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撂牌子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空氣有一瞬間的凝固,康熙沉著臉,“竟有此事?”
秀女入宮已有些時日,康熙自然是有關注的。
可以說,秀女們所作所為全都在他的監視、掌控之下。
八旗貴女自幼嬌生慣養,給宮女、嬤嬤塞銀子希望自己能舒坦些,他是知道的,也算是默認。
但他萬萬沒想到有人為了女兒的前程都舞到太子妃跟前去了。
一萬兩銀子。嗬,若他記憶沒出錯的話,年初林家入京述職穿的還是舊官服,言語間都是自己如何清正廉明。
夫人、女兒像個散財童子,這就是他的清正廉明。
胤礽慎重點頭,“皇阿瑪若不相信可以召太子妃跟前伺候的宮女、嬤嬤前來詢問。她在慈寧宮攔太子妃的事兒,慈寧宮的奴才肯定也有見過。”
按照太子妃的說法,那位高調不可一世的很,她怕是也不擔心會被奴才看見。
他又道:“其實兒臣對毓慶宮進不進人並不是很在意,左不過多一張嘴吃飯,兒臣身為太子還是養得起的。”
“隻是像林氏這種,”他滿臉嫌棄的搖頭,“仗著自家有倆臭錢就張狂的還是算了。兒臣是太子又不是收破爛的。”
“另外,兒臣覺得各省的鹽運使很有必要查一查。畢竟是獨家生意,想要中飽私囊還是很容易的。”
“皇阿瑪,這事兒可不能放縱,不然鼓了腰包的是他們,壞了名聲的可是皇家。”
胤礽站起來,拱手道:“兒臣不才,願意前往調查此事。”
原本胤礽是沒想著要出京的,畢竟太子妃有了,他想陪在太子妃身邊。林家的事兒給他提了個醒,他是太子,女人不是他不想要就能不要的。隻要他一天還是太子,就多的是人投懷送抱。
既如此,還不如出去躲個清靜。
他人都不在京城了,就不信那些人還送女人給他。
如果那些人仍舊執迷不悟,那就不要怪他了。
就像他剛才說的,毓慶宮養個把女人還是能養得起,隻要她們願意守活寡,盡管來。
這般倒不是說胤礽多癡情,為了石姝瑤守身如玉。畢竟是從小被康熙教導的指望他從一而終不顯失。
隻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石姝瑤),其他人他看不上罷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這事兒朕知道了,朕會讓人調查清楚的。另外,”他低頭看了眼桌上的銀票,“既然是她給太子妃的,讓太子妃盡管收起來吧。”
“她又給皇家懷了雙胎,功勞甚大,拿去給她補補身體。”
胤礽把銀票揣迴去,“兒臣代替太子妃多謝皇阿瑪。對了皇阿瑪,這兩日沒見著四弟,可是還在為孩子的事兒傷神?”
“唉,四弟妹也是,消息還沒準確呢就嚷嚷出來,害的四弟白高興一場。兒臣看若不然這樣,這次大選再給四弟挑一個顏色好的。”
“有美人相伴,也省的四弟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又一月過去,關於四福晉到底是真有孕還是假的終於有了定論。這迴可不是一個人如此說,康熙派了四五個太醫過去,其中有兩人還是石婉淑與四阿哥指明的,他們的心腹。
所有人言詞一致,他們很確定四福晉根本沒懷上。
不僅如此,四福晉幾月沒來的小日子也來了,沒了日日補品堆積,小腹也比上個月平坦一些。
在那麽多證據下,即便她不想承認,也得承認————她根本沒懷上。
畢竟是嫡子,哪怕四阿哥已經有了倆阿哥,對石婉淑肚子裏這個還是期待的。當初期待有多大,此時失望就有多大。
胤礽當時沒落井下石,反而當著大家夥的麵很是安慰了四阿哥一番。此時隻有他跟康熙兩個人,他開始給老四添堵。
“要我說其實沒懷上也好,四弟妹那性子您也知道。歹竹能出好筍?嫡親的堂妹都能往水裏推,如果她生了兒子,老四前頭那倆能活得下來?”
這話就有些過了,康熙橫了他一眼,喊了句:“胤礽。”
太子聳聳肩,不再多說。
倆人一起用過膳,他又開始舊事重提,“皇阿瑪,您覺得兒臣的提議怎麽樣?”
康熙滿頭霧水,“什麽提議?”
“就是在給四弟尋個側福晉的事兒。四弟那個嫡福晉明眼人都知道是不著調的,倆側福晉一個出身佟家,一個是漢人。不是兒臣挑剔,四弟府上若真有什麽事兒,這倆能頂什麽用。”
“兒臣尋思,不如再給四弟尋個出身不錯,長得也好的。萬一四弟妹在弄出什麽笑話,也有人能管住雍郡王府。”
胤礽這話若不知內情的人聽見,還真以為他是好哥哥,真心實意為四阿哥著想。但就他倆現在的複雜關係,明眼人稍微一琢磨就覺得不可能。
康熙也有些懷疑,他道:“那你說說給老四選誰?”
他以為胤礽是想把林氏扔給老四的,那林氏一看就是不省心的,正好老四對太子之位有想法。把林氏扔到老四府上,消耗老四的精力,讓他沒法辦差。
這是康熙此時的想法。
哪知胤礽卻道:“這兒臣哪知道啊,兒臣後院又不進人,兒臣整日忙著替您批改奏折,哪裏有時間關心這個。”
康熙笑罵:“給朕批改奏折,這話虧你說得出口。”
太子振振有詞,“兒臣怎麽就不能說了?您才是大清的皇帝,這本來就是您的活。相反,弘曦是兒臣的兒子,教導他才是兒臣的責任。”
弘曦自幼聰慧好學,很得康熙喜歡。
自石姝瑤診斷出有孕,康熙就以她忙不過來為由把人接到乾清宮親自教導。
剛開始隻是愛屋及烏,後來發現弘曦記性特別好,康熙來了興趣。他奏折也不批了,整日裏不是在教導弘曦讀書認字就是陪著他玩耍。
他往前湊了湊,眼睛亮晶晶,“要不,您辛苦辛苦把折子拿迴去自己批,兒臣迴毓慶宮教導弘曦?”
畢竟是他第一個兒子,胤礽還是很在乎的。若非對麵是他阿瑪,又是天下之主,敢跟他搶兒子,胤礽早就拳腳相向了。
想到弘曦,他一臉與有榮焉,“弘曦這孩子隨了兒臣,聰明。”
康熙伸手對著他指指點點,“你這話說的,也不害臊。你跟他那麽大的時候,還在玩泥巴呢。”
這話就是開玩笑,堂堂皇太子不可能真的玩泥巴,但胤礽學習不如弘曦也是真的。
康熙自有一套教導皇阿哥的方法,那就是一百二十遍。
不管學什麽,先讀一百二十遍,抄寫一百二十遍,然後是背誦。
他講究的是‘讀書百遍、題意自現’。
弘曦不過三歲(虛歲),也是按照這個法子來的。《三字經》背一百二十遍,大字寫一百二十個,寫不完就趴在小桌子一直寫,從不喊苦喊累。
胤礽呢?他小時候嬌氣的很,同樣三歲啟蒙,他一天寫十幾個大字就喊苦喊累。
不想太子跟他搶弘曦,康熙幹脆道:“你剛才不是說要查鹽運使,朕準了。你迴頭收拾收拾,過幾天就帶人去吧。”
“就先從林家開始。”
蘇州同樣隸屬江南省,江南富庶也是最容易滋長貪官汙吏的地方。林家又恰好撞上來,康熙當然要先拿他開刀。
胤礽站起來,正色道:“兒臣領旨。”
胤礽走後,康熙收斂笑容。
沒人知道,早在大選名冊送入宮的時候,康熙確實屬意了林氏,想把她送入毓慶宮給太子做個庶福晉。
後來胤礽說不想要人,他表麵答應了,內心還是想把林氏送過去的。
鹽運使,掌管天下鹽運之事,是多少人爭相拉攏的對象。把他的女兒送入毓慶宮,鹽運一道便是太子的。
這是他給胤礽的人脈。
但,現在……
林家主動往太子身上貼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在康熙看來,這種情況無異於對他的背叛。
沒人會縱容叛徒,既然林家不想忠君,那也沒有留著的必要了。
兩日後的大選,林氏不可避免被撂了牌子。
消息傳到林家,林蘇氏整個人都懵了。怎麽可能呢?太子妃明明都接受了她的銀子,她女兒為什麽被撂牌子?不應該啊。
太子妃住在宮裏,她不好去質問,猶豫再三終究心有不甘,讓人給誠安格格府遞了帖子。
誠安格格看到是她的帖子直接讓人扔在石文焯夫人鈕祜祿氏麵前,她冷笑道:“不知所謂。”
鈕祜祿氏低頭看了一眼,露出同樣的表情。
有些事,石姝瑤或許會瞞著別人,卻不會瞞著她親娘親奶。即便她會,還有白桃呢,在不影響石姝瑤利益的前提下,白桃也會給石家透露些無傷大雅的消息。
林蘇氏近乎要挾的賄賂太子妃,石家人早就知道了。為此鈕祜祿氏甚至還入宮求見了貴妃,問問她能不能把林氏給撂了牌子。
而今林氏當真被撂了牌子,他娘就巴巴地找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想做什麽。
誠安格格雖不懼,卻也不想跟這種人見麵。她直接讓奴才把送帖子的人打發走了。
白搭一萬兩銀子,又被撂了牌子,林夫人心裏別提多難受了。
林家雖然不缺錢,一萬兩打了水漂,她也心疼。
秀女入宮已有些時日,康熙自然是有關注的。
可以說,秀女們所作所為全都在他的監視、掌控之下。
八旗貴女自幼嬌生慣養,給宮女、嬤嬤塞銀子希望自己能舒坦些,他是知道的,也算是默認。
但他萬萬沒想到有人為了女兒的前程都舞到太子妃跟前去了。
一萬兩銀子。嗬,若他記憶沒出錯的話,年初林家入京述職穿的還是舊官服,言語間都是自己如何清正廉明。
夫人、女兒像個散財童子,這就是他的清正廉明。
胤礽慎重點頭,“皇阿瑪若不相信可以召太子妃跟前伺候的宮女、嬤嬤前來詢問。她在慈寧宮攔太子妃的事兒,慈寧宮的奴才肯定也有見過。”
按照太子妃的說法,那位高調不可一世的很,她怕是也不擔心會被奴才看見。
他又道:“其實兒臣對毓慶宮進不進人並不是很在意,左不過多一張嘴吃飯,兒臣身為太子還是養得起的。”
“隻是像林氏這種,”他滿臉嫌棄的搖頭,“仗著自家有倆臭錢就張狂的還是算了。兒臣是太子又不是收破爛的。”
“另外,兒臣覺得各省的鹽運使很有必要查一查。畢竟是獨家生意,想要中飽私囊還是很容易的。”
“皇阿瑪,這事兒可不能放縱,不然鼓了腰包的是他們,壞了名聲的可是皇家。”
胤礽站起來,拱手道:“兒臣不才,願意前往調查此事。”
原本胤礽是沒想著要出京的,畢竟太子妃有了,他想陪在太子妃身邊。林家的事兒給他提了個醒,他是太子,女人不是他不想要就能不要的。隻要他一天還是太子,就多的是人投懷送抱。
既如此,還不如出去躲個清靜。
他人都不在京城了,就不信那些人還送女人給他。
如果那些人仍舊執迷不悟,那就不要怪他了。
就像他剛才說的,毓慶宮養個把女人還是能養得起,隻要她們願意守活寡,盡管來。
這般倒不是說胤礽多癡情,為了石姝瑤守身如玉。畢竟是從小被康熙教導的指望他從一而終不顯失。
隻是吃慣了山珍海味(石姝瑤),其他人他看不上罷了。
康熙沉吟片刻,道:“這事兒朕知道了,朕會讓人調查清楚的。另外,”他低頭看了眼桌上的銀票,“既然是她給太子妃的,讓太子妃盡管收起來吧。”
“她又給皇家懷了雙胎,功勞甚大,拿去給她補補身體。”
胤礽把銀票揣迴去,“兒臣代替太子妃多謝皇阿瑪。對了皇阿瑪,這兩日沒見著四弟,可是還在為孩子的事兒傷神?”
“唉,四弟妹也是,消息還沒準確呢就嚷嚷出來,害的四弟白高興一場。兒臣看若不然這樣,這次大選再給四弟挑一個顏色好的。”
“有美人相伴,也省的四弟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又一月過去,關於四福晉到底是真有孕還是假的終於有了定論。這迴可不是一個人如此說,康熙派了四五個太醫過去,其中有兩人還是石婉淑與四阿哥指明的,他們的心腹。
所有人言詞一致,他們很確定四福晉根本沒懷上。
不僅如此,四福晉幾月沒來的小日子也來了,沒了日日補品堆積,小腹也比上個月平坦一些。
在那麽多證據下,即便她不想承認,也得承認————她根本沒懷上。
畢竟是嫡子,哪怕四阿哥已經有了倆阿哥,對石婉淑肚子裏這個還是期待的。當初期待有多大,此時失望就有多大。
胤礽當時沒落井下石,反而當著大家夥的麵很是安慰了四阿哥一番。此時隻有他跟康熙兩個人,他開始給老四添堵。
“要我說其實沒懷上也好,四弟妹那性子您也知道。歹竹能出好筍?嫡親的堂妹都能往水裏推,如果她生了兒子,老四前頭那倆能活得下來?”
這話就有些過了,康熙橫了他一眼,喊了句:“胤礽。”
太子聳聳肩,不再多說。
倆人一起用過膳,他又開始舊事重提,“皇阿瑪,您覺得兒臣的提議怎麽樣?”
康熙滿頭霧水,“什麽提議?”
“就是在給四弟尋個側福晉的事兒。四弟那個嫡福晉明眼人都知道是不著調的,倆側福晉一個出身佟家,一個是漢人。不是兒臣挑剔,四弟府上若真有什麽事兒,這倆能頂什麽用。”
“兒臣尋思,不如再給四弟尋個出身不錯,長得也好的。萬一四弟妹在弄出什麽笑話,也有人能管住雍郡王府。”
胤礽這話若不知內情的人聽見,還真以為他是好哥哥,真心實意為四阿哥著想。但就他倆現在的複雜關係,明眼人稍微一琢磨就覺得不可能。
康熙也有些懷疑,他道:“那你說說給老四選誰?”
他以為胤礽是想把林氏扔給老四的,那林氏一看就是不省心的,正好老四對太子之位有想法。把林氏扔到老四府上,消耗老四的精力,讓他沒法辦差。
這是康熙此時的想法。
哪知胤礽卻道:“這兒臣哪知道啊,兒臣後院又不進人,兒臣整日忙著替您批改奏折,哪裏有時間關心這個。”
康熙笑罵:“給朕批改奏折,這話虧你說得出口。”
太子振振有詞,“兒臣怎麽就不能說了?您才是大清的皇帝,這本來就是您的活。相反,弘曦是兒臣的兒子,教導他才是兒臣的責任。”
弘曦自幼聰慧好學,很得康熙喜歡。
自石姝瑤診斷出有孕,康熙就以她忙不過來為由把人接到乾清宮親自教導。
剛開始隻是愛屋及烏,後來發現弘曦記性特別好,康熙來了興趣。他奏折也不批了,整日裏不是在教導弘曦讀書認字就是陪著他玩耍。
他往前湊了湊,眼睛亮晶晶,“要不,您辛苦辛苦把折子拿迴去自己批,兒臣迴毓慶宮教導弘曦?”
畢竟是他第一個兒子,胤礽還是很在乎的。若非對麵是他阿瑪,又是天下之主,敢跟他搶兒子,胤礽早就拳腳相向了。
想到弘曦,他一臉與有榮焉,“弘曦這孩子隨了兒臣,聰明。”
康熙伸手對著他指指點點,“你這話說的,也不害臊。你跟他那麽大的時候,還在玩泥巴呢。”
這話就是開玩笑,堂堂皇太子不可能真的玩泥巴,但胤礽學習不如弘曦也是真的。
康熙自有一套教導皇阿哥的方法,那就是一百二十遍。
不管學什麽,先讀一百二十遍,抄寫一百二十遍,然後是背誦。
他講究的是‘讀書百遍、題意自現’。
弘曦不過三歲(虛歲),也是按照這個法子來的。《三字經》背一百二十遍,大字寫一百二十個,寫不完就趴在小桌子一直寫,從不喊苦喊累。
胤礽呢?他小時候嬌氣的很,同樣三歲啟蒙,他一天寫十幾個大字就喊苦喊累。
不想太子跟他搶弘曦,康熙幹脆道:“你剛才不是說要查鹽運使,朕準了。你迴頭收拾收拾,過幾天就帶人去吧。”
“就先從林家開始。”
蘇州同樣隸屬江南省,江南富庶也是最容易滋長貪官汙吏的地方。林家又恰好撞上來,康熙當然要先拿他開刀。
胤礽站起來,正色道:“兒臣領旨。”
胤礽走後,康熙收斂笑容。
沒人知道,早在大選名冊送入宮的時候,康熙確實屬意了林氏,想把她送入毓慶宮給太子做個庶福晉。
後來胤礽說不想要人,他表麵答應了,內心還是想把林氏送過去的。
鹽運使,掌管天下鹽運之事,是多少人爭相拉攏的對象。把他的女兒送入毓慶宮,鹽運一道便是太子的。
這是他給胤礽的人脈。
但,現在……
林家主動往太子身上貼又是另外一迴事了。
在康熙看來,這種情況無異於對他的背叛。
沒人會縱容叛徒,既然林家不想忠君,那也沒有留著的必要了。
兩日後的大選,林氏不可避免被撂了牌子。
消息傳到林家,林蘇氏整個人都懵了。怎麽可能呢?太子妃明明都接受了她的銀子,她女兒為什麽被撂牌子?不應該啊。
太子妃住在宮裏,她不好去質問,猶豫再三終究心有不甘,讓人給誠安格格府遞了帖子。
誠安格格看到是她的帖子直接讓人扔在石文焯夫人鈕祜祿氏麵前,她冷笑道:“不知所謂。”
鈕祜祿氏低頭看了一眼,露出同樣的表情。
有些事,石姝瑤或許會瞞著別人,卻不會瞞著她親娘親奶。即便她會,還有白桃呢,在不影響石姝瑤利益的前提下,白桃也會給石家透露些無傷大雅的消息。
林蘇氏近乎要挾的賄賂太子妃,石家人早就知道了。為此鈕祜祿氏甚至還入宮求見了貴妃,問問她能不能把林氏給撂了牌子。
而今林氏當真被撂了牌子,他娘就巴巴地找來,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想做什麽。
誠安格格雖不懼,卻也不想跟這種人見麵。她直接讓奴才把送帖子的人打發走了。
白搭一萬兩銀子,又被撂了牌子,林夫人心裏別提多難受了。
林家雖然不缺錢,一萬兩打了水漂,她也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