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孤下去,八王王爺誰來繼位?這通身金漆的龍椅,可隻有一把!”
“是首提起義的燕王來坐?還是把自己的兒子拉下馬,重新變迴晉王的二哥朱棡來坐?還是冒著殺頭的危險跟著一同起義的其他六位王爺?難道他們都要一個個輪流來坐?”
朱權一聲聲的質問聲,也不知道是在對誰說。
但聽在湯和耳中,卻是滿心苦澀。
大明動亂又起,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啊。
大明的一磚一瓦還有他的一份功勞,他也不想在有生之年,看著他分崩離析,還沒有走入輝煌,就邁入分裂!
所以此戰必須勝啊!
這麽想著的功夫,就見上首的太子猛地揉了把臉!
然後對著身後的那提筆侍女吩咐。
“都仔細記錄清楚了吧!記得一定要將孤的神情動作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讓天下人都知道孤是如何的仁義對兄弟,可他們迴報孤的又是怎樣一個個的背叛!”
背叛兩個字久久的迴蕩在殿中。
湯和就看見此時的太子殿下,一改剛剛的憤慨神傷的神色,而嘴角勾起的不屑笑意,分外明顯。
記錄?書寫?
他又將目光望向角落中,不停記錄著的書吏,這不是史官的工作嗎?記錄下來是做什麽?
就在他疑惑之際,台上表演的朱權給了他答案。
“將剛才孤說的話印到最新一期的大明報,還有大明邸報中,不許修改一個字!”
哦,原來是為了在報紙上刊登。
可是......這些,這幾句話又能改變什麽呢?
太子殿下啊!
你們年輕人的腦瓜子到底在轉著什麽。
而上方的太子朱權,在吩咐完之後,神色猛然一肅,再次發號施令。
這一次不再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令!沿途郡縣不用反抗,放叛軍通關!叛軍到處!可以投降,事後孤絕不降罪!”
“孤就是給他們一次機會,放他們過來。”
“到得那時,看看他們有沒有膽量和孤正麵決戰!”
“這一場戰亂是孤和兄弟們的戰爭!”
“孤來解決!”
太子朱權的話語在太和殿中久久傳蕩。
也在眾臣的心中不斷迴響。
放他們前來京師,沿途不做抵抗?
太子的膽子大破天啊?!
難道他就不怕被八王包了餃子?!楚霸王還抵擋不住十麵埋伏,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呢?
難道太子你也想要霸王一迴?!
“太子殿下!您...您.......?”
本來仍在摸不著頭腦的湯和,聽到命令,懷疑自己聽錯了。
“信國公還請就坐!孤已經決定出手!哼!百萬大軍,要來明搶皇位!也不看看他們麵對的是誰?”
“真當孤三年來打過的仗是白打的,想要靠群毆來滅孤,孤就讓他們看看那也是行不通的!”
“全體官員聽令!”
朱權大喝一聲。
將所有還不明狀況的官員們,齊齊一震。
紛紛跪地叩拜。
湯和也在其中,值得高興的是,不管如何看樣子太子殿下準備出手,這是個好消息。
而曹國公李景隆也很興奮,太子有動作,那麽他在其中左右逢源的機會就大很多!
“命南康公主監國,全權處理朝廷大小事務!”
這是對朝廷的安排。
可是,他們大明還沒有公主監國的先例啊。
身為大明禮部尚書的鄭沂,就想起身反對,可轉念一想,又趕忙端端正正的跪好。
現在不讓公主監國,難道讓太子的弟弟哪個藩王來監國?!
這是當外麵造反的八個王爺還不夠多,要將京城也送給他們嗎?
所以讓還未開始就藩,仍然留在京城的王爺監國,是萬萬不行的。
那思來想去,還真隻有太子的嫡親皇姐南康公主最為合適。
且大明沒有監國的先例,那大元有啊,金朝有啊!
反正,隻要認可這個結果,他們禮部總會為太子找到先例的。
“臣等遵旨!”
還算整齊的聲音,迴蕩著。
“令穎國公、曹國公、魏國公、鄭國公、申國公......以及京營全體大小官兵,隨孤一同北上!討伐逆賊!”
“令金吾衛右統領徐妙錦,寧王護衛軍統領胡海國兩人守衛京城!”
一個個命令!在朝堂上良久的迴蕩著。
太子將所有的家底全部帶出去,要和諸王決一勝負的架勢。
再次驚到眾人!
不過,太子明顯不是和眾人商議。
他說完之後,在眾人震驚之際,就邁步出了殿堂。
顯然,這是通知,不是商議!
湯和再次變得憂心忡忡。
除了他之外,太子殿下幾乎將朝堂上的所有武將都帶了出去。
就連留守京師之人也是兩個年輕之輩,這是又犯糊塗了?
下朝之後,他急急忙忙的跑到養心殿,沒想到太子已經在等待著他。
隨後,兩人不知說了什麽。
湯和再次出來之時,麵容上已經沒有憂色,隻是仍然滿身凝重。
總之,在七月初七這一天。
麵對八王作亂,仿佛理虧一般陷入沉默的朝廷,終於有了動作。
那動作是鋪天蓋地的。
大明疆土,從南到北,隨著一封封大明報送往各縣衙,專門派遣誦讀的小吏一遍遍的向當地的百姓科普太子殿下的苦心。
以及諸位哥哥們忘恩負義,太子朱權剛剛放過他們,令他們返迴封地,還轉送無數的朝廷物資,可是他們是怎麽迴報太子的?
轉頭就扯起大旗,來反對當今太子!
父皇明明在世,還被諸位藩王詛咒早死。
八王攜百萬之兵,壓得太子殿下抬不起頭,不得不做出反抗
......
總之各種言論傳播在大街小巷,太子宅心仁厚,仁至義盡,不得不為,忍讓反遭欺打的印象就這麽根植於百姓腦海中。
一瞬間將原先一邊倒的輿論,重新拉迴到勝負各半的平分之局。
隨後,朝廷更是禦駕親征!
洪武皇帝親自去教訓他的逆子們了!
朝廷的動作一波波終於襲來!
這反倒沒有令他們覺得朝廷的反應終於變得正常,內心反而安定許多。
“是首提起義的燕王來坐?還是把自己的兒子拉下馬,重新變迴晉王的二哥朱棡來坐?還是冒著殺頭的危險跟著一同起義的其他六位王爺?難道他們都要一個個輪流來坐?”
朱權一聲聲的質問聲,也不知道是在對誰說。
但聽在湯和耳中,卻是滿心苦澀。
大明動亂又起,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啊。
大明的一磚一瓦還有他的一份功勞,他也不想在有生之年,看著他分崩離析,還沒有走入輝煌,就邁入分裂!
所以此戰必須勝啊!
這麽想著的功夫,就見上首的太子猛地揉了把臉!
然後對著身後的那提筆侍女吩咐。
“都仔細記錄清楚了吧!記得一定要將孤的神情動作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讓天下人都知道孤是如何的仁義對兄弟,可他們迴報孤的又是怎樣一個個的背叛!”
背叛兩個字久久的迴蕩在殿中。
湯和就看見此時的太子殿下,一改剛剛的憤慨神傷的神色,而嘴角勾起的不屑笑意,分外明顯。
記錄?書寫?
他又將目光望向角落中,不停記錄著的書吏,這不是史官的工作嗎?記錄下來是做什麽?
就在他疑惑之際,台上表演的朱權給了他答案。
“將剛才孤說的話印到最新一期的大明報,還有大明邸報中,不許修改一個字!”
哦,原來是為了在報紙上刊登。
可是......這些,這幾句話又能改變什麽呢?
太子殿下啊!
你們年輕人的腦瓜子到底在轉著什麽。
而上方的太子朱權,在吩咐完之後,神色猛然一肅,再次發號施令。
這一次不再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令!沿途郡縣不用反抗,放叛軍通關!叛軍到處!可以投降,事後孤絕不降罪!”
“孤就是給他們一次機會,放他們過來。”
“到得那時,看看他們有沒有膽量和孤正麵決戰!”
“這一場戰亂是孤和兄弟們的戰爭!”
“孤來解決!”
太子朱權的話語在太和殿中久久傳蕩。
也在眾臣的心中不斷迴響。
放他們前來京師,沿途不做抵抗?
太子的膽子大破天啊?!
難道他就不怕被八王包了餃子?!楚霸王還抵擋不住十麵埋伏,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呢?
難道太子你也想要霸王一迴?!
“太子殿下!您...您.......?”
本來仍在摸不著頭腦的湯和,聽到命令,懷疑自己聽錯了。
“信國公還請就坐!孤已經決定出手!哼!百萬大軍,要來明搶皇位!也不看看他們麵對的是誰?”
“真當孤三年來打過的仗是白打的,想要靠群毆來滅孤,孤就讓他們看看那也是行不通的!”
“全體官員聽令!”
朱權大喝一聲。
將所有還不明狀況的官員們,齊齊一震。
紛紛跪地叩拜。
湯和也在其中,值得高興的是,不管如何看樣子太子殿下準備出手,這是個好消息。
而曹國公李景隆也很興奮,太子有動作,那麽他在其中左右逢源的機會就大很多!
“命南康公主監國,全權處理朝廷大小事務!”
這是對朝廷的安排。
可是,他們大明還沒有公主監國的先例啊。
身為大明禮部尚書的鄭沂,就想起身反對,可轉念一想,又趕忙端端正正的跪好。
現在不讓公主監國,難道讓太子的弟弟哪個藩王來監國?!
這是當外麵造反的八個王爺還不夠多,要將京城也送給他們嗎?
所以讓還未開始就藩,仍然留在京城的王爺監國,是萬萬不行的。
那思來想去,還真隻有太子的嫡親皇姐南康公主最為合適。
且大明沒有監國的先例,那大元有啊,金朝有啊!
反正,隻要認可這個結果,他們禮部總會為太子找到先例的。
“臣等遵旨!”
還算整齊的聲音,迴蕩著。
“令穎國公、曹國公、魏國公、鄭國公、申國公......以及京營全體大小官兵,隨孤一同北上!討伐逆賊!”
“令金吾衛右統領徐妙錦,寧王護衛軍統領胡海國兩人守衛京城!”
一個個命令!在朝堂上良久的迴蕩著。
太子將所有的家底全部帶出去,要和諸王決一勝負的架勢。
再次驚到眾人!
不過,太子明顯不是和眾人商議。
他說完之後,在眾人震驚之際,就邁步出了殿堂。
顯然,這是通知,不是商議!
湯和再次變得憂心忡忡。
除了他之外,太子殿下幾乎將朝堂上的所有武將都帶了出去。
就連留守京師之人也是兩個年輕之輩,這是又犯糊塗了?
下朝之後,他急急忙忙的跑到養心殿,沒想到太子已經在等待著他。
隨後,兩人不知說了什麽。
湯和再次出來之時,麵容上已經沒有憂色,隻是仍然滿身凝重。
總之,在七月初七這一天。
麵對八王作亂,仿佛理虧一般陷入沉默的朝廷,終於有了動作。
那動作是鋪天蓋地的。
大明疆土,從南到北,隨著一封封大明報送往各縣衙,專門派遣誦讀的小吏一遍遍的向當地的百姓科普太子殿下的苦心。
以及諸位哥哥們忘恩負義,太子朱權剛剛放過他們,令他們返迴封地,還轉送無數的朝廷物資,可是他們是怎麽迴報太子的?
轉頭就扯起大旗,來反對當今太子!
父皇明明在世,還被諸位藩王詛咒早死。
八王攜百萬之兵,壓得太子殿下抬不起頭,不得不做出反抗
......
總之各種言論傳播在大街小巷,太子宅心仁厚,仁至義盡,不得不為,忍讓反遭欺打的印象就這麽根植於百姓腦海中。
一瞬間將原先一邊倒的輿論,重新拉迴到勝負各半的平分之局。
隨後,朝廷更是禦駕親征!
洪武皇帝親自去教訓他的逆子們了!
朝廷的動作一波波終於襲來!
這反倒沒有令他們覺得朝廷的反應終於變得正常,內心反而安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