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打發人去乾清宮、慈寧宮報喜,他緊接著問道:“太子妃情況如何?”


    兒女雖然重要,妻子更加重要,這才是要陪伴他一輩子的人,愛人。


    嬤嬤抿唇笑道:“殿下放心,醫女已經給太子妃診治過了,太子妃並無大礙,隻是生產太過勞累睡著了。”


    胤礽點頭,他大手一揮,“既然太子妃睡下,孤就不過去打擾了。一會兒收拾好,讓禦醫進去給太子妃瞧瞧,醫女終究不如禦醫醫術高明。”


    醫女隻是給太醫打下手的,有些病症太醫不方便觀看,需要醫女幫忙敘述。她們醫術也就學個皮毛,太子妃金尊玉貴,讓她們看診,胤礽可不放心。


    還是禦醫的醫術讓人信服。


    兒女平安降生,妻子也無事,胤礽以為自己一顆心放下,可以睡著的。迴到外院他發現自己錯了,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胤礽想了很多,一會兒是自己福晉躺在屋子裏生孩子的畫麵,一會兒是個陌生且熟悉的婦人躺在屋子裏艱難生產。


    想著想著他眼淚流了下來。


    從床榻上起來,胤礽道:“派個人去後院說一聲,若太子妃醒來問起,就說孤去趟坤寧宮,一會兒便迴來。”


    娶妻那日他又去給額娘報備,今日他兒女雙全也應該給額娘說一聲才是。


    在坤寧宮待了半個時辰,臨走前胤礽還給繼後鈕祜祿氏上了柱香。等他迴到毓慶宮,石姝瑤也已經醒來。


    睡了一覺身體舒服很多,精神也恢複不少,除了麵色還有些蒼白,與之前沒兩樣。


    “孩子呢?”她沙啞著聲音問道。


    鈕祜祿氏笑嘻嘻道:“小阿哥跟小格格都好好地呢,太醫都給診斷過了,雖不足月,身子骨不錯,跟足月的孩子比沒什麽兩樣。”


    “最輕的小格格都有六斤二兩,小阿哥六斤六兩重。她們倆可比你弟弟那時候沉多了。”


    石姝瑤的兩個親弟弟石禮哈與石禮騫出生的時候也不足月,他們倆一個五斤八兩、一個隻有五斤二兩。


    當初小貓似的,很多人都說難以養活,如今不也慢慢養了過來。甚至比某些足月生產的孩子身子骨都硬朗。


    石姝瑤當然不擔心自己的兩個孩子會半途夭折,璿珠給的丹藥不是擺設,她孕期可沒少吃。


    六斤看著不是很重,濃縮的都是精華,她敢說即便出生八斤的孩子也不如他倆力氣大。


    更別說她手裏頭還有壯骨丹、啟智丹等給嬰兒啟蒙的丹藥在。


    看完自己生下的兩個孩子,石姝瑤才有空問起太子,“殿下呢?”


    不等奴才迴答,鈕祜祿氏開口:“自你進了產房,太子一直在外頭守著,你生了多久,他就守了幾個時辰。一直到孩子平安生產他才離開。”


    “之前前院的太監過來稟告,說是太子去了坤寧宮。想必是去告訴先後這個好消息。”


    太子自幼沒了生母,對母親必定是渴望的。有了後代第一個告知生母無可厚非。


    見女兒精神不錯,鈕祜祿氏又跟她說了另外一件事,“你進產房沒多久,大福晉也發動了。說巧不巧,大福晉也生了個小阿哥,隻比你晚一刻鍾。”


    石姝瑤挑眉,“是挺巧的,大嫂得了個阿哥也算是心想事成,她也能鬆口氣。”


    隻是這個湊巧的日子,也不知他們會不會多想。


    也幸好是她先進的產房,不然以大阿哥的心思還不得說他們是故意的。


    鈕祜祿氏歎息,“誰說不是呢。”幸好她女兒頭一胎就是龍鳳呈祥的大吉之兆,不然說不得也得像大福晉那樣拚命生產。


    說來大福晉比大阿哥還小兩歲,如今兩人站在一起說她比大阿哥年長七八歲都有人信。為了生兒子,大福晉付出太多。


    女兒頭胎大吉,好歹能喘口氣。


    她又教導:“生產是很傷身的事情,特別你生的雙胎。往後日頭越來越冷,額娘建議你最好坐雙月子,把身體徹底養好再出來。這樣過個一兩年還可以再生。”


    她當初就是覺得自己沒問題,隻坐了一個月的月子,結果身體沒養好,生了倆小的再也沒開懷過。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能有倆嫡子夠用,她生不生的都不打緊。女兒嫁的是太子,兩個嫡子可不夠。


    要她說,女兒最好能他五六個,這樣地位才能牢靠.


    別以為她不知道,太子後院那幾個都惦記著太子呢,特別是那個李佳側福晉。女兒可不能給她們一丁點的機會。


    “額娘您就放心吧,我會愛惜身體的。我又不傻。”隻有她好好地活著,她的孩子才能好,不然呢?


    讓別的女人用著她的嫁妝,打她的娃?


    石姝瑤沒那麽傻。


    她會活得好好的,比太子都要好,她會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獲得他們應得的東西。


    “你能看明白就好。如今你孩子也生了,我跟你瑪姆也該迴府了。後日我們再來看你。”


    她們倆已經出來一天一夜,家裏人怕是早就等急了。


    隨著鈕祜祿氏與誠安格格迴府,太子妃平安生下龍鳳雙胎的消息很快在京城傳開。聽聞此消息,朝中不少大臣喜極而泣,更有甚者直接讓奴才買了鞭炮過來,劈裏啪啦放個不停。


    太子本就是正統嫡出,如今他又有了嫡子,大清後繼有人。


    他們看到朝廷的延續,怎會不開心?即便是那些漢臣亦是高興的,漢家講究規矩,太子重視嫡妻、嫡子正是漢家思想的體現。


    得知消息的康熙大手一揮,又是如流水的賞賜入了毓慶宮。


    “龍鳳呈祥是個好兆頭,梁九功,傳旨,三日後太子的嫡子嫡女洗三宴在乾清宮舉行。”


    梁九功低眉,“皇上,大阿哥家的小阿哥亦是今日出生,洗三怎麽辦?”


    他心裏為這個小阿哥有些可惜,與太子家的嫡長子同一日出生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皇上的目光注定要放在那位身上,他難免會被忽略。就比如這洗三。


    洗三是大日子,看皇上的意思,太子家的肯定要大辦,如此大阿哥的家小阿哥又該如何?


    康熙思忖片刻,道:“你讓去老大府上問問,他家小阿哥身體如何,那日可能入宮?若能,就一起在乾清宮置辦,不能便延後一日吧。”


    三個孩子同一天出生他也沒辦法,太子家的意義不一樣,肯定要先緊著他家。老大家的隻能受些委屈。


    他喊住想要往外走的梁九功,“你多帶些賀禮過去,算是對老大一家的補償。”


    消息傳到大阿哥家,他自然是憋屈的。


    胤褆忍著悲憤道:“梁總管,太子家的小阿哥真的是卯時正出生?”


    梁九功有些同情的看著大阿哥,他不忍心欺騙,點頭說著:“大阿哥,奴才還能騙您不成,太子家小阿哥初生之時朝霞滿天很多人都瞧見了,奴才就算是想要撒謊也站不住腳啊。”


    “皇上的意思,兩位小阿哥都是皇孫,皇上一視同仁,若小阿哥身體沒問題後日便在乾清宮洗三,若小阿哥身子骨……延後一日。”


    皇家的阿哥哪怕剛出生也是主子,他作為奴才不好說主子不好的話,隻含糊其辭。但他相信大阿哥能聽得懂。


    其實也不怪梁九功咒大阿哥家的小娃娃,主要是大福晉這一胎懷的不算好。大福晉本就因為接連生產傷了身體,不太適合生產。


    說句不客氣的,她這一胎那都是強行留下的。


    母體不好,小阿哥的身體狀況可想而知。


    太子家的雙胎都有六斤多,據說手腳有勁兒的很。大阿哥家這個剛生下來隻有五斤四兩,哭聲跟小貓似的。


    “奴才說句僭越的話,如今天冷,小阿哥多養一日沒什麽不好的。”


    洗三的水有講究,今兒已經是十月了,即便是用溫水,對小孩子來說也受不住。一個不好感染了風寒也是個麻煩。


    大阿哥猶豫不決,他張口想說後日帶著兒子入宮洗三,就見他府上的總管匆匆跑來。總管在大阿哥耳邊說了幾句話,大阿哥抬頭往門口看了一眼。


    隨後他深唿吸,“梁總管,麻煩你迴去告訴皇阿瑪,就說我們打算延後一日,先讓太子家的小阿哥洗三。”


    梁九功有些詫異大阿哥的轉變,他是康熙身邊伺候的,善於察言觀色,明明大阿哥之前不是這個說法。


    到底是什麽讓他改變了說辭?


    梁九功盡管好奇,卻並沒有深究,他笑道:“大阿哥的意思奴才會給您帶到。大福晉生育有功,這是皇上賞賜給大福晉的。”


    頓了下,他又說道:“皇上一視同仁,給大福晉的不比給太子妃的少。”


    這種場麵話,大阿哥是不會相信的。先不說他福晉第五胎才生了小阿哥,還不是皇長孫。即便是,也比不過太子家的龍鳳雙胎。


    這一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梁九功走後,大阿哥迴到外書房,此時書房裏正有一人在看書,大阿哥問道:“你剛才的話什麽意思,為什麽要讓我推後一日?”


    來人放下手裏的書,不緊不慢道:“太子妃生了龍鳳雙胎,大吉之兆,你以為讓小阿哥入宮會如何?”


    不等大阿哥迴答,他繼續道:“他會成為太子家小阿哥的陪襯。這是你想要的?”


    “推後一日則不然,至少皇上會記得你的忍讓,大家會記得小阿哥,而不是淪為太子家的背景板。”


    此人說的有理有據,大阿哥的怒氣被打消。


    此人是誰?


    若梁九功在,定會發現,他不是旁人,正是納喇氏明珠,大阿哥一黨的首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球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球S並收藏清穿太子妃:我有一個紅包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