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府衙之中。
說到寧王,現在的氣氛有些壓抑。
他們氣勢洶洶,有百萬之眾。
可是麵對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朱權,在藩王大賽,京營校場之中,朱權橫槍立馬,僅憑借著一隊五十人,將他們幾個藩王一一碾壓的場景還猶在眼前。
眾人不禁都陷入萎靡當中。
而在這片刻的時間內,晉王想到寧王。
他如今對朱權恨之入骨!
在早先大同之戰之時,他久攻不下被蒙古人占領的大同府,結果寧王初到戰場,一日就攻克大同!
顯得他這個晉王多麽無能。
從那時候起,他就懷恨在心。
後來,寧王更是屢屢勝仗,他則是好不出彩!
身為兄長的他,臉麵往哪裏放!
但沒想到,寧王對他的折辱不僅僅是這些,前兩月在朝堂之上,更是硬逼著自己將爵位傳給世子!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羞辱他!
若不是他有籌謀在身,使法子重新奪迴王位,說不定他早就被寧王給暗害致死!
所以,這一次,他絕對不會放過寧王!
這一仗,他絕對要打贏!
況且,此時是元帥,大戰之後不一定就還是元帥了?
到時候若是元帥的兵馬很少,或是有什麽元帥被寧王所斬殺的消息,或許就又是另一番景象。
如今的他們八王的優勢很明顯,就是兵多。
但,若不能好好利用,一朝敗在寧王的手中,那可不是單單的身敗名裂的下場!
抄家滅族,身死名臭,這些不用想。
寧王若是敗落,他們對他隻會更狠!
他們現在都是有妻有兒的人呢,誰不害怕呢。
想到此處,他不禁怔了一下,臉上表情閃爍不定。
最後,隻是重重的哼了一聲,不再反對姚廣孝開口。
“貧僧提議,元帥人選者,不論年齡大小,兵力多寡,有計策能敵寧王者當之!”
晉王不再反對,其他人也沒開口,姚廣孝拋出自己的觀點。
這就是他早先想要提的建議。
不管你是哪一方!隻要你能獻計獻策,能夠說服眾人,你的計策可以戰勝寧王,那麽你就是元帥!
這句話一出。
代王的目光亮了起來。
齊王的目光也諱莫如深起來。
誰不想做個領頭的呢,誰又想做那個,在史書上寫著,燕王或者晉王帶領八王發動靖難之役。
而他們的名字藏在‘八王’這兩個字中,名姓事跡等被兩個字完全概括,這樣的被領導者,他們若是有機會掙脫,那還是要掙脫一下的。
“兵法有雲,‘十者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我們有百萬之兵,而寧王隻有區區十幾萬!故當圍而攻之!”
代王積極性奮起,第一個發言。
“代王你剛剛就藩,還沒有參加過幾場大戰,可能不太清楚什麽是‘計策’,你提議中的圍而攻之,到底要如何圍,如何攻?你知道寧王的兵力從哪條路經過,會在哪裏紮營?攻擊是選擇步兵先攻,還是騎兵先行?”
齊王本就是不服人的性格,若不是有上麵的晉王和燕王在,他很想直接撂下一句,在座的都是垃圾!
就這一副打仗的本事,還來和寧王交戰?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吧?!
“你?!你有辦法,你倒是說啊!”
代王被否定,立馬變色,反口相譏。
“本王還在思量中,沒有必勝的把握,不會輕易開口。”
“你還不是也沒有‘計策’嘛,隻會否定別人的,自己又沒有想法......”
代王將計策兩個字咬的極重。
“我看不如我們直接叫出寧王,讓他來到陣前,和我們當麵對峙,此時,趁他不備,亂箭射殺!”
楚王道出自己的小點子。
楚王的封地是武昌,身在內地,技能都點在吃喝玩樂上麵,自從就藩之後絕對沒有看過一天的書,如今讓他想計策,他能想到的就是‘擒賊先擒王’。
“六弟的點子不錯,逆賊勢力全在寧王,而他又沒有子嗣,他一死,其勢力自然土崩瓦解!”
晉王緩過神來,開始以老大的語氣品評著弟弟們的計策,他先是沉吟一番,貌似肯定,隨後話鋒一轉,“可寧王武力冠絕天下,其射藝出神入化,被蒙古人都稱為‘死亡之手’!先不說距離遙遠的幾隻亂箭,就是站到跟前,讓你射,都射不中的!”
後半句中不自覺的帶上嘲諷。
他雖然討厭寧王至極,但作為一個合格的將軍,對於寧王的戰力還是了解幾分的。
最後,晉王還在心中總結,楚王身在內地承平日久,怕是對這場大戰沒有什麽助力,不如將他的軍隊要過來,免得跟著一位不知兵的統帥,白白浪費了。
“寧王武力不俗,曾經遇多次刺殺,都能全身而退,每次作戰都衝鋒在前,也沒有被刀兵加身,所以‘擒賊擒王’的做法,放在他身上不合適。本王建議,還是在戰場上正麵擊敗他的軍隊!徹底消滅其勢力!方是正解。”
燕王朱棣站起身,發表看法。
剛剛被晉王說的麵紅耳漲的楚王,麵色才有變得和緩。
燕王和晉王一樣,都不讚同他的刺首計劃,可兩人的反駁話語,無疑是燕王的更中聽一些。
在旁也想要發言的周王,聽到燕王的觀點之後,也打消要開口的念頭。
他的想法與楚王一樣,也是想要直接滅掉寧王,萬事大吉。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今我們不用去攻京城那座堅城,已經是對我們有利!但最為有利的情勢,乃是不戰而勝!”
湘王朱柏在沉默一番後,帶些沉重的開口。
這一段時日以來,他的精神都不怎麽好,如今想到和寧王交戰,說實話,他還沒做好心中的準備。
所以一開口,他想到的是能不能不交戰就勝利?!
畢竟他們發起這場起義的原因是父皇的真假?朱權到底有沒有挾持或殺害父皇控製朝堂。
這是他最想弄清楚的,雖然現實的種種證據,都證明朱權已經那麽做,兵事鬧到這個地步,父皇一定不在世或被軟禁起來。
他給朱權的質問信,也沒有得到迴答。
可,他那顆熾熱的心中,還是想要當麵質問一番。
朱權!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麽?!
說到寧王,現在的氣氛有些壓抑。
他們氣勢洶洶,有百萬之眾。
可是麵對已經被立為太子的朱權,在藩王大賽,京營校場之中,朱權橫槍立馬,僅憑借著一隊五十人,將他們幾個藩王一一碾壓的場景還猶在眼前。
眾人不禁都陷入萎靡當中。
而在這片刻的時間內,晉王想到寧王。
他如今對朱權恨之入骨!
在早先大同之戰之時,他久攻不下被蒙古人占領的大同府,結果寧王初到戰場,一日就攻克大同!
顯得他這個晉王多麽無能。
從那時候起,他就懷恨在心。
後來,寧王更是屢屢勝仗,他則是好不出彩!
身為兄長的他,臉麵往哪裏放!
但沒想到,寧王對他的折辱不僅僅是這些,前兩月在朝堂之上,更是硬逼著自己將爵位傳給世子!
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羞辱他!
若不是他有籌謀在身,使法子重新奪迴王位,說不定他早就被寧王給暗害致死!
所以,這一次,他絕對不會放過寧王!
這一仗,他絕對要打贏!
況且,此時是元帥,大戰之後不一定就還是元帥了?
到時候若是元帥的兵馬很少,或是有什麽元帥被寧王所斬殺的消息,或許就又是另一番景象。
如今的他們八王的優勢很明顯,就是兵多。
但,若不能好好利用,一朝敗在寧王的手中,那可不是單單的身敗名裂的下場!
抄家滅族,身死名臭,這些不用想。
寧王若是敗落,他們對他隻會更狠!
他們現在都是有妻有兒的人呢,誰不害怕呢。
想到此處,他不禁怔了一下,臉上表情閃爍不定。
最後,隻是重重的哼了一聲,不再反對姚廣孝開口。
“貧僧提議,元帥人選者,不論年齡大小,兵力多寡,有計策能敵寧王者當之!”
晉王不再反對,其他人也沒開口,姚廣孝拋出自己的觀點。
這就是他早先想要提的建議。
不管你是哪一方!隻要你能獻計獻策,能夠說服眾人,你的計策可以戰勝寧王,那麽你就是元帥!
這句話一出。
代王的目光亮了起來。
齊王的目光也諱莫如深起來。
誰不想做個領頭的呢,誰又想做那個,在史書上寫著,燕王或者晉王帶領八王發動靖難之役。
而他們的名字藏在‘八王’這兩個字中,名姓事跡等被兩個字完全概括,這樣的被領導者,他們若是有機會掙脫,那還是要掙脫一下的。
“兵法有雲,‘十者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如今我們有百萬之兵,而寧王隻有區區十幾萬!故當圍而攻之!”
代王積極性奮起,第一個發言。
“代王你剛剛就藩,還沒有參加過幾場大戰,可能不太清楚什麽是‘計策’,你提議中的圍而攻之,到底要如何圍,如何攻?你知道寧王的兵力從哪條路經過,會在哪裏紮營?攻擊是選擇步兵先攻,還是騎兵先行?”
齊王本就是不服人的性格,若不是有上麵的晉王和燕王在,他很想直接撂下一句,在座的都是垃圾!
就這一副打仗的本事,還來和寧王交戰?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吧?!
“你?!你有辦法,你倒是說啊!”
代王被否定,立馬變色,反口相譏。
“本王還在思量中,沒有必勝的把握,不會輕易開口。”
“你還不是也沒有‘計策’嘛,隻會否定別人的,自己又沒有想法......”
代王將計策兩個字咬的極重。
“我看不如我們直接叫出寧王,讓他來到陣前,和我們當麵對峙,此時,趁他不備,亂箭射殺!”
楚王道出自己的小點子。
楚王的封地是武昌,身在內地,技能都點在吃喝玩樂上麵,自從就藩之後絕對沒有看過一天的書,如今讓他想計策,他能想到的就是‘擒賊先擒王’。
“六弟的點子不錯,逆賊勢力全在寧王,而他又沒有子嗣,他一死,其勢力自然土崩瓦解!”
晉王緩過神來,開始以老大的語氣品評著弟弟們的計策,他先是沉吟一番,貌似肯定,隨後話鋒一轉,“可寧王武力冠絕天下,其射藝出神入化,被蒙古人都稱為‘死亡之手’!先不說距離遙遠的幾隻亂箭,就是站到跟前,讓你射,都射不中的!”
後半句中不自覺的帶上嘲諷。
他雖然討厭寧王至極,但作為一個合格的將軍,對於寧王的戰力還是了解幾分的。
最後,晉王還在心中總結,楚王身在內地承平日久,怕是對這場大戰沒有什麽助力,不如將他的軍隊要過來,免得跟著一位不知兵的統帥,白白浪費了。
“寧王武力不俗,曾經遇多次刺殺,都能全身而退,每次作戰都衝鋒在前,也沒有被刀兵加身,所以‘擒賊擒王’的做法,放在他身上不合適。本王建議,還是在戰場上正麵擊敗他的軍隊!徹底消滅其勢力!方是正解。”
燕王朱棣站起身,發表看法。
剛剛被晉王說的麵紅耳漲的楚王,麵色才有變得和緩。
燕王和晉王一樣,都不讚同他的刺首計劃,可兩人的反駁話語,無疑是燕王的更中聽一些。
在旁也想要發言的周王,聽到燕王的觀點之後,也打消要開口的念頭。
他的想法與楚王一樣,也是想要直接滅掉寧王,萬事大吉。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今我們不用去攻京城那座堅城,已經是對我們有利!但最為有利的情勢,乃是不戰而勝!”
湘王朱柏在沉默一番後,帶些沉重的開口。
這一段時日以來,他的精神都不怎麽好,如今想到和寧王交戰,說實話,他還沒做好心中的準備。
所以一開口,他想到的是能不能不交戰就勝利?!
畢竟他們發起這場起義的原因是父皇的真假?朱權到底有沒有挾持或殺害父皇控製朝堂。
這是他最想弄清楚的,雖然現實的種種證據,都證明朱權已經那麽做,兵事鬧到這個地步,父皇一定不在世或被軟禁起來。
他給朱權的質問信,也沒有得到迴答。
可,他那顆熾熱的心中,還是想要當麵質問一番。
朱權!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