院門口與之對視,“阿彌陀佛,隆大人,貴夫人失蹤貧僧也很難過,您的心情貧僧也可以理解。”
“但是貧僧要提醒你,昭化寺後院住著的有不少都是朝中大臣家的女眷,您這樣帶著人衝進去,就不怕壞了她們的名聲?”
“本寺後院還住著幾位貴人,若是驚擾了他們……阿彌陀佛。”
作為昭化寺的主持,別人或許不清楚,他是知道太子與太子妃就在寺中。太子妃每日都會去大雄寶殿給皇上、太後祈福,此外還會給過世的皇後娘娘念誦往生咒。
這些都是他親自接待的。
還有太子殿下,整個寺院怕是隻有主持知道隆科多口中的‘夫人’此時落在了誰的手裏。
昭化寺的主持隻是出家人,平時也就管著寺院、念念經文,並無其他顯赫的身份。隆科多他惹不起,太子他更惹不起。
他看得出來,太子並不是故意扣留那位夫人的,很大可能是那位夫人犯了事兒,好巧不巧撞在太子手裏。
因為,太子有跟他打聽過這位夫人的事兒。她之前有沒有來過昭化寺,都是跟誰,知不知道她們都談論了什麽,等等。
昭化寺是他的心血,若可以他不希望隆科多在此處與李四兒起衝突,隻是看隆科多的樣子,找不到李四兒是不會罷休的。
說完這些話,主持就帶頭讓到一邊。
該說的他都提點過了,如果隆科多一意孤行,最終得罪了太子,那也怪不得他了。
隆科多似乎並未把主持說的話放在心裏,他不屑道:“貴人?在我心裏誰都沒有四兒重要,今日我非要找到四兒不可,即便是皇上再此,也不能阻止我。”
“是嗎?”隆科多身後傳來威嚴的聲音。
隆科多迴頭就見康熙在數十人的護送下疾步而上。他看著隆科多以及他背後穿戴整齊的人群,冷聲道:“隆科多,朕封你為副都統,讓你執掌軍權是為的什麽?是為了讓你以權謀私讓你帶著朕大清的將士來硬闖昭化寺的。”
越說,康熙聲音越大,內心越憤怒。
三日前,康熙收到哈裏的飛鴿傳書,得知太子帶著太子妃到昭化寺為皇家祈福,結果撞上了隆科多的夫人,並與之發生衝突的事情。
哈裏並不知李四兒的真實身份,他隻是把自己看到的詳細告知康熙。即便如此,康熙也氣得不輕。
作為皇帝,康熙對於政事同樣敏感,胤礽與石姝瑤疑惑的,也是他的疑惑。
一個工部郎中有什麽事兒能求到正藍旗蒙古副都統身上?兩個人根本不在同一個體係。
康熙當即準備寫信告知哈裏,讓他細查。
然,當他把筆提起來的時候又頓住。
他忽然想到太子的脾氣,還有隆科多。
太子眼裏不容沙子,若讓他去查,他必定會追究到底。隆科多畢竟是佟家人,康熙擔心真被太子查出什麽來。
太子不是他,如果佟家真的做了什麽,太子絕對不會姑息。
可康熙雖然對佟家一再失望,但並不希望佟家背負上不好的名聲,至少在他在位的時候,他不希望看到佟家如此。
思來想去,他放下紙筆,當即招來胤禛跟胤祥,把視察的事兒交給他們倆來辦,他隨後帶著些侍衛快速迴京。
康熙這次迴來並未通知其他人,他是偷偷迴來的。除了想查清楚李四兒的事兒以外,還想看看他不在的時候,自己的兒子都是什麽樣。
他第一個想看的就是太子。
得知太子還在昭化寺並未迴宮,他又帶著人趕來昭化寺。
哪知他還未看到太子呢,先看到隆科多為了個女人擅離職守,帶著正藍旗的將士來圍困昭化寺。
堂堂大清士兵,戰場上的英雄,被他當成自己的私兵,用來找女人。
更讓他心寒的還有隆科多說的話,這個他從小看著長大,被他當做‘親兒子’教養的表弟,卻原來在他的心裏,自己這個皇帝、這大清的江山都不如個女人重要。
隆科多也沒想到康熙會忽然出現,他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甚至伸手揉了揉眼睛。
確定不是幻覺,他帶著人跪下,“奴才參見皇上。皇上,奴才並不是那個意思,奴才隻是擔心四兒。她已經失蹤三天了。”
說到李四兒失蹤三天,隆科多心疼的麵色慘白,好似死了親爹。
康熙並不想理會他,冷哼一聲從他身邊越過,他看向住持,“帶我去找太子。”
隆科多這才知道皇上來此是為了太子,原來剛才住持說的‘貴人’指的是太子。
去往後院的路上路過大雄寶殿,康熙下意識往裏看,然後就看到石姝瑤跪在那裏虔誠的誦經。
住持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隨後解釋,“皇上,太子跟太子妃是三天前來的,這三天太子妃每日辰時都會過來誦經祈福。每日一個時辰從未間斷。”
“巳時,太子妃會請貧僧給先皇後念誦往生經。太子妃午後會在廂房抄寫經文,隔日誦經的時候燒掉。”
說石姝瑤午後抄寫經書當然是他的猜測,因為石姝瑤有跟他請教過經文、借過經書。她燒掉的經文就是自己建議的書目。
康熙滿意的點頭,“太子妃一向孝順、有分寸。”
他在毓慶宮安插了不少的人手暗探,太子妃身邊也有不少,通過這些耳目,毓慶宮在他眼裏沒有秘密。
太子妃不愧是名門出身,不僅能規勸太子,麵對太子的獨寵還不曾恃寵而驕。就連太子帶著她出宮散心,她都會想著皇家。
這樣的人,才是個合格的太子妃,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石姝瑤並不知道康熙提前迴來了,此時就在門外,她仍舊跪在那裏念經。
住持一直都以為石姝瑤這般虔誠是為了大清,為了皇帝和太後,包括念誦往生經亦是如此。實際上石姝瑤誦經不僅僅是為了他們,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紅包群的姐姐們。
在石姝瑤看來,紅包群的姐姐都太苦了,哪怕最後做了女皇的武姐姐亦是如此。姐姐們幫了她很多,而她卻從未給姐姐們做過什麽。
在這方麵似乎她就是個廢柴,除了幫著她們祈福,祈盼她們來世能有個好運道,她什麽都做不了。
她也唯有虔誠二字。
做完功課,石姝瑤迴到廂房,這才知道康熙來了。她不敢耽擱,快速去換了身衣裳,這才前去拜見。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輕輕點頭,“太子妃辛苦了,坐吧。”
“謝皇阿瑪。”
康熙:“朕聽太子說,你懷疑那個女人不是赫舍裏氏,可有此事?”
石姝瑤先是看了太子一眼,她沒想到太子會提她,見太子點頭她才說道:“迴皇阿瑪,確有此事。”
“兒臣記得,在兒臣還未嫁給太子之時,赫舍裏氏曾經代表佟國公府去給兒臣送賀禮。後來在慈寧宮,兒臣也見過她幾麵。”
“隻是,最近幾年她並未曾入宮請安,據說是病了。”
“雖然有些年沒見,兒臣對赫舍裏氏還有些印象,兒臣敢肯定那位‘夫人’並不是赫舍裏氏。”
隆科多作為國公府的少爺,當今皇帝的表弟,別說娶妻,就是納個側室也都是康熙親自下旨指婚。她可不記得最近幾年康熙有給隆科多另娶妻室。
康熙再次點頭,他又問:“你對工部郎中的家眷可有印象?你覺得她是什麽樣的人?”
工部侍郎的家眷是女子,康熙並不認識,他想先聽聽太子妃的說法。
石姝瑤搖搖頭,她斟酌著開口:“兒臣對她並沒有太大印象。皇阿瑪應是知道的,慈寧宮地方有限,皇瑪姆又不喜過分熱鬧,每次貴婦入宮請安,四品往下的夫人們大都是在門口請個安即出宮。”
“工部郎中乃是五品,所以……”
所以,若不是那個戴佳夫人喊出她的身份,她都不知道還有這號人物。
康熙沒再說什麽,而是揮手讓石姝瑤下去了。
他心知石姝瑤說的是事實,這不能怪她不夠細心,似她這等身份確實沒必要上趕著去認識五品官家的夫人們。
不認識才是正常的。
石姝瑤走後,康熙問胤礽,“既然你覺得這倆人有問題,可有去調查?”
胤礽:“迴皇阿瑪,兒臣有讓哈裏迴京城調查,根據哈裏帶來的消息證實,那個自稱隆科多夫人的女子確實不是赫舍裏氏。”
“不知道皇阿瑪還記不記得,幾年前隆科多從其嶽父手裏搶了個小妾?”
“就是她。”
“當年在隆科多的哭求下,您雖同意她入門,卻言明她隻能做個賤妾。”
“這些年隆科多夫人閉門不出,這個李四兒就一直以隆科多夫人自居,還招搖的去參加京城各家夫人的聚會。”
“兒臣查到,京中好多人家都知道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