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中。
正在進行著與往日並無不同的朝議。
隻是,這是處於非常特殊的時刻。
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開國丞相李善長正在進行對話。
而每次他們對話時,其餘眾臣皆是大氣也不敢喘,即使是太子也是到不得不說話的時候,才會開口。
自從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死後,前丞相李善長就成為這個朝廷中最特殊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老朱對李善長的不滿。
而且不滿已經積累到爆發的邊緣。
即使有人一直在緩和著,也沒有辦法。
“嗬嗬嗬,宣國公還是如此會上諫。”
上首的朱元璋,兩眼半眯著看著階下人。
他對這個迴答極不滿意,而且最近一段時間,李善長老家的人也太不安分。
“多謝陛下誇獎。”
李善長仿佛已經認命,不管老朱怎麽說,他都是一個脾性。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遷都之事,以後再議!”
老朱快速結束話題,然後轉向太子:“太子,聽說最近韃靼派人過來議和了?”
韃靼部落,也就是東蒙古。
“是!使者莫日根攜帶使團於昨日抵京,目前下榻在鴻臚寺。”
太子彎腰恭敬迴答。
這才是今天的議題。
遷都之議,完全在意料之外嘛。
“嗯!來的正好。寧王的五項條款,先拿去議議,對了,現在是誰在負責此事。”
朱元璋一連串的問題。
仿佛不是在憋著什麽好屁。
台下的李善長聞言眉毛抖動了下,悄悄抬眼皮望向玉階之上。
他已經很久沒有正眼看過朱元璋了。
龍椅上的朱元璋精神頭很好,隻是臉上的皺紋變多了,確確實實變成一個老頭了。
須白的發絲,布滿整臉的皺紋,明顯比以往遲鈍的動作。
看到這裏,他合下眼皮。
看到他的老狀,他就放下了。
“並無,今日正要討論合適的人選,畢竟這是大明和外邦的首次議和,以後為萬世標杆,還需慎重。”
太子不急不緩的說著。
他覺得父皇應該有了合適的人選,隻是...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樣子。
“哦,依朕看,如此重要之事,當交給宣國公去做,最為妥當。”
不出所料的,朱元璋原來在這裏等著。
來了嗎?這一刻終於來了嗎?
不少臣子們,更是屏氣凝神,不敢讓身體有一丁點抖動,以防被此刻的皇帝注意到。
就在太子準備迴話之時,老朱又轉頭麵向階下:“宣國公!可有信心接下議和之事?”
朱元璋,臉上綻放出歡笑。
隻是看到這樣的父皇,太子的心越來越往下沉。
“微臣年邁,體力不濟!還請陛下另擇人選。”
李善長半點猶豫都無,立馬拒絕。
眾臣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觀望一眼兩人的爭鬥。
這已經不是李善長第一次拂皇帝的麵子,這一次會是如何呢。
老朱臉上的歡笑慢慢的收起來,變成一如既往的麵無表情:“宣國公年邁,不願意再操勞,那朕就安排他人吧。”
這一句話說完,再也不看別人一眼。
示意太子繼續主持朝政。
隻是皇帝此刻渾身的氣息,平靜的可怕。
敢正麵頂撞龍威,而不受懲罰的人,在大明朝至今還未見過。
在戰戰兢兢中的眾臣,還要繼續討論朝政,眾臣都有些心不在焉。
最後議和的任務,竟然交給李景隆負責,太子又怕他年輕氣盛,辦壞了這件差事,又命令範文從在旁協助。
至此,今日一波三折的朝會才算結束。
今日,暗潮湧動啊!
遷都之議,到底是誰的主意?!
若是遷都到北方,無非那幾座城市,陝西府的西安,陝西法的晉城,還有河北府的北平。
而今日所有人都讚同的都是關中之地。
若是如此的話,西安的秦王,又該如何呢?他可是在西安經營十二年了呀。
他能同意朝廷就這麽過去刨了他好不容易經營的藩地。
還有與東蒙古的議和,現在看來反倒是這件事,最為沒有什麽意外。
不就是撈好處嘛,寧王將什麽都寫好,交給京城,若是他們這些人還薅不到好處,也太讓人看不起。
現在有些大臣才反應過來,為何寧王要在奏報中,將議和的條款寫的清清楚楚的。
這是防止他們不會薅羊毛,親自給做了示範。
反正不管別人是怎麽理解的,範文從是這麽理解的。
他被太子拎出來負責議和之事,那就是代表太子的意思,剛好太子的想法與他相同,都是可以借別國之力養中國之民。
那就明確談判的方向!
至於其它人則是對寧王在打仗之外,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好的將領,隻需要打好仗打贏就算名將。
一個領導者,則是會從戰場之外的角度考量問題。
眾臣都是讀過幾十年書,知道很多道理的,對於寧王的能力,他們已經認識到。
隻是他們眨眨眼,繼續忙碌朝廷的工作。
明哲保身,從來都是為官的金科玉律。
遙遠的寧王暫時還和他們沒關係,但是近在眼前的旋渦,卻是讓人心驚膽戰。
不少人都意識到,新一輪風波就要來了。
不出所料,在下朝之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就進宮了。
至於進宮之後,他們說了什麽,無人清楚。
隻知道的是,蔣瓛下午就遞了奏本,彈劾李善長乃胡惟庸逆黨。
證據一二三四.....十八,足足十八條。
而皇帝好像也喪失掉所有的耐心,等不及行將就木的看不順眼之人,自動咽氣。
他直接下令:“下獄!”
“罪人李善長,疑似胡惟庸逆黨,或曾參與謀反,逃脫罪行十年,現押獄待審,欽此!”
當太監尖利的嗓音,在宣國公府邸響起的時候。
李善長眸中本就昏暗的光,再次暗了一點。
他抬頭望向皇宮的方向。
他與那皇宮中的主人,曾經把酒言歡。
曾經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而日以繼夜。
曾經為了大明的建國,欣喜若狂。
曾經一起對付陳友諒,張士誠,韓林兒,陳理......
現在那個人要轉過頭來對付我這個老頭子了嗎?
他迴頭,最後一次深深的磕下。
“微臣!領旨!謝恩!”
正在進行著與往日並無不同的朝議。
隻是,這是處於非常特殊的時刻。
開國皇帝朱元璋和他的開國丞相李善長正在進行對話。
而每次他們對話時,其餘眾臣皆是大氣也不敢喘,即使是太子也是到不得不說話的時候,才會開口。
自從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死後,前丞相李善長就成為這個朝廷中最特殊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老朱對李善長的不滿。
而且不滿已經積累到爆發的邊緣。
即使有人一直在緩和著,也沒有辦法。
“嗬嗬嗬,宣國公還是如此會上諫。”
上首的朱元璋,兩眼半眯著看著階下人。
他對這個迴答極不滿意,而且最近一段時間,李善長老家的人也太不安分。
“多謝陛下誇獎。”
李善長仿佛已經認命,不管老朱怎麽說,他都是一個脾性。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遷都之事,以後再議!”
老朱快速結束話題,然後轉向太子:“太子,聽說最近韃靼派人過來議和了?”
韃靼部落,也就是東蒙古。
“是!使者莫日根攜帶使團於昨日抵京,目前下榻在鴻臚寺。”
太子彎腰恭敬迴答。
這才是今天的議題。
遷都之議,完全在意料之外嘛。
“嗯!來的正好。寧王的五項條款,先拿去議議,對了,現在是誰在負責此事。”
朱元璋一連串的問題。
仿佛不是在憋著什麽好屁。
台下的李善長聞言眉毛抖動了下,悄悄抬眼皮望向玉階之上。
他已經很久沒有正眼看過朱元璋了。
龍椅上的朱元璋精神頭很好,隻是臉上的皺紋變多了,確確實實變成一個老頭了。
須白的發絲,布滿整臉的皺紋,明顯比以往遲鈍的動作。
看到這裏,他合下眼皮。
看到他的老狀,他就放下了。
“並無,今日正要討論合適的人選,畢竟這是大明和外邦的首次議和,以後為萬世標杆,還需慎重。”
太子不急不緩的說著。
他覺得父皇應該有了合適的人選,隻是...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樣子。
“哦,依朕看,如此重要之事,當交給宣國公去做,最為妥當。”
不出所料的,朱元璋原來在這裏等著。
來了嗎?這一刻終於來了嗎?
不少臣子們,更是屏氣凝神,不敢讓身體有一丁點抖動,以防被此刻的皇帝注意到。
就在太子準備迴話之時,老朱又轉頭麵向階下:“宣國公!可有信心接下議和之事?”
朱元璋,臉上綻放出歡笑。
隻是看到這樣的父皇,太子的心越來越往下沉。
“微臣年邁,體力不濟!還請陛下另擇人選。”
李善長半點猶豫都無,立馬拒絕。
眾臣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觀望一眼兩人的爭鬥。
這已經不是李善長第一次拂皇帝的麵子,這一次會是如何呢。
老朱臉上的歡笑慢慢的收起來,變成一如既往的麵無表情:“宣國公年邁,不願意再操勞,那朕就安排他人吧。”
這一句話說完,再也不看別人一眼。
示意太子繼續主持朝政。
隻是皇帝此刻渾身的氣息,平靜的可怕。
敢正麵頂撞龍威,而不受懲罰的人,在大明朝至今還未見過。
在戰戰兢兢中的眾臣,還要繼續討論朝政,眾臣都有些心不在焉。
最後議和的任務,竟然交給李景隆負責,太子又怕他年輕氣盛,辦壞了這件差事,又命令範文從在旁協助。
至此,今日一波三折的朝會才算結束。
今日,暗潮湧動啊!
遷都之議,到底是誰的主意?!
若是遷都到北方,無非那幾座城市,陝西府的西安,陝西法的晉城,還有河北府的北平。
而今日所有人都讚同的都是關中之地。
若是如此的話,西安的秦王,又該如何呢?他可是在西安經營十二年了呀。
他能同意朝廷就這麽過去刨了他好不容易經營的藩地。
還有與東蒙古的議和,現在看來反倒是這件事,最為沒有什麽意外。
不就是撈好處嘛,寧王將什麽都寫好,交給京城,若是他們這些人還薅不到好處,也太讓人看不起。
現在有些大臣才反應過來,為何寧王要在奏報中,將議和的條款寫的清清楚楚的。
這是防止他們不會薅羊毛,親自給做了示範。
反正不管別人是怎麽理解的,範文從是這麽理解的。
他被太子拎出來負責議和之事,那就是代表太子的意思,剛好太子的想法與他相同,都是可以借別國之力養中國之民。
那就明確談判的方向!
至於其它人則是對寧王在打仗之外,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好的將領,隻需要打好仗打贏就算名將。
一個領導者,則是會從戰場之外的角度考量問題。
眾臣都是讀過幾十年書,知道很多道理的,對於寧王的能力,他們已經認識到。
隻是他們眨眨眼,繼續忙碌朝廷的工作。
明哲保身,從來都是為官的金科玉律。
遙遠的寧王暫時還和他們沒關係,但是近在眼前的旋渦,卻是讓人心驚膽戰。
不少人都意識到,新一輪風波就要來了。
不出所料,在下朝之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就進宮了。
至於進宮之後,他們說了什麽,無人清楚。
隻知道的是,蔣瓛下午就遞了奏本,彈劾李善長乃胡惟庸逆黨。
證據一二三四.....十八,足足十八條。
而皇帝好像也喪失掉所有的耐心,等不及行將就木的看不順眼之人,自動咽氣。
他直接下令:“下獄!”
“罪人李善長,疑似胡惟庸逆黨,或曾參與謀反,逃脫罪行十年,現押獄待審,欽此!”
當太監尖利的嗓音,在宣國公府邸響起的時候。
李善長眸中本就昏暗的光,再次暗了一點。
他抬頭望向皇宮的方向。
他與那皇宮中的主人,曾經把酒言歡。
曾經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而日以繼夜。
曾經為了大明的建國,欣喜若狂。
曾經一起對付陳友諒,張士誠,韓林兒,陳理......
現在那個人要轉過頭來對付我這個老頭子了嗎?
他迴頭,最後一次深深的磕下。
“微臣!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