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李淑真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皇上那麽恨噶爾丹,如今噶爾丹雖然死了,皇上對準部到底是個什麽態度,她有些拿不準。
萬一,十四娶了這個準部公主,被皇上直接‘剔除’皇位爭奪名單怎麽辦?
德妃謹慎慣了,想到皇位有可能因為這個被弄丟,她火熱的心逐漸冷靜下來。
算了,這阿依慕公主當著這麽多男人的麵就跳豔舞,可見也不是個安分的。十四是她親兒子,萬一被戴了有顏色的帽子可不好。
倒是老四,老四福晉沒了,肯定要續娶。繼福晉沒那麽多講究,身份要比嫡妻低一些,讓老四娶阿依慕或者古讚麗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時候,德妃不說四阿哥是她親兒子,擔心他頭上的帽子顏色了。
可見,同樣是親生,養在身份跟沒養在身邊還是不一樣的。
這邊德妃心思婉轉,那邊十四阿哥明顯有些激動。
少年最喜歡的不是端莊賢淑大家閨秀,而是阿依慕這種能勾魂的妖精。而且十四也清楚,像阿依慕即便是嫁了他也隻能是側福晉,不會是嫡妻。
側室本就不算正妻,如此就更不用在意她是否端莊了。側室隻要懂得哄男人,能抓住男人的心便好。
十四滿意了,準部使臣內心卻不悅起來。
該說不愧是噶爾丹曾經統領過的部落,準部的人個個心高氣傲。他們能看得上太子,是因為太子是儲君,但這不代表是個皇阿哥都能娶他們準部的公主。更何況這位公主還是阿依慕。
使臣看不上十四阿哥,但他不會直說,隻聽他道:“十四阿哥亦是人中之龍,能得十四阿哥看中是阿依慕公主的福氣。”
不待十四阿哥喜上眉梢,他話鋒一轉,“可惜,我們公主她被寵壞了,一心想找個年紀比她大的,最好大個七八歲、十一二歲,這樣也能多寵著她一些。”
他說完還斜眼看太子,那意思不言而喻。
胤礽雖生於康熙十三年,他保養的好,看著頂天也就二十出頭,阿依慕十五,剛好附和使臣說的年齡差。
哪知胤礽微微一笑,“大七八歲啊,這說的不就是老四嗎?我四弟戌午年生人,今年剛好二十有二,正符合你說的大七八歲。”
“十一二歲年齡差就有些過大了,成婚早的說不得孩子都有了,不好,不好。”
“當然,孤以為會疼人也不一定非要大七八歲,三四歲剛好合適。你若看不上十四弟,孤覺得八弟也不錯。我們的八貝勒是出了名的溫潤如玉,會疼人。”
說著他還似笑非笑的看向老八,隻是那笑眯的眼睛深處閃過一道寒光。
聽說老八那個福晉背地裏說過他福晉壞話,這個阿依慕看著就不是善茬,若是能弄到老八府上給老八添堵再好不過。
阿依慕是部落公主,可不是林氏能比的。郭絡羅氏膽子再大也不敢弄死對方。
且,兩人若真到一處,誰贏誰吃虧還是未知數呢。
太子可不是使臣,使臣看不上十四阿哥還不能明說,得找個理由委婉的來。太子可沒那麽多顧忌。
他想什麽就說什麽,完全不怕得罪誰。
八阿哥冷汗當即就流下來。太子什麽意思,莫非他察覺到自己的心思,不然為何把他跟老四相提並論?還是說自己無意中得罪了對方,對方在報複?
胤禩細想,無奈並沒有想到自己什麽時候得罪了太子。
有心詢問,又不敢。
胤禟開口:“太子,八哥沒得罪您吧?八嫂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您這不是害八哥嗎?”
雖然他也覺得一個女人而已無所謂,誰讓郭絡羅氏性子暴呢。
胤礽給了他一個白眼,頗有些恨鐵不成鋼,“老八福晉脾氣如何?要我說這都是老八慣得臭毛病。老八你好歹也是個皇阿哥,被個女人騎在頭上。說出去,你不嫌棄丟人,我們還嫌呢。”
九阿哥不服,“這怎麽就丟人了,太子您不也獨寵太子妃。”
宜妃被老九氣得要死,若說她之前不明白太後為何處罰她,這會兒也想明白了。
太子針對的是老八,又不是你,你說你出的哪門子頭。
此時她對老八也有了怨氣。明明是自己的事兒,自己卻躲在後頭讓老九給他打頭陣,他也不怕老九以為他得罪了人。
不對,都說八阿哥跟三阿哥一樣飽讀詩書,他怎會看不清形勢。或許他就是故意如此,故意讓老九給他出頭。
誰讓老九有她這個宜妃娘呢。
想到這裏,宜妃的麵色變了。
八阿哥,好毒的心思啊。
還有老九,看著精明實際上也是個蠢的。先不提他給老八出頭,就說憑郭絡羅氏也配跟太子妃相提並論。
你好端端提太子妃,這不是上趕著找不痛快。
果真,太子的麵色當即冷了下來。
還不等太子說什麽,十阿哥先開了口:“九哥你這話不對。雖說我們都知道你跟八嫂關係好,可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且不提太子後院還有兩位側福晉,就說太子妃的為人處世,也是八嫂能比的?”
“你拿八嫂跟太子妃比,她配嗎?”
靜,宴會上有一瞬間的安靜。誰都沒想到最先開口懟九阿哥的居然會是十阿哥。
這倆人不是好的穿一條褲子麽?即便太子妃是十阿哥的表姐,也不應該啊。
眾人都是一頭霧水,隻除了康熙。
在場或許隻有他明白,為何老十不給老八、老九麵子。
但,他並未開口指責,他知道老十心裏頭有氣,讓他說幾句出出氣也好。再則,老十說的也沒錯,雖然太子獨寵太子妃,郭絡羅氏跟她確實沒有可比性。
太子妃從未挾持太子,太子寵她完全出自自願。老八呢?老八後院可是被郭絡羅氏牢牢把持的。
一個不想,一個不能,天差地別。
當然,最了解十阿哥的還是十阿哥的生母貴妃娘娘,胤俄一開口她就察覺兒子不對勁兒。
她兒子雖然不學無術,卻從不會無緣無故損誰。若他對誰不客氣,一定是那人先得罪了他。
再聯想到慈寧宮太後的處置,貴妃心中了然。
九阿哥、郭絡羅氏麽?
貴妃嘴角掛著個冷笑,她記下了。
老十當著眾人的麵問九阿哥,郭絡羅氏配不配。原以為很簡單的問題,老九跟老八都不吭聲。
十阿哥也不在意他隻冷笑一聲,給自己灌了一大杯酒。
高麗國的使臣開始打圓場,“哎呀,原來你們都提前準備了節目,如此倒顯得我高麗落後了。”
“皇上,我高麗的淑真公主不如兩位公主舞姿優美,不過我們淑真公主自幼喜愛漢人文化,琴棋書畫都有涉獵。若皇上準許,我們願意為皇上彈奏一曲。”
石姝瑤眉心一挑,她就知道這位高麗公主不簡單,如今看來果真如此。
別看這高麗使臣說的好聽,隻是有所涉獵,你看他眉頭飛揚,顯然這位高麗公主的琴藝並非涉獵那麽簡單。
李淑真的情況她多少也知道些。說是自幼失去生母在後母跟前討生活,整日被當做丫頭使喚,過得很不如意。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過得不如意,哪有時間給她學習,學的還是漢人的東西。
須知道,高麗人向來自傲,即便如今做了大清附屬國,他們也是不服氣的。
既然不服氣大清,又怎麽會去普及學習大清的東西?
唯一的可能,這是李淑真自己要求的。
她,並沒有自己說的那麽可憐。
說不定,那所謂的‘不如意’隻是她讓眾人看到的,是她給自己附加的籌碼。他們跟高麗王後都被她耍了。
石姝瑤緩緩吐出一口氣,她就說嘛,小百花怎麽可能真的受苦。果真是裝的呢。
而且李淑真很聰明,準部跟迴部的公主都獻藝,她若不上台勢必會落入下乘。登台獻藝是必然。獻什麽也是值得考究。
前有珠玉,若她同樣選擇跳舞,即便同樣出色,也不可能讓人驚豔。想要讓人耳目一新,勢必要換一種才藝。
皇上一直致力於‘滿漢一家’,大力推動漢人文化,有什麽比會漢人的琴藝更能讓人驚豔的呢?
想通之後,石姝瑤忽然對李淑真的表演期待起來。
李淑真表演的是漢人樂器,她登台的時候也換下高麗的裝束,換成一襲漢人襦裙。
淺藍色的裙擺配上水汪汪的大眼睛,越發襯托的她柔情似水。乍一看還以為是江南水鄉的漢家姑娘。
乍一亮相,就給人視覺衝擊。還在相互瞪眼睛的古讚麗與阿依慕當即變了臉。
李淑真手拿琵琶,隻一個起手式就能看出是下過功夫的,並不是隨便彈彈。
石姝瑤心說,果真啊,這位才是最深藏不露的主。
琵琶,石姝瑤並不陌生,她自己就會,且有著紅包群姐姐們的幫助,她琵琶造詣十分之高。
李淑真的琵琶自然比不上她,但放在當世亦是不俗,稱唿一句大家不為過。
沒見隨著她的彈奏,整個宴會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下意識的抬頭去看、去聽她彈奏。
萬一,十四娶了這個準部公主,被皇上直接‘剔除’皇位爭奪名單怎麽辦?
德妃謹慎慣了,想到皇位有可能因為這個被弄丟,她火熱的心逐漸冷靜下來。
算了,這阿依慕公主當著這麽多男人的麵就跳豔舞,可見也不是個安分的。十四是她親兒子,萬一被戴了有顏色的帽子可不好。
倒是老四,老四福晉沒了,肯定要續娶。繼福晉沒那麽多講究,身份要比嫡妻低一些,讓老四娶阿依慕或者古讚麗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個時候,德妃不說四阿哥是她親兒子,擔心他頭上的帽子顏色了。
可見,同樣是親生,養在身份跟沒養在身邊還是不一樣的。
這邊德妃心思婉轉,那邊十四阿哥明顯有些激動。
少年最喜歡的不是端莊賢淑大家閨秀,而是阿依慕這種能勾魂的妖精。而且十四也清楚,像阿依慕即便是嫁了他也隻能是側福晉,不會是嫡妻。
側室本就不算正妻,如此就更不用在意她是否端莊了。側室隻要懂得哄男人,能抓住男人的心便好。
十四滿意了,準部使臣內心卻不悅起來。
該說不愧是噶爾丹曾經統領過的部落,準部的人個個心高氣傲。他們能看得上太子,是因為太子是儲君,但這不代表是個皇阿哥都能娶他們準部的公主。更何況這位公主還是阿依慕。
使臣看不上十四阿哥,但他不會直說,隻聽他道:“十四阿哥亦是人中之龍,能得十四阿哥看中是阿依慕公主的福氣。”
不待十四阿哥喜上眉梢,他話鋒一轉,“可惜,我們公主她被寵壞了,一心想找個年紀比她大的,最好大個七八歲、十一二歲,這樣也能多寵著她一些。”
他說完還斜眼看太子,那意思不言而喻。
胤礽雖生於康熙十三年,他保養的好,看著頂天也就二十出頭,阿依慕十五,剛好附和使臣說的年齡差。
哪知胤礽微微一笑,“大七八歲啊,這說的不就是老四嗎?我四弟戌午年生人,今年剛好二十有二,正符合你說的大七八歲。”
“十一二歲年齡差就有些過大了,成婚早的說不得孩子都有了,不好,不好。”
“當然,孤以為會疼人也不一定非要大七八歲,三四歲剛好合適。你若看不上十四弟,孤覺得八弟也不錯。我們的八貝勒是出了名的溫潤如玉,會疼人。”
說著他還似笑非笑的看向老八,隻是那笑眯的眼睛深處閃過一道寒光。
聽說老八那個福晉背地裏說過他福晉壞話,這個阿依慕看著就不是善茬,若是能弄到老八府上給老八添堵再好不過。
阿依慕是部落公主,可不是林氏能比的。郭絡羅氏膽子再大也不敢弄死對方。
且,兩人若真到一處,誰贏誰吃虧還是未知數呢。
太子可不是使臣,使臣看不上十四阿哥還不能明說,得找個理由委婉的來。太子可沒那麽多顧忌。
他想什麽就說什麽,完全不怕得罪誰。
八阿哥冷汗當即就流下來。太子什麽意思,莫非他察覺到自己的心思,不然為何把他跟老四相提並論?還是說自己無意中得罪了對方,對方在報複?
胤禩細想,無奈並沒有想到自己什麽時候得罪了太子。
有心詢問,又不敢。
胤禟開口:“太子,八哥沒得罪您吧?八嫂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您這不是害八哥嗎?”
雖然他也覺得一個女人而已無所謂,誰讓郭絡羅氏性子暴呢。
胤礽給了他一個白眼,頗有些恨鐵不成鋼,“老八福晉脾氣如何?要我說這都是老八慣得臭毛病。老八你好歹也是個皇阿哥,被個女人騎在頭上。說出去,你不嫌棄丟人,我們還嫌呢。”
九阿哥不服,“這怎麽就丟人了,太子您不也獨寵太子妃。”
宜妃被老九氣得要死,若說她之前不明白太後為何處罰她,這會兒也想明白了。
太子針對的是老八,又不是你,你說你出的哪門子頭。
此時她對老八也有了怨氣。明明是自己的事兒,自己卻躲在後頭讓老九給他打頭陣,他也不怕老九以為他得罪了人。
不對,都說八阿哥跟三阿哥一樣飽讀詩書,他怎會看不清形勢。或許他就是故意如此,故意讓老九給他出頭。
誰讓老九有她這個宜妃娘呢。
想到這裏,宜妃的麵色變了。
八阿哥,好毒的心思啊。
還有老九,看著精明實際上也是個蠢的。先不提他給老八出頭,就說憑郭絡羅氏也配跟太子妃相提並論。
你好端端提太子妃,這不是上趕著找不痛快。
果真,太子的麵色當即冷了下來。
還不等太子說什麽,十阿哥先開了口:“九哥你這話不對。雖說我們都知道你跟八嫂關係好,可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且不提太子後院還有兩位側福晉,就說太子妃的為人處世,也是八嫂能比的?”
“你拿八嫂跟太子妃比,她配嗎?”
靜,宴會上有一瞬間的安靜。誰都沒想到最先開口懟九阿哥的居然會是十阿哥。
這倆人不是好的穿一條褲子麽?即便太子妃是十阿哥的表姐,也不應該啊。
眾人都是一頭霧水,隻除了康熙。
在場或許隻有他明白,為何老十不給老八、老九麵子。
但,他並未開口指責,他知道老十心裏頭有氣,讓他說幾句出出氣也好。再則,老十說的也沒錯,雖然太子獨寵太子妃,郭絡羅氏跟她確實沒有可比性。
太子妃從未挾持太子,太子寵她完全出自自願。老八呢?老八後院可是被郭絡羅氏牢牢把持的。
一個不想,一個不能,天差地別。
當然,最了解十阿哥的還是十阿哥的生母貴妃娘娘,胤俄一開口她就察覺兒子不對勁兒。
她兒子雖然不學無術,卻從不會無緣無故損誰。若他對誰不客氣,一定是那人先得罪了他。
再聯想到慈寧宮太後的處置,貴妃心中了然。
九阿哥、郭絡羅氏麽?
貴妃嘴角掛著個冷笑,她記下了。
老十當著眾人的麵問九阿哥,郭絡羅氏配不配。原以為很簡單的問題,老九跟老八都不吭聲。
十阿哥也不在意他隻冷笑一聲,給自己灌了一大杯酒。
高麗國的使臣開始打圓場,“哎呀,原來你們都提前準備了節目,如此倒顯得我高麗落後了。”
“皇上,我高麗的淑真公主不如兩位公主舞姿優美,不過我們淑真公主自幼喜愛漢人文化,琴棋書畫都有涉獵。若皇上準許,我們願意為皇上彈奏一曲。”
石姝瑤眉心一挑,她就知道這位高麗公主不簡單,如今看來果真如此。
別看這高麗使臣說的好聽,隻是有所涉獵,你看他眉頭飛揚,顯然這位高麗公主的琴藝並非涉獵那麽簡單。
李淑真的情況她多少也知道些。說是自幼失去生母在後母跟前討生活,整日被當做丫頭使喚,過得很不如意。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過得不如意,哪有時間給她學習,學的還是漢人的東西。
須知道,高麗人向來自傲,即便如今做了大清附屬國,他們也是不服氣的。
既然不服氣大清,又怎麽會去普及學習大清的東西?
唯一的可能,這是李淑真自己要求的。
她,並沒有自己說的那麽可憐。
說不定,那所謂的‘不如意’隻是她讓眾人看到的,是她給自己附加的籌碼。他們跟高麗王後都被她耍了。
石姝瑤緩緩吐出一口氣,她就說嘛,小百花怎麽可能真的受苦。果真是裝的呢。
而且李淑真很聰明,準部跟迴部的公主都獻藝,她若不上台勢必會落入下乘。登台獻藝是必然。獻什麽也是值得考究。
前有珠玉,若她同樣選擇跳舞,即便同樣出色,也不可能讓人驚豔。想要讓人耳目一新,勢必要換一種才藝。
皇上一直致力於‘滿漢一家’,大力推動漢人文化,有什麽比會漢人的琴藝更能讓人驚豔的呢?
想通之後,石姝瑤忽然對李淑真的表演期待起來。
李淑真表演的是漢人樂器,她登台的時候也換下高麗的裝束,換成一襲漢人襦裙。
淺藍色的裙擺配上水汪汪的大眼睛,越發襯托的她柔情似水。乍一看還以為是江南水鄉的漢家姑娘。
乍一亮相,就給人視覺衝擊。還在相互瞪眼睛的古讚麗與阿依慕當即變了臉。
李淑真手拿琵琶,隻一個起手式就能看出是下過功夫的,並不是隨便彈彈。
石姝瑤心說,果真啊,這位才是最深藏不露的主。
琵琶,石姝瑤並不陌生,她自己就會,且有著紅包群姐姐們的幫助,她琵琶造詣十分之高。
李淑真的琵琶自然比不上她,但放在當世亦是不俗,稱唿一句大家不為過。
沒見隨著她的彈奏,整個宴會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下意識的抬頭去看、去聽她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