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輕哼:“到底是辛者庫婢女所生,端的是難堪大用,就他也想跟太子爭。哼,他這是太看得起自己還是看不起朕親自教養出來的太子?”


    “別說如今太子越來越有儲君的樣子,即便太子不堪重用,朕寧願重新開始培養弘曦,也絕對看不上他。”


    太醫死死壓著自己垂頭看向地麵,免得因為驚訝而直視聖顏。


    他心中忍不住開始胡思亂想。


    皇上這話什麽意思?莫非是打算立皇太孫不成?


    同時他暗中慶幸,自己跟太子、太子妃的關係還不錯。等將來太子上位,自己即便不能混個從龍之功,僅憑著自己幾次給太子妃看診,也不會受到新皇打壓。


    梁九功差不多是同樣的心思。他在心中思索自己是否有對太子、弘曦阿哥不恭敬的地方,確定自己沒有狗仗人勢,這才把心放迴肚子裏。


    同時,他打定主意日後對待毓慶宮的主子要更加恭敬。


    石姝瑤本來都想好了,若郭絡羅氏再來,她就畫個慘白的妝接待對方。


    她也想看看,對方如此執著要見她,到底是為了什麽。


    哪知,她這頭都準備好了,皇上忽然插了手。她心知,有皇上的旨意,郭絡羅氏不會再來打擾她。


    小阿哥百日後,石姝瑤終於‘出了月子’,開始正式露麵。她露麵的第一站便是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


    太後看到她趕忙招手,“快過來坐下。”


    太後拉著石姝瑤的手上下打量,“瘦了,也吃苦了。”


    石姝瑤不好意思的笑著,她口中道:“哪有,太後您是許久不見才這麽說。不信您問馮嬤嬤,她昨個兒還說兒臣胖了呢。”


    太後不信,“你這孩子淨說胡話,打量著哀家不知道呢。你這迴添他們哥仨可是吃了不少苦頭。”


    石姝瑤:“皇祖母說的什麽話,為皇家開枝散葉是兒臣身為太子妃的本分,哪有吃苦一說。若這都叫吃苦,皇祖母您才是吃足了苦呢。”


    “您自己個兒瞧瞧,您為了皇家教導出多少出色的皇子皇女。就連太子都常說,小時候若不是您,他可長不了這樣。”


    太後聞言笑的前仰後合,她抬手指著石姝瑤對貴妃幾人道:“你們瞧瞧,她這張小嘴,那真是一點沒變。”


    太後確實給皇家養了孩子不假,但卻從未教養過皇太子。不是她不願意,主要是皇太子出生就沒了親娘,皇上跟太皇太後疼的緊。有太皇太後在,教導太子哪有她的份兒。


    但石姝瑤就是有本事把虛無的東西說的煞有其事,讓人覺得真實。


    德妃奉承道:“太後,臣妾覺得太子妃所言甚是,遠的不說,就說五公主跟五阿哥,那不都是您教導的。還有端敏公主殿下,您去打聽打聽誰不說她一句好。”


    太後一輩子無所出,卻養育了不少皇子皇女。比如當今聖上。


    當今聖上出生的時候,她生母不過是個庶妃,身份較低。太皇太後就把當今抱到身邊與太後一起撫養。


    她養的第一個公主就是德妃口中的端敏公主。


    端敏公主並非後妃所生,她是先帝的養女,太後親姐姐簡親王福晉的孩子。


    大清皇室與蒙古常有聯姻,當時先皇的女兒並不多,常會抱養宗室的女兒充作公主和親。端敏公主就是其一。


    又因端敏公主的生母是太後親姐姐,因而她被抱到太後膝下,是太後一把屎一把尿親自拉扯大的。


    說句好不誇張的話,端敏公主在太後心中的地位哪怕當今都比不上。提起她,太後不免露出懷念的神色來。


    石姝瑤心思微動。


    她當然也聽說過這位公主,據說這位公主自幼飛揚跋扈、張狂無比。都說郭絡羅氏狂傲,但卻有人能製得住她。


    端敏公主的狂,那是誰的麵子都不給,包括當今皇上。小時候就不說了,她屬於嫡公主,地位比庶出的當今尊貴。現在當今都做了皇帝,仍舊拿端敏沒辦法。


    若惹了端敏不高興,她都敢當場指責皇帝,而皇帝都不帶責備她的。


    要石姝瑤說,這位端敏公主特別像小說女主。


    小時候被抱到太後膝下養著,地位一下子從郡主變成了公主,還是嫡出。


    後來,太皇太後早早給她相看好了丈夫,又被丈夫寵愛著。


    須知道,端敏的出身高貴,能被太皇太後、太後看中做她的額駙,本身出身一定不俗。就這樣,端敏都能在婆家說一不二,丈夫除了她身邊幹幹淨淨一個妾室都沒有。


    更甚至,她還能在政事上指手畫腳。


    前些年班第(端敏丈夫)過世,端敏越過兒子直接掌握蒙古大權料理蒙古的事務。


    石姝瑤知道端敏,不僅僅是她活成這個時代女人羨慕的樣子,還有曆史上的記載。


    這位就因為厭惡的弟弟親近八阿哥,就扶植跟八阿哥不和的四阿哥,憑借從龍之功最後硬生生被封為固倫公主。


    固倫公主那可是隻有皇後嫡出的女兒,或者做出巨大貢獻才能被晉封的。


    端敏做了什麽?


    她能被晉封固倫公主真的就是好運氣。


    換做自己,石姝瑤很確定自己做不來像端敏那樣。


    不過,她倒是聽太子說過,端敏公主雖然跟皇上關係一般,對太子很是和顏悅色。他們大婚的時候,端敏公主還讓人送了好幾車的賀禮。


    這在其他皇阿哥身上可是沒有的。


    宜妃不滿德妃專美於前,笑道:“說起端敏公主,臣妾偶爾聽皇上提過一嘴,今年很可能會去木蘭圍場秋獮。公主作為蒙古親王福晉想必也會去,到時候太後不就見著人了。”


    滿人有秋季狩獵的習俗,康熙帝更是把這一習俗發揮到極致。


    他在河北省內建造了一座皇家獵場,供王公大臣狩獵之用。


    每年秋天,隻要沒有重大事件,康熙都會帶著朝中大臣與蒙古貴族子弟進行狩獵。


    這個狩獵並不僅僅是為了好玩,更重要的是向蒙古展示大清將士的厲害,起到一個震懾的作用。


    石姝瑤嫁給太子這幾年皇上也舉行過狩獵活動,不過她從未曾去過。


    有兩次是因為太子被留下監國,她作為太子妃自然要留在京城幫忙管理後宮的諸多事務。剩下的時間基本都不湊巧,不是趕在她有孕就是孩子太小,她走不開。


    比如今年,三個小阿哥還不滿周歲,很大概率她又去不成。


    沒去過蒙古、木蘭圍場,端敏公主作為蒙古親王福晉尋常也不會迴京,她自然也就見不著真人。


    太後:“你這麽一說,哀家忽然想起一件事兒來。前幾日哀家還收到端敏那丫頭的來信,說是這次木蘭讓太子妃一定要去。”


    “她啊,對咱們的太子妃可是神交已久,說今年一定要見見呢。”


    石姝瑤頗有些受寵若驚,她與端敏無往來,對方居然要見她,怎能不讓她驚訝。


    仔細想了想,她又有些遺憾:“其實兒臣也一直想認識端敏姑姑的,隻是,隻是這迴又不湊巧了。不說弘旻哥仨還不滿半歲,就是弘晏、弘晀,把他們留在宮裏,我也不放心。”


    還有弘曦跟明霞


    皇家的阿哥裏最早跟著康熙去木蘭的是三阿哥,當時他是六歲,剩下的皇阿哥們都是七八歲亦或者十幾歲才有機會跟著康熙出門。


    弘晏他們都還太小,即便是最年長的弘曦虛歲也才五歲。


    五歲的孩子在早熟也照顧不好自己。圍場又人多眼雜,讓他們去,她可不放心。


    太後不在意道:“這有什麽,皇家多的是奴才,到時候多帶些奴才也就是了。再說了,還有哀家呢,哀家老了,不喜熱鬧,到時候你盡管去跟她們耍,哀家幫你看著弘晏他們哥幾個。”


    她噘著嘴,“還是說你不放心哀家?”


    太後看著石姝瑤,大有你敢說是,就哭給你看的架勢。


    石姝瑤有些哭笑不得,“瞧你這話說的,兒臣怎麽可能不放心您?兒臣剛才還說您教養的皇子公主都頂頂好,不放心誰也不能不放心您啊。”


    “主要是他們還太小,兒臣這不是怕路上給您和皇阿瑪添麻煩嗎?”


    弘曦還好,五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懂事,他又早慧,能照顧的好自己跟明霞。


    弘晀哥倆還不到兩歲,正是什麽都好奇最難管的時候。他們這個年紀不上不下,說又聽不懂;皇家阿哥皮實了,你又不可能上手去打。


    帶著他們比較麻煩。


    還不止他們哥倆,弘琨哥仨年紀更小,一路上坐馬車萬一有個什麽,那才最是要命。


    看著石姝瑤愁苦的樣子,太後噗嗤笑了。


    “行了行了,你說的這些哀家能不知道?哀家早就給你推了。”


    太後又不是真的不懂事兒,她就是逗石姝瑤玩兒,想看看她的反應。


    石姝瑤輕哼,她揪著太後的衣袖,不依。“太後,您,您怎麽可以這樣呢,虧得兒臣這麽想您,身體好一點趕緊來看您。”


    太後迴了她一個輕哼,“怪我?誰讓你這沒良心的丫頭這麽久不來。”


    人的感情都是處出來的,太後對石姝瑤雖然沒有對五公主那樣的疼愛,也差不了多少。石姝瑤一直‘不見好’,太後能不著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球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球S並收藏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