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為了太子妃孤也算絞盡腦汁了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 作者:雪球S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一月,錢太醫終於確定石姝瑤有孕的事情,與頭一胎一樣,這迴石姝瑤懷的仍舊是雙胎。
消息傳入乾清宮,康熙高興的跟什麽似的。
他與梁九功道:“你瞧瞧,同樣是石家的女兒,老四家的跟太子妃相比差遠了。”
老四家的那個太醫還不確定呢,就宣揚的人盡皆知。太子妃呢?人家不但等太醫確定懷上,且確定肚子裏的孩子很健康,這才往外說。
且,並不是宣揚的到處都是,隻給乾清宮、慈寧宮以及貴妃、石家打了聲招唿。其他,從未多嘴說一句,低調得很。
梁九功諂媚道:“要不說還是皇上您眼光好呢。”
康熙眉眼帶笑,隨即想到石婉淑是他自幼給太子培養的,笑意又淡了下來。
“既然太子跟太子妃不預讓更多的人知曉,咱們就成全她,先不往外說。另外,你從朕的私庫尋些好物件來送去毓慶宮。嗯,老四福晉那邊也讓人送點。”
畢竟都是有孕,他也不好厚此薄彼。
翌日,胤礽來乾清宮請安,等到所有兄弟離開,他湊到康熙身邊笑嘻嘻道:“兒臣還未給皇阿瑪道喜,明年您又要做瑪法了。”
康熙笑他,“說吧,你這是又看上朕什麽了?”好端端來給他道喜,保成這是有所圖啊。
胤礽並不在意康熙的話,他眉飛色舞,“皇阿瑪,昨兒個奴才都跟您說了吧,錢太醫說太子妃肚子裏又是雙胎。您說這迴會不會是倆阿哥。”
他也不等康熙迴答,自顧道:“兒臣覺得肯定是。”
康熙笑罵:“你倒是自信,萬一到時候不是呢?”
胤礽擺擺手,“不是也無妨啊,再來個龍鳳雙胎亦是好的。”
康熙失笑搖頭,他大抵是懂了,胤礽就是過來炫耀的。
想想也是,愛新覺羅家自來還沒有懷雙胎的,到太子這兒一茬接一茬,也難怪他高興的合不攏嘴。
別說太子,即便是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也很興奮。
就像梁九功昨日說的,太子這緣分那就是天注定。
說到太子妃一胎倆一胎倆,康熙不免想起胤礽後院其他幾個女人。
他問道:“保成啊,你後院那倆個側福晉是不是不討你喜歡,正好今年亦是大選之年,朕再給你選兩個好的。”
本來這事兒他是打算交給太子妃的,現在太子妃有孕,少不得他要幫著太子操勞。
胤礽愣神,“誰?您說李佳氏跟他塔拉氏啊,她倆還好吧,就是肚子不太爭氣。兒臣也沒少去她們屋裏,這都幾年了也沒個動靜。”
他是沒少去這倆人屋裏頭,他每次去都不跟人同房,李佳氏跟他塔拉氏能懷上就怪了。
奈何這是太子的房事,除了毓慶宮的人,外人並不知曉。他本人自認給倆人的也足夠好,說起謊來臉不紅心不跳。
“不過,進人的事兒還是緩一緩吧。太子妃又有了,兒臣也不缺人伺候,犯不著這時候給她添堵。”
康熙蹙眉,“怎麽,太子妃她不高興了?”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太子妃仗著有孕恃寵而驕。
太子搖頭,“那倒沒有,前段時間她還問兒臣的喜好呢。她最近都在研究秀女花名冊,說是要給兒臣選幾個可心的。”
“就是吧,”胤礽欲言又止,最後像是下了很多決心才道。
“兒臣看了那些花名冊,總覺得她們還差了點意思,長得不夠漂亮。您說她們長相不如太子妃,肚子也不如太子妃爭氣,兒臣要她們做什麽。”
“每天對著個醜八怪,兒臣又不是四弟那個饑不擇食的,哪有胃口。”
胤礽話並不好聽,康熙竟無言以對。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生了孩子,太子妃早就不是剛嫁進來稚嫩模樣。
康熙後宮美人無數,一身貴氣的貴妃鈕祜祿氏、豔麗颯爽的宜妃、溫婉的德妃以及有第一美人之稱的衛嬪(八阿哥生母),還有近些年一直得寵的王氏庶妃。
她們各有特色,都是美人。
石姝瑤的長相、氣質即便是放在美人如雲的後宮亦是上上等。
太子說別人醜八怪,肯定誇張,但跟太子妃相比,確實黯然失色。
平心而論,別說胤礽,換做是他吃慣了山珍海味,也看不上那些清粥小菜。
更何況太子還提到一樣,肚子。
他後宮也有幾個能生的,但都不如太子妃。假如太子妃亦懷上五六次,僅憑她一人,太子的兒子都能趕上他。
不過,
“保成啊,後妃不是你喜不喜歡的問題,她關係到前朝。你不喜歡大不了冷著便是。”
太子妃好是好,康熙覺得人還是要進的。
胤礽不以為意,“那不是禍害人家姑娘麽?再說了,兒臣有嫡子,弘曦這小子您也瞧見了,聰明著呢,有他接兒臣的班,兒臣放心。”
“還有那些朝臣,他們想什麽,兒臣能不知道。但是您覺得可能嗎?”
把女兒送入宮無非是想光耀門楣亦或者爭一爭這天子外家的稱唿,有弘曦在,胤礽能看上別人?
想到這,他語氣悵然,“兒臣記得小時候,兒臣跟大哥、四弟的關係也是很好的,您看現在。”
“兒臣不想自己的兒子也經曆這些。”
康熙沉默了,盡管他嘴上不說,心裏也不得不承認太子說得對。
弘曦那孩子確實很聰明,比太子小時候還聰明。三歲(虛歲)的孩子,已經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候他閑來無事,教導他認字,小家夥一次能記住十多個。
別說太子,他都相當重視。
想到這裏,他擺擺手,“既如此,今年就算了。”
弘曦終究還是有些小,等過幾年弘曦年長些,再說這些不遲。
人心都是偏的,當皇帝的也是如此。就如同他小時候對太子。
你瞧他的那些兒子,真正大家族出身的有幾個,說白了,還不是怕他們出身太好與太子爭搶。
就這,防來防去還是沒能防得住。
三年之後,弘曦六歲,太子妃肚子裏這兩個也三歲,即便後院進了別人,有了身孕,也妨礙不了什麽。
胤礽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盡量讓自己顯得平靜。“兒臣替弘曦、替太子妃謝皇阿瑪體恤。”
康熙又道:“對了,錢太醫有沒有說太子妃肚子裏這倆是男是女啊?”
胤礽搖頭,“太子妃月份還小暫時不好判定男女,不過錢太醫說太子妃脈象堅韌有力是男孩的可能性比較大。”
康熙點頭,他又道:“對了,朕準備給諸阿哥進行冊封,這是朕擬的單子,你過來瞧瞧。”
胤礽依約上前仔細觀看。
康熙對兒子們還算公平,老大和老三年紀最長立的功勞最大,都給了郡王爵位;這個胤礽覺得沒問題。
後麵老四到老八都是貝勒
胤礽有些遲疑,“皇阿瑪,這迴江南的事兒,四弟出力不小,才給個貝勒是不是太低了。還有老九,他跟老八一起去的江南,給了老八爵位沒他的是不是也不太好?”
康熙這迴是真的不解了,老四的作為他都看在眼裏,他不信太子看不出來。他給老四貝勒也有壓一壓老四的意思,免得他真以為自己被看重,資助他的野心。
原以為太子應該跟他一樣才是,他怎麽會想著要提高老四的份位呢。
隻聽胤礽傲然道;“兒臣明白皇阿瑪的意思,四弟若真有本事,盡管去爭,兒臣並不懼怕。兒臣相信,兒臣是您一手培養出來的,定然能守護住屬於自己的東西。”
“況且,四弟確實立了大功,若一味打壓他,朝臣怎麽看?”
“他們豈不會覺得兒臣氣量狹小,容不得人?”
太子妃說得對,皇阿哥們都長大了,不可能隻有老四一個有野心的。與其打壓他們,讓他們蟄伏在暗處伺機而動,不如趁此機會把水攪渾了。
也正好讓他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惦記他屁股底下的位置。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道:“既如此,那就也封他為郡王。至於老九……老九年歲小了些,給個貝子吧。”
老九這個兒子康熙還是喜歡的,他也是康熙為數不多能看清絕對不會跟太子爭搶的人,宜妃也是他的寵妃,給老九個貝子,想必宜妃也會很高興。
原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哪知胤礽又道:“皇阿瑪,十弟跟九弟同年出生,他倆從小好的能穿同一條褲子,您既然給了老九貝子,不如也給十弟個爵位。”
“您忘了,這次秋闈,十弟也有幫忙的。再說了,貴妃娘娘畢竟出身鈕祜祿氏大族。宮中無皇後,按照規定,您早就應該冊封她為皇貴妃了不是?”
“您遲遲沒有冊封,兒臣知道您是為了兒臣著想。但,咱們總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這樣豈不讓鈕祜祿氏寒心?”
“貴妃不可封,但十弟可以啊。”
他這些兄弟,老三從小跟著他,與他關係最好。十弟可是跟太子妃的表弟,跟太子妃親近,這幾年跟他關係也很不錯。
既然要提拔,為什麽不提拔作為半個自己人的十弟?
消息傳入乾清宮,康熙高興的跟什麽似的。
他與梁九功道:“你瞧瞧,同樣是石家的女兒,老四家的跟太子妃相比差遠了。”
老四家的那個太醫還不確定呢,就宣揚的人盡皆知。太子妃呢?人家不但等太醫確定懷上,且確定肚子裏的孩子很健康,這才往外說。
且,並不是宣揚的到處都是,隻給乾清宮、慈寧宮以及貴妃、石家打了聲招唿。其他,從未多嘴說一句,低調得很。
梁九功諂媚道:“要不說還是皇上您眼光好呢。”
康熙眉眼帶笑,隨即想到石婉淑是他自幼給太子培養的,笑意又淡了下來。
“既然太子跟太子妃不預讓更多的人知曉,咱們就成全她,先不往外說。另外,你從朕的私庫尋些好物件來送去毓慶宮。嗯,老四福晉那邊也讓人送點。”
畢竟都是有孕,他也不好厚此薄彼。
翌日,胤礽來乾清宮請安,等到所有兄弟離開,他湊到康熙身邊笑嘻嘻道:“兒臣還未給皇阿瑪道喜,明年您又要做瑪法了。”
康熙笑他,“說吧,你這是又看上朕什麽了?”好端端來給他道喜,保成這是有所圖啊。
胤礽並不在意康熙的話,他眉飛色舞,“皇阿瑪,昨兒個奴才都跟您說了吧,錢太醫說太子妃肚子裏又是雙胎。您說這迴會不會是倆阿哥。”
他也不等康熙迴答,自顧道:“兒臣覺得肯定是。”
康熙笑罵:“你倒是自信,萬一到時候不是呢?”
胤礽擺擺手,“不是也無妨啊,再來個龍鳳雙胎亦是好的。”
康熙失笑搖頭,他大抵是懂了,胤礽就是過來炫耀的。
想想也是,愛新覺羅家自來還沒有懷雙胎的,到太子這兒一茬接一茬,也難怪他高興的合不攏嘴。
別說太子,即便是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也很興奮。
就像梁九功昨日說的,太子這緣分那就是天注定。
說到太子妃一胎倆一胎倆,康熙不免想起胤礽後院其他幾個女人。
他問道:“保成啊,你後院那倆個側福晉是不是不討你喜歡,正好今年亦是大選之年,朕再給你選兩個好的。”
本來這事兒他是打算交給太子妃的,現在太子妃有孕,少不得他要幫著太子操勞。
胤礽愣神,“誰?您說李佳氏跟他塔拉氏啊,她倆還好吧,就是肚子不太爭氣。兒臣也沒少去她們屋裏,這都幾年了也沒個動靜。”
他是沒少去這倆人屋裏頭,他每次去都不跟人同房,李佳氏跟他塔拉氏能懷上就怪了。
奈何這是太子的房事,除了毓慶宮的人,外人並不知曉。他本人自認給倆人的也足夠好,說起謊來臉不紅心不跳。
“不過,進人的事兒還是緩一緩吧。太子妃又有了,兒臣也不缺人伺候,犯不著這時候給她添堵。”
康熙蹙眉,“怎麽,太子妃她不高興了?”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太子妃仗著有孕恃寵而驕。
太子搖頭,“那倒沒有,前段時間她還問兒臣的喜好呢。她最近都在研究秀女花名冊,說是要給兒臣選幾個可心的。”
“就是吧,”胤礽欲言又止,最後像是下了很多決心才道。
“兒臣看了那些花名冊,總覺得她們還差了點意思,長得不夠漂亮。您說她們長相不如太子妃,肚子也不如太子妃爭氣,兒臣要她們做什麽。”
“每天對著個醜八怪,兒臣又不是四弟那個饑不擇食的,哪有胃口。”
胤礽話並不好聽,康熙竟無言以對。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生了孩子,太子妃早就不是剛嫁進來稚嫩模樣。
康熙後宮美人無數,一身貴氣的貴妃鈕祜祿氏、豔麗颯爽的宜妃、溫婉的德妃以及有第一美人之稱的衛嬪(八阿哥生母),還有近些年一直得寵的王氏庶妃。
她們各有特色,都是美人。
石姝瑤的長相、氣質即便是放在美人如雲的後宮亦是上上等。
太子說別人醜八怪,肯定誇張,但跟太子妃相比,確實黯然失色。
平心而論,別說胤礽,換做是他吃慣了山珍海味,也看不上那些清粥小菜。
更何況太子還提到一樣,肚子。
他後宮也有幾個能生的,但都不如太子妃。假如太子妃亦懷上五六次,僅憑她一人,太子的兒子都能趕上他。
不過,
“保成啊,後妃不是你喜不喜歡的問題,她關係到前朝。你不喜歡大不了冷著便是。”
太子妃好是好,康熙覺得人還是要進的。
胤礽不以為意,“那不是禍害人家姑娘麽?再說了,兒臣有嫡子,弘曦這小子您也瞧見了,聰明著呢,有他接兒臣的班,兒臣放心。”
“還有那些朝臣,他們想什麽,兒臣能不知道。但是您覺得可能嗎?”
把女兒送入宮無非是想光耀門楣亦或者爭一爭這天子外家的稱唿,有弘曦在,胤礽能看上別人?
想到這,他語氣悵然,“兒臣記得小時候,兒臣跟大哥、四弟的關係也是很好的,您看現在。”
“兒臣不想自己的兒子也經曆這些。”
康熙沉默了,盡管他嘴上不說,心裏也不得不承認太子說得對。
弘曦那孩子確實很聰明,比太子小時候還聰明。三歲(虛歲)的孩子,已經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候他閑來無事,教導他認字,小家夥一次能記住十多個。
別說太子,他都相當重視。
想到這裏,他擺擺手,“既如此,今年就算了。”
弘曦終究還是有些小,等過幾年弘曦年長些,再說這些不遲。
人心都是偏的,當皇帝的也是如此。就如同他小時候對太子。
你瞧他的那些兒子,真正大家族出身的有幾個,說白了,還不是怕他們出身太好與太子爭搶。
就這,防來防去還是沒能防得住。
三年之後,弘曦六歲,太子妃肚子裏這兩個也三歲,即便後院進了別人,有了身孕,也妨礙不了什麽。
胤礽努力壓下上翹的嘴角,盡量讓自己顯得平靜。“兒臣替弘曦、替太子妃謝皇阿瑪體恤。”
康熙又道:“對了,錢太醫有沒有說太子妃肚子裏這倆是男是女啊?”
胤礽搖頭,“太子妃月份還小暫時不好判定男女,不過錢太醫說太子妃脈象堅韌有力是男孩的可能性比較大。”
康熙點頭,他又道:“對了,朕準備給諸阿哥進行冊封,這是朕擬的單子,你過來瞧瞧。”
胤礽依約上前仔細觀看。
康熙對兒子們還算公平,老大和老三年紀最長立的功勞最大,都給了郡王爵位;這個胤礽覺得沒問題。
後麵老四到老八都是貝勒
胤礽有些遲疑,“皇阿瑪,這迴江南的事兒,四弟出力不小,才給個貝勒是不是太低了。還有老九,他跟老八一起去的江南,給了老八爵位沒他的是不是也不太好?”
康熙這迴是真的不解了,老四的作為他都看在眼裏,他不信太子看不出來。他給老四貝勒也有壓一壓老四的意思,免得他真以為自己被看重,資助他的野心。
原以為太子應該跟他一樣才是,他怎麽會想著要提高老四的份位呢。
隻聽胤礽傲然道;“兒臣明白皇阿瑪的意思,四弟若真有本事,盡管去爭,兒臣並不懼怕。兒臣相信,兒臣是您一手培養出來的,定然能守護住屬於自己的東西。”
“況且,四弟確實立了大功,若一味打壓他,朝臣怎麽看?”
“他們豈不會覺得兒臣氣量狹小,容不得人?”
太子妃說得對,皇阿哥們都長大了,不可能隻有老四一個有野心的。與其打壓他們,讓他們蟄伏在暗處伺機而動,不如趁此機會把水攪渾了。
也正好讓他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惦記他屁股底下的位置。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道:“既如此,那就也封他為郡王。至於老九……老九年歲小了些,給個貝子吧。”
老九這個兒子康熙還是喜歡的,他也是康熙為數不多能看清絕對不會跟太子爭搶的人,宜妃也是他的寵妃,給老九個貝子,想必宜妃也會很高興。
原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哪知胤礽又道:“皇阿瑪,十弟跟九弟同年出生,他倆從小好的能穿同一條褲子,您既然給了老九貝子,不如也給十弟個爵位。”
“您忘了,這次秋闈,十弟也有幫忙的。再說了,貴妃娘娘畢竟出身鈕祜祿氏大族。宮中無皇後,按照規定,您早就應該冊封她為皇貴妃了不是?”
“您遲遲沒有冊封,兒臣知道您是為了兒臣著想。但,咱們總不能一點表示都沒有,這樣豈不讓鈕祜祿氏寒心?”
“貴妃不可封,但十弟可以啊。”
他這些兄弟,老三從小跟著他,與他關係最好。十弟可是跟太子妃的表弟,跟太子妃親近,這幾年跟他關係也很不錯。
既然要提拔,為什麽不提拔作為半個自己人的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