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無名寺中。
朱棣和一位黑衣僧人相對而坐,品茗敘話。
“本王是否該前去京城,負荊請罪?”
朱棣將心中最深的疑慮問出來。
他最害怕的就是,父皇能知道十七弟謀反,那他會不會也有危險?
“殿下!萬萬不可!”
黑衣僧人滿臉不認同,快速撚動佛珠,繼續道。
“貧僧身在陋巷,卻能聽到十七皇子天生異相的驚異,由此看,天下人恐怕都已知道十七皇子的不凡?”
“嗯!此事有些蹊蹺,或因鬼神之說,或因天下人皆有的獵奇之心,或是有人刻意為之,十七弟的異相早已天下皆知!”
朱棣沉吟片刻,肯定道。
“那王爺有做錯何事,需要到京城認罪?!”
黑衣僧人繼續追問。
“這...這...”
朱棣啞口,不能言。
造反之心早已有之,你個和尚就是明證啊。
遙想初見之時,你個平平無奇的中年和尚,可是張口就是:“貧僧這裏有一頂白帽子送給王爺!”
嚇他個半死!
要說他從什麽時候有爭位的想法。
那也是從你出現以後!
“王爺也說不出來吧,你在北平,修築城防,教導百姓耕作,抵禦北元入侵,九年以來,兢兢業業,未嚐有一日鬆懈。和陛下其他的兒子比較,您不大興宮殿,不強搶民女,不嗜殺如命。
您不光沒有這些缺點。
相反,還勇猛作戰,多次打退北元的偷襲!有治理之能,將北平府的荒地開墾一半以上。
您重用賢臣,北平府的能吏,大多由你舉薦!
您撫恤病殘,照顧老人,多得北平人民的喜愛!
這樣的燕王有什麽罪過?
也被彈劾謀反嗎?那人是看當今的陛下老了好欺負?對付完他的一個兒子,又對付第二個?
或者是覺得大明的江山太過穩固,要拆了北邊燕王的駐地,再放一個年幼之理淺薄的皇子,靠他來抵禦兇殘的蒙古人?!”
這一番話,從個人能力,到朝堂政局。
將時局人心講的清楚明白。
大安朱棣之心!
黑衣僧人,姚廣孝,不愧被本王看中,稱作先生,果有大才!
“聽聞先生之語,本王不僅沒有危險,反而會更安全?”
朱棣心中已定,再也不作擔心。
此時也隻是平常敘話。
“當然!陛下極重親情,怕是如此對十七皇子都已經讓他痛惜不已,若是再有人對付他的其它兒子...
那就太不將開國之君放在眼中。”
姚廣孝的三角眼中,滿是精光。
隻是在燭光的映照下,按在稍顯圓潤的臉龐上,卻是相得映彰,有些活佛金剛的意味。
“那本王就放心了!隻是...”
朱棣轉著手中的茶杯。
他自身沒有危險,就想到了他那倒黴的弟弟。
記得是在馬皇後葬禮上,當時朱權才5歲,卻也得披著孝衣跪侍在靈堂上。
禮部有定,十五以上的皇子,需守全禮。
也就是皇後停靈期間,要全程在側。
三日夜不眠不休守在靈旁。
即使是當時二十二歲的他,都有些吃不消。
可是那個五歲的小娃娃,就那麽和他們幾個成年皇子一起守完靈。
五歲!竟然可以不眠不休三天,此精神毅力,他是從未見過!
更何況,之後也未見他如何生病,更證明十七弟身體極好。
以他多年觀人的經驗,有堅韌不拔毅力者,必是人中翹楚,最次也在某一方麵有所建樹。
如果再加上強壯打不倒的體魄,那麽不管他從軍從政,必是人傑。
而且因為身體拉開的距離,會活的越久,走的更高。
很不巧,此二者,他的十七弟都有。
那時候的他還沒想到這些。
隻是覺得天生異象果然不凡。
如今再看當時隻有五歲的他,心中都止不住的驚歎不已。
而今,長到十二歲的他,該是如何俊傑。
竟讓京中那些大臣都坐不住,出手對付一個才剛滿十二歲的皇子。
想到這裏,他忽然很想見見他那隻謀一麵的十七弟。
“隻是...苦了十七弟啊!大好年華,正是該厚積張楊的年紀,卻是被關進宗人府中!好像,也是宗人府建立以來,被關進去的第一個宗族!”
朱棣滿臉感慨,唏噓。
如此人物,竟被鎖於牢籠,不能看雄鷹騰飛,鯤鵬展翅。
人生一大憾!
“權利的池塘,就那麽大,十七皇子出生的時候已經被瓜分完畢。他若想冒頭,那些池塘主又怎麽會同意!”
姚廣孝眼神放空,不知是不是想到自己的處境。
這句話說的是十七皇子朱權,還是說的他自己?
想他當年出山時,正值亂世,群雄並起。
本想大展宏圖,輔佐一位雄主成就無上霸業。
可找了一圈,發現,他出山太遲!
那時的張士誠、陳友諒,他望之,皆不是九五之主。
唯有朱元璋身懷龍氣,必得天下。
隻是那時的老朱,文有李善長、胡惟庸、宋濂等等人。武將更是徐達、常遇春、富有的、湯和等淮西勳貴。
圍著老朱形成的追隨者,一圈一圈再加一圈,密不透風。
他想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輔佐者。
哼,已錯過那個命!
但是,他從不認命。
老爹朱元璋不是他的命定輔佐之人,那就從他的下一輩找!
所以,才有現在這個,待在北平府外,無名寺廟,無人所知的姚廣孝。
“本王卻不怎麽認為!大明建國不過二十年,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比如北方的搭路,父皇已經完成‘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偉業,而本王作為繼任者,當繼承他的勇武,飲馬翰海,封狼居胥!”
朱棣談到他的理想,眼睛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仿佛間,這不是寧靜祥和的佛堂,而是鐵馬兵戈的沙場!
“王爺好誌氣!若是當今陛下能在位二十載,王爺的願望必定能實現!隻是...”
後麵的話,姚廣孝沒有說出口。
隻是陛下如果早去,他的大哥能夠一直支持他嗎?他大哥的兒子呢?
朱棣一瞬間也明白他的意思。
也明白他那更深層次的含義。
一時間,他那爭位的念頭猶如心魔一般,又不可遏製的湧起。
而京城中被罰入獄的十七弟。
隻是一句話帶過的關係,哪裏值得多做思量!
人都期待著自己的命運。
時時幻想,自己的未來會如何。
有什麽在前方等待著自己。
對於其他人的遭遇,要麽視若無睹,要麽感慨一番,再要麽感同身受,隨著一起高興痛苦一番。
卻,永遠不會真正看重!
朱棣和一位黑衣僧人相對而坐,品茗敘話。
“本王是否該前去京城,負荊請罪?”
朱棣將心中最深的疑慮問出來。
他最害怕的就是,父皇能知道十七弟謀反,那他會不會也有危險?
“殿下!萬萬不可!”
黑衣僧人滿臉不認同,快速撚動佛珠,繼續道。
“貧僧身在陋巷,卻能聽到十七皇子天生異相的驚異,由此看,天下人恐怕都已知道十七皇子的不凡?”
“嗯!此事有些蹊蹺,或因鬼神之說,或因天下人皆有的獵奇之心,或是有人刻意為之,十七弟的異相早已天下皆知!”
朱棣沉吟片刻,肯定道。
“那王爺有做錯何事,需要到京城認罪?!”
黑衣僧人繼續追問。
“這...這...”
朱棣啞口,不能言。
造反之心早已有之,你個和尚就是明證啊。
遙想初見之時,你個平平無奇的中年和尚,可是張口就是:“貧僧這裏有一頂白帽子送給王爺!”
嚇他個半死!
要說他從什麽時候有爭位的想法。
那也是從你出現以後!
“王爺也說不出來吧,你在北平,修築城防,教導百姓耕作,抵禦北元入侵,九年以來,兢兢業業,未嚐有一日鬆懈。和陛下其他的兒子比較,您不大興宮殿,不強搶民女,不嗜殺如命。
您不光沒有這些缺點。
相反,還勇猛作戰,多次打退北元的偷襲!有治理之能,將北平府的荒地開墾一半以上。
您重用賢臣,北平府的能吏,大多由你舉薦!
您撫恤病殘,照顧老人,多得北平人民的喜愛!
這樣的燕王有什麽罪過?
也被彈劾謀反嗎?那人是看當今的陛下老了好欺負?對付完他的一個兒子,又對付第二個?
或者是覺得大明的江山太過穩固,要拆了北邊燕王的駐地,再放一個年幼之理淺薄的皇子,靠他來抵禦兇殘的蒙古人?!”
這一番話,從個人能力,到朝堂政局。
將時局人心講的清楚明白。
大安朱棣之心!
黑衣僧人,姚廣孝,不愧被本王看中,稱作先生,果有大才!
“聽聞先生之語,本王不僅沒有危險,反而會更安全?”
朱棣心中已定,再也不作擔心。
此時也隻是平常敘話。
“當然!陛下極重親情,怕是如此對十七皇子都已經讓他痛惜不已,若是再有人對付他的其它兒子...
那就太不將開國之君放在眼中。”
姚廣孝的三角眼中,滿是精光。
隻是在燭光的映照下,按在稍顯圓潤的臉龐上,卻是相得映彰,有些活佛金剛的意味。
“那本王就放心了!隻是...”
朱棣轉著手中的茶杯。
他自身沒有危險,就想到了他那倒黴的弟弟。
記得是在馬皇後葬禮上,當時朱權才5歲,卻也得披著孝衣跪侍在靈堂上。
禮部有定,十五以上的皇子,需守全禮。
也就是皇後停靈期間,要全程在側。
三日夜不眠不休守在靈旁。
即使是當時二十二歲的他,都有些吃不消。
可是那個五歲的小娃娃,就那麽和他們幾個成年皇子一起守完靈。
五歲!竟然可以不眠不休三天,此精神毅力,他是從未見過!
更何況,之後也未見他如何生病,更證明十七弟身體極好。
以他多年觀人的經驗,有堅韌不拔毅力者,必是人中翹楚,最次也在某一方麵有所建樹。
如果再加上強壯打不倒的體魄,那麽不管他從軍從政,必是人傑。
而且因為身體拉開的距離,會活的越久,走的更高。
很不巧,此二者,他的十七弟都有。
那時候的他還沒想到這些。
隻是覺得天生異象果然不凡。
如今再看當時隻有五歲的他,心中都止不住的驚歎不已。
而今,長到十二歲的他,該是如何俊傑。
竟讓京中那些大臣都坐不住,出手對付一個才剛滿十二歲的皇子。
想到這裏,他忽然很想見見他那隻謀一麵的十七弟。
“隻是...苦了十七弟啊!大好年華,正是該厚積張楊的年紀,卻是被關進宗人府中!好像,也是宗人府建立以來,被關進去的第一個宗族!”
朱棣滿臉感慨,唏噓。
如此人物,竟被鎖於牢籠,不能看雄鷹騰飛,鯤鵬展翅。
人生一大憾!
“權利的池塘,就那麽大,十七皇子出生的時候已經被瓜分完畢。他若想冒頭,那些池塘主又怎麽會同意!”
姚廣孝眼神放空,不知是不是想到自己的處境。
這句話說的是十七皇子朱權,還是說的他自己?
想他當年出山時,正值亂世,群雄並起。
本想大展宏圖,輔佐一位雄主成就無上霸業。
可找了一圈,發現,他出山太遲!
那時的張士誠、陳友諒,他望之,皆不是九五之主。
唯有朱元璋身懷龍氣,必得天下。
隻是那時的老朱,文有李善長、胡惟庸、宋濂等等人。武將更是徐達、常遇春、富有的、湯和等淮西勳貴。
圍著老朱形成的追隨者,一圈一圈再加一圈,密不透風。
他想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輔佐者。
哼,已錯過那個命!
但是,他從不認命。
老爹朱元璋不是他的命定輔佐之人,那就從他的下一輩找!
所以,才有現在這個,待在北平府外,無名寺廟,無人所知的姚廣孝。
“本王卻不怎麽認為!大明建國不過二十年,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比如北方的搭路,父皇已經完成‘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偉業,而本王作為繼任者,當繼承他的勇武,飲馬翰海,封狼居胥!”
朱棣談到他的理想,眼睛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仿佛間,這不是寧靜祥和的佛堂,而是鐵馬兵戈的沙場!
“王爺好誌氣!若是當今陛下能在位二十載,王爺的願望必定能實現!隻是...”
後麵的話,姚廣孝沒有說出口。
隻是陛下如果早去,他的大哥能夠一直支持他嗎?他大哥的兒子呢?
朱棣一瞬間也明白他的意思。
也明白他那更深層次的含義。
一時間,他那爭位的念頭猶如心魔一般,又不可遏製的湧起。
而京城中被罰入獄的十七弟。
隻是一句話帶過的關係,哪裏值得多做思量!
人都期待著自己的命運。
時時幻想,自己的未來會如何。
有什麽在前方等待著自己。
對於其他人的遭遇,要麽視若無睹,要麽感慨一番,再要麽感同身受,隨著一起高興痛苦一番。
卻,永遠不會真正看重!